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斌雅禪師語錄卷上

侍者海岳記錄

順治丁酉十月十五日,湖廣鄖陽府鎮臺穆公、協鎮呂公,暨南陽兩郡紳衿緇素,從風穴請師住浙川縣岝峉山法海寺,於戊戍四月八日開堂。

佛殿。「雲門棒,丹霞劈,鋸解秤錘血滴滴,者樣忤逆種草,會須向前合十。」遂展拜。

法座。「當陽坐斷,凡聖不測其端;格外流通,隱顯全彰縱奪。斬新條令,殺活並行。還見麼?」便陞。

拈香。「此一瓣香,彌綸八極,包括二儀,信手拈來,爇向爐中,端為祝延今上

皇帝聖壽萬歲萬萬歲,伏願一人有慶,四海無虞。」次拈云:「此一瓣香,氣沖牛斗,德被群黎,奉為滿朝文武、闔國勳貴、本郡縣宰、縉紳文學,伏願位冠百辟、爵倍萬鍾;并及當山請主、現前大眾,澈自性之淵源,明日用之根本。」又拈云:「此一瓣香,十載遍參,後入龍池會裏惡浪滔天,幸是不曾沾他涓滴,而今毒發恨深,恭對人天眾前拈出,供養現住河南汝州

風穴堂上雲峨老和尚,爇向爐中,用酬法乳之恩。」斂衣就座。維那白椎,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云:「家私蕩盡碧岩隈,坐見松陰長綠苔,滿目溪山藏不住,頻拈鐵笛出雲來。」以拂子作吹笛勢,云:「嗚咿嗚咿,還有知音者麼?出來與山僧相見。」僧問:「古鏡未磨含萬象,金鐘一扣獲圓通,指天指地即不問,和尚興居是若何?」師云:「兩彩一賽。」進云:「十方法海波濤靜,獰龍出現爪牙雄。」師云:「皇天無親,惟德是輔。」進云:「恁麼則任運騰騰從此去,為雲為雨遍大千。」師云:「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問:「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不落宮商,是何曲調?」師云:「氈拍板,無弦琴,唱彌高而和者深。」進云:「那箇男兒不丈夫?」師便打。僧禮拜,云:「遍界難藏跡,因甚被蟭螟一口吞?」師云:「靈苗生有地,大悟不存師。」進云:「如何是日用事?」師云:「熱時搖扇,寒則添衣。」進云:「如何是向上事?」師復打。進云:「四大分張,眼光落地,向甚處安身立命?」師云:「白鷺下田千點雪,黃鸝上樹一枝金。」乃云:「釋迦老子降誕,法海今日開堂,時節雖殊,理無二致。」豎起拂子,云:「釋迦老子來也。還見麼?在山僧拂子頭道:『天上天下,惟吾獨尊。』還聞麼?只饒聞見分明,猶是金塵落眼。所以雲門大師道:『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有般漢道:『雲門可謂有恩皆報,無德不酬。』法海則不然。」擲拂子,云:「路遠夜長休把火,大家吹滅暗中行。」復白椎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

協鎮呂公請上堂。僧問:「選佛場開即不問,如何是法海境?」師云:「東山雲樹妍春色,西澗寒泉映碧天。」進云:「恁麼則大地眾生開正眼,十方法界露全身。」師云:「仰彌高而鑽彌堅。」進云:「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師云:「且緩緩。」問:「法海重建,祖令新張,眾請和尚陞堂,示何意旨?」師云:「移花兼蝶至,買石得雲饒。」進云:「那箇是學人本分事?」師云:「兩耳掛面旁。」進云:「恁麼則覿面指出,遠送千峰去也。」師云:「腦後見腮,莫與往來。」進云:「一切眾生與佛同體,因甚不薦?」師卓拄杖,云:「還會麼?」僧擬議,師打云:「不唧溜漢。」問:「不思善、不思惡時如何?」師云:「野岸橫秋水,空山起暮煙。」僧禮拜,師便打。問:「三界惟心,萬法惟識,如何是心?」師云:「珠中有火君須信,休向天邊問太陽。」進云:「恁麼則撩起便行去也。」師云:「絆倒一個。」乃云:「性天寥廓,覺海淵渟,湛寂虛玄,融通變化,漚生漚滅而任運卷舒,非異非如而縱橫得妙。光吞萬象,洞明佛祖家風;體絕離微,揭露衲僧巴鼻。於斯薦得,便請各自歸堂;其或未然,山僧向第二門頭播土揚塵,瞞汝諸人去也。」驀拈拄杖,云:「還委悉麼?喚作拄杖,矢上加尖;不喚作拄杖,棄波求水。且道:畢竟如何?二途俱不涉,一劍倚天寒。」下座。

