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睒子经之二

乞伏秦三藏法师释圣坚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毗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佛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念前世初得菩萨道时。戒行普慈精进一心修集智慧善权方便。功德累积不可称记。诸天龙鬼神帝王人民无能行者。阿难闻佛言。更正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愿欲所闻。佛告阿难。乃往过去无数世时。有菩萨名曰一切妙行。慈仁惠施救济群生。常行四等心度世危难育养苦人。在兜率天上教授天人。常以昼夜各三时定意。思惟三界。照观十方天下人民善恶之道。知有父子。相养父母奉事三尊。恭顺师长修诸功德者。常以天眼遍观五道。时有迦夷国。中有一长者孤无儿子。夫妇两目皆盲。心愿入山求无上慧。修清净志信乐空闲。菩萨念言。此人发意欲学妙道。而两目皆盲目无所睹。若入山中或堕沟坑。或逢毒虫所见危害。若我寿终为其作子。供养父母终其寿。即便往生盲父母家为其作子。父母欢喜爱之甚重。布发道意欲行入山。以生子故便乐世闻。子年十岁号曰睒子。至孝仁慈奉行十善。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不妄言不绮语不嫉妒。信道不疑昼夜精进。奉事父母如人事天。言常含笑不伤人意。行则应法不望倾邪。于是父母即大喜悦无复忧愁。睒年过十岁。睒自长跪白父母言。本发大意欲入深山志求空寂无上之道。岂以子故而绝本愿。人居世间无常百变。命非金石对至无期。愿如本意宜本先志。自随父母俱共入山侍养之宜不失时节。父母报睒子言。孝顺天自知之。不违本誓便当入山。睒即以家中所有之物。皆施国中诸贫穷者。便与父母俱共入山。睒子至山中以柴草为父母作屋施置床褥。不寒不热恒得其宜。适入山一年众果丰美食之香甘。泉水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栴檀杂香树木丰茂香倍于常。风雨以时不寒不热。树叶相接以障雨露。荫覆日光其下常凉。飞鸟翔集皆作伎乐之音。以娱乐盲父母。师子熊罴虎狼毒兽。皆自慈心相向无惊害之心。皆饮水啖果无复惊怖之心。獐鹿众乌皆来附近。与睒音声相和以娱乐盲父母。睒至孝仁慈无有过。蹈地常恐地痛。天神山神皆作人形。昼夜慰劳三道人。一心定意无复忧愁。睒常与父母取百种果蓏以食父母。父母时渴欲饮。睒著鹿皮衣提瓶行取水。麋鹿飞鸟亦复往饮不相畏难。时迦夷国王入山射猎。王见水边有糜鹿飞鸟。引弓射之箭误中睒。睒被毒箭甚痛。便大呼言。谁持一毒箭射杀三道人。王闻人声。下马往到睒前。睒谓王言。象坐牙死。犀坐角死。翠坐毛死。糜鹿坐皮死。今我死无牙无角无皮肉不可啖。今有何罪横见射杀。王言。卿是何人。被鹿皮之衣与禽兽无异。睒言。我是王国中人与盲父母俱来学道二十余年。未曾为虎狼毒虫所害。今便为王箭所射杀之。当尔之时。山中大风暴起吹折树木。飞鸟禽兽师子熊罴虎狼毒兽皆[口*睪]呼动一山中。日无精光流泉为竭。众花萎死雷电动地。时盲父母即自惊起曰。是何变异。睒行取水经久不还。将无为毒虫之所害耶。禽兽悲鸣音声号呼不如常时。风起四面树木摧折。必有灾异。王时怖惧大自悔责。我本射鹿箭误伤中射杀道人其罪甚重。坐贪少肉而受重殃。我今以一国财宝宫殿妓女丘郭城邑。以救子命。时王便前以手拔睒胸箭。箭深不可得出。飞鸟禽兽四面云集。悲鸣呼唤动一山中。王益怖懅支节皆动。睒言。非王之过。我自宿罪所致。我不惜身命。但怜我盲父母。年既衰老目无所见。一旦无我亦当终殁。以此懊恼酷毒耳。当尔之时。诸天龙神皆为肃动。王便重言。我宁入泥犁中百劫受罪。使睒身活。长跪向睒悔过。若睒命终。我当不复还国。便住山中。供养卿盲父母如卿在时。勿得为念。天龙鬼神皆当证知。我不负此誓。睒闻王此誓。虽被毒箭心喜意悦虽死不恨。以我父母累王供养。王当罪灭得福无量。王言。卿语我父母处。及子未绝吾欲知之。睒即指示从此步径。去是不远自当见草屋。父母在其中止。王徐徐往勿令我父母惊动怖懅。以善方便解语其意。王当为我上白父母。我无常今至当就后世。我不惜身命。但怜我盲父母年以衰老目无所见。一旦无我无所依仰。以此懊恼自酷毒耳。我死自分宿罪所致无可得脱。今自忏悔。从无数劫有身以来所行众恶于此罪灭。愿与父母世世相值不相远离。当令父母终保年寿勿有忧患。天龙鬼神常随护助灾害消灭。所欲应意无为自然。王将数人诣父母所。王去之后睒奄死矣。百鸟禽兽四面云集皆大号呼。绕睒尸上舐是胸血。盲父母闻此音声益怖彷徉而行。王行使疾。触动草木肃肃有声。父母惊言。此是何人非我子行。王言。我是迦夷国王。闻盲道人在山学道故来供养。盲父母言。拄屈大王来相慰劳远临草野。王当疲极体安隐不。宫殿夫人太子官属皆安善不。风雨和调五谷丰不。邻国人民不相侵害耶。王答道人。得蒙尊恩常自平安。又更问讯在此山中劳大勤苦。树木之间甚难为止。自安隐不。盲父母言。蒙大王恩常自安隐。我有孝子名字曰睒。常取果蓏泉水无乏。我有草席王可就坐。果蓏可食。睒行取水正尔来还。王闻盲父母言。又大伤心涕泣其言。我罪实重入山射猎。遥见水边有诸群鹿。引弓射之。箭误中睒。道人子睒已被毒箭其痛甚酷。今故自来语道人耳。父母闻之举身自扑。如太山崩地为大动。号哭仰天自陈诉言。我子睒者天下至孝无有能过。蹈地常恐地痛。有何罪故而射杀之。向者大风卒起吹折树木。百鸟悲鸣皆大号呼动一山中。我在山中二十余年。未曾有此灾异之变。而我子睒取水不还恐当有故。诸神皆惊肃肃而动。母便涕哭不肯复止。父言且止。人生世间无有不死。无常对至不可得却。但问王。睒为射何许今为死活。王以睒语向父母说。其盲父母闻王此语又大感绝。一旦无子俱亦当死。大王。今者牵我二人往子尸上。王即牵盲父母往到尸上。父抱其头。母抱两脚著与膝上。各以两手扪模睒箭。仰天呼言。诸天龙神山神树神。我子睒者天下至孝。是诸天龙神所知。我年已老目无所见。身代子死睒活不恨。于是父母俱共誓言。若睒至孝天地所知。箭当拔出。毒痛当除睒应更生。

