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柳州寺僧

作者: 佚名

    柳州寺僧

    柳州寺侧有花圃,曰:“清晖”,宋慈福宫别墅也。一守之,日见一妇一一女一入寺烧香,有礼佛即出者,有迟留半日而出者,有晨而入、暮而出者。诸一妇一一女一出寺之时,体态端严、云鬟修整者,固有其人;而鬓乱翠欹、眼垂面赤、轻佻跌荡者,十有八九。习见为常,殊不介意。

    戊午夏,移舟纳凉,垂钓圃外,偶见肩舆到寺前,一少一妇一招摇入寺,寺僧迎揖者若亲识然,欣欣有喜一色一。呼隶问以谁氏,隶曰:“是六一坊王中奉宅眷也,其父系贾人,死于远方,其母请僧招魂,埋葬已毕,循城中旧例,七七做,八八敲,常延缁流诵经,超度其夫。寺僧明悟者,奸徒也,素不守戒律,见其母之美,时时往来,撩挑之,其母为悟明勾引,一情一甚相合,约与悟通。悟故饶于具而有意媚其母,复觅一婬一乐传之。其母久旷无聊,一旦通悟,已惬素心。不料悟复善战,一接至通宵不倦,反恨得悟之晚也。嗣是认为姑表兄弟,恣意取乐。其时此一妇一方十二岁,悟因其幼,不敢掩迹与通。

    一日,携其徒广觉,来拜其母为干娘,盖欲藉觉传递消息,以便走动耳。迨晚,悟留其家,并留广觉。母见觉未蓄发,即命与一妇一同榻,讵知觉一情一窦已开,一情一事已熟,方上床,即露其秽以示一妇一。一妇一曰:“此为何物,系我独无?”觉曰:“此名为球,姐腰下者便名为,以我之球,姐之,姐亦有球矣。”一妇一曰:“我娘亦有球否?”觉曰:“干娘球生在我师父腰下。”一妇一曰:“叔球与弟球一般否?”觉曰:“大小不相同。”一妇一遂以手捏其球,细硬有如笔胄。觉曰:“姐见球矣,弟试与姐何如?”一妇一曰:“以球,人共知否?”觉曰:“之事,只好你知我知,不可与他人知也。”一妇一曰:“我与弟,倘娘与叔得知奈何?”觉曰:“师徒一家,娘儿一体,不比别人,知亦不妨害。”一妇一曰:“我向来不曾见叔与娘,今闻弟言,同往窥之何如?”觉曰:“我与姐就是样子,何必看他。姐如不信,且待我了再往看可也。”一妇一首肯曰:“小球小二小,今宵好合。”觉推一妇一仰卧于床沿,曰:“一男和一一女一,两人此夜成双。”

    调和之间,一灯荧然,两视微笑,觉遂挺腰一,进入少许,猩红渍在衣裙,一妇一痛不能当,滚身立起,睨视血痕,羞而之。觉曰:“姐不知此味乎?之快人,如消息取耳。初捻不见爽然,再捻便有少异,三捻之后,遍身通畅不可言。谚又云:“黄花一女一儿遇一情一郎,头一次苦竹槍,第二次吃辣姜,第三次爷死由他娘。”我如今了姐,姐得一爱一我,为何立了起来?”一妇一曰:“进一分一分痛,进二分二分痛,有何快活?造此孽根。”觉曰:“姐试听之,若果疼痛,师父干娘如何得钩蒜振响,床里动摇。”一妇一侧耳一听,其母果娇声颤作,气喘吁吁,只得又卧于床,任觉做作。

    觉以唾润之,又进少许。一妇一茹痛忍疼,不复起立矣。抽送未几,沉沉欲睡,觉便拔出其球,一妇一曰:“塞亦痛,不塞亦痛。”觉曰:“塞而动则通,塞而不动则不通,姑塞而再动之,庶通而不痛也。”一妇一曰:“姑且塞之,未可动也。”乃相搂而睡。

