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回 悟真性人山修道

作者: 云封山人

  诗曰:

  摇落江边秋树林,函关久已见真心。

  芦笋岁晚龙蛇死,丛薄天寒虎豹潭。

  流水斜阳人远近,青烟白草雁飞沉。

  山中自是神仙境,帐望西风起暮云。

  话说苏紫宸胸中自有老大主见,因不听洪参将之言,便于次日准备进兵。号令申严,十分整肃。早有细作报入贼营,万斛珠忙与夏元虚等商议拒敌之策,先锋符勇进道:“大王请自放心,未将虽不才,且先往接仗,试探官兵强弱如何,倘能斩俘敌将而还,也好增长我军锐气。”万斛珠大喜道:“若得将军出马,我复何忧?只是阵上须要小心,不可忽略。兵法有云: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将军虽勇冠三军之士,我观此次官兵亦正未可轻敌。”

  符勇得令,即便提枪上马,率领所统喽罗,杀至关前。只听见关内炮声响处,鼓角喧天,军士摆齐队伍而出。门旗开处,只见一员少年大将,金盔金甲,坐下雪花白马,手持方天画戟,出到阵前。旗上大书:;兵部郎中荡寇都督大将军。左有参将洪仪,右有副总何能,厉声喝骂道:“无知狂贼,天兵到来,还不下马受缚,却敢来抗拒么?”符勇并不回言,挺枪骤马直冲过来。这里苏都督把马一拍,亲自挥救相迎。两个在征尘影里,一来一往,战有三四十个回合。正是: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交色,

  原来符勇枪法虽高,却如何及得紫宸的仙传妙技。数十回后,力不能支,只得拍马而走。紫宸自后追赶,看看将近,符勇耳中听得弓声,急欲躲闪。怎禁得紫宸是仙传绝技,这里弦鸣,那边已经箭到,发无不中,中必洞坚。那枝箭穿破符勇背上铁掩心,直透胸膛,横尸马下。众喽罗见先锋战没,各自逃生。紫宸挥兵追赶了一程,也就鸣金收军,入关而去。

  再说万斛珠在寨中坐待信息,正虑那符勇是个莽夫,恐防有失,思欲提兵接应。却早见败残喽罗报来,说是先锋已死,官兵十分利害,万斛珠心下惊惶,且叫紧守营寨,再和夏元虚商议遭:“符先锋已被敌人射死,此次交兵甚是不利,不知公子有何良策,可以胜得官兵?”元虚道:“小弟实不诸军情,未敢轻出主见,然细思之,亦别无良策。大约只是水来土掩,兵来将当。以大王之神威,与三军之勇气,重整师徒,亲历行阵,当亦战无不克耳。”万斛珠见他只是两句老生常谈,全没一些经纬,心中好不纳闷。却也觉无别计可行,只得勉强应道:“公子之言亦自有理。”便立刻传下号令,叫今夜四更造饭,五更披挂,平明拔寨都起,决一死战,轻退者斩。

  次日黎明,万斛珠顶盔贯甲,跨马提刀,率领众喽罗杀奔。关前。这里苏元帅探知消息,亦整顿军马,出关列阵。三通鼓罢,两下里便兵刃相交,紫宸看万斛珠相貌雄伟,人才出众,颇有招降之意。因于马上喝道:“汝本朝廷命官,国家有何亏负你?不思尽忠报效,却反聚集群丑斩关杀将,略地攻城,汝之罪不逭矣。今我奉天子明诏,兴师讨贼,还不倒戈卸甲,纳罪请降,胆敢扬威耀武,抗拒天兵,直待火炎昆岗,不分玉石,那时悔之晚矣。汝宜自省,毋贻后患。”万斛珠仰面大笑道:“将军有所不知,俺昔年提兵出海,原欲为朝廷出力,戡乎祸乱,争奈贾贼弄权,使俺孤军久困,不见救援。由是万不得已,阵陷于人,区区之心可告无罪,岂期不蒙朝廷明察。妻孥何辜?横被刑戮,甚而祸延汲引之人,瓜连无巳。每念此冤,惟缠骨髓,终当长驱诣阙,斩贾贼之首,以快平生。宁自刎于天于之前,岂肯向将军屈膝乎?将军战便战,何劳饶舌!”紫宸闻言大怒,方欲出马,早有副将何能跃马高叫道:“贼奴无礼太甚,不劳元帅费力,待末将擒来请功。”说罢舞枪直出。万斛珠举刀相迎,两个战有二十余合。万斛珠拖刀而走,何能不知是计,骤马追赶。万斛珠侯得近身,忽地回马,手起一刀,可怜何能不及招架,分为两段正是: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紫宸见何能被杀,大喝道;“逆贼,敢伤我副将么?”举戟直去万斛珠。万斛珠筹居挥刀相敌,但见:

