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二回文字生涯茧丝抽乙乙女儿情绪瑶瑟语丁丁

作者: 平襟亚

话说洪幼凤正和钱仪凤女士在醉白池谈心,忽听池子里泼剌一声,两人见一尾金鱼跳跃到三四尺高,顿时把池子里碧鳞鳞的波纹跳乱,变成一个回环的水圈,由小而大,渐次模糊。仪凤对着出了回神道:“那金鱼好好在池子里,它为甚么要跳跃?”幼凤道:“也是自寻烦恼。它身在水中,不知水中之乐。道是水外另有乐国,那里顾得到,一离水面,死期立至呢!”仪凤听得,静默了一回道:“我和你见解不同。鱼的跳跃,也是它一片活泼泼地的天机,不能怪它自寻烦恼,正是它的乐境咧。”幼凤笑了一笑,引仪凤踱出阁子,从走廊里纡回曲折抄到后园一座茅亭中,倚槛四瞩,只见花木凋零,黄叶铺地,一丛绿玉,只剩两三瓣破碎不全的叶子,早已失却苍翠欲滴的色素。幼凤目睹园里一片萧瑟景象,免不脱书生气,发出那宋玉悲秋之感来,口中咿唔微吟,频频摇首。那时天空又下了一阵秋雨,渐渐沥沥,滴碎芳心。仪凤道:“天下雨了,我们回去吧。”幼凤说:“秋雨一瞥即过,不妨多坐一回儿。”仪凤道:“我瞧你呆呆地又在那里想做诗,起腹稿了。”幼凤说:“给你猜着。”仪凤道:“你要铅笔吗?我有在这里。”幼凤说:“有了铅笔要纸张哩。”仪凤道:“我统统有。”

一边说一边在蝤蛴粉颈里,抽出一根细细的金练子来,旋下一枝二三寸长的翠甸镶金小铅笔,授给幼凤。幼凤接着,把它帖在颊上,得意着道:“真的温馨欲醉。”仪凤羞得粉靥微红,对他秋波一转,又在袋里摸出一册茶绿面子的小日记簿,翻开面子,正想扯两三页给幼凤,幼凤即忙伸手奔过道:“扯下很可惜的,我写在上面便是。”仪凤忙来夺取道:“上面有别的事记着,不好给你瞧的。”幼凤正待翻阅,给仪凤双手握住。幼凤道:“你放手,我声明不窥你秘密。你不信,你吩咐我写在那里,我决不翻下。”仪凤道:“那么你写在第一页上,下面不许偷看。你一看我便要来抢。”幼凤道:“算数。”说着揭开第一页,果然没有一个字。幼凤沉思了一回,飕飕写下一首小诗道:秋雨忽飞溅,城郭失相望。太息耽吟人,短世接残梦。秋风何自来,吹聚好眉妩。寥寥百年中,佳人无足数。微生安念命,天遣云鬟误。可惜夕阳山,相对愁人坐。秋云不可攀,照影一函泪。知有此时心,入世得幽会。城西花树残,乞取收魂地。嗟余空自奇,肮脏百谗底。

仪凤夺在手里,微吟一遍,于邑不欢道:“幼凤,你怎么做得这般沉痛呢?怕有说不出的一段心事罢!”幼凤叹息道:“从前的心事,好算过去。现在的心事,正没有涯。自抚藐躬,不知如何归宿。”仪凤听得,默然片晌。幼凤又道:“仪凤你好算得一个知我心事的人,只是我到了这个地位,心中虽有万分沉痛,我劝你也不必来安慰我吧。你越安慰我,我越觉得沉痛难熬。”仪凤道:“这算甚么话!我还是要劝你放宽心境,从快乐的途径上走去,别把人生观弄错了。天下事那有十全十美的。”幼凤只管垂头悲欢。仪凤岔开他的心事道:“我问你,上回我寄你那帧照像,还留着吗?”幼凤道:“这东西怎肯抛撇,我带在书局里,前天特为你题上两首诗。”仪凤道:“可是我猜到你一定要把它涂得不成样子了。你快写给我瞧,不知你说的甚么话?”说着又把日记簿授给幼凤,幼凤抄全两首,递还仪凤,仪凤低徊吟咏道:似听环下琼台,照座修眉与腻腮。想见画师齐敛手,只留一共红梅。与天人语欠天才,幸恕猖霁色开。永乞风鬟陪独坐,使侬膜拜一生该。

