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雲峨喜禪師語錄卷下

嗣法門人果性等編

住長安大興善寺語錄

師在汝州風穴受請,於順治十七年,庚子九月十五日進院。至

山門,云:「跋涉江山萬里程,杖頭挑撥水雲深,林間識得賓中主,把手同歸不二門。」拈拄杖便行。

佛殿。上香,云:「三覺圓明,笑倒雲門乾屎橛;一真絕跡,拈起風穴竹筋鞭。空王殿上頻稽首,焦磚打著連底凍。」遂大展三拜。

伽藍堂。云:「吾今既到長安,唯有一事相托,煩君一臂之力。」驀豎拂子,云:「大家扶這箇。」

祖師堂。云:「東震與西乾,一夥白拈賊。」拈香,云:「吾今活捉來,當下俱勦絕。」便燒。

方丈。據座,以拄杖靠禪床,云:「橫按吹毛,全提正令,艸偃風行,十方鎮靜,縱擒殺活在臨時,從教聖凡來乞命。」復卓拄杖,喝一喝。

明日,眾請開堂。師至法座,拈請啟云:「大眾!會麼?內嚴外肅,水乳何分?箇裏無私,流通正眼。如或未委,試聽宣讀。」宣畢,

師指法座,云:「須彌燈王如來早已向人天眾前漏逗了也,新興善忍俊不禁,為伊蓋覆一上去也。」即陞座。

拈香,云:「此瓣香,根蒂生於三韓,枝葉茂乎漢國,爇向爐中,端為祝延

今上皇帝聖躬萬歲萬歲萬萬歲,恭願金輪永固,寶祚彌昌,四海皆樂文明,萬邦俱陶至化。」又拈云:「此瓣香,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奉為滿朝文武、闔國公卿、本省在任尊官、縉紳文學,高遷祿位,永佐堯天。本山請主、在筵緇素,伏願直下早悟真空,永證當來佛果。」又拈云:「此瓣香,二十載蜀水吳山,一朝相逢,兩手分付,今番第六回拈出,奉為浙江寧波府

天童堂上林野先師大和尚,爇向爐中,用酬法乳之恩。」維那白椎,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云:「第一義諦無處迴避,擬議推尋,胡餅裏呷汁。畢竟如何?眉橫鼻直。還有知落處底麼?出來道看。」僧問:「舊日家風即不問,新入長安事如何?」師云:「腳跟元不動,時經萬里程。」進云:「恁麼則人人盡樂堯天日,家家齊唱太平歌去也。」師云:「一句道著。」進云:「未審向上還有事也無?」師云:「琉璃殿上無知識。」僧喝,師便打。問:「長安青門燉煌菩薩曾翻此經,未審此經作麼生翻譯?」師云:「喝囉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六·佚名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水鉴慧海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一卷·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湛然
  卷第三·佚名
  摄大乘论初分讲义(注一)·太虚
  雪峰真觉大师语录卷之下·雪峰义存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九[宋磻]·惟白
  从锡兰佛教的和合说到中国佛教会的整理·太虚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佚名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二(本疏第二)·智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文·佚名
  中兴佛教寄禅安和尚传·太虚
  尼提度缘品第五十七·佚名
  佛教应办之教育与僧教育·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719_1 【芭蕉(数岁时作,传于都下)】路德延   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卷719_2 【感旧诗】路德延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五字便容趋绛帐,   一枝寻许折丹霄。岂

  • 乙集第二·钱谦益

    曾少詹棨三十三首【冬日扈从还南京随驾出丽正门马上作】朝随六龙驾,远别黄金台。万乘出都门,旭日净浮埃。翠华正飞扬,玉辇从天回。羽林罗猛士,夹道驰云雷。回首望玉京,城阙何壮哉。海水向东流,西山郁崔

  • 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脱脱

        ◎天文一   ○仪象 极度 黄赤道 中星 土圭   夫不言而信,天之道也。天于人君有告戒之道焉,示之以象而已。故自上古以来,天文有世掌之官,唐虞羲、和,夏昆吾,商巫咸,周史佚、甘德、石申之流。居是官者,专察

