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庄公·庄公二十二年

【经】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癸丑,葬我小君文姜。陈人杀其公子御寇。夏五月。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冬,公如齐纳币。

【传】二十二年春,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

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弛于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请以死告。《诗》云:『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使为工正。

饮桓公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

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着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成,成子得政。


译文


二十二年春季,陈国人杀了他们的太子御寇。陈国的敬仲和颛孙逃亡到齐国。颛孙又从齐国逃亡到鲁国来。

齐桓公想任命敬仲做卿,他辞谢说:“寄居在外的小臣如果有幸获得宽恕,能在宽厚的政治之下,赦免我的缺乏教训,而得以免除罪过,放下恐惧,这是君王的恩惠。我所得的已经很多了,哪里敢接受这样的高位而很快地招来官员们的指责?谨昧死上告。《诗》说:‘高高的车子,招呼我用的是弓。

难道我不想前去?怕的是我的友朋。’”齐桓公就让他担任了工正官。

敬仲招待齐桓公饮酒,桓公很高兴。天晚了,桓公说:“点上烛继续喝酒。”敬仲辞谢说:“臣只知道白天招待君主,不知道晚上陪饮。不敢遵命。”

君子说:“酒用来完成礼仪,不能没有节制,这是义;由于和国君饮酒完成了礼仪,不使他过度,这是仁。”

当初,懿氏要把女儿嫁给敬仲而占卜吉凶。他的妻子占卜,说:“吉利。这叫做‘凤凰飞翔,唱和的声音嘹亮。妫氏的后代,养育于齐姜。第五代就要昌盛,官位和正卿一样。第八代以后,没有人可以和他争强。’”

陈厉公是蔡国女人所生,所以蔡国人杀了五父而立他为君,生了敬仲。

在敬仲年幼的时候,有一个成周的太史用《周易》去见陈厉公,陈厉公让他占筮,占得的《观》卦变成《否》卦。周太史说:“这就叫做‘出聘观光,利于作上宾于君王’。这个人恐怕要代替陈而享有国家了吧!但不在这里,而在别国,不在这个人身上,而在他的子孙。光,是从另外地方照耀而来的。《坤》是土,《巽》是风,《乾》是天。风起于天而行于土上,这就是山。有了山上的物产,又有天光照射,这就居于地土上,所以说‘出聘观光,利于作上宾于君王’,庭中陈列的礼物上百件,另外进奉束帛玉璧,天上地下美好的东西都具备了,所以说‘利于作上宾于君王’。还有等着观看,所以说他的昌盛在于后代吧!风行走最后落在土地上,所以说他的昌盛在于别国吧!如果在别国,必定是姜姓之国。姜是太岳的后代。山岳高大可以与天相配。但事物不可能两者一样大,陈国衰亡,这个氏族就要昌盛吧!”

等到陈国第一次灭亡,陈桓子才在齐国有强大的势力,后来楚国再次灭亡陈国,陈成子取得了齐国政权。

猜你喜欢
  孟冬纪第十·吕不韦
  殊好第三十九·佚名
  贵言第三十一·佚名
  卷二十四·刘因
  御制题宋版尚书详觧·夏僎
  第十一章 19·辜鸿铭
  卷一百十六·卫湜
  卷七十·江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二·欧阳竟无
  卷一百六·佚名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佚名
  维摩诘经卷下·佚名
  太虚启事(五则)·太虚
  太虚法师谈政治·太虚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469_1 【拟古咏河边枯树】长孙佐辅   野火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半心存。   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   卷469_2 【别友人】长孙佐辅   愁多不忍醒时别,想极还寻静处行。   谁遣同衾又分手,

  • 诗谱全文·陈绎曾

      ○古体  《周南》,不离日用间,有福天下万世意。  《召南》,至诚谆恪,秋毫不犯。  《邶风》,君子处变,渊静自守。  《齐风》,翩翩有侠气。  《唐风》,忧思深远。  《秦风》,秋声朝气。  《豳风》,深知民情而真