仪凤顿时羞得红云满面,娇骂一声无赖。幼凤又夺过小册子道:“我还有一首想寄你的,没有寄出,今天一齐写给你看。”刚写到"秋尽飞回雁字长"一句,亭子外面走来个老媪,叫唤道:“仪凤,你原来在这里,我哪一处不找到,你哥哥回来了,快快回去罢。”仪凤唤声姆妈,你怎会找到这里来?老媪道:“我先到洪先生府上,洪老太太说起大概在这里,我就找寻到此。”仪凤跟着母亲,回幼凤一声明天再会,一径走出醉白池去。幼凤也跟了出来,回家晚膳。一宿不提。

次日清晨,便趁早车到沪,当在车中纳闷时,摸出一册仪凤昨日遗忘的小册子来细瞧,直令幼凤粘着情丝,不能摆脱。原来那册子上面,写的一行行蝇头细字,无非幽情密绪,和幼凤有切身关系,记着:“某日接幼凤书,神思恍惚,晚不能睡。才合眼,便见他施施而来,相与宵谈竟夕,醒来南柯一梦。”又道:“某日致函幼凤后,我心悬悬,仿佛密缄在函中,随着瑶笺,飞向春江,与幼凤相见一面。”诸如此类的记载,不胜枚举。下面更写着幽怨的诗歌,绮丽的情词,一片天真烂缦的女儿情绪,活现在字里行间,总脱不来洪幼凤。从前人说"恨不相逢未嫁时",仪凤的幽怨,适成反比例,便是"恨不相逢未娶时。”幼凤当时,虽和夫人月仙女士感情甚好,然那禁得起有这样一个灵敏曼丽的女子,一心一想的眷顾着呢,只觉得心旌徨,不能自己。那天回到环球书局编辑所里,晚上睡眠不稳,心绪率乱,自己不知怎么对付仪凤好。过得两三天,仪凤催索那册小簿子的信,不绝而至,谁想幼凤早把册子里面的空页,涂满了诗歌日记,当下免不得寄还仪凤,从此又深了一层情障,两人仿佛在情海里合驶一船,扯足了篷,越驶越远,早到海中央,只等罡风一至,情波陡起,立遭灭顶,可以预卜。平心而论,幼凤不能辞挑逗之咎,仪凤那时仅不过像情果一核,假使放在干燥之地,尚不至发芽生长。哪禁得起幼凤日夕灌溉,弄到蓬蓬勃勃,一发难遏。在幼凤方面说,不过通常交际,和女性笔墨往还,稍杂一些绮思,哪里料得到牵惹情丝,要作茧自缚呢。所以文人仗着绮丽才华,卖弄在情窦初开的女子面上,最最危险,仿佛含着满口酒精喷向火盆里,哪得不焦头烂额。