佛成道日,上堂。僧問:「一句了然超百億,還是那一句?」師云:「雪裡藏白牛。」進云:「恁麼則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師云:「閒言語。」問:「父母未生以前有甚巴鼻?」師云:「拄杖黑粼粼。」進云:「眉間掛劍時如何?」師云:「虛空見骨。」僧便喝,師便打。前僧復問:「水牯牛過窗櫺,因甚尾巴過不得?」師云:「問了話又問話。」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師云:「不壞。」進云:「因甚不壞。」師云:「壞。」進云:「為甚又壞?」師打一棒,云:「這箇壞不壞?」

問:「如何是第一玄?」師云:「樹掛殘雲幾片白。」進云:「如何是第二玄?」師云:「山含落日半邊紅。」進云:「如何是第三玄?」師云:「金剛腦後重添楔。」進云:「三玄旨趣蒙師指,心法雙忘意若何?」師打云:「沒得許多般。」問:「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因甚不成佛?」師云:「貓有歃血之功,而無起尸之德。」進云:「恁麼則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師打云:「總在這裏。」問:「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時如何?」師云:「野鳥有聲驚世夢,山花無語笑人忙。」乃云:「道出常情,言超物表,理攝頓漸,用在機先,貴乎腳下無私,便可當陽直入。起也,河清海晏,玉轉珠回;住也,乾坤失色,草木生輝。明如杲日,利似吹毛,剿絕生死根株,開鑿人天眼目。所以釋迦老子始於正覺山前,夜睹明星,忽然大悟,乃云:『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世尊雖則全機獨露,直截根源,檢點將來,大似依模脫墼。法海今朝乃一期慶賀千載奇逢,滿堂龍象個個達境惟心,四海英賢人人縱橫自適,金鐘扣處聲聲清韻響乾坤,法鼓催時浩浩洪音鳴梵院,堅冰浮野水而競注,寒梅待春信以方開。當此之際,喚作世諦耶?佛法耶?智慧耶?德相耶?」擊禪床,云:「數聲清磬是非外,一箇閑人天地間。」下座。

上堂。僧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甚麼處懺悔?」師云:「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進云:「未審這箇落在甚麼處?」師云:「牡丹花下臥貓兒。」僧便喝,師便打。僧云:「蒼天,蒼天。」師云:「有甚冤苦?」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因甚佛法不現前?」師云:「柳影橫塘魚上樹,槐陰罩地馬登枝。」進云:「四大和合時如何?」師云:「桑樹豬揩背,長江鴨洗頭。」問:「一人發真歸元,為甚十方虛空悉皆消殞?」師云:「臨崖看滸眼,特地一場愁。」進云:「法性本空,如何趨向?」師云:「草枯鷹眼疾,雪霽馬蹄輕。」問:「世尊滅度三千年,未審至今在何處?」師云:「罕逢穿耳客,多遇刻舟人。」進云:「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蝦蟆窟裏沒蛟龍。」乃云:「法海自住以來,不肯攙行奪市、裂土分茅,直將盡大地作一禪堂,行與諸人同行、住與諸人共住,二六時中著衣喫飯、運水搬柴,舉措施為了無障礙,乃至明暗色空、森羅萬象,若智、若愚各依本分。然雖如是,更有一人不入保社,淨裸裸絕囊藏、赤洒洒無向背,有時孤峰頂上嘯月吟風,有時鬧市街前神頭鬼面,舌拄梵天,眼空四海,動若行雲,止猶谷神。」以拂子打圓相,云:「還識此人落處麼?平生肝膽向人傾,相識還如不相識。」擲拂子,下座。

