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二回 舞凤凰三星共照 佩麒麟四美联姻

作者: 顾太清

  话说王夫人不知薛蟠所送何物,说:“既是如此郑重,想来是稀罕东西。等把亲家太太、姑奶奶都请来同看。”次日,便将李婶娘、李绮、宝琴、探春、香菱请来,岫烟因有喜未来,又有尤氏婆媳都在王夫人上房。大家相猜所送何物,只见宝玉、贾环、贾蓉、贾兰进来请安问好。贾蓉说:“不用猜,已竟送来,有一丈多高,七八尺宽的两个木箱子。琏二叔叫抬到园子里去了,收拾得了来请。”
  湘云见宝玉带着个扇套,便要扇子瞧。宝玉递过来,是一把檀香股子、冷金绢面,写着两首七律:录旧作,应昆圃年兄大人雅嘱。瑟卿,弟鼎臣,用着两个小方樱众人都凑来看,湘云念道:虾须帘卷玉钩横,遥听花郎唱一声。
  恰是小楼人正寂,翻知昨夜雨初晴。
  薄寒已向红腔减,新暖应从紫韵生。
  悄热炉烟香细细,碧栏干外有啼莺。
  旧曾游处记分明,曲曲栏干接上清。
  白玉仙坛留月照,紫兰新种带云耕。
  谁遗红豆歌芳树,自有青鸾降碧城。
  银汉影斜风露净,水晶帘卷坐吹笙。
  湘云念到这一句,笑了。李纨恐怕他说出前日吹笙的事来,便正色问道:“笑什么?”湘云会意,说道:“我笑这位探花公忙的很,又要卷虾须帘,又要卷水晶帘,炷上香又去吹笙,未免太辛苦了!”探春说:“你这个人也太爱吹毛求疵了,没看见是录旧作吗?并不是一个题目。”湘云说:“是了,以后再不敢笑了!”
  正然说笑,贾琏进来说:“请过去罢!老爷今日下朝早,带着珍大哥到园子去,叫请快些过去,趁着好天气。”大家起身往大观园来,就在楼上看,爷们在山子上坐了。相离有一箭多地,挡着围幕,只听里面奏着细乐。不一时,撤去围幕。东边是一座绢帛作的山峰,上头立着只彩凤。西边也是绢帛作的一座白石赤栏的瑶台,上面站着福禄寿三星,都有人高。向那只彩凤指点,那只凤便长鸣一声,起在空中盘旋飞舞,映着日光十分绚烂。舞了有一个时辰,仍旧落在山上。这边三星似乎足下生云,恍恍惚惚离了瑶台。又把围幕挡祝及至撤去围幕,仍是一片空地。李婶娘说:“玩艺儿也看过,不见有飞起这么高的,还会叫唤。”众人都夸新鲜。只见贾琏上楼来,向王夫人回道:“老爷说这彩凤三星实在有趣,送礼的多赏他几两银。”
  王夫人说:“赏他四两!”又问:“抬夫几个?”贾琏说:“八个抬夫,两个跟挑儿的,连何其能父子共是十二个人。”
  王夫人说:“既是他父子两个,每人四两,抬夫共四十吊钱。”
  薛姨妈说:“家里的,作什么这么重赏?”贾琏笑道:“难为他们。”又请示王夫人:“收在那里?”王夫人说:“你看着罢。”贾琏说:“只好收在后楼底下,有人借再拿。”李婶娘笑道:“谁家有这么大院子?”宝琴说:“横竖我们家没地方!”
