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鬼子母经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佛游大兜国。时国中有一母人。多子性极恶。常喜行盗人子杀啖之。亡子家亦不知何谁取者。行街里啼哭。人已还共议。如是非一日。阿难及众沙门。出行辄见啼哭人。已还共议。伤哀亡子家。佛即知众沙门议。佛到众沙门所。佛问众沙门。向者何等议众沙门。阿难白佛言。向者出行分卫。见街里有啼哭人众多。即问啼哭人。汝何为啼哭。报言。生亡我子。不知尸死处所。如是啼哭者非一家皆亡子。佛便为阿难众沙门说。是国中盗人子者。非凡人故。现鬼子母。今生作人。喜行盗人子。是母有千子。五百子在天上。五百子在世间。千子皆为鬼王。一王者从数万鬼。如是五百鬼王。在天上娆诸天。五百鬼王。在世间娆帝王人民如是。五百鬼王。天亦无奈何。阿难白佛言。鬼子母来在是国中。今宁可敕令不盗人子耶。佛言大善。可令不复盗人子。阿难问佛言。当用何等方便。使不复盗人子耶。佛便语阿难。到是母所居。众沙门共伺是母出已。后悉敛取子。来著精舍中逃之。众沙门即往。伺是母出行。随后敛取子。得千数子。逃著精舍中。是母便复行盗人子。来入舍中。不见其子。便舍他人子。不敢复杀。便行索其子。遍舍中不知其子处。便出行至街里遍城中不得。复出城外索不得。便入城行道啼哭。如是十日。母便狂。被发入市。啼哭自擗扑仰天。大呼为狂梁语。亦不能复饮食。佛遣沙门。往视之。见母问。何为市中被发啼哭。母即报沙门言。亡我子众多故哭耳。沙门言。汝欲得汝子不。母报言。我欲得之。沙门言。汝审欲得者。是间有佛。可往问佛。佛者知当来已去之事。汝往则可得汝子。母闻是语则欢喜意解便随沙门。去到佛所。欢喜前为佛作礼。佛即问母。何为市中啼哭。母报佛言。亡我子故。佛问母。汝舍汝子至何所而亡汝子。母即默然不言。佛复问母。汝舍子至何所而反。默然无语。母知盗人子为恶。母即起为佛作礼。头面著地。我愚痴故。佛复问。汝有子爱之不。母言。我有子坐起常欲著我傍。佛复问。汝有子知爱之。何故日行盗他人子。他人有子。亦如汝爱之。亡子家。亦行道啼哭如汝。汝反盗人子杀啖之。死后当入太山地狱中。母闻是语。便恐怖。佛复问。汝宁欲得汝子不。母即起复持头面著地。愿哀我。佛便语母言。汝子若在。汝宁能自悔不。若能自悔。当还汝子。母言。我能自悔。佛言。汝能自悔。当作何等自悔。母言。我听佛教诫。当随佛语自悔。佛还我子。我不敢远离佛所语。佛言。审如汝语不。母言。我审如佛语。佛便授以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盗。三不淫。四不两舌。五不饮酒。报能悉还其子。佛便为说汝有千子。皆为说千子名字。五百子在天上。皆是鬼中王。将鬼官属。嫉害娆天民。五百子在世间。娆诸人民。汝子作鬼王。将数万鬼。如是五百子。将鬼官属。一不可称数。极嫉害恶。或自称作树木神者。或作地神者。或作水神者。或诈为人兄弟妻子。自怨枉家室内外者。或作海神者。或作船车神者。或作舍宅神者。或自称夜在冥中神者。或使人梦寤者。或使人恐怖。为人作怪者。或自称星死者。自称病死者。如是耗乱人。适不在一处。极嫉害恶。如是矫称。令人祠祀烹杀。人不知多为烹杀。饮食是鬼。是鬼亦不肯食。端嫉害欲使人犯杀。欲使人入地狱中。要不食之。见人祠祀喜。如是鬼亦不能护活人命。但益罪。愚痴人不知。坐鬼贫穷。鬼子母闻佛说是语。即一心自悔。即得须陀洹道。知方来去事。长跪白佛言。我愚痴不知。世世有恶乃尔。今我得持戒。思惟中正之道。我心皆彻视。还见我千子。今我乃知。佛所至至语成。愿佛哀我。我欲止佛精舍傍。我欲呼千子王。我欲使与佛结要。我欲报复天上天下人恩。佛言善哉。如汝有是意大善。佛言。汝从是已去。当称是语。便止佛精舍边。其国中人民。无子者来求子。当与之子。自在所愿。我当敕子姓。与使随护人。不得复妄娆之。欲从鬼子母求愿者。名浮陀摩尼钵。姊名炙匿。天上天下鬼属。是摩尼钵主四海内。船车治生有财产。皆属摩尼钵。摩尼钵与佛结要。受戒主护人财物。炙匿主人若有产生当救之。有天王名毗沙门。主四天地。护人命。出入常从毗沙门。求愿有大鬼王。名阿须伦。主诸龙王。诸毒气人。从求愿令毒不干人。求愿当慈心无所用谢。亦无所啖食人。从求愿者在人何求与耳。要无所求索。亦不责人。人至浮陀摩尼钵前为作礼。

    佛说鬼子母经

猜你喜欢
  大雲初分得转生死业烦恼健度第六·佚名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八·雍正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少康
  卷第九·祖琇
  卷四百·佚名
  卷二·佚名
  内典字义译注·周梦颜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俱舍论疏 第十五卷·法宝
  卷第十八·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一·欧阳竟无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二卷·圆照
  省庵法师四念处颂(并叙)·周梦颜
  第十四 布沙罗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三无性论卷上(出无相论)·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王玉峰

