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拜品第八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有众生闻佛名者,我说是人毕定当得入般涅槃。阿难。若有称南无佛者,此有何义。阿难白言:佛是一切诸法之本。佛是眼目能引导者,佛是演说一切者,善哉世尊,愿为比丘解释此义。我今亲承得闻持受。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谛听谛听善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尔时阿难闻佛语已,而白佛言:愿乐欲闻。佛言:阿难。所言无佛者,此是决定诸佛世尊名号音声。阿难。以是决定诸佛名号音声义故。称言南无诸佛阿难。我为是义故说譬喻。令诸众生於此法。中增益信心。复令一切诸善男子善女人。闻世尊名号音声深得敬信。阿难。曾於过去有大商主。将诸商人入於大海。到彼海已,其船为摩竭大鱼欲来吞噬。阿难。尔时商主及诸商人。心惊毛竖忧愁不乐。恐命不济。无救无无归无趣。各皆悲泣呻号忧悔。种种悲叹呜呼痛哉。彼阎浮提如是可乐如是希有。世间人如是难得。我今当与父母离别。兄弟姊妹妇儿亲戚朋友别离。我更不见。亦不得见佛法众极大悲哭忧悲不乐。各皆祈请诸尊神天欲求自济。阿难。尔时商主正见明远。於佛法僧心净信。更不信事诸馀天神。尔时商主告诸商人。诸人当知。若欲存济免此危难得解脱者,等应当一时同声随我所说,假令我等不得解脱後生善道。时彼商人闻此语已,各言商主。当从教。唯愿速说。阿难。尔时商主。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住於船上一心念佛合掌礼拜。高唱言:南无诸佛。得大无畏者,大慈悲者,怜愍一切众生者,如是三称。时诸商人亦复同合掌礼拜。异口同音唱言:南无诸佛。能施无畏者,大慈悲者,怜愍一切众生者,如是三尔时彼摩竭鱼闻佛名号礼拜音声。生大爱敬得不杀心。时摩竭鱼闻即闭口。阿难。尔时商及诸商人。皆悉安隐得免鱼难。船及商人所愿得称。安隐而还到阎浮提。时摩竭鱼闻佛音心生喜乐。更不啖食馀诸众生。因是命终。彼命终已得生人中。生人中已於其佛所闻法毗深得净信舍家出家。得出家已近善知识。谦下供养得阿罗汉道。具足六通於无馀涅槃界而涅槃。阿难。汝观彼鱼生。生畜生道得闻佛名。闻佛名已得生人道。因生人道便得出家。出家已,即便得证阿罗汉果得阿罗汉已便般涅槃。阿难汝观诸佛神力。如是,彼鱼闻已获神通。名号称誉毕定利益。何况有人得闻佛名听闻正法。亲於佛所种诸善根。而不毕定利阿难。如我昔说。作少善根得少分报。满分善根得满分报。阿难。所言少分善根者,是人欲速成熟故。种声闻种子作声闻乘。以是善根得满声闻地种缘觉种子作缘觉乘。以是善根满缘觉地。阿难。以是因缘我说少分行。阿难。言满分行者,是人从无始来。於诸佛所种种子。一切善根久远修行。以是善根因缘力故得值诸佛。值诸佛已为欲积集满足菩提诸善故。满足菩提诸善根已得成佛道。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声震於世。是名满分行。阿难。此分行。如我诸经昔已广说。如是次第汝应当知。若少分行得少分果。若满分行得满分果。

