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八章 瞿波罗王时代

在中部与东方的交界处有蔗增林苑附近一个色相美好的王族女子与一个树神会合,一天生下一个具相之子。略微长大时,在那个神的所在地掘树根处的土,得到一个自身放光的摩尼宝,以此从一阿阇梨受得灌顶,乞求纯陀天女观修教诫并加以修持。暗中携带一个本尊手识小木杖不离其身。一天天女梦中现身予以加持,以后到圣法萨波那伽兰乞求获得王位,授记说:“你到东方去可获得王位。”他就前往东方。

那时藩伽罗国已经多年没有国王,一切国人痛苦不安,一些首脑人物会商,为了依法护持国土要立一个国王。过去作过梨提满多具有神变的国王王妃的一个咒力大而凶暴的龙女,有人说是瞿毗旃陀罗王的王妃,又有人说是罗梨多旃陀罗王妃,那里所立的国王当晚她就吃去。这样杀害所有被立的国王,可是又说:“没有国王国家不吉祥,”每天午前立了国王当晚她就加以杀害。明天日出时把尸体抛出。国人这样轮次作下去已经好几年了。那个修纯陀天女的成就者到达一户人家,那家的人们不胜痛苦,就询问其原因,回答说天明就轮到他儿子作国王。他说:“若是给予报酬,我来代替。”他们高兴万分把报酬给了他。天明时登了王位,当天半夜时,龙女变成罗刹女相,照旧来吃。他就用本尊的手识刺击,那龙女死去。黎明抬尸人来,看见他没死,大家都很惊奇,后来又答应代替别人,七天之内即位七次。以后大家都说:“此人具有大福德。”于是立他作永久的国王,献号为瞿波罗。他的前半生统治藩伽罗,下半生摩揭陀也收服。在欧丹多补梨附近建立那烂陀寺,在此两大国中建立好多僧寺,广事供奉佛教。

因陀罗达多说弥曼娑迦阿阇梨入灭的后一年此王受即位灌顶,而地自在贤说是七年以后。他在位四十五年,在这个国王的一生中寂光、福称的弟子释迦光阿阇梨生于西方,在迦湿弥罗利益众生。特别是在迦湿弥罗国有大檀那尸罗、异友、慧铠与持律者毗罗阿阇梨等出世。东方也住有智藏阿阇梨。至于追述清辩、观音禁、觉智足、智藏、寂护中观自续派的传承的,乃是未见对于寂护的《中观庄严论》,狮子贤曾在《八千大疏》中作过注释忘掉觉智(足)是狮子贤的弟子,而主张觉智(足)的弟子是智藏,这只是暴露愚人的愚相而已。

释迦智慧、本性贤、王子称友与地亲班智达等出世,而迦湿弥罗国则为纥梨曷舍提婆所统治。

那些时候出现的成道者,由上述可以推知。特别是小毗卢波,显然是出现于此王与提婆波罗之间。

西方契咤国出现一个叫毗跋罗咤的国王,她的女儿嫁作提婆波罗的王妃,所生之子叫做罗娑波罗,毗跋罗咤时代小毗卢波出世,国王供养的对象兼有内外二道。国王本人崇敬内道,所有臣属都信仰外道。在那里兴建殿堂,建立很多身量与人相仿的内外二道的石神像。佛教徒说殿堂要分开,外道们说应该在一起,臣子们依后者意见而安排。开光时延请小毗卢波。他不行任何仪轨等事,只说:“阿伊舍!阿伊舍!”意即“请过来!请过来!”于是一切神像都来到殿堂外面的院里。说声“请坐!”诸神就坐在地上。于是在一个容器中滤水,在神像的头上连绵不断地浸沾,结果内道诸尊突然起立,哈哈大笑走入殿中,外道诸神低着头停留在院里。殿堂到现在还存在,名叫阿弥梨多区摩波。