  • 卷一百六十七·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七 ∷起昭阳大荒落四月,尽阏逢敦牂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太宗五年   夏,四月,壬寅,葬恭圣仁烈皇后于永茂陵。   金崔立

  • 第二十七回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黄士衡

    词曰: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却说唐高祖神尧皇帝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今陕西巩昌府秦州是也。虞臯陶、周老聃、汉李广之

  • ◎吴俊示威钟监督·宣南吏隐

    前年吴俊刚接黑龙江督军印信,有呼伦贝尔监督、军署参议钟毓,奉天人,系前清留日学生,久在龙江作宦,官声尚可。因久未返乡,接过新督军上任后,便收拾行装,预备返奉。濒行,至军署辞行告假,吴忽勃然大怒,指其有意拆台,立令推出枪毙。

  • 伊洛渊源録卷十二·朱熹

    宋 朱子 撰张思叔【名绎尝记伊川言行一编亦名师説所着诗文甚多今存数篇】遗事【三条】张思叔河南寿安人家甚微年长未知读书为人佣作一日见县官出入传呼道路思叔颇羡慕之问人何以得如此或告之曰此读书所致耳思叔始发

  • 第六节 韦后乱政·吕思勉

    张柬之等之杀张易之、昌宗也,史谓洛州长史薛季昶,朝邑尉刘幽求,皆劝其遂诛诸武,而柬之等不听。朝邑县,今属陕西。此事新旧《书》诸传及诸史,说颇违异。《旧书·敬晖传》言:季昶劝晖诛三思之属,晖与张柬之不可。《新书》则谓晖

  • 卷四 大禹谟第三·孔颖达

    ○《释文》:“徐云:‘本《虞书》裛为一卷,凡十二卷,今依《七志》、《七录》为十三卷。’”皋陶矢厥谟,矢,陈也。○皋音高。陶音遥。禹成厥功,陈其成功。帝舜申之。申,重也,重美二子之言。○重,直用反。作《大禹》、《皋陶谟》、

  • 贫富第十七·桓宽

    大夫曰:“余结发束修年十三,幸得宿卫,给事辇毂之下,以至卿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余年矣。车马衣服之用,妻子仆养之费,量入为出,俭节以居之,奉禄赏赐,一二筹策之,积浸以致富成业。故分土若一,贤者能守之;分财若一,智者能筹之。夫白

  • 慎言·王廷相

    道体篇道体不可言无,生有有无,天地未判,元气混涵,清虚无间,造化之元机也。有虚即有气。虚不离气,气不离虚,无所始、无所终之妙也。不可知其所至,故曰太极;不可以为象,故曰太虚。非曰阴阳之外有极有虚也。二气感化,群象显设,天地万

  • 卷七十·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七十     婺源江永撰名器上   通禮二十三補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用等牲器尊卑之差鄭司農云五禮吉凶賓軍嘉】辨吉凶之五服車旗宫室之禁【五服王及

  • 书传会选卷五·刘三吾

    明 刘三吾等 撰召诰【左传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史记载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洛伊毋逺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则宅洛者武王之志周公成王成之召公实先经理之洛邑既成成王始政召公因周公之归作书致告

  • 卷三·方苞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析疑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三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士相见礼所载不独士礼而统曰士相见何也自卿大夫至于士惟所贽之物及受贽还贽辞让之节相与之辞异而所贽之饰执之之仪以及士见于大夫卿大夫交相

  • 普陀洛迦新志卷一·王亨彦

    彭泽许止净敬述 古翁山王亨彦辑 本迹门第一(此门即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正文。其单行本,有注并经证,分四卷。已刻木板作四册,于南京三汊河法云寺流通。又排铅版作二册,于上海中华书局,已印八万余部。纸型现存苏州穿心街报

  • 大宝积经论卷第三·佚名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不见我。云何释成人无我。示现以一相觉故。是中有此觉事故。说不常观知还彼三种事中。凡夫计执所生常不见凡夫所计自异相见故。阴等无常事云何。释法空。示现亦以一相不觉故。说非无常观

  • 洪恩灵济真君礼愿文·佚名

    明成祖时封洪恩灵济真君号。述祈祷仪及赞词、愿文。

  • 十二缘生祥瑞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以十二月一日,各从一有支算起,断种种吉凶事,后说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