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莲华面经卷上(大乘修多罗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猕猴池岸上大重阁中。如来不久当舍寿命。尔时佛告阿难。我今共汝往波波城。彼有长者名毗沙门德。吾欲化之。阿难言。唯然受如来教。即随佛行。未入彼城有跋提河。佛告阿难。我今疲极可入河浴。尔时世尊脱郁多罗僧。置河岸上入河澡洗。佛告阿难。汝可至心观如来身三十二相。以自庄严如是之身。却后三月当入涅槃。复告阿难。汝当更观如来之身。如优昙花久远乃现。时时一出难出难见。如是佛身过于彼花百千万倍。难出难见。如是之身却后三月更不复现。复告阿难。汝当更观如来之身。如花鬘师取贯花线。种种色花及种种香。结作花鬘。彼鬘成已睹者欢喜。如来身者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自庄严。阎浮提金光色明炎圆光一寻。如是身者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复告阿难。汝当更观如来之身。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百宝庄严。复有种种音乐快乐。彼诸天等。于彼宝地及天音乐不能暂舍。亦不能记彼地宝色。如是佛身三十二相不可遍观。何以故。观一一相心不能舍。如是身者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复告阿难。汝当更观如来之身。譬如日月有大威德神通光明。在佛身边悉蔽不现。是故佛身过彼日月最尊最胜。如是之身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复告阿难。譬如师子诸兽中王。如天帝释大伊罗钵象诸象中王。佛身亦尔。具大势力独步无畏。如是之身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复告阿难。汝当更观如来之身。如须弥山王四宝所成。处于大海安住不动。其体坚实无有瑕隙。如来之身过那罗延力。百千万倍不可为比。如是之身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复告阿难。如来之身于无足二足多足众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众生之中。如来色身最尊最胜。如是之身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复告阿难。如小千世界。千日千月千须弥山。千弗于逮千瞿耶尼千郁怛罗越千阎浮提。千四天王千三十三天千帝释天王。千炎摩天千炎摩天王。千兜率陀天千兜率陀天王。千化乐天千化乐天王。千他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王。千梵身天千大梵天王。如是小千世界满中诸天。欲见如来面貌周尽不能得见。何以故。如来面光如百千电炎。出过世间所有光明。百千万倍。是故帝释大梵天等。常赞叹佛光明殊胜。如是之身却后三月当般涅槃。复告阿难。莫作是念。如来不尽贪嗔痴故自赞己身。如来身者。贪嗔痴使及彼习气永尽无余。如是阿难。如来应供正遍知有大威德。汝常供侍如来生身。以是因缘所得功德。不可量不可数不可思议。无量无边阿僧祇。阿难。汝今欲闻如来灭后未来众生供养如来碎身舍利因缘事不。尔时阿难。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大德婆伽婆。今正是时。唯愿如来。为我宣说佛涅槃后诸众生等供养如来碎身舍利因缘等事。我闻是法。至心受持广为他说。佛告阿难。汝善谛听。我今当说。阿难。如来入涅槃时入金刚三昧。碎此肉身犹如芥子。如是一分舍利向诸天所。尔时帝释天王及诸天众。见佛舍利知佛涅槃。即雨天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供养舍利。如见佛身礼拜右绕。有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根。有种声闻善根。有种辟支佛善根。有一分舍利向龙世界中。尔时娑伽罗龙王无量龙等。见佛舍利大设供养。以因陀罗宝摩诃因陀罗宝。火珠宝清水宝。如是无量种种诸宝。持用供养碎身舍利。礼拜右绕作供养已。是时龙等各自发愿。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者。有发声闻菩提愿者。有发辟支佛菩提愿者。有一分舍利向夜叉世界。尔时毗沙门王及余无量大夜叉将。见碎身舍利。以种种花末香烧香灯明音乐。如是无量供养舍利。礼拜合掌右绕恭敬。有发无上大菩提愿者。有发声闻愿。有发辟支佛愿。彼余舍利在阎浮提。当来有王名阿输迦。统一阎浮提。此王为供养舍利故。造作八万四千塔。置此舍利而供养之。此阎浮提复有六万诸王。亦当供养碎身舍利。以诸花鬘种种香等灯明音乐。供养礼拜右绕恭敬。有种无上大菩提善根。有种声闻善根。有种辟支佛善根。有即舍家出家。于佛法中信心清净。剃除须发而披法服。精勤修道皆悉漏尽而般涅槃。如是阿难。