闲言少表,且说幼凤在海上卖文鬻稿,弄得疲于奔命,一天把部《银旗恨》小说重新修改一遍,又托郑一鹄做上篇序文,一鹄又替他代求民主报主笔雏凤也做了一篇,幼凤不胜感激,装订成册,题上个端端正正的签条,自以为十分完备,拉了沈衣云去求售。先到棋盘街一家最大的通商书局,一问其中一位交际员道:“足下怕初来上海,不懂我们这里情形。我们这里编辑员常年养着一屋子,走到马路上,像盛杏荪大出丧一般,所以要编甚么是甚么,咄嗟立就,不比其他小书局,专收野鸡稿件。我们除上海、北京几位名流博士特约撰述外,其他一律不收。况且照公司章程,收买满五十元的稿件,须经董事会通过慎重将事,决不肯模模糊糊收下的。我看你们还是去问问别家吧。”幼凤、衣云只得辞了出来。衣云笑对幼凤道:“想不到你一片心血的稿子,今天给人轻轻加上个野鸡头衔。”劝凤叹息道:“还不如野鸡值钱咧。野鸡站在自己门口,嫖客走上门来,我们趋承书贾的鼻息,只听他们几句有气没力的话。”衣云道:“照此情形,卖文简实不如卖氵㸒。莫说别的,嫖客一只眯花朵眼的面孔,比较书贾一只冷脸要好看得多。”两人边说边走,又到麦家圈一家维新书局里,一问卖稿事情,要到编辑部,编辑部便在楼上。两人走上楼来,只见迎面一只大写字台,两旁两只小写字台。小写字柜上,端坐着四位青年编辑员,正在埋头著作。大写字台上高高的堆着一排洋装书,远望只露出那编辑长一片秃顶,油光亮,一升一降,起伏不定。旁边四位编辑员,偶然交头接耳,只要秃顶一升,便声息全无。幼凤走上前去,弯弯身子,那人伸出头来,略点一点,一回又伸出一只手来,招呼幼凤坐在傍边凳子上。幼凤坐下说明来意,把一册稿子呈上,那人打开簿面第一页,一瞧是席雏凤的序文,不觉精神一振,正襟危坐,摇头晃脑的朗读一遍。幼凤眼见他读得非常得意,心想一定有希望,谁知下面的文章不看了,向幼凤道:“这篇东西,的确是雏凤手笔吗?”幼凤道:“当然。”那人道:“做得不差。”说时,仍把一册稿子退回幼凤,摇摇头道:“小说稿件,我们一概不收。”接着叹口气道:“现在的小说愈弄愈糟,真要闹翻了,将来怕像毛厕里遗弃的草纸一样不值钱,什么艳情哀情,简实定造油字纸。你想现在纸价又飞涨了,要三块八角钱一令报纸,把它排版印刷装订推广,结果卖给野味店包包花生米、猪头肉,只值十二文一斤。这项生意,还好做得吗?开书坊谁带几个老婆出来蚀掉?”幼凤听得,不则一声。那人眼睛一横道:“我又要问你们一批文人,为甚么别的勾当不做,偏生要做小说,吃辛吃苦,闹着艳情哀情,红愁绿怨的玩意儿呢?足下别生气,现代小说家之多,多于垃圾桶里的微生虫。小说稿价可靠之贱,贱于小菜场的臭咸鲞。讲句老实话,我们出版界凭你们著作家羊肉当狗肉卖,生米不能当熟饭吃的,非加下三倍五倍本钱印刷成功,外加推广费上去。假使内容当真像臭咸鱼一般,除野味店老主顾外,试问谁来请教,不是要大大折本吗!所以我们为的保全血本起见,抱定宗旨不出版那种臭咸鲞式的小说,这要你们著作家原谅的了。”说罢一声狞笑,把幼凤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翻了翻白眼便走。出得门出,对衣云叹口气道:“气数气数,挨骂了一顿,我光火起来,恨不得把这册小说,塞到垃圾桶里去。”衣云道:“你别光火,还是找熟人介绍。”

一边说一边走,又到华文书局门前。衣云瞥见王散客坐在里面,正和文小雨谈话,当引幼凤走进里面,招呼一下。幼凤把册小说交给散客,说明求售本意。散客只瞧瞧书名,摇头不迭道:“可惜过时了。”衣云不耐道:“足下不比书贾,怎么也说起这句话来?著作物是讲究内容的,文笔如何隽妙,立意如何深刻,结构如何精警,怎么你一见名目,便说它过时呢?难道小说也像小菜场出卖鲥鱼明虾一样的吗?”散客笑道:“足下有所不知,坊间出版一种书,不是替你寿诸梨枣,传诸后世的,他们只讲营业性质,一版再版,风行一时,所以第一步先要紧书名,内容还在其次。买客不是见你内容好来买的,非要把书名去配买客的心理,他买去一看,便是十不通念不通,也不能够来退换,老板只消钱到袋里,目的已达,谁管得看客满意不满意。所以最要紧的,便是书名。讲到书名的时不时,其中很有关系。老哥不在其行,莫怪不知其细。上海出版潮流,千变万化,这并不是书贾的欢喜变化,是阅者的眼光变化,书贾无非赚几个钱,不得不随阅者眼光转移,迎合阅者心理,投其所好,利市十倍。像这种"恨""怨""悲""魂""哀史""泪史"的名目,还在光复初年,哄动过一时,以后潮流就转移到武侠一类。有人说,武侠小说,足以一扫委靡不振之弊,因此大家争出武侠书,甚么《武侠丛谈》《武侠大全》《侠义全书》《勇侠大观》没有一部书不出风头。后来越出越多闹翻了,做的人也实在太拆烂污,甚么一根烟杆子,刺杀一百念八个好汉。两柄宝剑,鼻子里进去,屁股里出来,简实像说梦话一样,看的人也就没有兴味了。书业潮流,便转移到黑幕上去。大家说黑幕不比武侠小说,向壁虚构,这是揭破社会的秘密,实事求是,很有来历。因此坊间大家争出黑幕。说也奇怪,上海洋场十里,百千万言也揭它不尽。甚么《黑幕大观》《黑幕汇编》《黑幕里的黑幕》,这是笼统的,还分门别类,甚么《姨太太黑幕》《大小姐黑幕》,后来越出越多,便有甚么《和尚尼姑之黑幕》《乡下姑娘之黑幕》,作者差不多要把娘老子的黑幕都写出来了。从此不到几时,那张牢不可破的幕,也就揭穿。后来潮流又转到财运上面去,财是大家贪的,见报上登着广告说,看了这种书,立刻可以发财,有哪一个阿木林不欢喜发财,因此甚么《财运预算法》《财运必得法》风行一时。上海地方差不多瘪三叫化子手各一编,大家想发财,发了财之后,饱暖思氵㸒,是免不得的。所以现在的潮流,大概要转移到财字上面一个字上去了。今儿苗头已见,甚么《隔壁桃花记》《一枝红杏记》,听说成绩着实可观,料想一定要走这条路的。我正预备出一本《春醉芙蓉记》,总要把男女两性上的秘密,赤裸裸地描写出来,甚至于男女两性交接时的方式动作也要尽情描写,中加工细插图,逐节逐段说明,另加按语,这样淋漓尽致,才好一拳打倒西门庆,一脚跳翻权老实,包能一纸风行,家弦户诵。老哥,你道我眼光对吗?你听我一番话懂吗?”