阿难。如我经中亦复说言: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如是说者,我为钝根薄德少智诸众生随宜而说。阿难。我为一切无归众生为作归趣。无舍众生为作舍宅。无护众生为作救护。明众生为作灯明。盲无目者为作眼目。阿难。一切外道痴冥无智不能自救。何能救他正作趣。阿难。我为一切天人教师。怜愍一切诸众生者於当来世法欲灭时。当有比丘比丘尼於法中得出家已,手牵儿臂而共游行。从酒家至酒家。於我法中作非梵行。彼等虽为以酒因於此贤劫一切皆当得般涅槃。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枚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薰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於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阿难。灭度後此贤劫中。当有九百九十六佛出兴於世。拘留孙如来为首。我为第四。次後弥勒当我处。乃至最後卢遮如来。如是次第汝应当知。阿难於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沙门形似沙门。当有被著袈裟衣者,於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後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佛所。於无馀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馀。何以故?阿难。如是一切诸沙门中。至一称佛名一生信者,所作功德终不虚设。阿难。我以佛智测知法界非不测知。阿难。所白业得白报。黑业得黑报。若有净心诸众生等。作是称言南无佛者,阿难。彼人以是善根定涅槃得近涅槃。流注相续入涅槃际。何况值佛在世亲承恭敬。谦下迎送尊重供养。及佛後供养舍利者,阿难。彼沙门性污辱沙门。自谓沙门形似沙门者,乃至应有一称佛名。何馀心能生敬信种诸善根。阿难我为是义说如是偈。

诸佛如是不思议,佛之正法亦复然。若能敬信不思议,必当获得不思报。过去一切诸如来,能作光明悲愍者,亦曾供养大势佛,悟胜菩提不可数。

我昔与檀常相应,布施愍济诸众生。净信根深勤精进,以勤精进化一切。爱重众生如父母,兄弟亲戚诸知识。於诸亲戚无瞋恨,悟胜菩提不可数。

我求安乐菩提时,於无量劫行布施。悲心怜愍众生故,舍身头目肌肉血。亦舍无量重王位,所爱妻妾及男女。无量宝乘象马车,为求最胜菩提故。

无量千万亿劫时,数数精勤而驰走。净心无量行布施,为求此胜菩提故。忍受无量众苦恼,冰寒毒热及饥渴。发勤精进死不舍,为求最胜菩提故。

我若百年及一劫,说其行相不可尽。悲愍一切众生故,为求安乐胜菩提。轮回生死常值遇,百千亿数诸如来。彼诸如来大势力,常以金花而奉献。

餚膳饮食及衣服,涂香末香众花鬘。多亿宝幢胜幡盖,供养如是诸如来。无量多亿诸众生,轮回生死无有边。我常到彼而安慰,胜檀广益一切众。

尸罗羼提勤精进,禅定三昧慧方便。身等念处四正勤,善修习行四神足。亦修五根及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一切助道我修习,悕求此胜菩提故。

我以正智修诸业,无有一切诸不善。

常不放逸修诸行,曾无一毫之过恶。

猜你喜欢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下·佚名
  世界佛学苑图书馆馆刊发刊词·太虚
  一贯别传卷二·吹万广真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起世因本经卷第三·佚名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欧阳竟无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佚名
  大乘义章 第十七卷·慧远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世亲
  卷第三十五·呆翁行悦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一(别录之一)·智升
  第十三卷·佚名
  答善因问(九则)·太虚
  卷十九·佚名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弋阳山樵李瓒(戈阳山樵稿)·顾嗣立

    瓒字子粲,一字子鬯,姑苏人。幼从余元明游。多才能文,自号弋阳山樵,旁通浮屠并漆园氏学。至正十一年冬,尝过玉山,作分题序有云:人生百年,忧患之秋多,燕乐之日少。而况友朋南北东西,迄无定居,则今日之簪盍,夫岂偶然哉!读此亦足见其胸

  • 卷六十五·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五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接武【中之一】皇甫冉巫山高巫山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高仲武云终篇奇丽】秋夜宿严维宅昔闻度宅门

