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信心铭译文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译文:

终极无上佛道没有什么困难,只怕有分别执着,难以成就。只要没有憎爱之心,就会清楚明白地了知“至道“的内涵。

【毫釐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译文:

起心动念之间稍有偏差,对“道“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如要佛道显现于眼前,就不要存顺逆之心。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译文:

存违逆和随顺之念,这就是心病。不认识玄妙幽微之旨趣,修持念静等各种法门都徒劳无益。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译文:

自性圆满如浩浩虚空,没有欠缺也没有多余。因为人有取舍之心,所以不如法。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译文:

不要逐求因缘假有之法,也不要住留在顽空之上。证悟到一切平等,所有分别执着就会消失。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译文:

想将心中的躁动平息下来归于定止,心中反而更加躁动。只有远离两边,才能知道一切平等的道理。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译文:

不能证悟一切平等,执着于两边之一,都会徒劳无功。如果想把“有”排除掉,就会陷于有执之中,如果想执取“空”,就背离真正的“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译文:

过多的语言和思虑,就会与“至道”不相应。当停止语言思虑等分别思惟活动时,对“至道”的内涵就没有什么地方不通达的。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译文:

穷达一切理事的本源就能了知“至道”的旨趣,停留在一切理事的表面就会丧失“至道”的宗旨。只要短暂地返照自心,就能胜过前面执空的努力。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译文:

“空”转变成的森罗万象,都是因为妄想执着显现。“真”不需要去寻求,只需要平息自心的妄见就可以。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译文:

心中不住留相对二种边见时,千万不要再去追寻什么。一旦追寻就会有相对的是非,迷失真心陷于纷扰之中。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译文:

万法由一心所生,但是也不要守着这一个心不放。不起取舍憎爱之分别心,则万法皆可返其真实面目。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灭,境逐能沉。】

译文:

没有虚妄分别,也就没有万法,真正离念也就不会起心动念。如果没有外境,就不会有觉知发生,如果没有觉知发生,外境也没有意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译文:

外境因为觉知而显现,觉知因为外境而作用。“能”与“境”的本质,其实都是“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译文:

“空”同时融觉知和外境于一体,能够涵盖森罗万象。没有粗细等分别意识,也就没有偏差存在。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译文:

大道能够含容一切万法,无所谓容易也无所谓困难。小见狭隘片面,疑惑不定,急于求成,反而欲速不达。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译文:

修持要适度,如果偏离中道,就必然走入邪路。修持要依顺因缘,任运自然,因为真如本体无去无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译文:

任持自性合乎至道,就会逍遥自在,没有烦恼。有一念之系就违背真如,昏沉也没有什么好处。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译文:

万法平等,何必耗费精神分别疏亲远近呢?若想趣向一乘法门,就不要厌恶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译文:

不受六尘的扰乱,就能获得真正的觉悟。智慧的人无因缘造作,愚痴的人作茧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译文:

法法本空,没有差异,只是因为自己胡乱分别,对法有所贪执。将“心所有”当成心,岂不是大错特错了吗?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译文:

执迷之人就会落于定乱两边,开悟之人没有喜好和厌恶的分别。一切两边意识,都是因为心中思虑分别所致。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译文:

一切有为生灭之法如同梦幻空华,何必费力气去抓住它呢?心中的得失与是非,都立刻放下。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译文:

法眼如果大睁不睡,各种梦幻就自然消失。倘若心中没有分别意识,就会体悟到万法不二,平等无差的道理。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译文:

只有回归不二不异的真如心体,才能忘却外缘。只有平等的看待一切万法,才能回归其本来面目。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译文:

消除掉产生的虚妄分别的根、尘、识以后,此境界离分别言说,不可方喻。本心非动非静,想要制止内心的躁动,却不知本心是本不动摇的,心中的躁动止息后,却不知本心本无止息。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译文:

相对两边既然不是真实,“一心”又哪里是实有呢?穷究到法源极处,就不存在任何规矩和原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净尽,正信调直。】

译文:

内心观万法平等,业行烦恼也就随之熄灭。心中不存疑虑,才能坚固确定信正法之心。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译文:

心中一法不留,没有任何牵绊。内心清虚空明,就能自我返照,不耗费任何精神和体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译文:

依靠感觉和知识,难以测度不可思量的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是自他不二的。

【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译文:

想要迅速与真如法界契合,就只有证悟自他不二。自他不二的境界平等无差,包容万法。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

译文:

一切大智慧的人,都归宗于此。此宗延促同时,以刹那一念之心,可摄万年之岁月无余。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译文:

真如无在无不在,超越是空,遍满法界,十方即同于目前。

【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译文:

极小同极大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极大同极小一样,看不到边际。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译文:

有无相生,互为因缘。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心中需要守护的不二法门。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译文: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只要能够这样观照,何必忧虑不能成就呢?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译文:

