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浴像功德经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及与无量诸大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清净慧。作是思惟。以何因缘诸佛如来得清净身。又复念言。若佛在世亲近供养。及灭度后供养舍利。此二种人所获福德功德齐不。作是念已。承佛威神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白言。世尊。诸佛如来以何因缘得清净身。若佛在世亲近供养。及灭度后供养舍利。此二种人所获福德其功等不。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汝今乃能为未来世诸众生故。发如是问。汝当善听。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清净慧菩萨言。诸佛如来为求菩提。于往昔时所修三昧。戒定忍辱智慧慈悲喜舍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种智悉皆清净。是故如来得清净身。又以华香幡盖而以供养。复以香水浴如来身。复以宝盖弥覆其上。以诸饮食鼓乐弦歌赞咏如来。以此功德回向一切种智。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得成无上菩提。何以故。如来智慧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所有福德亦复如是。清净慧。我灭度后有二种舍利。一者法身。二者化身。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舍利造佛形像如大麦等。造塔如庵罗果。表刹如针。盖如浮萍。持佛舍利如芥子大安置其中。所得功德。如我在世等无差别。如是之人得十五种功德。一者得净念心。二者得顺法心。三者得惭愧心。四者得见如来。五者发净信心。六者能持正法。七者如说修行。八者得亲近诸佛。九者诸佛国土随意受生。十者若生人中生大姓家。其心柔软人所敬重。十一者才生人中得念佛心。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恼乱。十三者于末法时能护正法。十四者常得十方诸佛如来恒加覆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若以清净心  于如来灭后

  供养舍利者  或造于塔庙

  及如来形像  于彼塔像前

  扫涂漫陀罗  以种种花香

  散布于其上  以诸妙香水

  而浴于佛像  上妙诸饮食

  净持以供养  赞礼佛功德

  无量难思议  智慧及神通

  诸善巧方便  悉皆到彼岸

 

  尔时清净慧菩萨闻佛世尊说是颂已。而白佛言。世尊。若佛在世及灭度后。未来世中诸众生等。云何浴像。唯愿如来为众生故。开示演说。佛言。清净慧如佛在世。诸众生等发起净心。于佛灭后亦应如是。不作执空有想。于诸善品心怀渴仰不生疲厌。何以故。为成就如来法报身故。我已曾为汝说四真谛法十二因缘六波罗蜜。我今为汝说浴像法。诸供养中最为殊胜。善男子。若欲沐像。应以牛头栴檀紫檀多摩罗香甘松芎藭白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等种种妙香。随所得者。以为汤水置净器中。先作方坛敷妙床座。于上置佛。以诸香水次第浴之。用诸香水周遍讫已。复以净水于上淋洗其浴像者。各取少许洗像之水。置自头上烧种种香以为供养。初于像上下水之时。应诵以偈。

  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功德庄严聚

  五浊众生令离垢  愿证如来净法身

 

  烧香之时当诵斯偈。

  戒定慧解知见香  遍十方刹常芬馥

  愿此香烟亦如是  回作自他五种身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众中有无量菩萨摩诃萨。获得清净无垢三昧。即从座而起。无量天人得不退转无上菩提。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言。此经名为洗浴诸佛得身清净。应如是持。说是经已。一切众会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浴像功德经

猜你喜欢
  般泥洹后灌腊经正文·佚名
  累教品第二十五·佚名
  释迦氏谱·道宣
  佛说帝释所问经·佚名
  卷第二·佚名
  阎浮提树荫品第十·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七·楚石梵琦
  卷之十三·佚名
  卷第四十六·佚名
  吉堂禅师传·太虚
  卷七·佚名
  西方合论 第四卷·袁宏道
  兜率龟镜集卷中·弘赞
  卷第三十三(学声闻道诸国太子部下)·宝唱
  覆浚然比丘书·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脱脱

        曹利用 张耆 杨崇勋 夏守恩狄青 郭逵   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人。父谏,擢明经第,仕至右补阙,以武略改崇仪使。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迁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景德元

  • ◎咸肉先生·吴虞公

    先生不详其姓氏,从其学者,咸以“咸肉先生”呼之。或曰:“先生喜肉食,更喜嗜咸肉,以是名。”或曰:“非也。先生喜留连乎苟合之所,乐而忘返。其徒因以诮之。”(沪上下等妓院有“咸肉庄”之称)有知其事者语其详曰:“二者均非也。先

