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宝持总禅师语录卷下

参学门人文穆记

机缘

师在灵岩坐夏同众入室。老和尚问云如何是道者得力句。师云玄总自来不分外。尚云赵州洗钵盂话作么商量。师云赖有行者在。尚云争好倚重别人。师云若不如此谁知不分外。尚休去。师便出。

一日又问许多时雨水陂池皆满。因甚衲僧耳里一点也着不得。师云老和尚惯向闲处留心。尚蓦竖竹篦云这个 。师云不是某甲几错答话。和尚云你大似平日。不曾向闲处留心。师便喝。尚云闲。师云今日且让老和尚出头。

师辞出山。老和尚问云临行一句作么生道。师云力在逢缘不借中。尚云更须善为。师应诺诺。

师问鉴大师古人错祗对一转语。因甚便五百世堕野狐身。鉴云有疑不妨伸问。师云大家在这里。鉴云若据此说秪可入佛。师云上座意作么生。鉴云喜和尚再复人身。师云虑不及此。

师一日问灵瑞和尚。古人道结夏得九十日也。水牯牛作么生。又云结夏得九十日也。寒山子作么生。水牯牛则且置寒山。子意旨如何。瑞云不因一问争识得伊。师云与么则与水牯牛同参也。瑞云且莫别栽头角。师大笑。

一日同坐室中语次。师云诸方老宿互有短长。灵瑞大师云长者由他长。短者由他短。师云如何使他得一道齐平去。瑞云不可为他斟酌也。师云把得定。作得主。须是老兄。

又一日间坐次。师云宗道者近日得个自肯处。灵瑞大师云也须勘过。师云我作初参。你试问看。瑞云你未开口。我早勘过了也。师云还我话头来。瑞云逢人不得错举。师云只这一句。不是自肯。二人乃大笑。

师云。我在董庵曾见一学者问和尚本来面目。和尚答以。左眼半斤。右眼八两。学者踊跃而去。此语如何。瑞云似即似是即未是。师云请老兄代一语。瑞云翻转面皮看。师云我道一切现成。

董庵西堂过访。师云三年不相见。本分事如何。堂云觌露堂堂。师云犹是旧时窠臼。堂云兄此间莫有新鲜佛法么。师云有。堂云愿闻。师云情怀冷淡如秋水。门径萧条有白云。

师照问学人到这里立锥无地时如何。师云撒手任西东。照云若然随缘得路也。师云脚跟下是甚么。

师照问内不见有自己。外不见有山河。此人如何。师云政好勘过了打。照云妙湛门风果然千仞壁立。师云构得着也未。照云和尚。师云月落后相见。

尼问如何是雄雄之尊。师云大斧斫不开。尼云还许亲近否。师云脑后着生铁。

学人问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甚处忏悔。师云苦苦抑逼人作么。

学人问赵州柏树子话意旨如何。师云草交犹有色。花落竟无声。学人礼拜云某甲今日得个入路。师云试说向山僧。看学人拟议。师便喝出。

师一日垂问云诸人脚跟下各各有一坐具地且道是甚么年中置得。一云适来犹记得。一云威音王已前。一云何不问某甲。师云三人证龟成鳖。众复请师代语。师云欲举。恐惊大众。

师一日见红白桃花。顾众云共本同条。因甚么颜色各异。众无对。师自代云分付东风仔细推。

学人问拟欲归乡。何路最捷。师云汝离家来几年也。学云总不记得。师云苦。学云和尚岂无方便。师云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

