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卷下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卷下

宋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 诏译

菩萨妙智身  出生诸善利

譬如大地中  生种种利益

一切佛智藏  流出大法轮

一切法自性  一切自性生

于一刹那中  出生诸法义

即得大智慧  觉了一切法

深入诸三昧  安住平等理

诸法悉清净  成正等正觉

一切佛现前  欢喜义成就

大智焰光明  灭除诸罪垢

一切众生中  作最上利益

苦恼为怨贼  智慧能战胜

精进殊胜相  微妙大吉祥

手臂长百肘  举足作无蹈

一足按金轮  下至地绝处

一足覆梵际  但见指爪甲

最上胜自在  法义无差别

现种种色相  起于方便智

周遍十方界  利益无穷尽

已离轮回染  得三种大乐

犹如清净云  亦如秋皎月

如日离云翳  炽盛大光明

帝释大青宝  庄严色最上

及大如意珠  亦为妙庄严

所现神通力  震动百世界

住念处正勤  神足及根力

七觉妙意华  了知八圣道

趣正等菩提  如来功德海

诸众生蕴聚  犹如于虚空

诸众生心行  种种相差别

了知诸根境  五蕴悉皆空

五蕴义清净  诸行无亿数

了知诸行相  安住实际中

十二缘生法  体性皆清净

四无量真乘  八智从觉生

了内根外境  十二真实义

秘密十六分  觉道二十种

如是最胜义  诸佛皆了知

佛现无数身  常在于三昧

诸众生心行  刹那能了知

三乘方便门  清净行微妙

觉法无自性  住于一乘道

尽诸烦恼结  出流转苦海

离系缚稠林  种种诸苦等

方便智大悲  能普遍饶益

摄受诸有情  令悟无生忍

一切众生心  了境界清净

一切众生心  平等无差别

一切众生心  欢喜生爱乐

令离于散乱  成就诸功德

通达三世法  一切智慧义

五蕴性本空  三世皆如是

一念生信解  即见诸佛性

诸法自性生  佛身本无著

乐见诸佛身  种种庄严相

乐闻佛菩提  最上真实义

大咒离文字  大咒三种性

泯睹离文字  出生一切咒

泯睹百字门  五字门大空

秘密十六种  从泯睹中生

葛罗非葛罗  过去有四种

禅义生亿数  一切作非作

通达一切禅  了知根本定

三昧身最上  报化身亦然

普遍十方界  化度诸众生

最后天中天  吉祥最胜者

为天人导师  降伏诸魔众

如帝释天王  能作大布施

度一切众生  出烦恼稠林

十方皆赞叹  唯一无有二

以大慈悲法  为精进甲胄

智慧为弓剑  灭除烦恼贼

最胜威神力  众魔皆怖畏

降伏魔怨已  兴广大供养

稽首最上师  诸佛护世者

顶礼伸赞叹  亲近而奉事

十方虚空界  供养亦如是

文殊大吉祥  菩萨摩诃萨

具六通三明  六念皆圆满

现大神通力  智慧到彼岸

远离于轮回  永得不退转

勇猛大精进  了知一切法

大补特伽罗  得超最上地

以智慧法雨  普润诸众生

宣示四法印  引导于三乘

清净最上义  能作大吉祥

菩萨所称赞  成就金刚尊

众生无亿数  瞻仰归命礼

归命大空藏  赞叹大空藏

归命佛觉道  赞叹佛觉道

归命诸佛身  赞叹诸佛身

归命佛欣悦  赞叹佛欣悦

归命佛功德  赞叹佛功德

归命诸佛念  赞叹诸佛念

归命佛喜笑  赞叹佛喜笑

归命诸佛语  赞叹诸佛语

归命佛所爱  赞叹佛所爱

归命诸佛生  赞叹诸佛生

归命佛智生  赞叹佛智生

归命佛戏舞  赞叹佛戏舞

归命一切智  赞叹一切智

性空及幻网  归赞亦如是

尔时金刚掌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智观一切智身甚深微妙。文殊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一切众生。说此清净最胜名义。若诸众生未净三业。令于佛地波罗蜜门福智藏中。摄持三业圆满清净。于最上义未了解者令得了解。乃至一切诸佛法藏。皆为开发令得悟解。出生众善为功德门。复次金刚掌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此最胜名义出生一切净地波罗蜜法秘密神咒圆满成就一切智智诸功德海。净身语意三秘密门。观想诸佛正等正觉。成就佛智大三摩地。一切如来清净法界。最胜十力破坏魔怨。具一切智一切种智。根本方便饶益众生。福德智藏清净圆满。出生菩萨声闻缘觉。二乘圣种一切人天。安住大乘诸菩萨行。入正圣道皆得解脱。复能增长菩萨善根。摄受一切外道异论。威德摧伏四种魔怨。令诸众生同归圣道。解脱系缚离诸散乱。