于是第二忉利天帝座即为动。以眼见此二盲道人抱子号呼。乃闻第四兜率天上。释梵四王从天上来。如人屈伸之顷。来住睒前。以神妙药灌睒口中。药入睒口箭拔毒出。更生如故。父母闻睒以死已生。两目皆开。飞鸟走兽皆大欢乐之音。风息云消日为重光。流泉涌出清而且凉。池中莲华五色精明。栴檀杂香树木光荣香倍于常。时王欢喜不能自胜。礼天帝释。还礼父母及子睒者。愿以一国所有财宝俱上道人自相供养。令我罪灭永无有余。睒语王言。欲兴福者王但还国。安慰人民当令奉戒。王勿射猎横杀无辜。身不安隐寿终当入泥犁之中。人居世间恩爱暂有。别离长久不得常在。王宿有福今得为王。莫憍自在。以自在故造无量恶。后入恶道悔之何益。王答如教。随王猎者见睒死已得天神药死而更生。父母眼开神变如是。悉奉五戒修行十善。死得生天无入恶道。

佛告阿难。诸来会者。宿命睒者吾身是也。盲父者阅头檀王是。盲母者今王夫人摩耶是也。迦夷国王者阿难是。天帝释者弥勒佛是。佛告阿难。吾前世为子仁孝。为君慈育。为民奉敬。自致得成为三界尊。佛说经已时。诸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睒子经

猜你喜欢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六·子璇
  月灯三昧经卷第五·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玄奘
  大般涅槃经 第十四卷·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唐慧琳
  序·寒松智操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一·虚舟普度
  卷第八·函昰
  国清百录 第一卷·灌顶
  长寿王经·佚名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佚名
  释门归敬仪(卷下)·道宣
  卷第一·慧苑
  山家绪余集卷上·善月
  阴蕴之研究·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四·徐世昌

    麟桂麟桂,字月舫,满洲旗人。历官光禄寺卿。有《退省堂诗集》。夜渡扬子江轻舟小如叶,入夜渡江行。急浪连云卷,遥天际水平。涛头奔万马,雨脚起长鲸。欲认扬帆处,回看已数程。舟中夜坐日暮遥山分外青,夜深滴露

