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嘱累品第十五

尔时持人菩萨前白佛言:愿佛建吾以转法者不求名利。最后末世闻是正典。显发忻悦受微妙义。以是之故疾解诸法。逮分别慧速得意力。剖判诸法晓了道慧。所生之处识念不忘。以大法光照于十方。佛言:持人。若有菩萨观是法品。大智慧业无极明本。积大功德不可限量。若将来世受是法品持讽诵读。及馀深经菩萨箧藏。诸度无极勤心奉行。魔事因缘不能得便。不为罪盖之所覆蔽。佛预授决见两三佛。辄当逮得无所从生法忍。其得忍者亦当得是无上道品。自解诸法而得自在。严净佛土具足声闻。受其道教奉菩萨行。如是持人。佛下印封断一切疑。最后末世现得四义自在之业。行菩萨大士法。受是经典而拥护之。被弘誓铠。何谓为四。一曰受己德本甚大无极。不可限量不可计会。二曰当为众生显发善元。三曰谘受如来正法经要。四曰执持法藏无央数佛所宣道化。是为四。复有四法。最后末世将护深法。何谓为四。一曰摄取精进在弊恶世受行正法。二曰若在厄难第一苦毒诤乱正法。所持法品人共斗时化令和合拥护正法。三曰行发忍辱具足仁和。四曰在于末世心不怀恨。往来周旋常行慈愍。是为四。得致深法疾逮一切智尔时颰陀和桥曰兜。五百菩萨及馀菩萨。闻佛说是道品正法。咸住佛前心自念言:于后末世拥护正法。佛以右掌摩诸菩萨。而告之曰:诸族姓子。佛无数劫而积习是无上正真道。成大宝藏。甚用勤苦忍遭困厄。所济无限使得大安。舍身之安而忧一切。乃致道法成最正觉。以累仁等。若有学诵逮是法者,广为四辈而敷演义。若三品法欲毁坏时。当建立护尔乃震扬无极大光。佛重累族姓子等。如来犹父。诸贤如子。佛犹国君。诸仁如臣。父慈子孝君正臣忠。天下和平。吾无数劫习是正法道德宝藏。令普流布八极上下。诸天人民一切慈孝自归命佛。佛以大哀皆共蒙济。尔时诸菩萨众。从颰陀和桥曰兜等五百群众。稽首佛足前白佛言:承佛圣旨。任力尽意将护末世。佛所宣教惟愿如来建立垂恩。最后末世。令斯正法道宝之藏。使普流布八方上下。一切皆蒙。佛加威神说是法品。有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众。得一生补处。德本道慧皆以备悉。无数亿千诸天人民。皆发道心。佛悉授决。于将来世皆得佛道。各有名号。佛说如是,持人菩萨及一切菩萨。颰陀和桥曰兜等。五百群众。四部众会。诸天世人阿修罗。闻佛所说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猜你喜欢
  摄大乘论释 第六卷·世亲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圆晖
  第十四章 婆罗门罗睺罗时代·多罗那他
  卷二·佚名
  金色王经·佚名
  卷第七·佚名
  俱舍论记 第十三卷·普光
  坚誓师子缘品第四十九·佚名
  卷十一(沩仰宗)·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一卷·灌顶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秘密心经语建立道场仪轨卷下·佚名
  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太虚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上·佚名
  佛教访问团通电·太虚
  卷四十九·性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外篇(下)·叶燮

    一、三百篇如三皇五帝,虽法制多有未备,然所以为君而治天下之道,无能外此者矣。汉魏诗如三王,已有质文治具,焕然耳目,然犹未能穷尽事物之变。自此以后,作者代兴,极其所至,如汉祖唐宗,功业炳耀,其名王,其实则霸。虽后人之才,或逊于前

  • 卷二百六十 列传四十七·赵尔巽

      姚启圣子仪 吴兴祚 施琅朱天贵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顺治初,师定江南,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自效。檄署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归。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还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十有二月辛巳朔起复直秘阁知岳州范寅敷罢以制置使王<王燮>言寅敷在任之日每遇贼至一味退避侥求起复至今未到故也壬午左文林郎玉山县丞张绚为左宣教郎寻除秘书省正字用刘大中荐也绚已见六月壬辰其