具足一切诸善事业。断除轮回得真圣道。以妙香华幢幡伞盖。普遍供养一切如来。速得成就诸咒部门。于诸菩萨生爱乐想。相应般若波罗蜜多。了知菩萨空行无二。具足一切波罗蜜藏。圆满一切清净佛地。得四真谛圣智现前。一心安住四正念处。乃至具足诸佛功德。复次金刚掌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此最胜名义经。能除一切众生身语意业不善罪垢。令得远离一切恶道。及得断除一切业障。八难怖畏皆得消除。离恶眠梦获大吉祥。及离一切诸魔怨结。修诸善根福德利益。断除一切增上我慢。永离一切苦恼轮转。一切佛心了知如实菩萨密行了知如实。三乘圣智了知如实。一切咒印了知如实。最胜法义生大智慧。住安乐行色力自在。获得清净大吉祥事。欢喜踊跃以妙句偈。称扬赞叹此名义经。亦能消除一切疾病及大恐怖。若众生心有所乐欲。至心诵持最胜名义悉得如意。欲得清净即得清净。欲得救护即得救护。欲得富饶即得富饶。如漂溺人得获济度。未得道者令得道果。乘般若舟到菩提岸。如大医王能除众病。以方便智救护众生。愚痴暗蔽悉得永离。犹如意宝随其所欲。利益一切皆令圆满。文殊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一切智智。具足五眼六波罗蜜。得四无畏安住十地。大福智藏三摩地门皆得圆满。如实了知法性无二。如实了知色相差别。如实了知种种亿数色相清净。如来自性悉皆空故。此名义经无二法义。若有受持开示显发。则能利益一切众生。令离邪见烦恼稠林。复次金刚掌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及一切如来智观无二。此名义经最胜尊重。如佛顶中大摩尼珠。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此最胜秘密咒门句偈义理。每日三时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利益众生显示三乘普令悟入。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说此最胜名义。欲令众生一心信受。得胜解心了达一切最上法门。修无住行具足智慧。清净三业发菩提心。一切诸佛诸大菩萨。普皆示现平等法门。令诸众生皆得悟入。大金刚掌菩萨现忿怒相。以大威力降伏魔怨。普皆利益一切众生令得安乐。显示秘密三昧道场一切咒印。引导众生入正定聚圆满无余。大明咒王除诸障难。消伏魔怨具大威德。于昼夜中常当拥护。童真菩萨梵王帝释。噜陀罗神那罗延天。大自在天并子歌哩底计大黑天神。难底计说啰大神焰魔天王。水界大神毗沙门天王贺哩帝母。于昼夜中常当拥护。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时中。诸佛菩萨威神加护。一切诸佛及诸菩萨。饶益摄受彼诸众生。身意语业皆得清净。一切罗汉声闻缘觉。护念摄受彼诸众生。于一切法得无所畏。如是最胜名义圣法。于诸经中最为上首。若能于此信解受持。是人则为得菩提道。或处禅定或居阓闹。或入王城聚落之处。江河园林一切住处。于昼夜中常当拥护令无怖畏。天龙八部人及非人。乃至毗舍遮女并诸眷属。常当拥护是诸众生。令离诸恼得大安隐。复次金刚掌菩萨金刚手菩萨言。此最胜名义经。如佛顶珠最上微妙。功德殊胜不可思议。每日三时受持读诵。正念思惟精进无懈。于佛菩提速能趣入。复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菩萨色相具足观察思惟。以大愿力度脱众生。或于空中现一切佛。一切菩萨种种化身。随顺众生所乐示现。演说微妙甚深句义。引导众生远离恶趣。不生卑贱不堕边境。生不丑陋不堕邪见。常生佛刹听闻正法离无想处。不生饥馑斗战劫中。不生五浊及贼难处。不生贫穷及困苦处。不生非法妄说句偈为求名闻。生贤善家尊贵人中。圆满色相端严具足。见者欢喜无不爱乐。得宿住通大尊重相具大威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具足圆满。及于一切工巧技艺。赞咏外书皆得了解。出家求道于一切智心无散失。了达三乘诸法义利。此经功德出生无量智慧无量善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解其义理为人演说。当知是人于如来藏中得佛功德。不久当证最上菩提。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安住世间振大法鼓建大法幢。作大法王演大法咒。即说咒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达哩摩(二合引)阿婆(引)嚩娑嚩(二合)婆(引)嚩尾秫驮嚩惹啰(二合)遏阿暗恶

