首页 / 正文

●初编·卷一

唐文宗欲置诗学士,李玨以为诗人浮薄,无益于理,遂寝不行。其实文宗非不可图治之君,苟迎其机而善导之,如孟子之对"好货"、"好色"诸问,引《诗》曲证,陈善闭邪,则朋党之争、阉宦之祸,或不至如是之烈。惜乎玨与郑覃等曲谨小儒,不能见其大也。余谓治乱邪正之迹、闵时病俗之言,莫备于诗。即就唐而言,诗人如子美之歌行、香山之乐府,无不以其悱恻之意达其忠爱之诚。下至冬郎其辞,草麻数语,辞气慷慨,大节凛然,亦岂得以浮薄目之?玨之谬妄,固不待攻而破也。

杨龟山云:"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非苦力之所能也。"熊鞠孙太史祖诒云:"陶诗之不易学,在其胸襟不可及耳。"龟山只道得体制,太史从其志趣上说,更高一层。

太史又云:"唐人如高、岑、贾、杜等,诗于题中之字,无不一一顾到,所谓'题无漏义'也。"又言:"古人之工为诗者,无不工于制题。六朝人与唐宋不同。大抵六朝人题以明净胜至,唐宋则隽约曲畅,各有其长。有短止二三字,长至数百字者。今人读诗,往往玩题忽略,不知古人制题或繁或简,大有斟酌在也。"

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坡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景与意会。"此解最得神理。后来如韦应物之"采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白居易之"时倾一壶酒,坐望东南山"、韩愈之"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虽拟陶而皆着色相,深于诗者自能辨之。

张文潜《与友人论文》云:"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泻。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又云:"譬之张众乐,要以归之雅。区区为对偶,此格最汙下。"余谓文与诗无二致也。柯山论文,亦即论诗。

唐人诗,用字上安适、节族上谐和、意思上含蓄,所谓心气宽柔者,其声温好,其失也平而弱,元白是也;宋人诗,用字上生新、节族上急骤、意思上刻露,所谓心气华诞者,其声流散,其失也犷而悍,山谷、后山、二晁等诗是也。明乎刚柔好恶之辨,斯无流弊矣。

大家各有句法。老杜往往喜用五入声字为句者,如云:"业白出石壁"、"石壁滑侧足"、"壁色立积铁"、"渴日绝壁出"、"白日亦寂寞"等是也。又喜用"一"字,如云:"宇宙一亶腥"、"窕窕一林麓"、"昏霾一空阔"、"万古一骸骨"、"青衿一悴憔"、"四海一涂炭"、"溪行一流水"、"青林一灰烬"等句是也。此皆他人集中无之。

乐天诗,喜类聚一时景物以为句者。如"风回云断雨初晴"、"草香沙暖水云晴"、"岸浅桥平池面宽"、"石浅沙平流水寒"、"风清泉冷竹修修"、"树深藤老竹回环"、"笋老兰长花渐稀"、"野桃山杏水林擒"、"枣赤梨红稻穗黄"、"柳湖松岛莲花寺"、"纱巾草履竹蓑衣"、"短鞾低帽白蕉衫"、"乌帽青毡白毡裘"、"竹鞋葵扇白销巾"、"萝巾蕙带竹皮冠"。其为联语者曰:"玉佩金章紫花绶,纻衫藤带白纶巾"、"重裘暖帽宽毡履,小阁低窗深地炉"、"轻履单衣薄纱帽,浅池平岸痺藤床",此本于子美"风急天高猿啸哀"二语,他人集中亦不多有也。后惟放翁时一效之。

随园论律诗难于古体,余未敢苟同其说。盖古体虽无声律、对偶之拘,譬之李广行军,无部伍行阵,然非训练有素,使人人知守纪律之严,鲜不偾事。此似易而甚难。至于律诗,不过如程不识之刁斗森严,使士卒不敢犯而已,然似难而实易也。葆荪韪余言,以为隽喻。