尼问临济吃棒。意旨如何。师云年深犹见血痕新。

师一日问侍者日势早晚。者云总被黑云遮却也。师于空中画○。相云 。侍者无对。灵瑞大师代云原来和尚自知早晚。

问木人把板云中拍。石女含笙井底吹。不落宫商是何曲调。师云清风匝耳。问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师云不孤来意。问祖师心印篆作何文。师云自家验取。问诸佛本源深之多少。师云量不着问不得。指东划西。平实处道。将一句来。无对。师代云争敢造次。问道人行处如火销冰。因甚筑着磕着。无对。师代云计较未成。问佛祖公案。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师云妄想至今犹不绝。问大修行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绝断。师云病入膏肓。问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因甚踏不着。师云知即得问。若是金毛师子。子三千里外见淆讹。观世音菩萨将钱买胡饼。因甚却是馒头。师云将错就错。问大迦叶。见世尊拈花。破颜微笑。须菩提闻世尊说法。涕泪悲泣。且道笑底是哭底是。师云放憨作么。又云赚杀旁观。问一雨所滋。根苗有异。无阴阳地上生个甚么。师云文彩全彰。又云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问白日无闲人。不风不雨。达磨因甚一坐九年。师云时光可惜。又云从来疑着这汉。问一尘一佛国。饭是尘。且道一杓有几个释迦老子。师云众眼难瞒。又云有甚馒头锤子快下。将来问乾坤。此日无知己。玉石何能辨假真。衲僧行脚眼在甚么处。师云扣牙恐惊齿。又云问取露柱。问稳坐家堂。因甚主人翁不识。师云某甲自小不解捏目。又云问取奴儿婢子。问掀翻大海。掴碎须弥。为甚平地上抬脚不起。师云弄巧成拙。又云非一朝一夕之故。问眼光烁破四天下。自己眉毛落尽。因甚不见。师云我常于此切。又云为着阿谁。问万里不挂片云时如何。师云境界甚危。问大耳三藏第三度。因甚不见国师。师云是伊却会。问单提独弄带水拖泥。敲唱俱行。银山铁壁且道放开为人好。把住为人好。师代云上板头看。又云分身两处看。问拆东篱补西壁。是衲僧家寻常手脚。大唐国里不道无人还有虚空里钉得橛的么。师代云莫向闲处说。又云和尚用心不易。问朝三千暮八百。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家中折脚铛子分付阿谁。师代云目前可验。又云放待冷来看。问灵利衲僧拨着便转。一步步不曾踏在空里。因甚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师代云汝问极当。又云便与掀倒禅床。问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底。终日眼睁睁地向这里望空启告为着阿谁。师代云侍者过茶来。又云知即得。问衲僧家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且道凭个甚么。便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师代云许多秃子可有性么。又云赏伊大胆问尝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释迦老子至今出这里。不得脚下儿孙。如何使他到处称尊去。师代云堪笑堪悲。又云理长则就问。宁说阿罗汉有三毒。不说如来有二种语。衲僧家一句是一句。因甚才与么便不与么。师代云即今 。又云换却眼睛问才有所重便成窠臼石巩一向弯弓禾山只是打鼓。还免得过也无。师代云旧日事不须提起。又云罪不重科。问万里不挂片云时如何。一云我不向这里住。复问云向甚么处住。师代云和尚欲断某甲命根那。又云某甲脚跟至今不点地。问稳坐家堂。因甚主人翁不识。一云瞒他露柱不得。复问云瞒他露柱不得。且道明日是天晴。是下雨。师代云成何道理。又云请和尚别置一问来问。眼光烁破四天下底。自己眉毛落尽。因甚不见。一云留与后人贬剥。复问云昔日妙德空生尚自赞叹不及。何故而今却许后人贬剥。师代云近日世界不好。又云口是祸门。

垂问古人道。但参活句。莫参死句。洞山麻三斤。云门乾矢橛尽是死句。如何是活句。又云若人造一切罪。得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且道己之法王作么生见。又云不立一尘。本来无物。古人恁么道将从上家业尽情折倒了也。你道日用凭何作活。又云无依无欲便是能仁。因甚又要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又云钵里饭桶里水。一任诸人横吞竖咽。洗钵盂话作么生。会又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因甚赵州道佛之一字我不喜闻。又云学道人随处安闲。自然合他古辙。因甚驴事未去。马事又来。又云三世诸佛是奴婢。一大藏教是涕唾。且拈过一边。秪如牡丹花下睡。猫儿是个甚么。

颂古

香岩上树。

吹毛宝剑逼人寒。瞬目扬眉作么看。未举已前先荐得。昆仑骑象鹭鸶牵。

鲁祖不言言(至)无口将甚么吃饭。

有言无言。海底撑船。有口无口。一场逗漏。倦鸟知还。闲云出岫。拟议思量。劈脊便搂。

世尊升座。

世尊升座。文殊白椎。衲僧不会。莫乱针锥。

崇寿指凳。

直道玄关人不觉。衲僧鼻孔徒穿凿。圣凡极尽不容情。一阵东风卷寥廓。

永嘉到曹溪。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简点将来。好与一顿。不如缄口度残春。免得卢公添话柄。