解制,上堂。僧問:「夫說法者,無說無示;聽法者,無得無失。」師云:「蝸牛頭角兩丫乂。」進云:「恁麼則人歸大國方知貴,水到瀟湘分外清。」師便打。問:「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師云:「雪消花影瘦,冰生水面肥。」進云:「如何是諸佛智?」師云:「近前來向你道。」僧禮拜,師便打。進云:「如何是天地同根?」師云:「萬物一體。」僧擬議,師復打。乃云:「繁興大用,舉必全真,覿面相呈,了無窠臼。擬心負荷,早涉途程;脫體承當,劍去久矣。名不得,狀不得,天高群象正;理無礙,事無礙,海闊百川朝。所以道:靈光獨耀,萬古徽猷,入此門來,不存知解。大眾!今朝三冬已滿,萬彙流芳,家家鑼鼓鬧元宵,處處挑燈焚皓月,文殊、普賢橫身賣悄,然燈古佛脫體圓明,風流公子、窈窕佳人儘夜歌歡猶未足,曉來特地可憐生。惟有林下道人,如愚、若魯,清貧自適,揚身物外,獨步大方。然雖如是,且道:功成果滿、百日期圓又作麼生道?拄杖芒鞋獰似虎,君向瀟湘我向秦。」

南明監寺生辰,請上堂。師云:「今朝二十七,檻外蟬聲急,暑盡復寒來,眉橫鼻則直。阿呵呵,好消息,萬里晴空絕點埃,碧天午夜紅輪出,福慧圓明,渾金璞玉,山僧直捷為舉揚,大事因緣須了畢。還會麼?」乃合掌,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上堂。舉:「趙州和尚訪一菴主,問云:『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州云:『水淺不是泊舟處。』便行。又至一菴主,云:『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云:『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便禮拜。」師云:「趙州老漢可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如向這裏會得,萬里崖州;倘或未然,山僧重為頌出:移舟兩岸楚江清,野老渾家徹骨貧,一盞蒿湯全理義,不期方外有知音。」擲下拄杖,云:「錯,錯。」

師一日因狗子逐鹿墜岩,命眾負柴钁坑,擊鼓上堂。云:「法海有隻狗子,慣好害物傷慈,今朝斷送紅爐,諸人作麼生救?若救得,不惟狗子活命,亦使萬物超昇;其或未然,未免入地獄如箭。」眾下語俱不契,師以拄杖一齊打散。歸方丈,復問南明,明云:「蒼天,蒼天,也是憐兒不覺醜。」

臘八,上堂。僧問:「打破乾坤,當陽顯露;擊碎虛空,更不囊藏。衲僧分上作麼生道?」師云:「日出連山,月圓當戶。」進云:「放出鐵牛離金索,展開木馬任縱橫。」師云:「費盡腕頭力。」僧便喝,師便打。問:「初祖單傳以至和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今日茶芽堂上搖唇鼓舌作麼?」師云:「不遇鍾子期,休問琴中趣。」進云:「打鼓弄琵琶,相逢兩作家,秪如不落宮商還辨得作家麼?」師云:「未是箇中人。」進云:「某甲則不然。」師云:「你又作麼生?」進云:「昨宵戶外千峰雪,今日陽和當下消。」師云:「一場懡㦬。」進云:「不要辜負學人好。」師便打。進云:「自家擔荷去也。」師云:「且喜沒交涉。」問:「世尊睹明星而悟,悟箇甚麼?」師云:「金勒馬嘶芳草地。」進云:「眾生入塵勞而迷,迷為何事?」師云:「玉樓人醉杏花天。」進云:「惟人自肯乃方親。」師便打。問:「如何是三聚淨戒?」師云:「晴江映日滾金波。」進云:「法海堂前增意氣,大家鼓舞舊家風。」師云:「朔風颺雪鬥梅花。」僧便喝,師便打。乃云:「道遠乎哉?觸事而真,冰枯雪老,火冷雲寒,玉破江梅,翠凝岩竹。聖遠乎哉?體之即神,動容揚古路,午夜燦明星,千年桃核裏,覓甚本來仁?黃面老子雖然四稜著地、八字打開,只知拈得鼻孔,不覺打失眼睛了也。還有知委者麼?若知,可謂千鈞之弩必待勍敵而發機,萬斛之舟不為坳塘而刱設;其或未然,且聽重下註腳:子夜逾城,路從平處嶮;青山斷髮,人向靜中忙;六載精勤,從前汗馬無人識;奇哉三嘆,只要重論蓋代功。法海與麼批判,且道:還有優劣也無?」拍禪床,云:「知音不在頻頻舉,達者須知暗裏驚。」

