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正义卷二十三

尧曰第二十

正义曰:《汉书•艺文志》:「《论语》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两子张。」何晏等序亦云:「《古论》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有两子张。」两子张者,前第十九篇是子张,此子张问从政又为子张,故云「两」也。如淳注《汉书》,以此《子张篇》名《从政》。金氏履祥《集注考证》以此篇名《子张问》,金说似为得之也。翟氏灏《考异》引毛奇龄说,未有一章可为一篇者,是必别有子张一篇,未必是从政章,此说似非。盖《论语》自《微子篇》说夫子之言已讫,故子张篇皆记弟子之言,至此更搜集夫子遗语,缀于册末。而有两篇者,以《论语》非一人所撰,两篇皆更待裒[póu]录而未有所得,故尧曰止一章,子张止二章也。此真孔壁之旧,其合并为一篇,则齐、鲁家学者为之矣。翟氏灏《考异》以尧曰云云为《论语》后序,故专为篇,而文今不全,历引周易序卦及先秦、两汉诸子史后序皆居䇲尾。又以《尧曰章》及《孟子》由尧舜章皆为一书后序,「子张问」以下古原别分为篇,盖于书成后续得附编,故又居后序之后。此说尤误。《论语》之作,非出一人,此序果谁所作?且泰伯篇末,尝论尧、舜、文、武、禹矣,亦将谓为后序耶?必不然矣。篇内文有脱佚,自昔儒者曾言之。

集解

凡三章

正义曰:翟氏灏《考异》:「古《论语》分此一篇为二,则尧曰凡一章,子张凡二章。鲁论无不知命章,则尧曰凡二章。」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注〕历数谓列次也。】 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注〕包曰;「允,信也;困,极也;永,长也。言为政信执其中,则能穷极四海,天禄所以长终。」】 舜亦以命禹。【〔注〕孔曰:「舜亦以尧命己之辞命禹。」】

正义曰:《尔雅•释诂》:「嗟,咨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五卦 无妄 天雷无妄 乾上震下·佚名
  卷十六 十六之四·孔颖达
  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晏婴
  谴非第六·桓谭
  ●毛詩多識卷四·多隆阿
  卷六十【起哀公十六年尽二十七年】·杜预
  卷十·李廉
  卷九·俞汝言
  卷七 论语·钱时
  芄兰·佚名
  卷十四·毛应龙
  第一篇 学贵有恒(中)·丰子恺
  萨陀波伦品第八十八·佚名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李叔同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克逊·唐圭璋

      克逊字无竞,号西墅,刘克庄之弟,淳熙十六年(1189)。仕为古田令、通判临安、江东提刑。淳祐六年(1246)卒,年五十八。有西墅集,不传。   水调歌头   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 卷三十五·董康

      ○百歲圓   不知何人所作。演司馬光事。謂光父子榮顯。母登百歲。故云百歲圓。種種謬誕。俱齊東野人語。蓋鄙妄人所編也。   劇云。司馬光妻鮑氏。子四人。長康。已中進士。母年九十六。光任龍圖閣■學士。

  •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五·李公焕

    桃花源记并诗桃源经曰桃源山在县南一十里西北乃沆水曲流而南有障山东带钞锣溪周囬三十有二里所谓桃花源也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正德十一年二月壬子朔命左参将房润充副总兵镇守广西地方○癸丑巡抚四川都御史马昊奏北定寨番夷入红岩关虏掠先任副总兵吴坤兵备副使卢翊及千户陶铎等俱宜罪兵部议覆得旨铎等逮治翊夺俸二月坤已迁任宥之○马昊又奏白若

  • 卷五·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宋 宋敏求 编帝王改元下改元建中勅奉天改兴元元年赦改元贞元并招讨河中李怀光淮西李希烈赦改元元和赦改元太和赦改元开成赦改元广明赦改元天复赦改

  • 卷二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四征榷考杂征敛 【泽津渡】宋宁宗嘉定二年十月减公私房廊白地钱什之三初南渡後杂征甚多孝宗淳熙九年言者谓有司理财一切用衰陋褊隘之策至於卖

  • 敬德第三凡十二章·湛若水

      甘泉子曰:&ldquo;集义者,如集聚百货之归也。夫敬,德之聚也。君子虚以居之,问以聚之,而众理会焉。故能生生者,根于中者也。记曰:&ldquo;漙博渊泉而时出之。&rdquo;今之以事事而集之,谓之袭则可,谓之集则不可。&rdquo;   

  • 近思録集注卷十三·茅星来

    辨异端【此下二卷亦致知格物之事即程子所谓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是也异端几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者皆是而释氏惑世为深故辨之独详老氏次之神仙又次之凡一十四条】明道先生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杨朱墨翟

  • 卷三·邱濬

    ▲公賞罰之施 《皋陶謨》: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五服,五等之服。章,顯也)。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五刑,五等之人)。政事懋(勉也)哉懋哉。 蔡沈曰:“天命有德之人則五等之服以彰顯之,天討有罪之人則五等之刑以懲戒

  • 卷十九·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九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祈父之什 祈父刺宣王也 毛传宣王之末司马职废羌戎为败 虞惇按国语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牙音吾】赋也 毛

  • 卷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一     宋 吕祖谦 撰隐公祭仲谏郑庄封叔段【元年】石碏谏卫庄宠州吁【三年】师服谏晋封桓叔【桓二年】左氏所载春秋以前事如第一第二卷尚有数段事可取如祭仲之谏郑庄公石碏之谏卫庄公师

  • 卷六·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説卷六    宋 时澜 撰甘誓第二       夏书啓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道有升降世变风移读书者必观其时识其变尧舜禹三圣相承浑然无间至啓而有防扈之臣风气一开有扈者诸侯之负固不服

  • 道家政治思想·钱穆

    (一)中国思想,常见为浑沦一体。极少割裂斩截,专向某一方面作钻研。因此,其所长常在整体之融通,其所短常在部门之分析。故就中国思想史言,亦甚少有所谓政治思想之专家。今欲讨论道家政治思想,则亦惟有从道家思想之全体系中探究

  • 卷二十二·佚名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不闻而闻。十二部经其义深邃昔来不闻。今因是经具足闻。先虽得闻唯闻名字。而今於此大涅槃经乃得闻义。声闻缘觉唯闻十二部经名字不其义。今於此经具足

  •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集会。是时王舍大城有迦叶氏大婆罗门住在彼城。而忽一时于夜

  • 黄绣球·汤宝荣

    章回小说。近代颐琐著。小说主人公名黄绣球﹐“黄”指黄种人﹐“绣球”意为“绣成一个全地球”﹐是当时新女性的代表。她原是个不识字﹑贤妻良母式的旧时代妇女﹐受到丈夫黄通理维新思想的影响﹐放了足。又在梦中得到法国罗兰夫人

  • 御制纪梦·朱元璋

    昔当辛卯有元至正君弱政不务臣弄权擅威福海内失驭邪术者倡乱遂致王纲解纽天下纷纭其年汝颖蕲黄民皆为逆次年徐宿炽然盗起蔓及锺离定远民弃农业执刃器趋凶者数万当时贪官污吏莫敢谁何未几壬辰二月二十七日陷濠城而拒守

  • 围炉诗话·吴殳

    诗论。清人吴乔撰。六卷。乔一名殳,字修龄,江苏昆山人。生卒年未详,约生活于顺治间。此编《四库总目提要》作八卷,不知所据。通行本为六卷。有吴氏自序及黄廷鉴、张海鹏跋。因作者于康熙二十年(1681)“与东海诸英俊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