衣云笑道:“听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想不到书业中有这们忽起忽落的潮流,那么幼凤这部小说,虽则也是讲儿女之情,不免发乎情止乎礼,大概只好庋之高阁了。”幼凤听得,微微叹口气道:“可惜三个月光阴掷诸虚牝。”散客道:“你倘使做了甚么《男女联欢史》《夜半恩情记》等,三四块钱一千字,包我身上,立时立刻有人要。近来有不少小说家,日夜赶著此项小说,差不多三四天出一部,依然供不应求。可惜你不明白出版潮流。走错了路。”幼凤没有话说,只得挟了一册稿子,仍旧和衣云回到编辑所。过了几天,幼凤经济难关又到,碰见凤梧、一鹄,把售稿情形,细诉一番。大家说,我们都是过来人,此中甘苦,早已备尝。幼凤托凤梧想想法,凤梧当写一封信介绍给塔报馆一位编辑先生刘芳阁,请他刊在小塔报上,充充篇幅。幼凤晚上又不免独自去登门拜访,总算刘芳阁给凤梧一百分面子,允许刊登,约计五万八千字,算五十块钱,嘱咐幼凤隔天晚上,到下面会计部,向会计主任领取。幼凤这一喜喜得像小尼姑落去了私孩子一般,一到明朝,偷偷地写一张五十元收据,盖上个朱红白纹图章,塞在袋里,又笑嘻嘻约下沈衣云在外面小酌。衣云一怔,心想幼凤请客,河清难俟,当问他说:“难道你银旗有主吗?”幼凤点点头道:“总算旗开得胜,从此银旗不恨了。”衣云对他拱拱手道:“贺贺你,准扰你一餐。”当下挨到五点钟,幼凤拉拉衣云袖角,同出编辑所,一路径到塔报馆。谁知等下一个多钟头,那报馆里的会计主任没有来。两人盘旋在一间小小应接室里,真像热锅上蚂蚁一般。问问茶房,说李先生说不定哪时候来的。衣云这时听得里面叮碗响,腹中饥肠雷鸣,摸摸身畔又是分文未带。幼凤更心急如焚,再等一回不来,只得拉了衣云走下楼来,叹口气道:“求人之难,真不堪设想,你大概枵腹了,我们去吃碗面,点点饥吧。”衣云说:“我预先声明,囊中不名一钱。”幼凤笑道:“两碗面钱,我总还有。”两人一边说一边走,上得月楼,坐定叫两碗焖肉面,堂倌冷冷的答应一声。衣云一望四座别无他客,心想此刻来吃面,明明代替夜饭。堂倌估量我们吃不起夜饭,所以要冷脸相向。世情冷暖,于此可见。当下两人等了好一回,还没送来,向堂倌催询。堂倌说,此刻不在市上,不能像清晨来得快,请等一刻就来。两人只好坐守,好容易听得楼下锅子响,堂倌端上两碗面来,两人狼吞虎咽吃一个空。吃罢摸摸嘴,幼凤当先下楼会帐,堂倌高叫两碗带小,幼凤伸进袋里摸索好久,只管呆着不响。衣云在旁替他着急,幼凤又把袋里许多纸条名片信封信笺之类,摸出整理一回仍不见有一文钱,面上忽红忽白。衣云正待开口说话,幼凤转惊为喜,在地上拾起一枚双毫,授给帐台上那人,只找出八十文。两人匆匆走出面馆,捏一把汗。衣云道:“你好险啊,"幼凤笑了笑,仍到塔报馆,总算碰见主任会计,领到五张十元钞票,满心欢喜。走出报馆,再想请衣云吃饭。衣云道:“省了罢,再吃不下。”幼凤把二十块钱还衣云借款,衣云说:“前回向空冀借的,空冀不在乎此,你也无须亟亟。”幼凤欢喜不尽,明日汇寄三十块钱到浒墅关蚕桑学校,给夫人缴学费,二十块钱寄回家里另用,过得难关,又日夜著作,攒头及案,落纸起春蚕食叶之声,从此不敢再做长篇小说,专作短隽笔记,投寄日报馆按日登载,月得数十块钱,稍展眉宇。