如来应供正遍知有大威德。以彼法身依生身故。供养生身舍利因缘所得功德。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数不可说。尔时如来作如是念。我此三阿僧祇劫勤苦所成佛法。欲令久住于世间故。当往诸天诸阿修罗诸龙迦楼罗摩睺罗伽等所住之处。付嘱佛法。尔时如来即于阎浮提没。三十三天中出。尔时帝释天王见世尊已。即敷高座奉迎如来白佛言。世尊。愿受此座。尔时世尊即坐其座。帝释天王与百千万众。顶礼佛足住在一面。佛告帝释言。汝今当知吾亦不久当般涅槃。以此佛法嘱累于汝。汝当护持。如是至三。帝释天王悲泣雨面收泪而言。世尊涅槃一何疾哉。如来涅槃何其太速。世间法眼于兹永灭。如佛所教是我力分。即当护持恭敬供养。如来昔于兜率陀天降神母胎。我于尔时与忉利众常作守护。及佛生时亦与诸天共来守护。如来坐于菩提树下破八千万亿魔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我与诸天亦常守护。佛于波罗奈鹿野苑中。三转十二行法轮时。我与天众亦常守护。我今无力能使如来不入涅槃。无力能护。尔时世尊种种说法。劝喻安慰示教利喜帝释诸天。令护佛法。从天上没即于娑伽罗龙王宫出。尔时龙王见如来至。即时敷座。佛坐其座告龙王曰。汝今当知如来不久入于涅槃。我以佛法嘱累于汝。汝当守护无令断绝。龙王当知。此龙世界有诸恶龙。多生嗔恚不知罪福。为恶卒暴破坏我法。是故我今以此佛法嘱累于汝。尔时龙王悲泣雨面收泪而言。世尊。我诸龙等盲无慧眼。是故今者生畜生中。若佛灭后龙世界空。我等舍命。不知未来当生何处。诸佛如来是众生宝。云何今者欲般涅槃世间眼灭。尔时世尊示教利喜娑伽罗王令护佛法。在龙宫没于德叉迦龙王宫出。尔时龙王为佛敷座。佛坐其座。龙王复与百万亿龙。顶礼佛足却住一面。佛告龙王。汝等当知如来不久入无漏界而般涅槃。今以佛法嘱累于汝。至心守护。尔时龙王悲泣雨面。以手收泪而白佛言。如来灭度世间眼灭。诸佛如来是众生宝。若佛灭度我今不知当生何处。佛为龙王种种说法示教利喜。即从彼没于黑色龙王宫中出。尔时龙王为佛敷座。佛坐其座。黑色龙王与百万亿龙众。顶礼佛足却住一面。佛告龙王。汝等当知如来不久入般涅槃。我以佛法嘱。累于汝。汝当至心而守护之。尔时龙王悲泣雨面扪泪而言。如来灭度世间眼灭。诸佛如来是众生宝。若佛灭度我今不知当生何处。佛为说法示教利喜。即从彼没于夜叉世界出。尔时毗沙门王。为佛敷座。佛坐其座。毗沙门王与百万亿夜叉之众。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尔时毗留勒叉天王。与百万亿鸠槃荼众。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尔时毗留博叉天王。与百万亿诸龙之众。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尔时提头赖吒天王。与百万亿乾闼婆众。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尔时大夜叉将。般脂迦槃折逻旃荼娑多耆利兮摩跋多摩尼跋陀富那跋陀。如是一切诸夜叉将。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尔时佛告四天大王。及夜叉将。乾闼婆将。鸠槃荼将诸龙将言。汝等当知如来不久入般涅槃。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当好守护。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汝等当知夜叉国中诸恶夜叉。鸠槃荼国恶鸠槃荼。乾闼婆国恶乾闼婆。诸龙国土有诸恶龙。如是众生多起嗔恚。不知罪福为恶卒暴。破我三阿僧祇劫勤苦所修无上佛法。是故我今嘱累汝等。时四天王及夜叉将乃至龙将。悲泣雨面扪泪而白佛言。世尊涅槃何其太速。如来灭度一何疾哉。为死摩竭之所吞噬。尔时世尊种种说法示教利喜。即从彼没阎浮提出。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所作事今已作竟。诸恶众生今已调伏。可入安隐寂灭涅槃。佛告阿难。生死可厌吾今不久欲入涅槃。尔时阿难生大苦恼。悲泣雨面如箭入心。闷绝倒躄宛转于地。而作是言。世尊涅槃何其太速。如来灭度一何疾哉。世间眼灭。我复更当与谁持钵。更复持扇在谁边立。不复更闻甘露之法。谁复与我说甘露味。我今更复随谁后行。不复更见殊胜日月圆满之面。尊者舍利弗等大智慧人已入涅槃。而佛如来今复灭度。世间闇冥失智慧眼。智须弥王今欲崩散。佛树欲倒。法桥欲绝。法舡欲沈。法炬欲灭。正法日月将坠于地。解脱之门今欲闭塞。三恶道门今将欲开。三阿僧祇劫所集法聚将没不久。尔时佛告长老阿难。汝莫忧愁。莫复啼哭。莫大叫唤捶胸哽咽闷绝躄地。何以故。世间生者是有为法。会归无常。欲令此法不失不坏而常住者。无有是处。尔时世尊种种说法。安慰劝喻示教利喜。嘱法藏已默然而住。尔时世尊复作是念。阿难比丘为忧愁刺深入其心。我今当拔彼忧愁刺。告阿难言。汝今欲见未来事不。我见来世如观现在。当为汝说。尔时阿难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当为我说。今正是时。我闻法已当奉受持广宣流布。