  王夫人说:“甄府上院子虽大,树多。三姑奶奶家地方大,倒可以飞的起来。”贾琏自去传事。探春笑向湘云道:“小楼人寂,今日这大楼可太热闹了。”
  贾兰说:“我的扇子也是他送的,姑姑看见没有?”二人齐说:“没有,你取去。”贾兰忙忙下楼,不一刻取来。探春接来一看,也是檀香股、绢面,小楷写的“拟闺词”七律四首。
  探春念道:
  东风影里罢梳头,窗外呢喃听不休。
  藻井待栖双玉剪,筠帘初上小银钩。
  疑将软语商量定,似有柔情宛转留。
  衔得新泥重补葺,余香犹记旧妆楼。
  卷帘待燕
  初晴小雨柳纤纤,晓起临妆暖气添。
  欲效远山眉淡扫,喜簪嫩蕊手轻拈。
  鸦环翠腻云三绕,鸾镜先涵月一奁。
  甲煎浓薰频顾影,为留香久自垂帘。
  对镜簪花
  罗衣初换旧轻绡,一瓣心香手自烧。
  不解离愁栽豆蔻,为听骤雨种芭蕉。
  银钩字细书清楚,红烛风微影动遥
  赋到秋声人意懒,已凉天气乍长宵。
  剪灯听雨
  手倦停针夏日长,绿阴深护小横塘。
  参差荇藻朱鱼荫,曲折栏干翠盖张。
  倒映靓妆花妒色,慢沉香饵水摇光。
  借他短钩消炎暑,受用临池六月凉。
  倚栏垂钓
  探春念完,问贾兰:“你号晋亭,我还不知道呢。”贾兰说:“新近人送的。”
  湘云说:“不许笑,我可又要说话了。”探春说:“有话请说。”湘云说:“我想古今一样,古人有‘金粟如来是后身’,今人就有‘卷帘大使是前身’。”说的都笑起来。宝琴脸一红说:“云姐姐今日也不知是怎么了?”探春说:“珍大嫂子说:‘凤姐姐死了,坏鬼附上大嫂子。’那倒不然,他倒像有个鬼附上了。”众人都知说的是黛玉。香菱笑道:“我们这两位先生是一处学的。”说的又都笑起来。见尤氏走过来说:“不用笑了,太太叫把点心摆在缀锦楼兰哥屋里去。”李纨听见,忙带了曾文淑先去伺候。众人都到缀锦楼去用点心不提。
  且说贾相国看了那三星彩凤,十分欢喜。便对贾珍说:“自从上次看龙舟,总没园子里来”贾珍说:“今日天气好,叔叔可以随便看看,叫他们拿个小马扎随着。”贾相国说:“有这褥子就好。”于是叔侄、父子一路说着话,四德儿背着马褥子跟在后边走。到滴翠亭,见几个孩子扑蝴蝶。看见老爷,贾芝、贾苓都过来请安,垂手侍立,那一个也过来请安。贾相见三个人一样打扮,就问宝玉:“这是谁家孩子?”宝玉说:“史大妹妹跟前的妞儿。”相国说:“我看着不像男孩子,很秀气又不认生。初次见,怎么好呢?”说着回手向腰里摘下个荷包,拴着个白玉麒麟,连这荷包亲自给妞儿挂上。他竟知道又请个安,谢谢。把个相国乐的了不得,问宝玉:“他们姓什么?作亲的时候正是老太太病重,我记得是个复姓。”宝玉说:“生司马。”说着话,又往别处逛去,似乎有点腿酸,便从省亲别墅中一路出去不提。
  且说王夫人等在缀锦楼用了点心,连着就摆晚饭。王夫人问李纨、平儿:“我才在楼上见西南上开着一片红花,是那个座落?”李纨说:“是怡红院的海棠!”王夫人向平儿说道:“明日你叫人拾掇拾掇,我作东,请二位亲家太太、老少姑奶奶看海棠。”尤氏问巧姐:“你还住几天?我要接你过去逛逛!”