秋去冬来,不觉已是风雪残年,编辑室中事务暂停。衣云因舅父表妹等回去收租,须开春来申,很觉冷静,招幼凤小住作伴,从此纸阁芦帘中,吟声笑语,倒好觉得春气盎然。一日积雪初晴,幼凤新成一稿,是麦家圈那里一家小书坊定撰的。衣云陪他去缴卷,经过四马路一带。泥浆溅满衣裾,裤统袜管,尽成灰色。幼凤领得十来块钱,沾沾自喜,笑对衣云道:“明天好作归计了,当稍办年东,以奉甘旨。”正说时,碰见一佛、凤梧、一鹄迎而走来,一鹄招呼幼凤道:“你可是又在那里奔走于书贾之门吗?”幼凤点头微笑道:“穿过麦家圈家去,烂泥浆里有人行。今日堪为我写照,不趋承书贾,钱那里来呢?”

一佛道:“幼凤,好久没见,我听一鹄说,你在海上卖文,我便替你悼惜,卖文岂是你卖的。规规矩矩笔墨,只合丢在垃圾桶里。风行一时的,无非氵㸒词邪说,我深知你不合时宜,硬要站在上海,谈何容易,今天无事,我们叙叙乡谊吧。”当下一佛当先,走上豫丰酒楼,团团围坐一桌子,点了几色菜,烫了二斤酒,一佛又请了一位女弟子陈云秋来,云秋住汕头路,一招便到,二十来岁年纪,丰致楚楚,口才老练,席上谈论风生,绝无女儿羞涩态。一佛问:“明年当真要远行吗?”云秋回说:“过年初五便跑。”一佛问到哪里?云秋说到重庆。一佛道,几时好回来?云秋黯然道:“归期未定,此后只有轧往还,请你老夫子常通青鸟使。”一佛点头微笑道:“你千里远行,无以为赠。明年新春,我又不在上海。河梁送别,那是不能的了。”云秋道:“老夫子送我,本不敢当。”凤梧插嘴道:“老夫子送女弟子一首诗罢。今天我们便算饯行,饯行应当有诗。”一佛点头,闭目静默了一回儿,取过一枝破笔,呵开冻砚,便连真带草的写在一张请客票上,居然一首律诗。凤梧取过朗诵道:

蜀道青天自古惊,如何弱质竟长征?神交不隔忘千里,梦想为劳听五更。

盼望手书先有约,摩挲指画不胜情。那堪云外楼头倚,记得销魂第一声。

风梧称赞道:“清隽缠绵,的确好诗。”一鹄等传观一遍,浮一大白。凤梧道:“我于艳体诗好久没作。”一佛道:“你今天何妨陪我一首。”凤梧当真拈毫思索了一回,写出一首绝诗道:

漠漠霜寒翦翦风,豪情无复醉新丰。年时一种凄清味,细雨朱楼在梦中。

一鹄先看了道:“你可是仍不能忘情于湘水美人。”凤梧笑了笑。一佛道:“凤梧的诗,委实不差。放翁万首,诚斋十集,不复多让,算得我党健者。”一佛又问幼凤道:“你的诗兴近来怎样?”幼凤道:“我现在对于风怀之作,正在忏悔。清夜扪心,简实造成绮孽不少。前晚偶成自谳一首,实在不可为训。”凤梧道:“你快抄出,让我们拜读拜读。”幼凤秉笔疾书道:

起落春宵无限心,卧闻檐溜夜。荑柔想压真仙曲,藕合曾翻玉女衾。

若作文人科慧业,若为天子必荒氵㸒。莫怜暮雨朝云外,亦有词章怨藁砧。

幼凤写出,授给一佛、凤梧等传观一遍。一佛道:“首句起落春宵无限心,亏你想得出,氵㸒靡万状,胜过一部金瓶梅。”一鹄插嘴道:“非过来人不能道,此诗氵㸒虽氵㸒,情味不弱,轻清侧艳,在次回子潇之上。”一佛道:“一鹄不见他有风怀诗,前天我在他案头见一册板桥杂记上,却写一首很风趣的诗,一鹄你写出来给凤梧瞧瞧。”一鹄道:“不知所云。”说着写出一首律诗道:

