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

    徐吕取韵切忌道著

    归德法云洒扫比丘琮湛撰并集解

  窃以。观门深旨厥号溥融。满分幽宗摽乎法界。玄寂不动。尘尘而净国纯真。灵鉴随缘。念念而佛心证觉。毛端虽隘。容多刹而弥宽。心数既玄。统群集而靡异。斯乃

  曼殊示迹撮掇精微。密老辟关善施枢钥。门有广狭之秘。妙略方开。钥投深浅之能。玄通可运。然则诸师章钞已备。奈宗教而互亏。苟非夺席高流。孰能禅观通曾。粤有夷门广智大师。具无碍辩得总持门。宗说兼通。词翰俱美。造通玄记。堤备摘叶寻枝。述妙伽陀。特示良驹鞭影。言中纲要。撮尽性海之波澜。句内幽玄。闪出禅门之眼目。丹青拱手。那知花绽真容。露柱嫌伊。莫比棺舒妙足。行因智立。王老菰蒂苦心。甜月藉指窥驽骀马。外痴内俏牛头尾上。颠拈倒用而左右逢源。春日渐长。平常合道而纵横得妙。疑根截断。南泉谩指庭花。观智孤明。谂老休言啜茗。逢场作戏。注雅颂而训童蒙。更效颦眉自述引而添丑拙。笺文既就典示初机。同道贤余别通一线。赏夷门之风月。清彻自心。入法界之重玄。匪涉他境。混融明暗妙解回途。拔溺乘舟俱游性海。时正大元年岁次甲申仲冬望日记。

猜你喜欢
  序·道忞
  往生集卷之三·祩宏
  普贤菩萨·佚名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十一·雪关智訚
  鸟巢禅师塔院重建碑·太虚
  卷二十·赞宁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三卷·正觉
  佛说邪见经·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六·佚名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二·丈雪通醉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普陀洛迦新志卷九·王亨彦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九·弘储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附錄義淨補譯正理門論初段釋文·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达识集·钱德苍

    摄生咏  《孙真人铭》云:“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虚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使悲欢极,当今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夜寝伤雷鼓(谓叩齿),晨兴漱玉津(谓咽吐)。妖身难犯已,精气自全身。若要无百病,常当节五辛。安

  • 卷八·沈德潜

    李攀龙攀龙字于鳞,历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到河南按察使。历下诗,元美诸家推奖过盛,而受之掊击,欢呼叫呶,几至身无完肤,皆党同伐私之见也。分而观之,古乐府诗及五言古体,临摹太过,痕迹宛然;七言律及七言绝句,高华矜贵,脱弃凡庸。去

  • 卷八·乾隆

    卷八陇西李白诗八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宿湖

  • 西域传第七十八·范晔

    拘弥 于窴 西夜 子合 德若 条支 安息 大秦 大月氏 高附 天竺 东离 栗弋 严 奄蔡 莎车 疏勒 焉耆 蒲类 移支 东且弥 车师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

  • 志第一 天文上(天体 仪象 天文经星 二十八舍 二十八宿外星 天汉起没十二次度数 州郡躔次·房玄龄

    昔在庖牺,观象察法,以通神明之德,以类天地之情,可以藏往知来,开物成务。故《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此则观乎天文以示变者也。《尚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此则观乎人文以成化者也。是故政教兆于人理,祥变应

  •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二十六·柯劭忞

      乞失里黑 巴歹 塔里察 抄兀儿 哈散纳 绍古儿 忽都虎 铁迈赤 虎都铁木禄塔海 拜延八都鲁纽儿杰 布智儿 唵木海 忒木台儿 抄儿 纯只海 帖古迭儿 大达里 咬住   乞失里黑,斡罗纳和氐,与弟巴歹俱为也客扯连牧马。也

  • 皇王大纪卷五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景王十三年冬十一月有星出于女郑禆灶曰晋君将死矣齐栾髙氏皆嗜酒信内多怨彊于陈鲍氏而恶之或告陈无宇曰栾施髙彊将攻陈鲍无宇授甲见鲍国使视二子则皆将饮酒无宇曰彼虽不信闻我授甲则必逐我及其饮

  • 五六六 谕将逆犯徐述夔徐怀祖戮尸并仆毁沈德潜墓碑等事·佚名

    五六六 谕将逆犯徐述夔徐怀祖戮尸并仆毁沈德潜墓碑等事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奉旨:逆犯徐述夔、徐怀祖俱着照议戮尸,卽派干清门侍卫阿弥达驰驿前往东台县会同该抚杨魁监视办理。其沈德

  • 咸亨·周绍良

    №咸亨001【盖】大唐故越州都督府长史上柱国敦煌县开国公李君之墓志铭并序【志文】敦煌公李君墓志□讳□基,陇西□□人,凉武昭王之八叶孙也。大电之英,长霓之精,派天黄之远润,分若木之□□。□□□□,□□□清

  • 程务挺传·欧阳修

    程务挺,氵名州平恩人。他的父亲程名振,隋朝大业末年,在窦建德手下任普乐县令,盗贼不敢涉足县境。不久离开窦建德主动投奔唐朝,高祖诏令授予永宁县令,让他带领部队在河北扩展地盘。乘夜晚袭击邺县,俘虏了一千多个男女向回走,离

  • 陈纍传·张廷玉

    陈蠧,字彦纯,合肥人。父亲陈闻,以义兵千户归顺太祖,累任都指挥同知。陈蠧承袭父职。父亲犯罪被遣戍辽阳,陈蠧拜伏在宫门请求替父戍守,诏令一并原谅了他们父子。陈蠧少年时随从大将军幕府,以善射雁见称。他屡次随军远征南番,又

  • 奏谳书一·佚名

    原文:十一年八月甲申朔己丑,夷道[“价”,右偏旁为两点水]、丞嘉敢讞之。六月戊子發弩九詣男子無憂,告為都尉屯,已受致書,行未到,去亡。無憂曰:蠻夷,大男子,歲出五十六錢以當徭賦,不當為屯,尉[上“穴”下&ldqu

  • 三十年·佚名

    (甲申)三十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春正月1月1日○辛丑,正言李世最承嚴批,陳啓引避。略曰:「臺閣論事之體,或旣發旋停,或旣停旋發,惟視事理當否。日者兩重臣之啓,旣是重發之論,發論臺官,雖有一時引避之擧,公議所在,固當請出,而尹憲柱不待

  • 孤愤第十一·韩非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

  • 福昌善禅师·惠洪

    禅师名惟善。不知何许人。住荆南福昌寺。嗣明教宽禅师。为人敬严。秘重法道。初住持时。屋庐十余间。残僧数辈。善晨香夕灯。升座说法。如临千众。禅林受用。所宜有者。咸修备之。客至肃然加敬。十余年而衲子方集。至

  • 大智度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佛世界願第十三   願受無量諸佛世界.   諸菩薩見諸佛世界無量嚴淨.發種種願。有佛世界都無衆苦乃至無三惡之名者.   菩薩見已自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無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九·圆悟克勤

    小参二夹山寺入院小参。师云。收光摄彩信天真。事事圆成物物新。内既无心外无相。更于何处觅通津。还有透得赵州关底么。试出众相。见问承师有言逶得赵州关。如何是夹山关。师云。退身三百步。进云。恁么则九天云静鹤

  • 晁无咎词·晁补之

    六卷。宋晁补之 (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钜野 (今属山东)人。是集又名 《晁无咎词》、《琴趣外编》。《书录解题》则作一卷,称《晁无咎词》。原本为毛晋所刊,题曰 《琴趣外编》,其跋语称诗余不入集中,故名 《外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