雪峰古涧寒泉。

寒泉古涧意如何。触着分明举似他。芳草岸边舟楫稳。落花岩畔杖藜扶。龙吟大泽波涛息。狮吼高山鸟兽殂。指按光生全海印。何劳苦口唱哆啝。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且道三千大千世界是多少价。

一二三四五六七三千大千如电拂鼻孔依前搭上唇裂开布袋翻身出。

赵州一日雪中卧(至)州便起去。

冷处分明绝覆藏。婆心切切为人忙。机轮拨转旋天地。一曲阳春韵独长。

米胡令人问仰山。今时人还假悟也无。山曰悟。即不无争奈落在第二头何米胡深肯之。

烁迦罗眼绝纤瑕。第二门头认得他。满路清风意无限。落花流水遍天涯。

临济三顿棒。

毒龙奋迅雨千尺。猛虎出林神鬼泣。三千刹海夜沉沉。万象森罗齐壁立。

达磨面壁。

恶口伤人趁出国。冷坐九年痴兀突。若无一臂助全功。直至如今觑破壁。

德山小参不答话。

雾卷星驰。雷奔电激。眨上眉毛。早已着贼。面皮翻转绝承当。大地茫茫黑如漆。

雪峰自负一束藤。

抛钩钓巨鳌。一掣知多少。踏月披蓑归去来。入门又复眠芳草。涅槃堂里解翻身。一声铁笛霜天晓。

仰山指雪师子。

白练飞空一色新。无情哮吼解翻身。韶阳毒手今何在。玉树琼葩遍界春。

僧问西堂。有问有答。宾主历然。

烂却须弥截却藤。水边林下似无情。洛阳三月花如锦。为报东君知未曾。

钦山竖拳。

百卉竞芳妍。蜂王直至前。采花成蜜去。春色不堪怜。

僧问睦州高揖释迦。

铁骨冰心不让人。太阿横按逐风尘。天涯踏遍无知己。帚柄花开劫外春。

枣树问僧近离甚处僧云汉国(云云)。

汉地尘沙扑面。汉家天子不见。纵然灵利衲僧。鼻孔输他一线。临机白棒掀天。透出日面月面。回头脚底风生。大地混成一片。

赵州问婆子甚处去。婆云偷赵州笋去。

狭路相逢两眼开。抱赃不悔实奇哉。吞声吃掌冤难雪。定案还须折狱才。

陆亘大夫问南泉肇法师也甚奇怪。

一体同观意莫穷。太阿宝剑舞春风。空生国里花无限。万紫千红一瞬中。

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还不荐。别唤沙弥。

虚空钉橛。弄巧成拙。推己及人。有甚交涉。

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

一既不成。二亦不是。剔起眉毛。偶然失利。

有句无句(至)句归何处。

句归何处。莫乱指注。拶破灯笼。笑倒露柱。

一亩之地。三蛇九鼠。

一亩之地三蛇九鼠。文彩全彰。利动君子。

衲僧巴鼻。

衲僧巴鼻。借伊出气。失手摸着。本无禁忌。

金刚眼睛。

金刚眼睛。觌面非真。八斛四斗。何故何新。

狮子爪牙。

狮子爪牙。掀翻窠臼。佛祖到来。直须退后。

杀活拄杖。

杀活拄杖。纵横出入。日月潜辉。乾坤失色。

黄龙三关。

我手何似佛手。禅和莫乱开口。拈起无孔铁锤。普令万象知有。

我脚何似驴脚。步步亲曾踏着。饶伊鼻孔撩天。也被山僧穿却。

人人有个生缘。葛藤窠里牵缠。捩转娘生鼻孔。方知令不虚传。

我手何似佛手。牢把绳头紧扭。忽然绳断遭攧。直得须弥倒走。

我脚何似驴脚。生死岸头跳跃。杨岐蓦地拽回。不觉失却一只。

人人有个生缘。不离声色语言。若更思量拟议。迢迢十万八千。

云门胡饼。

胡饼拈来度与僧。几人有口解横吞。古今佛祖凭超越。行货知他值几缗。

洞山麻三斤。

贴秤秤来足铢两。等闲抛出无人赏。早晚行情定不同。逴得便行方卤莽。

马祖一喝百丈三日耳聋。如何是聋的旨趣。

一喝耳聋。烈焰亘空。家私荡尽。赤骨律穷。

丹霞烧木佛。为甚院主堕眉须。

烧取舍利。无端特地。灵利衲僧。更须仔细。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作么生得恰好去。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可煞新鲜。急着眼看。