表兄邹葆荪(尊德),工为诗,画山水亦淡逸可喜。晚年病风,卧床几三载,日以诗酒为遣。生平积稿数千篇,大抵古体追《骚》、《选》,近体效剑南。没后,其弟湛如(尊莹)属为去取。以其繁冗,有难色。惟屡经丧乱,恒以其稿散佚为虑。顷检箧得数篇,录之以当窥豹。《上巳郊游遣兴》云:"万汇迎淑暄,原草得风展。意往各有托,所会异深浅。远树浮野烟,流云媚晴潋。胡蝶弄游丝,力趁微风转。流觞永和年,盛会无弦管。动息任天机,寓目恣流览。老庄等蜉蝣,玄运有穷算。惟此杯中浆,生机协同善。抗古缅今兹,遥情转难遣。"《竟日看花,夜集同人饮丁家酒榭》云:"今年春暖花事早,低烟匝径暗篁扫。流膏遍野无枯枝,一寸情苗和烟袅。城南地僻多垂杨,东家西家缭短墙。平潭初渌靓明镜,蕤蕤华羽鸾皇翔。弄晴芍药恣娇态,倚醉海棠争艳妆。群孳酝酿各献媚,掩抑百态流神光。春光如许不行乐,奚似束书置高阁。看花不减昔年狂,紫燕相偎集翠幙。美人未识绮罗春,掩袖谁来慰寂寞。黄金不买驻颜丹,拟向芳洲搴杜若。疏灯水阁琉璃屏,酒气薰人花气醒。高城凄烟敛暮色,醉眼直送云冥冥。别含春绪写古怨,波光荡影人娉婷。我诗代券订后约,开窗诵与闲鸥听。"《听方君仁后摘阮歌》云:"帘漪绉縠荡秋影,腰支瘦损罗衣冷。碧梧墙角叶初凋,庭院无人清昼静。方子信手拨圆槽,飒然凉意风萧骚。三弦缓二用其一,一弦已足惊秋高。凄凄恻恻鹃啼血,鏦鏦铮铮鸣金铁。忽然故作声悠扬,推宫却羽低复昂。苍虬朝翻尘海浪,素鸾夜拂胡天霜。不知弹者何所怨,红桂金鱼锁深院。不知弹者何所悲,憔悴婵娟泪暗垂。我心悲怨两何依,破空一鹤寥天飞。凄凉诉尽兴亡感,犹似当时玉屑霏。东山妓围闹丝竹,别调难谐里耳俗。成连始信能移情,请鼓天风海涛曲。"《独坐偶成》云:"疏尊浅酌郁金香,萧琵商飙拂槛凉。静爱绿阴常寂寂,坐看白日去堂堂。时嗟递嬗荣枯易,诗谢徵求寿挽忙。卖画得钱谋一醉,忘情毕竟未能忘。"可想见其高致矣。又"荷香雨洗残花尽,桐影风梳病叶飞"、"心系天涯芳草外,客随江上白云来",佳句类此者,不胜枚举也。

"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王荆公句也;"莫信杜鹃枝上鸟,人归犹道不如归",梅宛陵句也,一子规耳,在未归人口中说,则云"多谢";在已归人口中说,则云"莫信"。盖因物兴感,各随人境地而不同也,然皆佳妙。

太仓崔不雕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乾酒不辞"之句,渔洋爱之,呼为"崔黄叶",见《池北偶谈》。博陵崔瘦生《咏红叶·如梦令》云:"为爱吴江晚景,渡口斜阳相映。点水似桃花,无数游鱼错认。风定,风定,一样落红堆径。"为洪北江所赏,呼为"崔红叶",见嘉兴叶松石(炜)《煮药漫钞》。两人同姓崔,又各以咏叶得名,信矣,无独有偶也。

咏物只须一二有力语便足。退之咏李则云:"风揉雨链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咏桃则云:"种桃处处惟开花,千树万树蒸红霞。"荆公咏桃则云:"枝柯蔫绵花烂漫,美锦千雨敷亭皋。"咏荷则云:"于时荷花拥翠盖,细浪嬲雪千婷娉。"皆以少许胜人多许。