順治己亥秋,渭南、臨潼兩邑紳衿緇素從興善請師住臨潼交口龍華寺,於庚子春兩邑緇素請上堂。

指法座,云:「把斷要津,佛祖無進入之路;放開線道,萬靈霑化育之恩。且道:把住是?放行是?」便陞,喝一喝,云:「忘機鹵鈍樂閑情,客扣虛窗少送迎,平展絲綸涇渭別,不知誰是箇中人?」僧問:「自性天真本來具足,今日和尚開堂又作麼生?」師云:「日移花上石,雲破月來池。」進云:「釋迦老子三十二相,即今在甚麼處?」師云:「切忌眼花。」進云:「恁麼則鼻孔不向他邊求。」師云:「放汝三十棒。」問:「朝參暮禮有何功德?」師云:「自起自倒。」進云:「不拜有何過?」師云:「盡在闍黎。」進云:「無佛、無法,向甚麼處禮?」師云:「腳跟下蹉過。」僧便喝,師便打。乃云:「靈機獨露,麗杲日於青天;妙體圓明,耀神珠於赤水。爍破生死昏衢,開鑿人天正眼,三世諸佛以此成無上道,轉大法輪;歷代祖師以此拈槌豎拂,接物利生;仁君以此垂衣皇化,坐治無為;賢侯以此泛應群機,仁慈及物;乾坤以此全陰陽之正氣,灼石流金,折膠墮指;一切眾生向此安身立命,全體大用,自在縱橫。雖然,頭頭無礙,法法全彰,要且勁竹雖長,難點天邊之月。不見道『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聖人若會,即同凡夫;凡夫若知,即是聖人。』山僧與麼舉似,也是揚聲止響,掩耳偷鈴。」驀豎拂子,云:「還會麼?常憶江南三月裏,春風微動水生鱗。」擲拂子,下座。

結制,上堂。僧問:「如何是第一義諦?」師打云:「不離花下路,得見洞中春。」進云:「四大本空,五蘊非有,這箇落在甚麼處?」師云:「天空鴈語嬌,沙暖鴛鴦睡。」進云:「動靜兩忘,如何是自在主人公?」師云:「拾得遇寒山。」進云:「恁麼則花開碧岫山莊面,月映寒潭水畫眉。」師云:「岸柳垂陰,煙波點翠。」進云:「舊時家風即不問,新到長安事若何?」師云:「不須更覓含元殿。」乃云:「龍吟霧起,虎嘯風生,聲和響順,水到渠成。德山入門便棒,馬頭邊栽角;臨濟入門便喝,龜背上拔毛。龍華會裡別無許多奇特,惟貴一切尋常,三條椽下、七尺單前,一任橫眠倒臥、渴飲饑餐,只是不得動著山僧常住。何故?動則起生死之本,靜則沉昏醉之鄉。直饒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猶是生死岸頭事。且畢竟如何得不涉功勳,現成受用去?三邊不用安戈甲,萬里歌謠和太平。」