搜讨风花数往贤,共言兴发一凄然。礼先乐社弦声尽,梦尚春城舞雨前。

哀乐无端成一世,涟馀劫欲千年。柳丝眉影当年事,知墨知玄转可怜。

凤梧夺取讽诵一遍道:“很沉着,算不得风怀体。”一佛道:“看他寄托遥深,自是情绪万千,有绕笔成妍之致。”凤梧道:“我们四人的诗,要算一鹄顶规矩,我和幼凤,艳体最多。”一佛道:“我在那里见过一册《二凤馀墨》,你和幼凤的诗,刊着不少。”凤梧道:“幼凤太拆烂污,一起披露出来,未免贻笑方家。”幼凤道:“只管风流莫下流。我们放流形骸之外,还有甚么顾忌。”一佛道:“凤梧怕还想吃两庑冷肉咧。”幼凤道:“可笑朱竹坨,他说情愿不食两庑冷肉,不删风怀诗,此老未免太狡狯。试问他有吃冷肉资格吗?便是删掉也挨不到,落得把艳体诗装装幌子,算做了艳体诗不吃的,后世人给他轻轻瞒过。”

一佛道:“此论极是。我们艳体诗尽管做,冷肉挨不着吃,大家来吃冻鸡吧。”

一座大笑,当真把桌上一盆冻鸡吃一个光。凤梧道:“今天也算尽兴了。”云秋女士笑道:“我虽不懂你们诗的好歹,听听读诗的声调,比笑舞台王无能唱孟姜女哭夫来得有味。”一佛等听着全笑了。云秋女士又道:“我还不懂你们读起诗来,一个脑袋儿为甚么总要在空气里打圈子?”一佛道:“也是文人的恶习,从小给老夫子教坏的。”幼凤插嘴道:“从前私塾教师,真荒唐到极点。你瞧小孩子在私塾里背书,先生每教他把一个身子烫东烫西,像倒尿壶一般,这算什么意思?”云秋女士道:“大概不烫,背不出的。你只要瞧壁上挂钟,摆动不烫,便不肯走,就是这意思。”一佛笑道:“对啊,你真举一反三的聪敏学生。”

凤梧等大家说云秋匪夷所思。云秋道:“辰光不早,我要兴了。”云秋一走,幼凤和衣云也想先走。凤梧问幼凤何必亟亟,幼凤道:“我想去买些年东,明天抵当回去。”凤梧微喟道:“你倒已在那里打点归计,我们还是归不得家乡咧。”

幼凤也不待众人许可,拉了衣云便走。出得门来,在四马路买了些年糕饼干之类。又到西施公司,买四磅绒绳,买一副手套,说给夫人带的。又买一副,比较略小一点,另外包着,塞在帖肉绒衫袋里。衣云对他笑笑,幼凤面上,微微红了一红,只不说给谁带的。走出西施公司,回衣云舍下,直到第二日早上,衣云陪他吃过点心,送他到车站。幼凤坚约衣云新年到松江一游,衣云允诺。须臾一声汽笛,车轮碾动,衣云怅然而归,从此益觉寂寞。上午往钱庄办事,归来惟有书寝看书。岁月匆匆,已过残冬,新春几天,六街箫鼓,喧阗震耳。空冀屡次来约衣云,衣云实缘缦袍堪羞,不愿徵逐。一天已是元宵,衣云给空冀拉到小花园一家妓院里,只觉得习静了半年,忽又置身于玉软香温之内。笙繁弦沸之中,此身摇摇不定,耳目所接触,骤换了一种境界,心中不知为愁为乐。那时宾客未至,亭子间里只有空冀、衣云,倌人阿姐堂唱在外衣。衣云问空冀道:“这里可是老四主政?”空冀道:“这一节,老四文娣,统统不做。这里一位红倌人,是你贵同乡,人前所赏识的。小名银珠,现在花标凌菊芬。”

