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开堂疏

开堂疏

伏以道振中原。麈尾撝开天地眼。法宏三楚。棒头点醒古今人。此日津梁。当代砫础。恭惟护国堂上启翁大和尚。猊座下合吉承嗣。慧树敷荣香宇宙。五祖发焰。智灯闪烁映儿孙。藏阅蜂台。香雾喜环。选佛处堂。开荆国宗。雷频吼骇。神洲纲维。八荒久扬。练达之经纬。权衡十类概。握造化之枢机。大雄殿中。展缚虎擒龙之手。曲录床下。抒惊天动地之名。深锁密封空王法窟。谁履迷狮陷虎。老匠红炉。奚开匪假。雷声安启蛰户。发世尊未发之旨。传达磨不传之机。锻凤烹龙。敢藉钳锤毒辣。利人接物。还祈宝臂牢拴。三月桃花。不待灵云亲睹。九夏梅子。专候护国重拈。金刚圈触着霜威而粉粹。沩山器踢倒雪汁以无侵。虎穴龙巢。一喝七花八裂。银山铁壁。三拳东倒西歪。破沙盆大家一齐扶起。烂葛藤务令彻底掀翻。十字街头。一任纵横。磊落太虚空里。更须隐显。翱翔九界。蒙光四生沾利。伏愿

皇家衍庆。御殿增辉。五色天花。今朝试看广长舌。一味法雨。此日豁开希有心。若释若檀。同悟娘生面孔。乃凡乃圣。共契棒下宗风。大众翘瞻。缁素赞颂。不胜欣跃之至。谨启。

康熙二十五年三月朔一日李遇蕃卢调元等疏

猜你喜欢
  金刚经校勘记·江味农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二十卷·一行
  大智度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卷十三·赞宁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智旭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五·欧阳竟无
  重编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序·德清
  卷十六·道世
  胡适禅学研究记事·胡适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十七·佚名
  目录·彭绍升
  度五比丘品第十七·佚名
  卷第七(洪字号)·朱时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四十七典礼朝会赋          【晋】傅 ?  仰二皇之文象咏帝德乎上系考夏后之遗训综殷周之典制采秦汉之旧仪肇元正之嘉会于是先期戒事众官允敇万国咸亨各以其职翼翼京邑巍巍紫

  • 御选明诗卷九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四五言长律三黄鳯翔秋声新秋凉似洗噫气发清商木落空山月乌啼永夜霜断云喧故鴈零露泣寒螀戍角三城外闺砧一水傍天高声更逺院寂听偏长悄悄悲秋客徘徊正倚牀蟋蟀莎鸡闲振羽野外作秋声为怯霜前

  • 列传五·薛居正

    李崧,深州饶阳人。父舜卿,本州录事参军。崧幼而聪敏,十余岁为文,家人奇之。弱冠,本府署为参军。其父尝谓宗人李鏻曰:“大丑生处,形奇气异,前途应不居徒劳之地,赖吾兄诲激之。”大丑即崧之小字也。同光初,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兼领

  • 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四十七·赵尔巽

      左宝贵弟宝贤等 永山 邓世昌 刘步蟾林泰曾等 戴宗骞   左宝贵,字冠廷,山东费人。咸丰初,隶江南军。尝令当前敌,阵既接,旗兵中炮,殪,宝贵持其帜冲锋入,大捷,繇是知名。获苗沛霖,克金陵,频有功。后以游击从僧格林沁讨捻,积勋

  • 1942──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壬午·郭廷以

      1﹐1(一一,一五)  甲、中美英俄荷等二十六國聯合宣言,保證全力對軸心國家作戰,決不單獨與敵人媾和(在華盛頓簽字)。   乙、蔣委員長為緬甸英當局強提中國由美運/抵仰光之器材物資,向英抗議,並命在華盛頓之外交部長宋子文

  •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四卷 元和·缪荃孙

    元 和 县经 部新本郑氏周易三卷 清·惠 栋周易述二十三卷 惠 栋易汉学八卷 惠 栋易大义 惠 栋周易本义辨证五卷 惠 栋易例二卷 惠 栋古文尚书考二卷 惠 栋九经古义

  • 序·缪荃孙

    旧草金石出于缪氏,限于时期,所调查者甫及三郡,后之例言谓所续办艺风旧本并以搀入,止得五百,已利刊行。缪本专家,其所考证,自属翔实。今为搜补,又限时世,不能调查。郡邑诸志,凡所已见原未有者均为缀辑。高广尺寸,行数字数,有已录者

  • 卷七之二·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郑<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

  • 吴家高·周诒春

    吴家高 字忆琴。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苏州。本籍住址。苏州城内滚绣坊七十二号。兄家煦。字和士。任中华书局编辑。已婚。子一。初肄业上海爱国学社。及南洋中学。为童子世界报编辑。又为南京锺英中学教员。光緖三十

  • 卷一百一十三 朱子十·黎靖德

      ◎训门人一   问:"气质弱者,如何涵养到刚勇?"曰:"只是一个勉强。然变化气质最难。"(以下训德明。)   "今学者皆是就册子上钻,却不就本原处理会,只成讲论文字,与自家身心都无干涉。须是将身心做根柢。"德明问:"向承见教,

  • 第三章 《中庸》·林语堂

    《中庸》在儒家哲学里之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之所以把《中庸》这部书置诸儒家典籍之首,即因为研究儒家哲学自此书入手,最为得法。研究儒家哲学时,《中庸》一书本身,可说就是一个相当适宜而完整的基础。《中庸》为《四书

  • 第四章 10·辜鸿铭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辜讲孔子说:“聪明人在对社会判断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嗜好或偏见,总是站在正确的一方。”

  •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八卷·护法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八卷圣天菩萨本 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破边执品第六如是已辨根境皆虚。复为涤除非真句义边执垢秽。故说颂曰诸法若实有  应不依他成既必依他成  定知非实有论曰。若一切法性相

  •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佚名

    魏神龟元年十一月冬。大后遣崇立寺比邱惠生与敦煌人宋云。向西域取经。凡得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初发京师。西行四十日。至赤岭。即国之西疆也。山无草木。有鸟鼠。同穴。又西行二十日。至吐谷浑国。又西行三千五

  • 吴郡图经续记·朱长文

    江苏地方志,与《长安志》同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北宋朱长文撰。三卷。长文字伯原,号乐圃先生,苏州人。末冠登进士乙科,以足疾不仕。后经苏轼荐充教授,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吴郡大中祥符间曾修有《

  • 科试考·王世贞

    《科试考》是明朝著名史学家王世贞《弁山堂别集》的一部分,共四篇,是记载自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万历十七年(1589年)科举史事的专篇,史料价值极高,是当今研究明代科举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