近百年中,邑人之工书画者惟黄雪轩(光燮)、周疏庵(其照)两明经。雪轩久客京津,所交皆当世贤豪。东人士爱其画,亦时以重金求之。疏庵西上广陵,南游粤峤。书法吴兴,画竹石似元人小品。独其诗皆流传绝少,询之老辈,亦无所得。仅知黄有"夕阳红到小楼西",周有"破伞遮头过野桥"二语而已。余谓诗能传诵,七字已足。"满城风雨近重阳",古今脍炙。东坡亦有"一颂了伯伦"之语。五代王仁裕多至万首,当时有"诗窖子"之讥,至今无有能道其只字者。然则二公亦足自鸣矣。

疏庵先生尝随黎莼斋公使庶昌至日本。日本樱花最盛,其花略似海棠,彼都人士夸之为国花。先生咏之云:"若编海国群芳谱,此是东瀛第一花。"时为人诵之,谓得微婉之旨。先生在东时,东人求指示点画,愿执贽为弟子者甚多,可见其国人讲求字学之专。

先生为余诵"溪澂花影偶,山静屐声孤"句,谓为沈文肃公某幕僚句也。余曰:"此山阴邵姜畦诗,载在《随园诗话》。"

子美祖审言自谓:"我诗可使苏李为奴,我书可使锺王北面。"然后世言书者,从不及审言,即言诗者,亦未必盛道审言也。故我谓文士翰墨,工拙是一事,传不传又是一事。

子美在耒阳吃牛肉白酒而卒,及太白弄月骑鲸之事,前人辟之,谓出于小说家言。然宛陵诗云:"李白死宣城,杜甫死耒阳。二子以酒败,千古留文章。"又云:"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则宋人已据为典实用矣。

子美《清明》诗:"著处繁华矜是日。""著处"犹云到处,盖当时方言也,子美屡用之。如云:"贱子何人记,迷方著处家"、"末成游碧落,著处觅丹梯",而浦氏解为"然着"之"着",以为状樱桃之红,误矣。唐人以方言入诗甚多,如"遮莫"、"格是"、"能个"、"劣能"、"赤憎"等语皆是。

又此诗下云:"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明眉"说柳,"啮膝"说马,各有关合。而注家以为"柳眉"喻游女也,然则"啮膝"何喻乎?余谓起首"长沙千人万人出"已包括士女在内,二句只状当时景物耳。

表伯张静莲(世昌),晚号顽翁,诗平易,学香山。至其弊,则不免为张打油、胡钉铰之流。尝有句云:"浴水鸥同鱼串戏,偷花蜂与蝶分赃。""串戏"、"分赃",俗语也。顽翁喜谈谐,故其诗涉笔成趣如此。

顽翁善小儿医,生离鼎革,饱更世难,满肚皮不合时宜,往往托之歌咏。如云"钟声杳杳沈长乐,欃影荧荧贯太微",悲京阙也;"慈猫翻乳同眠鼠,义鹘空诛饱食蛇",刺当道也。顾其闲适之作,亦多近诚斋、放翁。《晚晴漫兴》云:"雨余庭院绝纤埃,绕砌缘墙满绿苔。草伏兰根瞒我长,花藏叶底背人开。趁强猧子驱鸡去,恃爱狸奴捕蝶来。细把物情衡世态,惟须万事付衔杯。"《新春》云:"天教芳讯传红杏,人喜晴光转绿苹。"《幽居漫兴》云:"宅宽好拓栽花圃,楼小如栖构木巢。邻竹声喧风乍起,庭花影小月方中。"《初冬晚眺》云:"担稻人如张翅蝶,辞柯叶似散衙蜂。"

无锡邹翰飞先生弢,以词章名江左,尝以其所著《三借庐诗稿》寄余。顾徐干"时有齐气",弗之好也。近忽得其《采莲曲》数绝,清词丽句,为其集中所无。诗曰:"阿侬家本近前湖,湖上风光似画图。划破烟波双桨入,水中人影万花扶。""一曲田田唱采莲,画船穿过画塘边。只因昨夜催花雨,新水如云绿上天。""晓风吹散一湖烟,舵尾轻寒透薄棉。不信双鸳禁得起,夜深交颈忍凉眠。"