上堂。僧問:「凡聖不立即不問,般若堂中事若何?」師云:「且喜狼煙息,弓稍壁上懸。」進云:「恁麼則銅頭鐵額漢,盡在法筵中。」師云:「不到烏江岸,知君未肯休。」問:「法王座下悲悲切切是何道理?」師云:「知醫還病少,安分不多愁。」進云:「如何是入道之門?」師云:「看取腳下。」乃云:「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達磨鼻孔渾相似,爭柰時人認不真?」擊禪床,云:「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山頭翻白浪,海底起紅塵,會得箇中意,日午打三更。會與不會且置,秪如『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句歸何處?』自從舞得三台後,拍拍元來總是歌。」

清明,上堂。「日融融,花爍爍,店舍無煙,山青水綠,堪笑文殊、普賢,賣盡百醜千拙,荒郊古塚滿堆錢,老小哀哮恨未足,引得無位真人滿口向前道:『錯。』何故?毫釐繫念,生死業因;瞥爾情生,輪迴根本。箇中了得,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於碧天。其或未然,龍華為汝道破:本現成,無欠剩,自古長安平似鏡,車馬蕭蕭任往還,舉措施為無逆順。是則是,潼關易度,劍閣難通。」喝一喝,下座。

解制,上堂。僧問:「文殊是七佛之師,因甚出不得女子定?罔明乃初地菩薩,因甚出得女子定?」師云:「曙色未分人盡望,及乎天曉也尋常。」乃云:「雲冉冉,雨滴滴,鐘鼓聲催,人天普集,看他老胡出世,通身泥水,臨我拽杖登堂,袈裟打濕,九旬聖制已周隆,贏得一場好消息。且道:是甚麼消息?南海波斯入大唐,箇箇眼睛烏律律。」

開爐,上堂。僧問:「狹路相逢時如何?」師云:「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僧拂坐具,云:「千佛到這裡因甚無下手處?」師云:「切莫弄虛頭。」問:「如何是長安境?」師云:「灞水三秦闊,商山四皓高。」進云:「恁麼則無底潭中風停浪息。」師云:「休著眼。」問:「擊鼓鳴鐘平常事,雲收雨霽舊時天,高提祖印即不問,當陽一句請師宣。」師云:「騎馬踏鐙,不如步行。」進云:「因甚又道『未出母胎,說法已竟』?」師云:「瓊樓報曉雞,金風鳴玉樹。」問:「如何是是法住法位?」師云:「東西南北。」進云:「如何是世間相常住?」師云:「天上天下。」進云:「相法兩忘,大地乾坤向甚麼處著?」師云:「日月自流遷。」進云:「如何是娘生面目?」師便打。進云:「無位真人在甚麼處?」師云:「好不知羞。」問:「盡大地是箇塵勞門,幾時得出?」師云:「獨腳蝦蟆跳上天。」進云:「四山無路時如何?」師云:「孟冬嚴寒。」進云:「三十年來打成一片。」師云:「杜撰禪和,如麻似粟。」問:「撥草瞻風,貴圖見性,即今學人性在甚麼處?」師便打。進云:「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作麼生脫?」師云:「大地黑漫漫。」進云:「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張向甚麼處去?」師云:「乾三連,坤六斷。」進云:「一點靈光遍塵剎,拈來無不是天真。」師云:「可知禮也。」乃云:「至道幽微,假諸緣而得妙;靈機豁爾,泯萬類以全真。體之則動靜皆如,用之則見聞無礙,舉一明三,七穿八穴,茶房酒肆無非圓覺妙場,城市山林總歸平等性智,何須結制開爐,陶凡鑄聖,拋三放兩,舉古明今?自然二六時中如龍得水、似虎靠山,舉措施為了無障礙。還會麼?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道:畢竟是箇甚麼?」卓拄杖,云:「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上堂。僧問:「三心不可得,即今是那一心?」師云:「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僧便喝,師便打。進云:「一念不生滅時如何?」師云:「月落潭無影,山含不動雲。」進云:「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復打,云:「特地可憐生。」乃云:「乾坤有象,化育無私,晷運推移,玄樞不變。發大機於生滅之場,如如不動;明妙體於空有之鄉,浩浩無虧。色前不物,言發非聲,靈雲見桃花,眼中著楔;香嚴聞擊竹,聽事不真。十字街前露柱子,風吹日炙自圇囤。還知二老落處麼?雲收雨霽長空廓,一對鴛鴦畫不成。」喝一喝,下座。