佛告阿难。谛听至心。我今当说。阿难。未来之时有诸破戒比丘。身著袈裟游行城邑。往来聚落住亲里家。彼非比丘又非白衣。畜养妇妾产育男女。复有比丘住淫女家。复有比丘淫比丘尼。复有比丘贮畜金银。造作生业以自活命。复有比丘通致使驿以自活命。复有比丘专行医药以自活命。复有比丘围棋六博以自活命。复有比丘为他卜筮以自活命。复有比丘为他咒彼死尸令起。遣杀怨家以自活命。复有比丘为他诵咒驱遣鬼神。多取财物以自活命。复有比丘专行杀生以自活命。复有比丘住僧伽蓝。私自费用佛法僧物以自活命。复有比丘内实犯戒外示护持。受人信施。复有比丘虽不破戒。而怀悭惜衣服饮食。及以鄙吝众僧之物不与客僧。复有比丘虽不破戒。吝惜众僧房舍床座不与客僧。复有比丘虽不破戒。为诸檀越供养礼拜多得财利。其心不欲令余比丘受人信施。唯欲自受。复有比丘实非罗汉。而常诈称得罗汉果。欲令人知我是罗汉。复有比丘多受檀越四事供养。内无实德唯增贪心。但为活命不为修道。复有比丘兴利商贾以自养活。复有比丘专行偷盗以自养活。复有比丘畜养象马駊驴牛羊。乃至卖买以自养活。复有比丘贩卖奴婢以自养活。复有比丘屠杀牛羊以自养活。复有比丘受募入阵。征战讨伐多杀众人以求勋赏。复有比丘穿逾墙壁。盗他财物以自活命。复有比丘专行劫夺。攻破城邑及与聚落以自活命。复有比丘毁坏佛塔。取其宝物以自活命。如是无量地狱因缘。舍命之后皆堕地狱。阿难。譬如师子命绝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敢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阿难。譬如有人入于大海。至宝渚中多取宝物置于船上。欲渡大海于中沉没。佛之正法如彼宝船。当来破戒诸恶比丘多乐造作种种恶业。灭我佛法沉没不现。阿难。如来涅槃不久之间正法当乱。正法乱已。复有种种诸恶比丘出现于世。不信如来得证无漏寂灭涅槃。况复信有世间余人。得阿罗汉入涅槃者。阿难。如来所有正法名味句义所谓修多罗祇夜。鞞迦曷罗。迦陀。忧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鼻利多伽。阇多迦。裴富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十二部经为恶比丘之所毁灭。彼诸人等。乐作文章绮饰言辞。多有如是诸恶比丘。破我佛法。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来之世。如是破戒诸恶比丘而出生耶。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未来之世当有如是诸恶比丘出现于世。虽披法服剃除须发破我佛法。尔时阿难作如是念。以佛力故。可令我见未来之世如是事不。尔时如来以神通力。即令阿难悉见未来诸恶比丘。以儿坐膝置妇其傍。复见种种诸非法事。尔时阿难见此事已。心大怖畏身毛皆竖。即白佛言。世尊。如来速入涅槃。今正是时。何用见此未来之世如是恶事。佛告阿难。汝意云何。如来向说诸恶比丘恶业报果。岂是余人所能知不。阿难白佛言。世尊。唯有如来。乃能知此未来之世诸恶业报。佛言。善哉善哉。阿难。实如汝说。唯有如来乃能知之。阿难。汝今颇见佛未涅槃诸恶比丘围绕如来为说法不。阿难白言。无如是事。佛言。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说。如来现在实无如是诸恶比丘围绕如来佛为说法。佛言。阿难。未来之世。多有在家白衣得生天上。多有出家之人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复告阿难。善恶之业终不败亡。我于过去曾作商主。入于大海活多人故手杀一人。以是业缘乃至成佛。犹尚身受金锵之报。尔时帝释天王与三十三天众。疾至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炎摩天王与百万亿炎摩天众。疾至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删兜率陀天王与百万亿删兜率陀天众。疾至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化乐天王与百万亿化乐天众。疾至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他化自在天王与百万亿他化自在天众。疾至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尔时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与百万亿阿修罗众。疾至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尔时娑伽罗龙王与百万亿龙众。疾至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皆于一念一刹那一无虚律多顷。诸天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陀罗摩睺罗伽等。于虚空中遍满十二由旬。皆为最后见如来故。