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道得为甚更要吃棒。

道得不道。露柱 跳。勘破归来。一场好笑。

青天也须吃棒。且道过在甚么处。

青天吃棒。全无鼻孔。绝倒旁观。伏惟珍重。

万象之中独露身。如何是上座独露底身。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失脚踏着。鼻孔撩天。

 和宋慈受深禅师披云台十颂

行尽千山又万山。那知人世有余闲。杖头点出金刚眼。脱落皮肤指顾间。

仰天长啸遏行云。流出桃花赚世人。踏破芒鞋呈旧面。森罗万象现全身。

杜鹃声里觅残红。南北东西路莫穷。短笛有声催午梦。铁锤无孔舞春风。

鸣条破块扑窗棂。石火光中闪电明。台上野花零落尽。空山寂寂鸟无声。

衰病难将药石攻。扶筇岩畔强从容。湖水尽翻青白眼。七十二峰返照中。

昨日少年今白头。满腔热血付东流。日长无事倚松立。笑指岭头云未休。

不问吴山越水前。平生活计钁头边。收来放去浑闲事。撒出珍珠颗颗圆。

啸月披云足比邻。闲花野草总成真。琴台响屧浑无恙。人面于今花更新。

淡饭黄齑饱便休。鹑衣百结任悠悠。倦来收足蒲团坐。客至从教不举头。

莫怪平生用力粗。掀翻大地一耕夫。了了了时无可了。何妨淹杀赤梢鱼。

 绒牡丹

魏紫姚黄各不同。同根一体自相通。天姿不假阳和力。一段风光烁太空。

 绒荷花

无影枝头锦色鲜。烟霞风月满长川。若将真妄论高下。瞎却众生眼万千。

 示戒珠禅德

随缘得旨复何求。觌体全彰物物周。会得个中消息了。好来妙湛吃拳头。

 竹杖颂

心空及第。高节自持。何妨任运。带水拖泥。

 和劭监院师嬴得杨岐第一筹四首

一道平怀万事休。青鞋白箬度春秋。十年勋业高丛席。嬴得杨岐第一筹。

嬴得杨岐第一筹。乱峰云霭鸟声幽。庭前柏子青无尽。到处香风满钁头。

嬴得杨岐第一筹。东山西岭恣优游。玄关踏破无尘迹。截断千溪水逆流。

嬴得杨岐第一筹。草枯石冷雪埋丘。知君自有天然概。活计些些孰敢俦。

 示师照

千圣从前唤不回。脚跟有路绝纤埃。今朝自解翻身转。刹刹尘尘正眼开。

 示英维那

一椎便当占机先。不用低头觅要玄。挈领提纲在今日。为人手段独精圆。

 示穆书记

暗中文彩已全彰。长笑诸方漫度量。心眼顿开能识透。皎然日月共争光。

 示圆朗悦众

堂中早晚自周旋。古佛威仪无间然。直下洞明言外旨。鸦鸣鹊噪句中玄。

 示西云禅者

清风匝匝透玄关。叶落疏林见远山。一着子禅无避处。谁能更向管窥斑。

 示力严道人

抛却珍奇锦绣缘。却从枯淡乐余年。祖师皮骨休分析。闲即加餐困即眠。

 示具眼道者

大悲菩萨千手眼。不知那只用来亲。凡情圣见俱消落。始信光明透刹尘。

 赠张夫人

浮华转盻属云烟。草座麻衣悟息肩。识病岂烦寻妙药。解空时复感诸天。献珠龙女当成佛。插疏庞婆好学禅。一曲无生堪共语。临风寄与雁头笺。

 寄洛阳侯夫人

忆昔沧桑叹别离。十年消息重相违。金樽檀板君无恙。石室蒲团我正宜。春暖未融凝鬓雪。梦醒方辨处囊锥。几番领得殷勤意。回首中原更有谁。

 南洲凤举楼望雪

截流一棹骨毛寒。六出花飞宇宙漫。奋起玉龙金锁断。劈开华岳剑光残。奚囊有句从教觅。少室无心不用安。试问五湖参学者。盛归银碗若为看。

真赞

灵岩老和尚赞

尊严如神。慈悲如佛。不动色声。全具折摄。有时夺食驱耕。有时抽钉拔榍。结大地冤仇。安虚空耳穴。坐断中吴第一峰。是圣是凡齐叫屈。

董庵和尚赞

定服严身。戒香莹体。宽以待人。俭以约己。万法皆圆。一真不取。我所知师。如是而已。

灵瑞和尚赞