坚信自心即不二,不二即自心。“至道”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也不属于过去、现在、未来。

猜你喜欢
  为支那堪布翻案·太虚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一·湛然
  卷第十六·佚名
  父子合集经卷第六·佚名
  卷六十五·佚名
  阿弥陀经疏·窥基
  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梁启超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七卷·佚名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智俨
  四明十义书卷上·知礼
  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下·知礼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二·靖迈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彭定求

        卷36_1 【从军行二首(一作拟古)】虞世南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

  • 卷九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九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八 李咸用【仕至推官有抄沙集】 关山月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鵰落沙场阔

  • 卷四十八·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八韩愈【三】古体诗【三】城南聨句竹影金琐碎【郊】泉音玉淙琤瑠璃翦木叶【愈】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郊】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愈】逺目増双明干穟纷拄地【郊】化虫枯挶茎木腐或垂

  • 虞預晉書·汤球

      宣帝   上雖服膺文藝。以儒素立德。而雅有雄霸之量。值魏氏短祚。內外多難。謀而鮮過。舉必獨克。知人拔善。顯揚側陋。王基、鄧艾、州泰、賈越之徒。皆起自寒門而著績于朝。經略之才。可謂遠矣。御覽九十五。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弘治十七年九月戊子朔○己丑先是赐汝王卫辉府税课三之一王复请所属六县税课从之○总制狭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复辞管部事 上不允命遣人促之就职○巡抚延绥都御史文贵上边墩式样谓旧墩易于颓坏因以意造甎墩四面作窗可以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纪昀

    列传宋 【九十七】○宋九十七余端礼 李璧邱崈倪思宇文绍节李蘩余端礼李璧邱崈倪思宇文绍节李蘩△余端礼余端礼字处恭衢州龙游人第进士知湖州乌程县民闲赋丁绢钱率三氓出一缣不输绢而折其估一缣千钱后增至五千民不胜

  • 目录·周天游

    谢承后汉书 卷第一 灵帝纪献帝纪礼仪志五行志郡国志兵志刑志卷第二 刘玄传邓晔李宪传邓晨传邓禹传岑彭传曾孙熙耿弇传弟国弟子恭铫期传 祭遵传从弟彤马武传马援传子廖鲁恭传魏霸传

  • 弇山堂别集卷一百·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中官考十一嘉靖六年寳抵县七里海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六十一顷计二百五十二里随时旱涝占者无常先是太监汪直立庄于其中相传为御用监公物而民垦其内者亦千四百六十余顷至是有水退地百余顷奸民投献内监欲夺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一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爲钦奉 圣训据实覆奏事雍正八年五月二十二日据【臣】齎摺 家人回豫捧到 皇上朱批 谕旨於【臣】请以兖州

  • 第五十七章 珍珠港事变后之五战区·李宗仁

    一自1941年2月豫南、鄂北会战结束之后,直至1943年秋季我离开五战区,调升汉中行营主任止,前后约两年多的时间,敌人均未敢再犯五战区,使我能彻底整顿本战区的部队,预备反攻。 1941年12月8日,由于日机偷袭珍珠港而引起

  • 卷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觧卷十二【丁未】敬王二十有六年【三十有九年春秋终】哀公名蒋定公庻子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假报怨以淩蔡也陈从楚罪陈也昔与蔡同灭于楚而忘之耶随自僖公二十年楚伐之后不

  • 宗镜录卷第六十三·延寿

    第四作用不定难者。于中分出三难。第一难云。复有何因。患眩翳者所见发蝇等。即无发蝇等实用。余不患眩翳者。所见发蝇等物。是实用非无。汝大乘既许皆是唯识者。即须一时有实作用。不然。一时无实作用。今既不同。未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明依宗教别者。夫大觉出兴。称真智而自在。法身无际。等群品以同躯。任器现形应根施教。如空谷响应击成音。谷响无心亦无处所。但以随缘而能普应。如来设教亦复如是。称自根缘得自心之法。随增广而

  • 少村漫稿·黄廷用

    《少村漫稿》分为上、下卷,上卷为诗,有七言诗165首,五言诗64首,绝句68首,古风15首,续刻诗有39首;下卷为文,计90篇。遗憾的是,此书木刻板失落和蠹蛀脱版较多,经初步考证,上卷脱版9版(每版为两半页),下卷脱版20版,特别在续刻中脱落二版

  •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杜光庭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出身中上仙上灵即“阅箓”之科仪。

  • 竹泉生女科集要·佚名

    妇产科著作。彭逊之撰。一卷。逊之溧阳(今属江苏)人。集诸家之长,并结合临床经验,编撰成书于一九三一年。书中分为天癸确论、带证总论、调血精义、气化次序说四门。天癸确论以调经为主,载有月经不调等二十五证。带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