元宵,解制,上堂。僧問:「第一義諦,龍象際會,鐘鼓交參,請師垂示。」師云:「大虫戴紙帽,好笑又驚人。」進云:「打開欄裷,縱橫自由,覿面相逢,與麼回避?」師云:「溪北溪南任往來。」進云:「恁麼則從今無處不風流。」師云:「道過了也。」問:「不增不減,即今解制又作麼生?」師云:「風颺落花春雨寒。」進云:「如何是金牛飯?」師云:「不中飽人餐。」問:「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如何是現全身句?」師云:「人遇時平笑臉開。」僧便喝,師便打。乃云:「四季良宵,美景風流,不似今朝,琉璃光吞皓月,火樹焰續星橋,長街金吾不禁,村歌社舞逍遙。咄哉!然燈古佛逞得家富兒嬌,林間抱道之士灰心泯智,寂寥佛法元無一字,知見不立纖毫。九旬制滿、百日功完,打開欄棬,放出溈山水牯牛,拈起杖黎,撥轉上頭關捩子,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三千里外逢人,切忌不得道:『在龍華會裏來。』」

康熙壬寅春,渭南紳衿緇素從興善請師住靈臺寺,於十月初三日進院。

上堂。僧問:「如何是曇花影裏現全身?」師云:「眼光爍破四天下。」進云:「結制開堂即不問,第一義諦請師宣。」師云:「水深魚遊戲,風清桂影寒。」問:「如何是靈臺境?」師云:「青禽飛嶺上,白鹿臥巉岩。」進云:「懸岩撒手後如何?」師云:「古木吟風,澄潭嘯月。」進云:「未審其人在甚麼處?」師便打。問:「三世諸佛因何開悟?」師云:「近水先濕腳。」進云:「恁麼則頭頂青天,腳踏實地去也。」師云:「向陽暖更多。」進云:「教外別傳即不問,覿面相呈是如何?」師便打。進云:「世尊說法四十九年,那句是頭?那句是尾?」師云:「分明記取。」僧便喝,師復打。乃云:「一句無私,斬釘截鐵,萬機休罷,迥脫羅籠。隨流得妙,千里同風,大用現前,逢場作戲。玉鑑含秋,千潭落影,龍泉出匣,萬里橫尸。大火聚,豈容湊泊?金剛圈,不許撮拏。撥著便轉,已墮功勳;提得即行,早成途轍。具如是之妙見,作苦海之舟航,隱顯全彰,文軌一致。」豎拂子,云:「秪此一著,山僧未離興善、諸人未到靈臺,早以八字打開、兩手分付,焉用缽盂安柄、好肉穵瘡?雖然,不因柳毅傳書信,何緣得到洞庭湖?」

臘八,上堂。僧問:「徹底掀翻即不問,虛空不二是如何?」師云:「針劄不入。」進云:「如何是娘生面目?」師云:「幾個知恩德?」進云:「內不放出、外不放入,主人公在甚麼處安身立命?」師便打。乃云:「嘯月眠雲空費力,雪山午夜睹明星,靈源一道非今古,堪嘆時人認不真。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黃面老子雖善解粘去縛、激濁揚清;檢點將來,大似開眼說夢。不見道『一處真,處處真,塵塵盡是本來人,真是說時聲不見,正體堂堂沒卻身。』靈臺恁麼舉,亦似開眼說夢。」擊禪床,云:「有利無利,不離行市,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太白峰高十萬重,黃河入海三千里。」

元宵,解制,上堂。乃云:「靈臺峭絕,水抱山環,古寺清幽,人賢地秀,建一期之勝會,結千載之良緣,雲來衲子箇箇達境惟心,護法檀那人人千祥駢集,原始要終,道聚法樂盡在其中矣。向上轉身如何放蕩?頂笠腰包勢偉奇,紅塵紫陌任東西,出門撞見燈明佛,兩兩三三笑滿眉。」撫掌,下座。