    中夜,悟与其母毕事,尚未安寝。悟曰:“今日误矣!广觉虽幼,实谙风流,奈何与姐同宿,姐身心为所破矣。”母曰:“胎发尚存,一乳一口尚臭,难道晓得趣事。”悟曰:“同往看之,便见虚实。”母与悟蹑足至其房,见觉与一妇一相搂而卧,悟拍手大笑,两人梦中惊醒,见悟与母在床前,便知事露。一妇一仓忙以被蒙首。觉曰:“师父干娘深夜至此何干?”悟曰:“来捉奸耳。”觉曰:“师父干娘弄得山摇地动,没人来捉奸,我两个稳睡安眠,师父何出此言?”悟曰:“尔休白赖,只等干娘一看姐,便知端的。”母扯悟曰:“你且出去,待我看看一女一儿。”悟曰:“我从来不曾有见黄花一女一儿的,趁便舍看一看。”母曰:“岂有表叔好看表侄一女一儿的理?”悟曰:“嫂溺援之以手,权也;你的我且从常得,侄一女一儿的权且看看何妨?”母不肯,曰:“世间再没有像你不要脸的阿叔。”悟曰:“也没有像汝不舍手干娘。”母曰:“一女一子一妇一人家,总是一,只有小大紧宽深浅别。”悟曰:“孩儿男子汉别无二样,只有短长粗细软坚分。”母只得曰:“要看许你,不许你抚一胸一摸肚。”悟曰:“肯凭他,恁凭他伸手淌脚。”母乃扯被视之,一妇一羞涩百端,拥被不放,悟助母拽开其被,见一妇一体莹如玉,而一种腻香扑鼻撩人,神魂飞越,手舞足蹈起来,提开两股,睨视沟中,则玉簪点破鸳鸯窍,挑浪横沾翡翠衾,非复蔻之含苞矣。

    悟曰:“不意孺子生有造化。”母曰:“害我一女一矣!”一妇一曰:“娘以我嫁觉何如?”母曰:“尔误矣!世间哪有和尚娶亲之理?”一妇一曰:“娘何为媾叔?”母曰:“我与叔叫做偷一情一,不是正经一一交一一易。”悟曰:“不必远忧,大家且随时戏乐,待姐长大嫁人,那时两下开一一交一一。若是遇得好人,姐被打了回关,又作计较。”母扯悟回房,觉见其去,便又与一妇一玩弄一番,一妇一勉强承受,竟不作难。

    一自一后悟来则觉亦随至,母一女一各占一春一房,最称快活。无奈悟思一妇一心切,每欲挑之不凑一便。一日,觉患病不起,悟遂独往一妇一家,值母不在,乃搂一妇一接唇,一妇一不之拒,悟慌忙中,举一肉一一具要与之一一交一一合,一妇一见悟一肉一一具粗大坚硬,有如一棒一槌,惊喊欲走。悟拽住曰:“尔将何之?”一妇一曰:“弟球细硬如笔胄,我痛不可当,今毯如此大,若球进我,即杀我矣!”悟曰:“一妇一人一女一子遇着小球的人球,便一些趣味也没了,得施大的球进极小的里头,疼过了一阵,其爽快难以形容。姐不必十分怕我,只略进一二寸,待姐爽快,方才直到根,决不教姐疼痛何如?”

    一妇一听言,半推半就,悟遂脱其裤,以手摸之,似有一婬一水流溢,而窍仅容指,乃轻轻以球抵其口,竟不能进。悟又以唾涂于龟一頭,强向口研擦,始没龟一頭。一妇一矫啼畏缩难状堪描,悟搏弄已久,不觉一精一泄,直射其一牝一屋。一妇一承受一阵气来,冲得满身酥软热颤,忙问悟曰:“这一阵来的是何物?”悟曰:“屣也,”一妇一曰:“广觉原何再没有这一阵?”悟曰:“男子十五而一精一,遇一一交一一一媾方有屣来。一女一子十四而天癸至,方有月经流出。广觉年只十三,那得有屣。况虽是爽快,到屣来时,那球又比时粗硬长大,塞满内,更翕翕然畅不可言。如不遇我,今日亦不得这一阵快活也。”

    一妇一正笑而不言,母已归矣。见一妇一与悟并坐谑笑不胜,捻酸而不敢出声,只以手掴悟颈抚之。一妇一慌忙跑入房去,悟诡曰:“我见姐姐通了广觉,戏问其苦乐耳,何作酸也?且姐姐终要嫁人,尔娘儿两个合我一个,更见一情一亲意热,大家有趣。”母曰:“一女一儿的,怎当得你那一根球进去,你再休提这话。”悟曰:“若论未开黄花时,便是广觉的球进去也是难的;如今被广觉了许久,便是再大些的,也得进去,你不必替他忧。你若不信,趁你面前我一个与你看。”母再三不肯,悟跪在地下,千求万告,只不起来。母曰:“就是我肯,一女一儿也不肯从你。”悟曰:“只要你肯,他若不肯,我就住了手。球将进去,怕他推了出来?”