《不可思议论》的作者摩诃钴多梨大阿阇梨也在此出世。

在这个瞿波罗王或提婆波罗之际,吉祥欧丹多补梨寺也建立起来。此寺的缘起如下:在摩揭陀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咒力成就、本性正直的外道瑜伽行者名叫那罗陀。他为修持起尸,需要一个大力、无病、身有勇士九相、言语诚实、聪明勇敢、无有陷进、精通一切工艺的人作为助伴,别处没有,看到一个内道优婆塞具有。向他说:“作我的修法侍者吧!”那人说:“不作外道的修法侍者!”那罗陀说:“你不需要皈依外道,因有无尽的受用产生,可以用以弘扬教法,因而是合适的。”答:“那么访问阿阇梨后再来。”请问阿阇梨后得到允许,于是作他的修法侍者,接近成就时,他说:“起尸舌头向外甩动时,应该抓住。首次(甩动)就抓住得大成就,中间一次抓住得中成就,末次抓住得小成就。三次都抓不到首先我们俩人被吃掉,之后国土趋于荒废。”首次二次优婆塞两次都没抓到,以后和起尸对着嘴不动,第三次用牙咬住,于是舌变成剑,尸身变为黄金。优婆塞持剑旋转、飞腾虚空。外道说:“我为剑而修持,请把剑给我!”优婆塞说:“我游览一番再来!”于是到了须弥山顶,须臾之间周游四洲以及小洲后,把剑交给他。外道说:“这个化为黄金的身体你亲自把肉切下,不要碰骨骼,不要作饮酒宿娼等邪行。若用作自己的生活所需或作善事,今天切下的痕迹今晚就长满,没有穷尽。”于是他拿着剑往天国去了。那位优婆塞倚靠起尸的黄金建立欧丹多补梨大寺。欧丹多是能飞之义,仿照优婆塞上升虚空后亲自所见的须弥四洲的形势而建造,那位优婆塞得到优底耶优婆塞(上升居士)之名。这个佛寺并没有国王大臣等任何人的恩惠,建寺工人、塑像工人、技艺工人等的工资、食物、功德金、物料等所有一切只靠出售起尸的黄金而成办。只靠那顶黄金供给五百比丘、五百优婆塞的生活。那位优婆塞未去世之间他本人支持法产,临终时说:“这项黄金暂时不能利他,将来于众生有利。”因而隐藏起来,而将法产交付提婆波罗王。

猜你喜欢
  覆杨星森居士书(三通)·太虚
  六道集卷三·弘赞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九·智旭
  四分律卷第四十九(三分之十三)·佚名
  动辄作法或起魔事·印光
  身心之病及其医药·太虚
  佛说宝雨经卷第六·佚名
  高僧傳卷第七(義解四)·慧皎
  兜沙经全文·佚名
  入楞伽经卷第十·佚名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中·玄沙师备
  智相品第十五·佚名
  卷十二·普济
  一切经音义卷第一·唐慧琳
  卷第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词评上卷·沈雄

    ◎唐 五代 宋○李白郑樵通志曰:李白草堂集,白蜀人,草堂在蜀,怀故国也。菩萨蛮、忆秦娥二首为百代词曲之祖。尊前集曰:李白有连理枝,黄锺宫曲。遏云集曰:李白清平乐令应制四首,如禁庭春昼,禁闱秋夜,脍炙人口。杨慎曰:後二首无清

  • 卷一百八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雪溪诗集【一】王铚字性之汝隂人昭素之后也博学有才识常同子正荐于朝视秩史官给札奏御时秦桧柄国迕其意遂遭摈斥尝居庐山结诗社后避地剡溪山中日以

  • 卷六百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罗隐送支使萧中丞赴阙八年刀笔到京华归去靑冥路未賖今日风流卿相客旧时基业帝王家彤庭彩凤虽添瑞望府红莲已减花从此常僚如有问海边麋鹿斗边槎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靑溪烟雨九华山乱後

  • 俞国宝词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俞国宝(生卒年不详)号醒庵,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淳熙间太学生。《武林旧事》卷三载,孝宗一日游西湖,御舟经断桥,有小酒肆,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孝宗驻目称赏久之,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其词云:“明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二·焦竑