  尔时佛告阿难。此道场菩提树最胜殊妙。过去诸佛皆于此处。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诸佛亦于此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我身又于此处。破十八亿魔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阿难。我今不久当般涅槃。复次阿难。蓝比尼园最胜最妙。是佛如来最后生处。复次阿难。摩耶夫人是大福德。乃能生出人中之宝。复次阿难净饭国王是大福德。乃作一切诸众生中最胜宝父。复次阿难。毗舍离城比嗜离国最胜最妙。王舍大城摩伽陀国最胜最妙。七庵婆罗树处亦妙。瞿耽摩若尼俱陀树处亦胜亦妙。裴啰多豆啰多豆啰尼憩处亦胜亦妙。力士生地。乃是过去转轮圣王解宝天冠。在此安置辟支佛塔。是我焚身最胜妙地。复次阿难。此阎浮提最胜好处。众生于中乐贪寿命。是故我今于此涅槃。我于三阿僧祇劫所集之法不久当灭。尔时世尊慰喻阿难。令心欢喜除其愁刺。付嘱法已。告阿难言。吾今与汝可往诸国。阿难唯然受如来教。尔时世尊至波波城。所应度者皆悉度讫。复往诸国教化无量百亿那由他众生。皆成就已。尔时阿难随从佛行。如是次第至摩伽陀国道场菩提之树。世尊绕树作六匝已。即于树下结加趺坐。佛告阿难。如来不久后十五日当般涅槃。尔时诸天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作如是念。如来不久于十五日当般涅槃。我等皆当最后礼拜。佛告阿难。莫作是念。谓佛世尊有贪嗔痴赞叹于此阎浮提处。而如来者离贪嗔痴。此三界处是众生生处。于三界中而此欲界。是诸众生习三恶业。又造人身及与天业。色界无色界业。乃至非想非非想业。说此语已。佛起于座。即时此地六种震动。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诸天。于虚空中忧愁啼哭作如是言。如是众生中。宝不久当灭。