一切法相自性清净。所谓一切如来智身。文殊菩萨清净出生。咒曰。

恶萨哩嚩(二合)怛陀(引)誐多纥哩(二合)捺野喝啰喝啰唵(引)吽(引)纥哩(二合)

文殊菩萨语自在王。广大宣说一切法性。犹如虚空圆满清净。法界智藏咒曰。

尔时金刚掌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欢喜踊跃恭敬合掌瞻仰如来。诸佛圣众大秘密王。随喜称赞广大道场。尔时释迦牟尼佛。赞金刚掌菩萨金刚手菩萨言。善哉善哉。汝能显示文殊所说诸佛秘密最胜名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汝等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解脱于幻网中作大导师。以大清净甚深妙义开发引导。令诸众生入佛境界。我今证明。汝等所说最胜名义。此经于一万六千大秘密教智慧藏中。次第流出为三摩地轮。摧伏魔怨消除烦恼。度诸众生远离轮回到菩提岸。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卷下

猜你喜欢
   第一則  梁武帝問達摩·胡兰成
  辯中邊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金刚三昧经论卷中·元晓
  卷五百一十一·佚名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佚名
  法海观澜卷第五(目录)·智旭
  卷第一百三十八·佚名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三·佚名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一·明雪
  卷第十四·德清
  不尽品第二十六·佚名
  卷第八·通云
  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欧阳竟无
  三教平心论序·刘谧
  第九十二章 奢耶婆夫等七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萧淑兰情寄菩萨蛮·臧懋循

    萧淑兰情寄菩萨蛮杂剧(元)贾仲名撰●萧淑兰情寄菩萨蛮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贤嫂嫂合成金贯锁 亲哥哥配上玉连环 正名 张世英饱存君子志 萧淑兰情寄菩萨

  • ●跋一·戴亨

    余自癸酉春自楚入燕至甲戌秋始歸里舊侶相見備詢遊歷余曰吾此行有三得泝九江得見廬山道經齊魯得見泰山居都下得見遼東戴遂堂先生然亦有三憾過廬山而未觀瀑布過泰山而未登日觀見先生而未獲讀其全集盡聞其緒論也蓋余自童

  • 卷一百四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十四 蔡襄 陪诸君会史馆园 名园霁宿雨春日正和柔花香泛草际竹影摇清流鸣禽自往还游鱼时沈浮出门市朝喧爱此林亭幽况陪君子