用末山机塞灌溪口。灵山老人许伊哮吼。恼怒时性如雷火。直欲击碎虚空。欢喜时语似春风。随意荣添枯朽。趁东山水上行。逐西岭云中走。禅道脱规模佛法。绝枢纽妙湛与伊。同参未曾轻易点首。何况他家烂恶禅。要令此老轻抬手。

自赞

凡不能窥。圣莫能测。铁作面皮。虎口夺骨。七尺乌藤正令行。从教万象称奇特。

谓此便是妙湛。大似认影迷头。谓此若非妙湛。又似离波觅水。除却离即离非。未免别说道理。涅槃不为荣。生死不为耻。烹麟煆凤望后昆。别立生涯夺食驱。耕笑前贤遭人指。使妙湛一无所长。随分眠餐而已。要会灵山的骨禅。达磨打落当门齿。

丹青描未就。楮墨画难工。觌面无遮护。秋蟾朗太空。

书问

与龚夫人

连日大雨滂沱。火炉边无宾主。句竟不曾提起。直是可笑。今者天晴日出。狸奴白牯俱各舞爪张牙。未曾有一些子好意思举似知己。未审晏坐时。还记得个一转语否。若能撩起便行。未跨船舷。自然过量。庶不负一段乐法深心耳。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顷见夫人信根深植。不为富贵所移。全身早已游泳如来大圆觉海。不待离尘。始登无垢也。灵山一会。事非偶然。且善知识者难逢难遇。如春雷拔地。晨钟出云。不假言诠。启盲发瞆。上根利智者便可一肩担荷诘朝。为世尊诞辰。山头和尚为众升座。举杨第一义谛。此事虽则人人有分。然朝暾散彩。先及高山。吾辈深为夫人望之。为法真诚。知必不学。山阴返棹也。

示门下诸子

宿生忍力未充。似不能知群有性。自累犹可。又累他人。冷地思之。不觉失笑。世间事如梦如幻。聚散如浮云。去来无固。必总在大光明藏中。何去住之有间哉。一笠荒村。萧然自寄。在我则随缘作主。固无怨尤。汝等初发心学道。未免寒毛卓竖。当知我此门风。壁立万仞。一眼觑破。即世情世味。五欲三毒。百种烦恼。一一觅起处不得。秪有一回饮水一回咽耳。金风体露月面全彰。当图彻底掀翻。俟魔氛少息。当执手共说无生话也。

宝持总禅师语录卷下(终)

猜你喜欢
  大寶積經無量夀會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四)·太虚
  法句譬喻经好喜品第二十四·佚名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佚名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卷上(一名慈悲集)·慧日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下·别庵性统
  卷下·佚名
  卷第二十七·雷庵正受
  卷十一·赞宁
  卷之五·别庵性统
  佛说陀邻尼钵经·佚名
  十二門論·欧阳竟无
  舒州投子青和尚语录卷下·投子义青
  琳法师别传序·彦悰
  卷第十·本谧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九折 就逮·李玉

    [外扮中军上]九重地飞严旨,五夜俄然赐赭衣。自家毛老爷一个内中军便是。只为吏部周老爷,忤骂厂爷,又与嘉善魏宦联姻,斥辱校尉。报入东厂,厂爷大怒,就把周老爷名字,嵌入周起元一案,坐赃三千,严旨提问。缇骑已到苏州了。俺老爷奉

  • 后集卷五·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後集卷五 宋 罗椅 撰 古诗 衡门感旧 苍烟屯不散匹素横郊原雨细不成水着水始见痕踌躇意自佳未遽掩衡门一一送归鸦枫林犹未昏念昔寿州归绍兴初纪元阖门过百口一身今独存不死实有命送老三家村躬