  • 皇王大纪卷二十九·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孝王三年甲寅恶来之后有非子者居犬丘好马畜善养息之王命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王邑之为附庸使续伯益之后号秦王之世大雹江汉冰牛马死十三年甲子十五年王崩諡曰孝王公卿诸侯立懿王太子燮夷王元年

  • 一一六七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一六七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云南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持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改正,发交各省督抚,将该省流

  • 公鼐传·张廷玉

    公鼐,字孝与,蒙阴人。曾祖父公奎跻,是湖广副使。父亲公家臣,是翰林编修。公鼐考取万历二十九年(1600)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升任左谕德,担任东宫的讲官。晋升为左庶子,称病回乡。光宗登基,召见并任命他为国子监祭酒。

  • 卷三十八 奚酋僭号·李有棠

    天祚帝天庆八年夏六月丁卯,贼霍六格陷海北州,趣义州,军帅和勒博击败之。和勒博,一名翰,奚王忒邻之后。善骑射,与其兄必埒里齐名。天庆初,官北女直详衮,兼知咸州路兵马事,改东京统军。即而诸蕃入寇,悉破之,迁知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

  • 弇山堂别集巻八十七·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诏令杂考三太祖取云南前后事宜録自内阁者附于后勅谕左参政张紞古之尚志之士必立身行道道行名成而后已所以然者何贵荣身家以显父母向效贤人之道也卿当日省月觉以下愚没世无称为戒今命卿西南方面重任正君

  • 卷18·吴缜

    《路岩传》云:“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承蛮盗边后,岩力拊循,置定边军于卭州,扼大度,治故闗,取坛丁子弟教击刺,使补屯籍。由是西山八国来朝,以劳迁兼中书令,封魏国公。”今案《南蛮传》云:“初,李师望建言:‘成都经总蛮事,旷日不能决,请

  • 卷十八·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十八明 孙防 编礼稽命征运有兴衰教有因革皆稽之乎礼礼也者命之元也故惟礼文质可以征命礼之动淆也与天地同气四时合信隂阳为符日月为明上下和洽则物兽如其性命天子祭天地宗庙六宗五岳得其宜则五

  • 雨法雨品第三十·佚名

    於是释提桓因意念言:尊者须菩提所说法为雨法雨三千大千刹土。从四天王上至阿迦腻吒天各各念言:今须菩提所说法雨。我等宁可作花散佛世尊及诸菩萨大弟子众。及散须菩提上。尔时三千大千刹土诸释提桓因及诸四天王各化作花

  • 俱舍论记 第一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一卷沙门释光述分别界品第一之一将释论文。三门分别。一明论缘起。二释论题目三随文别解盖俱舍论者。筏苏槃豆之所作也(筏苏名世。槃豆名亲。印度有天俗号世亲。世人亲近供养。故以名焉。菩萨父母从

  •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集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

  • 卷第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五祖大满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北宗神秀禅师开封李氏子。少亲儒业。博综多闻。俄舍爱出家。寻师访道。至蕲州双峰东山寺

  • 卷十八·聂先

    续指月录卷十八六祖下三十四世临济宗宁波天童密云圜悟禅师字觉初。宜兴蒋氏子。甫离襁褓。便喜兀坐。俨然若有所思者。八岁无师训。知念佛。长事耕获。偶得六祖坛经。释锄观之。始知有宗门向上事。遂快志参究。一日负

  • 庄子注·郭象

    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伦理学著作。作者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本书共10卷。本书首先建立了万物殊形、各自“独化”而成的理论前提,认为万物各有其性,要达到“性命全”而得“福”,就应各守其性而不能越轨。人也是这样,人的性

  •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佚名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名《太上真人撰所施行秘要》,收入《真诰》卷九。今《正统道藏》本一卷,当系南北朝道士节取《真诰》之文,加以改编增补而成。收入《道藏)正一部。书中摘抄

  • 梁山泊李逵负荆·康进之

    杂剧。康进之作。全名《梁山伯李逵负荆》。梁山附近开酒店的老王林,其女满堂娇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走,适逢李逵来店饮酒,得知此事,大闹聚义堂,并要砍倒杏黄旗,宋江下山对质,李逵知错,向宋江负荆请罪。两个恶棍

  • 国朝诗评·王世贞

    明代论诗著作。王世贞著。一卷。共品评诗人八十余位,与《明诗评》所评诗人,略有出入。品评体例也与《明诗评》有所不同,取消了对诗人生平的简介,三言两语,直接品评诗人及其作品的风格和优劣,如评刘基“如刘宋好武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