衣云一怔,心想偶来北里,又遇乡亲,那也算得巧极。当问空冀,银珠怎会一红至此?空冀回说:“也是她的幸运,你瞧这里陈设,绮丽奢华,不比别家。现在平康中,要算第一块牌子。来做花头的,很有几位富商巨贾,达官贵人。从前贵州军长王蕴华王叔倩,便是这里老客人,你想哪里经得起这批军阀报效,自然会得大红特红。他们做花头,不讲一打两打,往往做一礼拜,抽几千元头,摆几十台酒。这样子捧场,谁及得来。所以凌菊芬一交跌到青云里,你今儿见她要不认识了。莫说丰姿隽绝,便是人品功架,也加人一等,真好像天仙化人,仪态万方。”

正说着,衣云眼睛前铄的一亮,鼻子里直钻进一股甜香。一望有位妙曼不可方物的美人,站在面前,一手挟件雪地堆花的披肩,里子茸茸白狐之腋,一手提个热水袋,当下凌菊芬叫应一声:“马大少。”把披肩挂在橱里,热水袋授给跟局阿姐老阿实,坐下一傍。衣云又细细打量她姿首,明丽焕发,目含秋水,齿如编贝,粉腮上两颗酒涡,依然如青螺。覆额之发,光可鉴人。穿件水绿软缎旗袍,满缀钻花。光芒闪铄不定。耳鬓手指,钻气如金蛇,直射眼帘。一双彩凤绣鞋,娇艳无比。衣云心醉目眩,凌菊芬对衣云瞧了一眼道:“沈大少,你还认得我吗?”衣云道:“简实要不认识了,你这样子出风头,便是我说认识你,怕你要不承认我认识你了。”凌菊芬道:“这算甚么话,我一径这样子,不过承情你们大少爷看得起罢了。”说罢,霍地站起身来,一把拖着沈衣云,坐到铜床上,悄问他道:“沈大少,今天我忍不住问你根由,你可是住在乡间澄泾地方?”衣云道:“不差。”又道:“前年在轮船码头见的可是你?”衣云道:“是的。”又道:“去年那一位小圆面盘很漂亮的少年,是不是福熙镇钱福爷儿子,他叫甚么?住在哪里?”衣云回说:“叫玉吾,现在乡下,你倒还记得起,不知尤璧如你认得吗?”凌菊芬道:“他哪有不认识,只为我吃下这碗饭,和他关些亲戚,面子上不免坍他台,不好招呼他。”衣云道:“我说不在乎此,吃这碗饭的人,不是你一个。”凌菊芬微微叹息道:“我吃这碗饭,也叫末着棋子,养活爷娘是顶要紧。当初爷娘弄得六脚无逃,我没有法想,只得老老面皮,踏进堂子门。平心想想,总不是体面生意经,结底归根,对不住祖宗,没有面孔见亲亲眷眷。”衣云笑道:“你倒还没忘本,算你有良心。”凌菊芬道:“沈大少,良心两个字,也不能讲了。我今儿总算得发一点,想着两个爷娘,不是只管飘荡在外边的事,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乡下一块血地,总离弗开。当初他们拖我到上海来,苦头也吃了不少,现在也让他们回去享享福,所以我去年年底,给他们几个钱,逼着回去,总算抛开一桩心事,使我夜里睡在床上,一颗心不致别别的跳荡不定。沈大少,你道我的打算对吗?”衣云听得呆呆出神,心想我和她同船到沪的,她一个弱女子,一无所长,不到四年,心事已了。我呢,依然落魄,飘零海上,想到此,一阵心酸。这时外面客到,空冀自去酬应。老阿宝来唤凌菊芬出堂唱,凌菊芬双眉一蹙道:“我头痛得很,不高兴去。”老阿宝只索退出房间,凌菊芬仍和衣云作密谈,接着道:“沈大少,以前一番书,不容瞒你,当初乡间水淹,逃到海上,含着一包眼泪,刺绣挑花,每天只赚四角小洋,一双手要酸一夜咧。这种苦头,到死也忘不掉。”说着,眼圈红红的,掉下两滴眼泪。衣云不胜凄婉,安慰她道:“凌菊芬,你别谈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今后你过好日子了,还有甚么悲哽。”凌菊芬听得,更加伤心起来道:“结局怎样,哪里知道。想我一个小身体,今生今世,再也没有还乡日子。几根骨头,将来不知落在谁手里咧。”衣云给她触动心境,眼泪也滚滚欲出,忍不住躺下身子,握着凌菊芬的手道:“请你不必说罢,我和你一样没归宿。