    莲华面经卷上

猜你喜欢
  把门关好·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二卷·佚名
  般若灯论释 第十三卷·清辨
  慈明禅师·惠洪
  大智度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一卷·宝亮
  题刻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大慧宗杲
  卷十九·佚名
  虎丘径山二祖长少伦叙考·聂先
  卷四十·佚名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末)(论第四)·慧沼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五·彦悰
  佛说无量寿经要义(附科目)·太虚
  卷十四·普济
  第十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毕沅

      ◎宋纪十 ∷起屠维单阏三月,尽重光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   三月,庚辰朔,驻跸镇州。命郢州刺史尹勋攻隆州。隆州为北汉人依险筑城以拒南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六·王祎

    唐睿宗皇帝景云元年春正月帝及后为微行【以新纪脩】三月以河源九曲予吐蕃【新纪】解题曰按防要天宝十三载以黄河九曲置洮阳郡及神防军于临洮之西二百里置浇河郡及宛秀军于积石军之西百里以实河曲之地洮阳今洮州浇河城

  • 班马异同卷二十九·倪思

    汲黯列第六十史记一百二十汲黯郑庄第二十 汉书五十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衞君也至黯七十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严见惮孝景帝崩太子武帝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粤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正德十三年春正月辛丑朔上在宣府文武群臣于奉天门行遥贺礼 命妇朝慈圣康寿太皇太后慈圣皇太后皇后于宫中 壬寅升太仆寺少卿何孟春为本寺正卿四川左布政胡宗道为应天府府尹礼部郎中刘滂为南京尚宝司卿监察御史胡文静为

  • 六八四 谕内阁陆费墀着解任交英廉等审讯并着英廉另简派提调·佚名

    六八四 谕内阁陆费墀着解任交英廉等审讯并着英廉另简派提调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六日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王杰参奏武英殿提调陆费墀遗失各书底本四、五百种,令誊录捐书缮写,以为拖延掩饰之计,请勒限追缴等语

  • 通鉴答问卷一·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防为诸侯或问初命晋三大夫为诸侯通鉴何以托始于此曰春秋书王曰天王言王之所为天之所为也书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命有徳五服五章哉又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

  • 表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年表一。高丽太祖降罗灭济尽有三韩之地子孙传守世通上国传世凡三十二王历年幷伪辛共四百七十五岁其始终有可考焉作年表。------------------

  • 陈拟传·姚思廉

    陈拟字公正,是高祖的远族。年少时丧父贫困,性格正直,记忆力强。高祖向南征讨交..,陈拟跟随前往。后又前去讨伐侯景,抵达豫章,任命陈拟为罗州刺史,与胡颖共同主管后方事宜,并负责接应军粮。高祖前去镇守朱方时,陈拟任步兵校尉、

  • 序·孙星衍

    《孔子集语》者,阳湖孙观察星衍字伯渊所撰也。孔子修百王之道以诏来者,六经而外,传记百家所载微言大义,足以羽仪经业、导扬儒风者,往往而有。其纂辑 成书者,梁武帝《孔子正言》二十卷、王勃《次论语》十卷,皆不存见。存杨简

  • 卷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三    宋 时澜 撰大禹谟第三      虞书臯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臯陶谟益稷谟孔子序书以三语包括三篇之大义帝舜申之尤有深旨臯陶矢谟舜则曰时乃功禹成功舜则曰禹亦昌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二·念常

      大元。  ⊙(乙丑) 太祖应天启运圣武皇帝。是年征西夏。明年大会于斡难河。建九游之白旗。共上尊号曰。  成吉思皇帝。都和林 观夫。  圣人出世。威灵气焰。自天佑之。膺命立极。超今迈古。且以凤凰在壳。

  • 卷第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七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五如是已辩十业道相。依何义名业道。颂曰。此中三唯道  七业亦道故论曰。十业道中后三唯道。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彼相应思说名为业。彼转故转。

  • 解卷论一卷·陈那

        陈那菩萨造    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  三界者。唯以言名为体。由强分别。非实有法故不得真。由简择门诸法自性。为生不颠倒智故立此论。  于藤起蛇知  见藤则无境  昏昧时中。在非远处。于藤色形。

  • 卷第四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第七重会普光明殿 毗卢遮那如来说阿僧祇数量法门及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及普贤等诸菩萨说十大

  • 卷五·性音

    宗鉴法林卷五 集云堂 编 应化圣贤 南岳慧思大师 因志公令人传语曰。何不下山教化众生。目视云汉作么。师曰。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何处更有众生可教化。 五祖戒代志公又传语云。更说道理看。 报慈遂征云。且道是

  • 临川文钞·王安石

    十六卷。宋王安石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

  • 雍正与年羹尧·王度庐

    王度庐作品大系武侠卷第二辑之一,清朝康熙年间,第四皇子广结天下豪杰为自己效力,终于在众豪杰的帮助下,登上了皇位。之后,便将其兄弟及众豪杰一一剪除,并大兴文字狱。大儒吕留良被灭九族,其孙女吕四娘武艺超群,夜入皇帝深宫,欲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佚名

    九卷,元魏菩提流支译。释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即释大宝积经第四十一会,法义甚详。(先经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