康熙癸卯春,西安府蒲邑紳衿耆宿從靈臺請師住封村寺,二月初二日進院。

上堂。拈疏,云:「大眾!見麼?一字不著畫,文彩已先敷,達磨與顏子,終日嘴盧都。箇中若會,何用周由者也?其或未然,卻煩表白。」宣畢,指法座,云:「玲瓏八面,壁立千仞,把斷要津,據毘盧頂。」便陞。僧問:「世尊拈花即不問,迦葉微笑是如何?」師云:「萬里長空,一天杲日。」進云:「如何是本地風光?」師云:「屋裏販揚州。」僧便喝,師便打。乃云:「道曠無涯,逢人不盡;真機絕待,混俗和光。心外無法而處處圓明,法外無心而塵塵獨露,人間天上草偃風行,弼贊宗猷流通正眼。所以,張拙秀才云:『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纔動被雲遮。斷除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奇怪,張公珠明川媚,玉潤山輝,聖治文明,咸歸此道。雖然,於唱道門中足可觀光,衲僧面前猶欠一著。且全賓即主一句作麼生?雲來千嶂合,水到百江平。」下座。

上堂。云:「春深物茂,日暖風和,燕喜鶯歡,時清道泰,般若流通,法元無隱。」擊禪床,云:「聲不是聲,徒勞側耳;色不是色,難為檢別。」復卓拄杖,云:「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上堂。僧問:「如何是主中主?」師云:「浪平龍睡穩。」進云:「如何是賓中賓?」師云:「雲靜鶴飛高。」進云:「賓主相逢有甚言句?」師云:「腳跟下好與三十棒。」問:「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不捨一法,意旨如何?」師云:「現成公案。」僧禮拜,師打云:「正體絕囊藏,當陽無向背,不是目前法,亦非心外機。淨裸裸,耀古輝今;赤灑灑,超情越量。如天普蓋,似地普擎,晷運推移,榮枯自在。所以道: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大眾!且道:畢竟如何是萬象主聻?」以拂子打圓相,云:「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鍼度與人。」

結冬,上堂。僧問:「爐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照明品第四十一·佚名
  卷第五十四·霁仑超永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九卷·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三卷·蕴闻
  佛说善恶因果经·佚名
  卷第三十五·李通玄
  寒松操禅师九峰草(原版藏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九)·寒松智操
  说无垢称经卷第六·佚名
  利养品法句经第三十三(有二十章)·佚名
  嘱累品第六十七·佚名
  卷二百四十·佚名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佛说大金刚香陀罗尼经·佚名
  所希望于星洲佛教徒者·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六萱花类五言古塘上行         【宋】谢恵连芳萱秀陵阿菲质不足营幸有忘忧用移根托君庭垂颖临清池擢彩仰华甍霑渥云雨润葳蕤吐芳馨愿君眷轻叶留景恵余眀咏萱草  

  • 卷六·李心传

     朝事一  陈鲁公谏避狄缺  台谏给舍论龙曾事始末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左武大夫龙大渊为枢密院副都承旨武翼郎曾觌带御器械兼干办皇城司二人上为建王时内知客也其年十月刘汝一度除右谏议大夫汝一入对首论待小人不可无

  • ●卷四 地理第三·徐时栋

    徐国地方五百里,是在今为江苏之徐州,安徽之凤阳,与其泗州。泗州之北八十里,有古徐城焉。淮水在其南。其东南有涞水。济水迳其北。其西北有徐陂,历涧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淮。其北三十二里,则徐君葬焉。是有延陵季子挂剑之台

  • ◎男女混杂之修道·李定夷

    安徽桐城县西乡道有严姓者,年方不惑,家资颇饶,亦尚稍识文字,向来游荡成性,不事生产,惟受周某以光天道邪说蛊惑,吃斋修道,迄已数年。并引其妻其子,并及家人亲戚,一同潜修。现其妻已死,其子已亡,犹复大张旗鼓,以为道将修成,升天有日,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纪昀