你再说我要陪你哭了,我们讲讲别的话。你姨夫尤璧如来,可许吾领到这里?”凌菊芬道:“不妨便的。钱玉吾尽管引他来,他爷在乡下做乡董,很有势力,我想托托他。爹娘有人欺负,请他帮帮忙。”衣云道:“那是一定办得到。”凌菊芬又道:“沈大少,你常来这里坐坐,我们客人很少,小房间天天有得空,你尽管天天来,我见同乡人,真像亲爹娘一般。”衣云道:“有便即来。”那时主政阿金娘又掩进房来,婉劝凌菊芬出堂唱,笑吟吟道:“阿囡,这是王大人一帮里客人,你不好不去的呀。勉强到一到就走,快些去吧。”凌菊芬道:“我说不去是不去,你别多拌,老二代代也不要紧,我头脑子胀痛得很,你叫阿彩煎碗西洋参汤我呷。”阿金娘不敢违拗,走出房间,空冀来唤衣云坐席,衣云到外面一望,熟客只言复生一个,招呼着坐谈一回,见台面还没摆好,重复走进小房间,见凌菊芬已卸去长衣,只穿件粉红软缎短袄,圈膝坐在沙发里,鞋子也脱掉,穿双黑丝袜,袜统上面,露出一段小膀,香肌雪白粉嫩,像敷着白玉霜似的。手捧一柄花磁小茶壶,凑在口上呷。衣云道:“凌菊芬,你呷甚么?”凌菊芬说:“西洋参汤呀,你要呷一口。”衣云摇摇头。停回阿金娘又捧上一碗燕窝粥,衣云退出房间坐席。好一回,凌菊芬方始出来坐堂唱。席上大家称赞她艳丽无双,貌如新月,肤若凝霜,当在空冀背后坐了一回,推说喉痛不唱。衣云回头问她:“你几时学会的唱?”凌菊芬笑道:“吃饭本领,老早学会的,你要听吗?我勉强唱一折你听听。”衣云说:“好,今天听你曲子。”凌菊芬知照娘姨喊乌师,须臾走进两个乌师,一拉胡琴,一弹月琴,先在空冀背后,唱一折《马前泼水》前段,移一移椅子,再在衣云背接唱后段。衣云喝彩道好,当真"绕梁三日有余音",言复生插嘴道:“这音大概为你一人发的。”空冀笑问凌菊芬道:“刚才你说喉咙痛,不肯唱,现在一唱两折,喉咙好些么?”凌菊芬羞着回答不来。复生道:“这是沈衣云同乡面子,否则真不肯唱哩。”凌菊芬道:“你们别缠坏,我巴结你们,难道巴结坏了么?”空冀一笑。复生道:“凌菊芬别的都好,只是贪懒,往往席上不肯唱。”凌菊芬道:“言大少包荒些,我喉咙不痛总唱的。”一回子席散。空冀和衣云又在亭子间小坐。衣云问及空冀:“松江洪幼凤怎么还不来沪?”空冀道:“今天有封信写给你的,我在编辑部拿在身边。”说时授给衣云,剖开一瞧,只管对着发怔。原来信上写得非常沉痛,月仙女士,新病初愈,幼凤经济窘迫,连棉袍子都质去,镇日镇夜,缩在被窝里,不能下床,莫说到上海。衣云心想,我们还在灯红酒绿之中,为乐未央,谁想得到有贫病头连的一人,缩在棉絮里咧。不禁心旌悲酸,真要吊下泪来。这时有人把他身子一推,正是:

女生罗绮多娇懒,士不饥寒少性灵。

不知推衣云的是谁?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一回 喜豪华起造园亭 三篾骗计哄吕昆·
  卷十 续东窗事犯传·吴敬所
  第三回 遣使接芳邻巧言善诱 通幽羡老屋重价相求·张恨水
  第三十八回 寻少青黄石虚兴救可师 荐小黑紫霞大...·蔡召华
  第十回 方回淫乱缠花柳 完颜正气除肖小·慈溪居士
  第三十二回 锁空房金蝉脱壳 明大义宝镜重圆·西泠野樵
  第二十五回  七绝八章竞题妙咏  千金一刻叙话春宵·梦花馆主
  第九回 月明星辉沐情郎 惺惺相惜共寻欢·临川山人
  第八回 庆节上寿笑会饮·情痴反正道人
  下卷·芙蓉主人
  第五十一回 刘燕玉寄信救亲 忠孝王捐仇奏帝·
  第八回 审康建曲打成招 巧媒婆设计陷人·
  第32回 茶肆无聊畅谈漕弊 谩藏诲盗忽见奇人·
  第六十回 豪门子欺民逞霸道·储仁逊
  第八回 李氏定计引玉姐 白琨幸奸美钗裙·吴还初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