  • 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四·赵尔巽

      宗室肃顺 穆荫匡源 焦祐瀛 陈孚恩   宗室肃顺,字雨亭,郑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也。道光中,考封三等辅国将军,授委散秩大臣、奉宸苑卿。文宗即位,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护军统领、銮仪使。以其敢任事,渐乡用。咸丰四年,授御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八·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正月癸酉朔 命成国公朱希忠行拜 天礼于 玄极宝殿 上不御殿文武百官及朝觐官朝服诣大朝门行五拜三叩头礼百官表贺免宴赐莭钱钞王府进表人员及四夷朝贡使宴于阙左门 查理边储户科右给事中魏文吉等劾奏诸边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五月。庚辰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戊申皆如之。内记  ○辛巳。谕军机大臣等、李鸿章奏、行抵上海。暂行驻扎。并请饬潘鼎新帮同筹办各摺片。李鸿章着即速赴天津。仍回北洋

  • 卷三十八·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八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五 魏臣 刘劭  傅嘏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也建安中为计吏诣许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坐者数十人或云当废朝或云

  • 卷二十六·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六 纪年 义宗皇帝 义宗皇帝名守绪宣宗第三子俗呼三大王性寛和慈仁少而嗜书长而博学虽干戈抢攘日不暇给每与学士大夫谈论不辍才藻富赡好为文章元光二年冬宣宗崩守绪自东宫即皇帝

  • 一三八二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议奏添纂《八旗通志》情形折·佚名

    一三八二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议奏添纂《八旗通志》情形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臣阿桂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据纪昀、陆锡熊具奏,添纂《八旗通志 凡例》一折,奉旨:着军机大臣议奏。钦此。据称:《八旗通志》一书,自

  • 经幄管见卷四·曹彦约

    (宋)曺彦约 撰九月初一日入讲筵同侍讲范楷待对是日仍读论贡举篇 大中祥符八年上览礼部所奏进士名顾近臣曰今岁举场似少谤议适赵安仁等对亦以此语之矣王旦曰条制该偹可守而行至公无私尽在于此上曰举人久留京师速当廷试

  • 【注 解】·钱穆

    ① 本篇全据《史记 孔子世家》,而略有删正,乃十余年前旧稿。近撰《孔子传》,详略不同,又细微处续有改定,当从近撰。② 以上叙孔子先世,据索隐引《家语》增入。③ 以上叔梁纥娶鲁施氏以下,据索隐引《家语》增入。④ 索隐云:野

  •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朱熹

     凡四十六章。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能极其心之

  • 卷一百二十六 释氏·黎靖德

      孟子不辟老庄而辟杨墨,杨墨即老庄也。今释子亦有两般:禅学,杨朱也;若行布施,墨翟也。道士则自是假,今无说可辟。然今禅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试看古经如四十二章等经可见。杨文公集传灯录说西天二十八祖,知他是否?如何旧

  • 近思録集注卷四·茅星来

    存养【存养谓存心养性也此与第五卷皆大学诚意正心修身功夫也而此卷则以涵养于平日者言之凡七十条西山真氏曰大舜十六字开万世心学之源后之圣贤更相授受虽若不同然大扺教人守道心之正而遏人心之流耳孟子于仁义之心则欲

  • ●提要·温璜

    臣等谨案:《温氏母训》一卷,明温璜録其母陆氏之训也。璜初名以介,字于石,号石公,后以梦兆改今名,而字曰寳忠,乌程人。崇祯癸未进士,官徽州府推官,事迹附见《明史?邱祖徳传》,乾隆四十一年赐谥忠烈。璜有遗集十二卷,此书其卷末所

  • 卷八十二(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佚名

    △郁伽长者会第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五千人。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断正道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如是等而为上首。尔时世尊,与於无量百千大众

  • 附錄四分巴利二本衆學法對照表·欧阳竟无

      四分本                                      巴利本   一百法                     七十五法   一                     

  • 卷之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禅师语录卷之四嗣法门人性深等编小参孤山晚参云幻住山庵学种田扶犁拽耙度荒年诸方容我闲林下业债未偿蓦鼻牵牵得来将谓三月安居元来九旬利物且道利物与安居是同是别果向这里廓开只眼何

  • 三洞众戒文·张万福

    三洞众戒文,唐道士张万福编撰。原书二卷,《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三洞诸经说戒多矣,难以具详。因此作者从诸经中录出戒文,辑为一编,旨在方便道士诵习持守,戒除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