  征尘滚滚,犹如雷电交驰。杀气森森,一似冰霜并冱。一个年少刚强,加以葫芦艺术,一个老成熟练,非徒草泽英雄。靴尖竭倒,此怀自负之心。马革裹尸。彼绝生还之想。效命疆场,真将军只是志安社稷。寄身锋刃,虽诲寇却也气愤风云。

  两下龙争虎斗约有一百余合。万斛珠见紫宸武艺高强:料难取胜,拖刀回马而走。紫宸明知是计,不等他下手,先是飕的一箭。万斛珠急忙闪避,已中右肩,几乎坠地。紫宸便放马赶来。万斛珠负痛落荒而逃。紫宸率众追逐二十余里,方才收军,入关备表告捷。一面又将何副将尸首殡殓了,埋葬关外,以待恤典。正是: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含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再说万斛珠,着伤而走,回看追兵渐远,方才住足。倒身地上,拔出箭头,鲜血淋漓不止。寻思良久,长叹一声道:“天亡我也,命也如何。俺自授职以来,蒙夏侍郎荐拔得任总兵,提军征讨。谁想贾贼作对,忌我成功,俺智穷力竭,只得勉强降于海外,方图后报,而奸臣弄柄,遂至斩灭全家。又害夏公险遭荼毒。今日起兵到来。方图削除邪佞,以泄前忿,又被苏元帅杀得大败,身负重伤。上不能立功名于天下,下不能去奸党于王朝,身败名裂,妻子不能保全,非天亡我而何?我何面目复立于天地之间耶?”当下洒泪数行,便拔剑自刎而死。正是:

  白杨酬壮士,黄土盖英雄

  再说夏元虚在贼中,闻知万斛珠着伤而逃,正在无计可施,忽有喽罗寻见万斛珠尸首,飞奔来报。元虚罔知所措,思欲逃走,却恐官兵道捉,仍然不免一死,只得与众喽罗商议道:“大王何等勇冠三军,英雄无比,尚且被苏元帅杀败自刭而亡。我等何人?却还敢去拒敌官兵。就是遁逃归海,也防剿灭于异日。倒不如解甲投降,才是一条生路。”众喽罗齐声应道:“军师之言有理,我等如何不依。”当下元虚叫一面装载金银财宝,一面将万斛珠尸首埋葬于沙滩之上,一面自己写了降书,率领多人到关前纳款,备说渠魁万斛珠已死,余党面缚请罪,欲乞开想矜宥。苏元帅见报,便出关来受降。把众人打一看时,却见那为头领袖的,就便是钱塘群英社主人夏天生。倒吃了一惊,心中忖道:“元虚虽是无耻之徒,终究晋绅之后,斯文一脉。何至落草而为贼寇?其中必自有故。”因高声喝道:“贼首既已伏,幸尔等原系良民,特为饥寒所迫,以致啸聚水乡。今我体天子爱民如子之心,概行省释,尔等愿为军者,即在帐前效用。不愿者,量给金帛,听各还乡生理。”

  当下众喽罗欢声若雷,也有愿去的,也有愿留的,纷纷不一。只有夏元虚战战兢兢,跪伏帐下,不敢出声。紫宸又喝道:“祸有魁,罪有首,汝既与万斛珠同事,斩关杀将,汝实倡之。今见势孤力屈,方始率众来降,事屑狐悲,情犹蜂螫,若不斩首示众,何以肃军令而敬后来?”元虚吓得面如土色,眼中血泪交流,大叫道:“我非贼党,先父在日,名唤夏英,曾为侍郎,不幸早亡,小于也曾叨中一榜。因上京会试,在扬子江中遇盗溺水,不意竟飘流出海,又为贼众所擒,却就是先父保荐之人。以故暂居海岛,伏乞元帅,看先人之面,念斯文之体,苟延残喘,感德无穷。”苏元帅呵呵冷笑道:“若说斯文之体,止不过是建坛立社,招集朋侪,为饮酒食肉计耳。昔日诬人为盗,今日身陷为盗,理之当然,何足怪乎?今特念汝先人之廉直,姑贷一死,且待到京复命奏明,请旨定夺。” 元虚得免斩首,不胜之喜,微微抬头窥视,方知那元帅却就是钱塘苏邑尊的令侄苏星,怪不得这般语言对症。当下因感激紫宸不念旧恶,倒又自恨从前作事,缘何那般颠倒。逐一想去,觉得件件不是,竟一霎时自怨自艾,洗心涤虑起来。正是;