    第十一齣 藩篱〔末扮堂候官上〕朝廷有道靑春好。门馆无私白昼閒。寂寂公馀惟印吏。一炉香烬昼垂帘。小官乃韩丞相府中堂候官是也。昨日俺丞相闻元昊遣贼官张元等分道犯境。攻掠郡县。着小官去请种将军老爹到府议事。

  • 第四折·佚名

    (殿头官领校尉上,云)下宫殿头官是也。今因杨景、焦赞,私下三关,擅杀谢金吾,圣人命王枢密监斩二人,可怎生不见回话?令人,朝门外觑者,若来时报俺知道。(王枢密上,云)自家王枢密,奉圣人的命,亲为监斩官,建起法场,杀那杨景、焦赞两个,不

  • 卷三十四·唐圭璋

    ○瑞鹧鸪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一二两句俱仄起,又与瑞鹧鸪异昔日人言拾菜郎。根荄菜甲总盈筐。春夏秋冬闲不得,温炎凉冷镇长忙。今日予言截彩郎。能为斡运做经商。愿静一心休作用,好将四季细消

  • 二家宫词巻上·毛晋

    明 毛晋 编宋徽宗春朝小雨乍新晴祥霭匀收洞宇明严警不闻人一语海棠枝上晓莺声涂舟辉映霁霞明四啓严闻晓漏清初御广寒人意肃九宫遥听警鞭声【寒一作庭】御沟春水緑溅溅曲沼廻波四接连环碧下临方鉴浄游鱼跳跃浪痕圆白

  • 卷一百八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雪溪诗集【二】幽居幽居寂无事晨起伴僧禅晓澹岩前月秋明水底天望乡书断雁问路客回船阻絶平生友清游有梦传别故人张孝先平生尝叹少陵诗岂谓残生尽见

  • 清苑斋集补钞·吴之振

    赵师秀和陈水云湖庄韵粼粼水增波,叠叠云弄影。昔夸春径研,今爱秋塘静。芳筵集宾彦,清宴除艳靓。时当新雨馀,苍翠献林岭。既忻冲抱舒,复快远目骋。聊嘉钟鼎人,而迺眷箕颍。深营察高趣,雅咏发沈景。独使和者难,一夕愁欲癭。玉清

  • 卷十九·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九兵部主事陈焯编周惇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其舅龙图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疑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以为神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司理参军移桂阳令治绩尤着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时赵拚行部

  • 李嘉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嘉祐(约722—782),字从一,赵州人。历任秘书省正字等官。现存诗三卷。 送王牧往吉州谒使君叔 李嘉祐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李嘉祐诗

  • 卷一·张籍

    钦定四库全书张司业集卷一唐 张籍 撰五言古诗野居贫贱易为适荒郊有安居端坐无余思弥乐古人书秋田多良苖野水多游鱼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寒天白日短檐下煖贱躯四肢渐寛柔中肠鬰不舒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况复时节晚览

  • 提要·王阮

    【臣】等谨案义丰集一巻宋王阮撰阮字南卿徳安人王韶之曾孙隆兴元年进士仕至抚州守召入奏韩侂胄欲见之卒不往怒使奉祠归庐山以终阮少谒朱子于考亭朱子知南康时阮又从游故集中有唱酬之作阮之归也朱子惜之谓其才气术略过

  • 第三十一回 诱叛王杯酒施巧计 弹权戚力疾草遗言·蔡东藩

      却说窦宪被章帝切责,非常震惧,叩首不遑,幸从屏后走出丽姝,冉冉至章帝前,毁服减妆,代为谢罪。这人为谁?便是六宫专宠的窦皇后,外戚窦宪的亲女弟。她闻阿兄遭责,恐致受谴,因即趋出外庭,仗着一副媚容,替兄乞怜,力图解免。章帝见

  • 卷之四百七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十一月。己巳朔。冬至。祭历代陵寝。由守护大臣等行礼。  ○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丁酉皆如之。照例  ○谕军机大臣等、本年自五六月以来。各省人心浮动。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纪昀

    谥略 【中】宋苏洵嘉佑谥法增多谥苏洵嘉佑谥法新义郑樵谥略增多谥明通用谥法增多谥○宋苏洵嘉佑谥法增多谥(臣)等谨按谥法之书自周书独断而后见于隋唐宋志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者有刘熙谥法三卷沈约谥法十卷贺琛谥法五卷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四·陆世仪

    天道类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譬如呼前有吸吸前有呼呼吸亦无端无始也然人自父母初生时落地一声即为呼吸之端始天地初开辟时亦必有个端始在邵子所谓天开于子也但开之先有合合之先又有开终无个起头住头故谓之无端始天地中间之

  • 卷一·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一     元 王元杰 撰隐公公名息姑惠公子惠公元妃孟子其弟声子生隐公按谥法隐拂不成曰隐程子曰春秋鲁史记之名也平王东迁在位五十一年卒不能复兴先王之业王道絶矣夫子於是因鲁史作春秋立

  • 卷十一·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一宋 魏了翁 撰庄公十六年至二十五年【一】伐国以主兵为先序会以大国为上十六年注宋主至放此正义曰往年齐桓始霸未敢即尸其任救患讨罪今为宋伐郑仍使宋自报怨故宋主兵序於齐上也诸侯会

  • 大智度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摩呵薩埵第九   摩呵薩埵   問曰.云何名摩呵薩埵。答曰.摩呵[一]名大.薩埵名衆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爲大事不   退不還大勇心故名爲摩呵薩埵。復次摩呵

  •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佚名

    唐南天竺国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施鹿林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及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共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入波罗奈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行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