丙辰夏,先生次余《寄怀》韵见赠云:"《西都》赋物汉唐余,郑重传来遣李玙。兰臭难亲君子泽,(自注:四年前在卫品纯处知君。去秋以汇生之介两次到沪,竟不得一晤。)寻光幸烛野人居。笔留红艳撩江梦,花在青溪灿洛如。(自注:郡有文士,则生洛如花,见张宝《就印录》。)翘首蓬山高万丈,几时快锡指南车。"先生豪于饮,自号酒匄,因绘《匄酒图》,遍乞文人题咏。六十后得风疾,手震,不能握管。筑守死楼居之,年殊七十卒。

弟子方仲渊(存慎),羸削如碧鹳,人见其行径异,多目笑之,而不知臣叔不痴也。家贫,就昏淀西郁氏。年未三十病瘵亡。仲渊喜咏右丞、左司诗。《淀西秋居寄尧祯海上》云:"吾道差堪久,奚嗟旧业贫。故山松阁废,僻壤草堂新。洗梦秋江上,怀人沧海滨。飘然欲何往,天地尽风尘。"《出淀湖》云:"晓发淀山下,高林初日明。天黏湖水碧,浪浴布帆轻。旅燕别离恨,沙鸥迎送情。眷怀西塞隐,泛宅寄浮生。"《题樊川诗集》云:"水郭山村乘醉游,江南烟雨赴春愁。绝怜词客清狂甚,不倚红楼便寺楼。"其他佳句,《山居》云:"饥应争鹤瘦,闲仅许鸥分。"《夏日闲居》云:"苦贫衣趁闲时典,斗智棋逢绝处佳。"

李义山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犀角文备百物之形者,谓之"通"。以"通"对"翼",自然工整。而张文潜云:"玉筋异时空见迹,灵犀千里亦通心。""通"作虚用,似误。

世多谓"韩寿偷香"。按《晋书·贾谧传》云:"西域贡奇香,帝以赐充。其女密盗以遗寿。"是明言贾午,非韩寿也。然宋谢无逸《咏胡蝶》云:"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则其误不始于今日。

《列子·天瑞篇》:"冲和气者为人。"知放翁"潆洄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中和"乃"冲和"之误。

《家语》:"累累若丧家之狗。"王肃注:"丧读平声。"然黄山谷诗:"顾我今成丧家狗,期君早作济川舟。"则平仄义均可用。

郭麟《小游仙诗》:"偷下蓬壶暂破颜,春风吹绿两眉山。当时只有狂徐福,曾隔文窗觑阿环。"然李义山《曼倩辞》云:"十八年来堕世闲,瑶池归梦碧桃间。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戏阿环。"则戏窥上元夫人事乃曼倩而非徐福。

俗谓木笔白者为玉兰,紫者为辛夷,非也。王荆公云:"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刘渊材恨海棠无香,亦不尽然。刘屏山云:"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燕支画不成。"至朱夫子又依违其词,其《山馆观海棠》云:"乱英深浅色,香气有无中。"

猜你喜欢
  崔中·唐圭璋
  卷之九·魏庆之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四齣·张四维
  宁南诗草自序·连横
  甲集前编第三·钱谦益
  卷十九·陈耀文
  七言卷四十七·洪迈
  梦·刘半农
  卷四百三十四·曹学佺
  卷十一·文洪
  卷五百六·佚名
  御选金诗卷二十二·康熙
  卷二十九·查慎行
  卷三十·范成大
  常建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准·唐圭璋

      准号鹤山,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引诗林万选。   浣溪沙   潇洒梧桐几度秋。凤凰飞去旧山幽。风景不殊人物换,恨悠悠。   衰草远从烟际合,夕阳空趁水西流。恰好凭楼便回首,怕生愁。

  • ●目录·沈行

    咏雪集句序 咏雪集句题词 卷上之一咏雪集句(七言律诗共二百四十首内禁体一百二十首) 卷上之二咏雪集句(七言律诗一百二十首) 咏梅花集句序 卷下之一咏梅集句(七言律诗共一百二十首内禁体六十二首) 卷下之二咏梅集句(七言绝句