      都察院九(廵撫三)   ◆廵撫三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石樓陸公鈳行狀(葉應驄)   廵撫遼東左副都御史劉公漳傳(實錄)   廵撫河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傅凌川公鑰行狀(王慎中)   廵撫遼東右副都御史成文傳(實錄)   延綏廵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正德十三年十一月丁酉朔上驻跸榆林是日钦天监于奉天门进正德十四年大统历颁赐如常仪○吏部等衙门尚书陆完等言伏自 圣驾巡边已四阅月上下隔绝远近惊疑有识凛凛皆虑祸难将作 陛下圣明何独忽此而不虑也其祸难之隐伏者臣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十二月己未朔中城御史李应魁赈济事竣报闻○户科都给事中姚文蔚劾福建税监高采不报○庚申漷县永乐店地方建 景命殿成竖碑纪事其文曰朕维帝王之兴率本母德华渚洽阳钟灵肇祉载之诗书烁乎盛矣朕以眇躬御极已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庚子朔以孟冬时享 太庙礼官请 圣驾躬临致祭诏遣公徐文璧恭代遣侯吴继爵徐文炜分献于雨庑○颁赐四辅臣及讲官刘元震等历日有差○海虏入犯甘肃参将达云游击白泽设伏邀击馘首虏六百七十余级○大学士赵

  •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摭遗卷二·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南都遗臣、闽疆阁部从难诸臣列传曾樱、路振飞何楷徐人龙杨文骢(孙临)钱敬忠姜一洪熊纬(郭符甲)徐复仪周之藩(傅冠、曹学佺、马思理、蒋德璟、顾锡畴、黄大鹏、叶翼云、傅启耀、元纶、赵卯等附)前史本恉殉

  •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马氏据湖南唐僖宗光啓二年 初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朗山刘建锋戍蔡州拒黄巢扶沟马殷军中以材勇闻及秦宗权叛儒等皆属焉三年秦宗权与杨行密争扬州以孙儒为副张佶刘建锋马殷皆从昭宗景福元年夏

  • 澄斋日记 光绪卅二年丙午·恽毓鼎

    丙午年正月初一日风日晴和。子刻拈天香。巳初刻在皇极门外行礼,巳刻二刻在太和殿前行礼。归寓在至圣先师、观音菩萨前行礼,又在祖先神像前行礼,受合家贺。大兄嫂俱先来。午后至莲花寺湾保安寺街及笏斋处拜年。初二日阴,微

  • 卷之二十九  李侍郎使北錄(明)李實 撰·邓士龙

    (李侍郎使北錄,亦名北使錄或使北錄,明李實撰。實,字孟誠,四川合川人。正統七年進士,累官至右都御史。其事迹附見明史卷一七一楊善傳。景泰初,實為禮科給事中,被擢為禮部右侍郎往使瓦剌。是錄記其在漠北見英宗及與瓦剌首領辯論

  • ●作邑自箴卷第五·李元弼

    规矩 ○规矩 前正已治家处事三说可以书绅广其余意立作规矩使人吏遵而行之以警不逮 知县专行戒约如左 一早晨诸案簿书于两廊各于箱内排备逐案依资次转上厅押司录事过押 一簿书日结旬结之类并不得拖空仍同官签押令圆备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 洪武六年五月壬寅朔。 以北平之博野、高阳、定兴、新城四县隶保定府。 礼部尚书牛谅奏定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诸神祈报,告祭神位,春、秋祈报,凡一十五坛,中太岁、风云雷

  • 卷二十四·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四   明 湛若水 撰成公【簡王六年】十有一年【晉厲公州蒲元年齊靈二年衛定九年蔡景十二年鄭成五年曹宣十五年陳成十九年杞桓五十七年宋共九年秦桓二十五年楚共

  • 卷二十·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二十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车收毛传收轸也孔疏轸车之前后两端横木也所以收敛所载故名收焉兵车言浅收者对大车平地任载之车言之兵车当舆之内从前轸至后轸其深四尺四寸大车则其深八尺是兵车之轸比

  •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法照

    凡二卷。唐代法照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五会法事赞。内容分序文及本文二部分。此书相对于广本(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乃简略记述五会念佛之仪则。广、略二本皆述同一五会念佛之行仪,然广本分十门详述,略本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