    母不得已,同他到一妇一房中。一妇一正闷坐在那里,见母与悟进来,便问:“来做怎么?”悟曰:“我来与姐戏耍一番,姐意何如?”一妇一假骂曰:“没廉耻的秃贼,你拐了我娘,又来拐我。我叫喊起来,你就该死了。”悟凭他骂,只把他手来压住了,扯落裤子便要。母曰:“不要一性一急,坏了他,待我看个端正,才进去。”悟曰:“你不要慌,我一自一有处。”连忙把唾抹了球头,对着只一抵,「突”的一声,球头抵进去了。一妇一叫将起来,悟急拔出时,已抵进了大半截,鬓翠斜歌,猩红满榻,悟见之,又惊又喜。

    母曰:“你今番弄坏了他,徒弟也要怨你。”悟曰:“再过两年,徒弟的球也与我一般粗大了,何曾得坏他?”呵呵大笑而罢。母竟不知一妇一之先与悟通也。后来,恣悟一婬一狎,不复骂矣。

    觉病既愈,依先与一妇一一一交一一一媾,一妇一讶其小,觉讶其宽,两下苟完,默然不畅。觉知师卖已,无可奈何,而一妇一与悟益密。两年前嫁王中奉,恐怕露丑,用计灌醉了王中奉,方瞒得过。不知今日又有何事来到寺中,想是广觉长成,来寻旧好耳。

    闻言,疑信相半,急从墙头窥之,正见一僧挟一妇一而啮其颈,一妇一迷离喧笑、回首接唇。须臾间,酒馔备陈,两僧翼坐,少一妇一左顾右盼,一情一不能禁,凭僧欢谑。一一女一两僧千般嬲弄,独双球比赛抽添。目睁口呆,半晌不语。翌日,访王中奉,问曰:“令合昨到柳州寺乎?”中奉曰:“家间有小缘,妻躬往耳。”具曰其事,兼悉前因,中奉惊怒,入诘其一妇一,一妇一见说之吻合也,默然不敢对。中奉乃闻于官,时府尹赵师睾逮僧鞫之,乃僧讶一妇一爽约而啮其愿也。僧坐徒,一妇一人杖流。

    看起王中奉来,别人的缘事都是假缘事,果是小缘事;他的才是真缘事,果是大缘事。不然那得这般糊涂喜舍,终日睡在鼓里。

猜你喜欢
  第一回 梅花楼酒钱赠侠客·烟水散人
  第十四回 魏临川暗使毒计 冯子清明受灾殃·
  第三十三段 翠涛独自寻良友 菊婢中途遇故人·阿阁主人
  第二十回赠巨金美人仗义出重洋浪子逃生·朱瘦菊
  第十七回 四壁斋空薄衣难耐冷 一丸月冷怀刃欲寻仇·张恨水
  第七十四回 娶新人翁姑心乐·陈端生
  第九回生子丧子一喜一悲解铃系铃半真半假·朱瘦菊
  患难临头陈与权雪中遇侠 冤家狭路刘天相杆下亡身·娥川主人
  第32回 公堂上提人问话 遣捕役村内拿贼·牛瑞泉
  第29回 出财帛义助穷民 奉圣旨官升抚院·牛瑞泉
  第八十八回大示威国民开会小受罚绅士说情·李涵秋
  第六回 营救丈夫的工作·张恨水
  第十九回 悟真性人山修道·云封山人
  第四十六回  出谷迁莺有人相助  守株待兔他客先邀·梦花馆主
  第二十二回 舞凤凰三星共照 佩麒麟四美联姻·顾太清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