  • 文史第二十八·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比见前、后《汉史》载录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裨于政理者,朕从与不从皆须备载。

  • 第三十五回 拒委员触怒政府 借武力追索证书·蔡东藩

      却说众议员阅读袁总统咨文,又是长篇大论,洋洋洒洒的数千言,大致以《临时约法》,有好几条不便照行,须亟加修正。小子录不胜录,但记得当时有一清单,提出增修约法草案,就中有应修正者三条,应追加者二条,特照录如下:  应修正

  • ●卷二·陈康祺

    ◎强忠烈首破李文成逆谋之功嘉庆十八年林清之乱,滑县令强忠烈克捷实有社稷功,朝廷矜恤尤厚,而中外至今有异言。顷读钱氏《记事稿》,颇得其实,亟采之。公初莅滑,有退吏方颂系,公白其诬,出之。吏感激,思自效,讠逆谋以白公。公密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正统十一年秋七月丁卯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晋王钟铉奏本府仪宾高逊先因事住支禄米革去冠带今闲居日久已知改过乞赐恩宥从之○户部奏比岁两京文武官俸给每十月十一月准令折绢缘彼时寒冻难于练染不得及时服用

  • 卷之四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二月。癸丑。孝和睿皇后忌辰。遣官祭昌西陵。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裕禄等、据奏请饬催匀拨炮位一摺。前经谕令吴大澂分拨车炮六尊。即行解往。着裕禄等派员迎提。以资应用。  ○又谕

  • 一八二 吏部为议处分校官郑爔等人事致稽察房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八二 吏部为议处分校官郑爔等人事致稽察房移会(附黏单)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吏部为据实奏闻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题,本月初八日奉旨:王际华着罚俸三个月,郑爔着销去纪录一次,仍于补

  • 沈恪传·姚思廉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深沉,办事能力强。梁朝新渝侯萧日英任郡将,召他任主簿。萧日英迁调北徐州,沈恪随他去镇守。萧日英迁调广州,以沈恪兼任府中兵参军,经常带兵讨伐俚洞。卢子略反叛,沈恪抗战立有战功,授职为中兵参军。高

  • 刘幽求传·欧阳修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年间,参加科试得中。任官阆中县尉,刺史对他不礼貌,他弃官而去。很久以后,委任他为朝邑县尉。桓彦范等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刘幽求对桓彦范说“:公等将会死无葬身之地的,不早做打算,将来后

  • 春秋公羊传谳卷一·叶梦得

    <经部,春秋类,春秋三传谳__春秋公羊传谳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公羊传谳卷一   宋 叶梦得 撰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一·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二   爾時具夀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佛說菩薩摩訶薩應於般若波羅蜜多常勤修學耶。佛   告善現.如是如是.我說菩薩摩訶薩應於般若波羅蜜多常勤修學。善現.若菩薩

  •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佚名

    宋沙门慧简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善听以置心中。我以天眼彻见众人生死所趣善恶之道。或有丑恶或有勇强或有怯弱。或生善道或生恶道。凡人所作为皆分别知之。人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谤讪

  • 竹轩杂著·林季仲

    宋代诗文别集。林季仲著。《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的《竹轩杂著》为15卷,其书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录其诗文,重编为诗2卷(《四库全书总目》误标为“诗一卷”),文4卷,凡6卷。宋代陈岩肖《庚溪诗

  • 书蕉·陈继儒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共二卷。明代陈继儒撰。有《宝颜堂秘笈》、 《啸园丛书》、 《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总目》:“是书皆杂抄古今名物训诂及奇文隽字可供词藻之用者,随笔札记,颇无伦次。”所录每则前都加有条

  • 尉迟恭单鞭夺槊·关汉卿

    元杂剧剧本。简名《单鞭夺槊》。无名氏撰。又作尚仲贤或关汉卿撰,皆无据。末本。尉迟恭,字敬德,为隋末刘武周手下勇将,惯用竹节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被唐元帅李世民率徐世勣等围在介休城。世民爱其勇,欲招降之。敬德谓,唯

  • 善法方便陀罗尼经·佚名

    附东晋录   与《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同,而助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