  • 第十七歌 豆腐店姐倪会赚钱·刘半农

    豆腐店姐倪会赚钱,黄昏浸豆五更牵。雪白笃笃格豆腐撩勒郎篮里,细眉花眼接郎钱。会=能,读如畏。赚,读如在。牵,磨磨也。撩=从水中取出。

  • 御选元诗卷三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三十二七言古诗八陈显曽题溪山胜防楼江南二月罗衣裳藤花满地山云香背人小燕撇波去朱帘白日游丝长蒲茸绿浅芹牙紫沙上轻烟湿飞雨美人遥睇木兰船一夜相思隔春水程文送文仲德之临洮帅府经歴吾闻洮

  • 卷三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四·脱脱

        刘安世 邹浩 陈瓘 任伯雨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父航,第进士,历知虞城、犀浦县。虞城多奸猾,喜寇盗;犀浦民弱而驯。航为政,宽猛急缓不同,两县皆治。知宿州。押伴夏使,使者多所要请,执礼不逊,且欲服球文金带入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张廷玉

        于谦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三)·陈寅恪

    上论述河东君与李存我宋辕文之关系既竟,茲请言河东君与陈大樽之关系。杨陈两人关系之史料,今日通常流布者乃违反真相,绝不可信,究其所以致此之故,恐因有人故意撰造虚伪之材料以扰真实,而卧子又以殉明死节之故,稽考胜国之遗闻

  • 绎史卷三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隠公摄位左传【隠公】惠公元妃孟子孟子防继室以声子生隠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隠公立而奉之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史记初惠公适夫人

  • 庐陵孝献王刘义真传·沈约

    孝献王刘义真,相貌美丽,神情秀彻。开始被封为桂陽县令,食邑一千户。十二岁时,跟随北伐大军进入长安,留守木百谷坞,任员外散骑常侍,未到任。关中地区平定后,高祖商量回到东部地区,而众将领已出征好长时间,都有回去的愿望,只留下副

  • 卷七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一雍正六年七月上谕四十四道初一日谕大学士等工部奏销雍正二年十二月等月钱粮黄册迟延不奏特於今年六月初一日始行进呈朕令大学士等诘问工部堂官随经大学士等参奏黄册乃按日纪载

  • 十七年·佚名

    (乙卯)十七年大明宣德十年春正月1月1日○癸酉朔,上率王世子及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賀及群臣賀,竝如常儀。議政府進表裏鞍馬,倭人、野人來獻土宜。○諸道進箋進方物。○行中宮賀禮如儀。○東宮停賀禮。○上御勤政殿

  • 春秋释例卷十二·杜预

    经传长厯第四十六之三僖公元年正月乙巳小 二月甲戌大 三月甲辰小四月癸酉大 五月癸卯小 六月壬申大七月壬寅小 八月辛未大 九月辛丑小十月庚午大 十一月庚子大 闰十一月庚午小十二月己亥大七月戊辰二十七日十

  • 卷二百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八十四体国经野地理通释秦四十郡晋地理志云始皇初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内史【汉三辅及?农郡】三川【汉河内河南两郡】河东南阳南

  • 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大纲·太虚

    ──十九年冬作──建僧二万人分三大类支配如下:一、学僧  沙弥僧至比丘僧,总数约五千人,年龄十八以上,三十以下。甲、律仪院二年,每省一所;每所五十人至八十人,全国约二千人;年龄十八岁至二十岁。初出家者入之,为沙弥僧;此院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摄等品第六之余七等觉支。若别一界一处一蕴摄。若总一界一处二蕴摄。七智知。除苦集灭智。一识识。非随眠随增。初第二第三解脱。三界二处五蕴摄。七智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六·弘储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总目卷第六住衡州南岳福严寺语衡州花药寺语高峰理山寺语武昌东严寺语住汉阳大别山兴国寺语卷第七灵岩廿一录卷上卷第八灵岩廿一录卷下卷第九南岳正续录卷上卷第十南岳正续录卷下嗣法门人济玑等编住衡

  • 后宋慈云走国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全称《后续五虎将平南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又名《后宋回龙传》,八卷三十五回。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最早刊刻为清嘉庆二十五年二友堂和素心堂刊本,此后尚有道光二十年坊刊小本,四美堂、维经堂

  • 绝妙好词笺·查为仁

    七卷。清查为仁(1693—1749)等撰。查为仁字心谷,号莲坡居士,宛平 (今北京丰台)人。康熙举人,因被讦得罪下狱,八年始释。发愤读书,居天津水西庄,筑板屋称花影庵,藏书万卷,往来名士甚多。有 《蔗塘未定稿》,与厉鹗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