    列传金 【十三】○金十三梁襄路伯达 费摩亨沃哷忠 张大节 张亨巨构贺扬庭 焦旭刘仲 洙 李完马百禄刘玑【珫】 康元弼 伊喇益卢庸梁襄路伯达费摩亨沃哷忠张大节张亨巨构贺扬庭焦旭刘仲洙李完马百禄刘玑 【刘珫

  • 自序·林时对

    余自庚辰通籍,筮仕星垣,忝缀班行之末;敓冬徂夏,仅八月余耳。阃曹多暇,自朝参外,惟奉教海内贤人君子,时时过从。聆其谠论清议,凡朝常典故及国计民生利病安危,周咨博询;归寓细细札记,至今佩服弗忘。奉使南旋,未经复命;骤罹家戚,随駴国

  • 卷十五·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五康熙二十八年己巳秋八月诏修阙里孔子庙衍圣公【臣】孔毓圻奏为圣主重道极隆吁请勅修阙里圣庙以光盛朝大典事【臣】窃惟我皇上以不世出之圣当大有为之时文治

  • 阮圆海·吴晗

    提起了明末的词人,风流文采、照耀一时的阮圆海,立刻会联想到他的名著《春灯谜》《燕子笺》。云亭山人的《桃花扇》,逼真活现,三百年后,此公形象如在目前。阮圆海的一生,可以分为若干时期。第一时期声华未著,依附同乡清流东林

  • 卷十五·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诗鸿雁之什诂训传第十八序鸿雁美宣王也【雁误防防都回切集韵聚土也后同者不出监本作鴈字】笺宣王承厉王衰乱之弊【弊误敝】防鸿雁至所焉○今还归本宅【今疑令字误

  • 成公·成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錡来乞师。三月,公如京师。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曹伯卢卒于师。秋七月,公至自伐秦。冬,葬曹宣公。【传】十三年春,晋侯使郤錡来乞师,将事不敬

  • 卷第一·慧苑

    续藏经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唐 慧苑述京兆静法寺沙门慧苑述刊定记者。苑以薄佑。□□和上遽迁生所。制兹略疏。经才四分之一。始自妙严品。讫乎第二十行。并能造十定疏前之九定。而悬谈与中间及十定后疏。并未修葺。

  • 卷下·佚名

    嘉兴大藏经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卷下同门弟乐说今辩重编小参四月大尽师云进一步则逼塞虚空退一步则倾湫倒岳不进不退鹞子过新罗信非笼中鸟具得者个气宇则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衲僧得一而不虚度时光

  • 背德者·纪德

    作者安德列·纪德(1896~1951)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矛盾,思想深邃细腻,文笔清丽精湛,语言温婉和谐,具有浓郁的古典美,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背德者》是纪德的成名之作。小说以自述体的形式,通

  • 牧潜集·圆至

    元代诗文别集。7卷。释圆至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释圆至去世后,由释行魁将他的诗文结集刊印,并请戴表元及方回作序,洪焱祖作跋(洪焱祖,《四库全书》本作洪乔祖)。今传《牧潜集》卷首有崇

  • 补农书·张履祥

    反映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农书。清张履祥撰。成书于1658年。此书为补明末《沈氏农书》而作。内容包括“补农书后”22条,主要论述农桑园圃事宜;总论9条,述地主持家操业之经验;附录8条也多与农事有关。介绍了我国南方江

  • 黄箓五老悼亡仪·佚名

    述度亡仪。礼五方五老,为亡灵祈祷。

  • 录异记·杜光庭

    志怪小说集。五代前蜀杜光庭著。八卷。沈士龙《题〈录异记〉》云此书“大都捃拾他说,间入神仙玄怪之事用相证实”,所记多为怪异不经之事。卷一录神仙事十二条,卷二录异人事十七条,卷三录忠孝、异梦、感应事十一条,卷

  • 合部金光明经·佚名

    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对志德等合入,共二十四品,彦悰序云。此经有三本。初,凉世昙无谶译为四卷,止十八品(今存)。次。周世耶舍崛多译为五卷,成二十品(今亡)。后逮梁世真谛三藏,译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净地,依空满愿等四品。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