  一念回心转,终南路可期。 再表紫宸把诸务处分一番,不日打点班师。参将洪仪设酒相款,一来贺功,一来饯别。次日五鼓,军士鸣金击鼓,登程而去。但见,

  马敲金镫响,人唱凯歌声。

  是日行了八九十里之程,紫宸见天色向晚,便传令把人马就此驻扎,且待明日再行。不多一会,那轮明月从东边透起来,照得眼前境界都似白银琢就。紫宸在帐中独坐无聊,因见元虚颇似革心,大有怜悯之意,便叫小校请来,同饮了一回酒,又同向帐外闲步。紫宸道:“昔日吾师天台道人,曾言异日功业即成,须是急流勇退。至今耿耿于心,奈已受职于朝,恐猝然未易解组,碌碌此生,伊于何底,良可叹也!”元虚道:“足下文能华国,武足经邦,真乃庙堂伟器,方将立功名于不朽,垂勋业于无穷,何遽作林泉之想?如不才胸无实学,行复乖张,今此九死一生之余,真无意于人间事矣。行当洒扫闲轩,潜心黄老之术,特不知赤松子不弃我否耳。”二人正谈论间,忽闻歌声出自林间,歌道:

  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

  浮生一梦兮,山水徜徉。功名富贵兮,半枕黄粱。

  歌县,抚掌而笑,须臾之间,一道人来至面前。紫宸举目一看,不是别人,却就是师父天台道人。慌忙下拜道:“弟子久违几杖,鄙陋丛生,今得鹤驾降临,实深欣幸。”元虚见紫宸如此尊奉,也双膝跪下口称:“凡夫内眼,不知仙丈到来,望乞恕罪。”天台道人道:“仙凡原自有种,而勇往要在人为。你二人且都起来,我有一图相示,向袖中取出一幅画来,递与二人,却是桃源渔引故事,上题绝句一首道:

  神仙无夏亦无秋,山月江风翠满楼。

  堪叹浮生转瞬过,武陵谁肯驾轻舟。

  紫宸看毕,飘然有出尘之意。元虚览罢,亦慨焉兴遗世之思。道人高声喝道:“你二人灵根夙具,丹篆有名。立功者,即功成名遂,遣孽者,亦孽尽魔消。及早回头,聿登彼岸,毋为私扰,堕落红尘。”紫宸元虚豁然省悟,及早回头齐声应道:“蒙师傅棒喝,某等今已堪透痴迷,愿终身追随仙驽。”当下紫宸便解下印绶脱却高冠,置于营门之外。天台道人取出纸鸢三只,,临风变化三人各乘其一而去。正是:

  富贵总如花顶露,功名却似革头霜,

  从今悟得知迷处,不向人间竞短长,

  只因是这一番仙去,有分教:奸雄回首,动胪脍莼羹之念;骨肉相离,深比儿犹子之情。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评云:

  紫宸得仙宜耳,乃如夏元虚其人者,亦登丹录何求道之易?而天台老人且滥导登录若此,不知正己有说。夫元虚惑紫宸不杀遂能悔过自新,洵姜矣,然亦何便能仙?元虚之仙,实仙于倡众纳降之举。假令尔时计不出此,而辟然遁归于海,势必仍旧害人,与为人所害。至千余烬再战,其谋更不足道,则不可降之所全甚大。天下有恂恂善士而获报,特惨奸恶殊常偏享富贵者,造福造孽之机,究竟不爽。作者盖妙达此旨。

猜你喜欢
  第一回 俏书生春游逢丽质·
  第八回 刘氏虽然蚕食诸姬·芙蓉夫人
  第十四回 白公子为色亡身 狄仁杰除奸毁寺·
  第十二回 猛英雄怒打恶奴 住小店实说真话·储仁逊
  第四回  小白狼强狠强霸 张小脚勾奸卖奸·东鲁落落平生
  卷三盗贼类 路县尹判盗瓜·余象斗
  第十回 名妓知人解衣推食 英豪重义誓海盟山·牢骚子
  第二十四回 英阳主讳名贬郑氏 魏国公假病说鬼话·金万重
  第九回 瑶池宴月舞彩称觞 甲第连云泥金报捷·逍遥子
  第二十三回 说私情耳边絮语 谈苦况窗外知音·陈少海
  第 四 回 苗凤英借尸还魂 董良才偶宿贼寺·储仁逊
  第十七回 情切切软语劝新郎 意勤勤交章荐豪杰·牢骚子
  第二十二回 锦香院薛文起得妾 盐运司贾探春留亲·嫏嬛山樵
  贞烈墓记·邵景詹
  第一回 烟霞成癖举国若狂 谈吐生风庶人好议·彭养鸥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