  • 初集卷四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二古今体一百九首【丁卯六】赋得既雨晴亦佳【六月十八日】倦雨侵晨歛翔云向汉徂宜阳抚佳景省岁协贞符台上?风爽疃边积润濡树姿全澡雪山色不馍糊夏静林泉乐几闲书史俱时哉祈一月或致屡丰

  • 卷四·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四嘉善曹庭栋编伐檀集黄庶字亚父号青社分宁人少嗜学有大志庆厯二年时年二十五以诗赋登进士厯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逾十年郡之政巨细无不与大抵止于簿书讼狱而已生平抱负奇伟卒未一展皇祐五年自

  • 卷一八五 唐紀一·司马光

      起著雍攝提格(戊寅)正月,盡七月,不滿一年。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六一八年)   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詔唐王劍履上殿,贊拜不名。   唐王旣克長安,以書諭諸郡縣,於是東自商洛,南盡巴、蜀,郡縣長吏及盜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五·汪楫

      崇禎五年正月   ○崇禎五年正月   五年壬申正月己亥朔帝御殿百官朝賀   兵部尚書熊明遇上言監視內臣設立標兵於法未便請罷其議若為出入防衞計但令撫鎮選兵二百名併其家丁共三百名亦足以示重帝從之   

  • 卷二十二·毕沅

      ◎宋纪二十二 ∷起上章困敦四月,尽重光赤奋若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咸平三年辽统和十八年   夏,四月,以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事。初,解州池盐通商贩易,鼎请官自鬻,朝

  • ●卷四·邵伯温

      熙宁七年春,契丹遣使萧禧来言:“代北对境有侵地,请遣使同分画。”神宗许之,而难其人。执政议遣太常少卿、判三司开拆司刘公忱为使,忱对便殿曰:“臣受命以来,在枢府考核文据,未见本朝有尺寸侵虏地。且雁门者古名限塞,虽跬

  • 元明事类钞卷十四·姚之骃

    人伦门【二】祖孙四世知学 元宋本集蘓伯修髙祖作屋置书祖威如又手自钞校得数百卷贮之名曰滋溪书屋至父益市书万余卷教子尤严今伯修又嗜学不厌盖四世知为学矣四世八相 元史绰斯戬额森布哈之孙额琳沁之子也四世为丞相

  •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 安徽学政朱筠奏陈购访遗书及校核《永乐大典》意见折·佚名

    一三 安徽学政朱筠奏陈购访遗书及校核《永乐大典》意见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安徽学政臣朱筠谨奏,为谨陈管见,仰祈睿鉴事。窃惟载籍重于左史,目录着于列代,典至巨也,制至详也。我皇上念典勤求,访求遗书,不惮再三,凡在

  • 卷一百五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六 朱批冶大雄奏摺 雍正十年正月二十八日署理湖北彝陵镇总兵官【臣】冶大雄谨 奏为敬陈管见仰祈 睿鉴事窃【臣】一介武夫荷蒙 皇上天恩由千把末弁拔置副将今复叨沐 皇恩命署彝陵总兵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四 洪武五年六月丙子朔,置兵马指挥司分司于中都。 定宦官禁令。凡内使于宫城内相骂詈,先发而理屈者笞五十,后骂而理直者不坐,其不伏本管钤束而抵骂者杖六十,内使骂奉御者杖六十,骂门官、监官者杖

  • 五年·佚名

    (壬申)五年大明隆慶六年二月2月8日○乙未,處士曺植卒。植字楗仲,承文院判校彦亨之子也。自爲兒齒,容貌粹然,靜重若成人。及長,於書無不通,尤好左、柳文字,製作好奇高,不拘程式。因國學策士,獻藝有司,屢被高選,名動士林。一日讀書,得

  • 卷四·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     宋 黄伦 撰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无垢曰夫天下之情多乐因循而安怠惰所以祸每藏于细防而变或起于肘腋非特有以耸动之则不足以兴天下之治也舜歴试而先黜四

  • 襄公·襄公十四年·左丘明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吴于向。二月乙朔,日有食之。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括、郑公孙虿、曹人

  • 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第二分无摽帜品第四十一之二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能擐如是大功德铠。一切有情皆应敬礼。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为诸有情擐功德铠勤精进者,如为虚空擐功德铠发勤精进。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为欲成熟解脱有情擐

  • 万历永安县志·佚名

    郡邑有志,备史采也。史,公是非、示劝惩、昭治忽,纪往诏来,垂当年得失之镜,风励人心之大机也。或谓:志,史之流也。余以天下之史,必合郡邑之志,而通采以成之,是可以易言哉!仲尼作《春秋》,因鲁史旧文笔削其义,而天下之乱臣贼子惧。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