  • 卷三·王明清

    ●卷三○蜀中大族犯高宗御名,各易其姓太上皇帝中兴之初,蜀中有大族犯御名之嫌者,而游宦参差不齐,仓卒之间,各易其姓。仍其字而更其音者,勾涛是也。加金字者,钩光祖是也。加纟字者,纟句纺是也。加草头者,苟

  • 王建传·李延寿

    王建是广宁人。他父亲的姑姑是平文帝的皇后,生下昭成皇帝。伯祖父丰,因为是皇帝的舅舅而显贵并受到敬重。丰的儿子王支,娶昭成皇帝的女儿,很受信任。王建从小就娶了公主为妻。登国初年,任外朝大人,跟和跋等十三人连续主管日

  • 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传·李延寿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河南洛阳人。她的祖先是吐谷浑的首领,世居青海,号称青海王。凉州归降后,乙弗氏的高祖父莫瞔领着全部落人归顺朝廷,被任命为定州刺史,封爵西平公。从莫瞔以后,他家连续子孙三代娶魏国公主为妻,而莫瞔家的女子

  • 韩休传·刘昫

    韩休,京兆长安人。伯父韩大敏,在武则天称帝之初为凤阁舍人。当时梁州都督李行褒为部下诬告,说他有反意。武则天令韩大敏到梁州审理。有人对韩大敏说“:李行褒是李姓的近属,太后的本意就是要除掉他们,你不小心而违逆了她的旨

  • 卷十三 学七·黎靖德

      ◎力行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祖道〕以下践行。   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他。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为一,则得之在我。未能行,善自善,我自我。〔节〕   人言匹夫无可行,便是乱说。凡日用之

  • 卷九·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九      宋 黄伦 撰夏书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无垢曰洪水滔天九州莫辨禹欲治水先定九州之界然后随九州之山濬九州之川使水复归故道而入于海水尽土见即任其土地

  • 卷八十五·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卷禮書綱目卷八十五     婺源江永撰樂記    樂六【補】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宫商角徵羽雜比曰音单出曰聲形猶見也】聲相應故生變【樂之器彈其宫則衆宫應然

  • 卷一·佚名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阿僧祇数。尔时世尊於中夜後入广大光明照三昧。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於中夜後入大光明照三昧。弥勒菩萨。於中夜

  • 三无性论卷上(出无相论)·佚名

        真谛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翻译论曰。立空品中。人空已成未立法空。为显法空故。说诸法无自性品释曰。前说空品。后说无性品。欲何所为。答曰。前说空品为显人空。但除烦恼障。是别道故。后说无性品为显法空。通除

  •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金刚萨埵。说此最上第一仪轨。能于一切众生。作种种成就利益之事。乃至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无不成就。于意云何。此大金刚萨埵秘要法门。有大威德。志心依法必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九·雪关智訚

    門人成巒錄法孫開詗編啟復閩中眾縉紳居士伏以法幢勝剎,長開閩嶺之春;願駕悲花,不枉靈山之囑,光飛束帛,報乏瑤華。恭惟大居士臺下,香海神龍、聖朝儀鳳,結來蓮社,稱四君子以為朋;坐破蒲團,疑諸尊宿而再世。瞻德雲而遐布,見昔日鼓山

  • 吴逆始末记·佚名

    《吴逆始末记》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大约出于清康熙间人之手。所记始于吴三桂降清,止于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帝)被吴三桂所杀。文末附有《觚剩》(清初钮撰)故事一则,当是后人所加,因涉及吴三桂生平,今仍保留;但所引个别句子有删节,今

  • 廉吏传·费枢

    二卷。宋费枢撰。费枢字伯枢,成都(今属四川) 人。徽宗时进士,官至归州 (今湖北境内) 知州。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钓矶立谈》等著作。《廉吏传》载春秋至隋唐间廉吏114人,起鲁季孙行父,终唐卢钧。每传但录其廉节,他

  • 四书辨疑·陈天祥

    元陈天祥(字吉甫)撰。十五卷。是书旧刻不著明作者时代姓氏。书中称自宋氏迁江表,南北分隔,才百五六十年,经书文字已有不同,则元初人所撰。“苏天爵《安熙行状》云:‘国初有传朱子《四书集注》至北方者,滹南王公,雅以辨博,自负

  •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灵鹫山,观音菩萨说一根本咒与一结界咒与一奉请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