  • 内篇 列传第六·刘知几

      夫纪传之兴,肇于《史》、《汉》。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犹《春秋》之经;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犹《春秋》之传。《春秋》则传以解经,《史》、《汉》则传以释纪。寻兹例草创,始自子长,而朴略犹存,区分

  • 卷一·沈德符

    ○列朝【告天即位】高皇帝将登宝位,先于前一年之十二月百官劝进时,上御新宫,拜词于天。其略曰:惟我中国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于天下人民土地,豪杰分争。惟臣帝赐英贤李善长、徐达等

  • 第二三三札光绪十八年十月二十日一一五○九--一六·佚名

    分巡台澎兵备道顾,层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饬新竹县续查教堂及教士札新竹县钦命福建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按察使衔顾为通饬事。本年十月十三日,奉抚宪邵抄案内开:「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准兵部火票,递

  • 卷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四 汉臣 龎统  法正 谨案龎统传阙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明五经兼通?纬尝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

  • 附录·罗大春

    附录一上制府请经理台湾后山番地上制府请经理台湾后山番地敬再禀者:台湾雄峙海中,背东、面西,为内地七省屏藩。各口泛海之船,一航可达。设有他虞,沿海七省皆不安枕;昔人言之详矣。迩来台、内各海口俱准外洋通商,轮船、夹板任

  • 卷一·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一论治道顺治十年癸巳正月丙申上幸内院阅通鉴谕大学士范文程额色黑完我陈名夏等曰上古帝王圣如尧舜固难与比伦其自汉髙以下明代以前何帝为优文程

  • 卷一百四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五宋 赵汝愚 编总议门总议一上太宗论军国要机朝廷大体田 锡臣伏念自忝谏垣今巳周岁无一言可禆时政无一善上答君恩盖以陛下文明无事可谏朝廷公共无事可言然尸禄旷官忧慙益切尽忠补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林语堂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语译人民若饱受虐政苛刑到了不怕死的地步,以死来威胁他又有何用?假使人民怕死,一有作

  • 第73章·老子

    【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1)。此两者,或利或害(2)。天之所恶,孰知其故(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4)。坦然而善谋(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6)。【题解】老子在七十六章说:“坚强者死

  • 卷九·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九宗人府主事顾镇撰大雅【一】陆氏德明曰自文王至卷阿十八篇据隆盛之时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民劳以下终荡之什皆变雅也今分正大雅十八篇为一卷

  • 大智度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住王舍城第五   住王舍城   [一]問曰.何以不直說般若波羅蜜法而說佛住王舍城。[二]答曰.說方時人令人心生信故。   云何名住.四種身儀坐臥行住是名[三]

  • 父子合集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鸠盘茶王授记品第九   尔时会中有十八俱胝鸠盘茶王。见诸阿修罗及迦楼罗诸龙王等作供养已心生爱乐。复闻如来与彼授记。欢喜踊跃得未曾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八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八卷释极爱一子地义 明佛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 明释杀婆罗门以得一子地 明婆罗门入地狱发三念 明杀阐提无罪 出旷野鬼神缘起 发调达之迹 结修舍心果谓空平等地 广释十一空义梵行品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六·澄观

    疏。第八毛光照益三昧中。言智契解脱之门等者。总出光明之因具悲智故。先此上一句约智。亦是约表释。谓毛孔表解脱门。光明表于智慧故。二正明智慧故。云智契解脱之门疏。慈熏身语意业者。约悲智释。以菩萨旷劫慈悲熏

  • 斥谬·佚名

    佛教论著。宋善熹著。一卷。针对当时将《圆觉经》与《华严经》等视为“别教一乘”的倾向,引澄观、宗密、师会等人著作加以驳斥。书中着重指出,“一一圆融”、“主伴无尽”、“性起”等说只是《华严经》所讲,非《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