  • 楹联散话·梁章钜

    《浪迹丛谈》中散见联话焦山初到邗上,知好即欲招游焦山。忆官苏藩时,以开坝催漕诸役,盖无岁不登金、焦。又于乙未年曾偕逢儿、暎儿信宿焦山松寥阁,备领山中胜事,辄为神往。或言焦山古名樵山,因汉处士焦光隐此,故名。罗茗香曰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三·徐乾学

    元纪十一【起着雍涒滩正月尽上章掩茂十二月凡三年】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哈尚顺宗达尔玛巴拉之长子母曰兴圣皇太后鸿吉哩氏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成宗大徳三年代寕逺王库库楚总兵北边与叛王海都战数败之海都不得志而

  • 卷之十八·佚名

    乙巳冬十月乙酉朔 上闻明玉珍取云南失利诸将往往暴掠玉珍不能制乃遗以书曰自元失其驭天下兵起假窃名号者比比皆是然仁人志士务在救民故泽被当时福流后裔惟愚者诛降戮民自绝于天今十有四年凡昔之首事者十亡八九此皆不

  •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七十二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二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九中 技术 魏 朱建平 周宣【马钧】 管辂 谨案朱建平传阙 周宣【谨案魏志字孔和乐安人也】为郡吏太守杨沛梦人曰八月一日曹公当

  • ●图民录卷一·袁守定

    丰城袁守定易斋着 为民 为民即是效忠 媚于庶人 诚 敬 学道爱人 爱人为大 官称父母 长育顾复 视民如子治民如家 噢咻抚摩 春风时雨 保民宜民 保障

  •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司马迁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正义】:楚州淮阴县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集解】:李奇曰:“无善行可推举选择。”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集解】:张晏曰:“下乡,县,属淮阴也。”【索隐】:

  •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佚名

    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

  • 七 幽默·林语堂

    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更进一步,即为一种人生观的观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无论何时,当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丰富之智慧足以表露其理想时则开放其幽默之鲜葩,因为幽默没有旁的内容,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历史上任何时

  • 卷第十六·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戒学 护教科(二) 唐智诜 字慧成姓徐氏徐州人。炫法师之弟也。生长西蜀。徧游律肆。以周武之祸。乃东入关。隐于终南太白之间。形影相吊。有隋光启正法。招徕硕德。率先

  • 古农佛学答问目录·范古农

    卷一四圣应化门一 释迦佛之事略二 佛德三 佛相四 佛像五 佛身六 佛土七 观世音菩萨八 地藏王菩萨九 一切圣境之研究卷二六凡轮转门一 三善道二 三恶道三 一切神识升沈变化之研究卷三法义研求

  • 飞行村·凡尔纳

    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18章。一支在非洲腹地满载象牙而归的商队回程却并不顺利。惊魂一夜之后,整个商队只剩下美国人约翰·科特、法国人马克斯·于贝尔、土著男孩朗卡,还有土著向导卡米。他们被迫深入

  •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张万福

    唐张万福编。道教经书。上下二卷。末尾题记说:大唐先天元年( 712 )十二月十二日太清观道士张万福谨记。则此书成于唐玄宗初。书中简述道教经戒,认为这些戒律是修道者首先必须进行的科目,否则不能得仙,犹如涉海而需办楫一

  • 中寒论辨证广注·汪琥

    清·汪琥撰。成书于1686年。全书5.1万字。书凡3卷。上卷,辨太阳、阳明病脉证并治;中卷,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卷,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其注释发挥有如下特点:①病有中寒,证分六经。《伤寒论》一书,病有阴

  • 末罗王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叙述佛陀显现神通力,移去横于末罗国中道上之大石,并为末罗王及其国中九亿人民宣说精进力、忍辱力、布施力、父母力等四力,以度化之。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