  巧姐说:“过两天也就要回去了。”尤氏说:“索性请你,请三位老太太,请今日在座的众位看看我们那小园子里的玉兰。”
  李纨问:“今年牡丹怎么样?”尤氏说:“似乎比去年早些,已经开了好些朵了。”王夫人说:“你定在那天?头一日给个信。”尤氏说:“那自然的,还要过来请呢。”薛、李二位齐说:“都是至亲,我们也不推辞,大奶奶也别费事。”李纨说:“不用和他那么说,到那天要是预备的不好,我先挑!”这里说笑,已近黄昏,李纨早叫人预备下三乘小轿。薛姨妈说:“我们路近,不用轿,走着倒好。”李纨问尤氏:“你是回去,是住下?”尤氏说:“我住下倒可以,媳妇也得回去,莫若一同回去,明日早来伺候。”李纨说:“你这张嘴越老越滑,明日要是来晚了,一天的差使是你一个人当。”王夫人上了小轿说:“都别送了。”前边一对明角灯引路,尤氏婆媳、宝钗、平儿、如玉跟在后边,径往上房去了。这里众人也就各自回房安歇,不提。
  且说王夫人回到上房,尤氏婆媳辞归东府。宝钗、如玉、平儿伺候太太喝了茶,也就回房去了。不多时,相国进来。老夫妻坐下,就说起今日看的玩艺儿难为怎么作的。相国说:“这都是西洋法子。倒是有一件事和太太商量。”王夫人问:“什么事?”贾相说:“今日看见云姑娘的妞儿很好。我看那模样只当是琴姑娘跟前的,颇像二媳妇,问了才知是云姑娘的。
  我把那玉麒麟给了他,那是太太嫁妆陪的。要聘给芝儿作媳妇,太太想怎么样?他家里还有什么人?”王夫人说:“有他婆婆。”
  贾相说:“既有婆婆,他自然不能作主。”作明日托姨太太说说:“若是愿意,和他婆婆商量。”王夫人说:“他们太太没在京里,在山西他哥哥任上呢。”贾相问:“什么官?”太太说:“太原总兵。”贾相说:“原来是他。”王夫人问:“认识吗?”贾相说:“他姓班,倒是员老将,新近还有摺子来请陛见。”王夫人说:“明日托二妹妹问问再说。”又说了几句散话,听听钟打了十二下,便各自安歇。
  且说平儿次日清早起来就派人收拾怡红院,铺陈摆设,又亲自看了一回,才同巧姐到上房请安。此时李纨婆媳、宝钗、如玉也都上来。不多时,尤氏进来请了安。李纨问:“媳妇怎么没来?”尤氏说:“昨日在这边,他娘家打发人来,他嫂子添了个哥儿,接他回去。今早他出了门,我才过来的,不算晚罢。”说着,众人都到齐。用过早饭,就往怡红院来。一进门,见那四棵大海棠开的如霞似锦。李婶娘说:“夜里那阵雨更把这花洗的鲜艳了。”于是也有看花的,也有到后院看那一大架木香的。不多时,摆上午酒。薛李二位、王夫人、巧姐一桌,湘云、宝琴、李绮、探春、香菱、尤氏一桌。王夫人说:“还有他们娘儿五个,自己家宴。不必拘。莫若把两张桌并在一处,大伙儿坐着热闹。”平儿说:“预备下大团圆桌子。”于是换上圆桌,十一位团团围坐。湘云就把昨日给麒麟的话告诉王夫人,王夫人笑道:“那还是我出嫁的时候陪老爷的,带了五十年了。昨日很夸妞儿,又说起去年冬天你作的消寒诗,想起表兄弟就和你们老人家相好。说第二不及你,还伤了会子心。”
  说完,大家吃了几杯酒,王夫人笑向薛姨妈道:“奉托的事怎么样?”薛太太说:“姑奶奶也愿意,亲家太太也愿意”王夫人问:“怎么知道?”薛姨妈说:“上次姐姐和我说,我就对姑奶奶说了,给他们太太写了信去。新近有回信来,所以知道愿意。”王夫人笑道:“既是如此,一言为定。就学那小人家,珍大奶奶是吉祥人,就给你俩妹妹换个盅。”尤氏站起身来,把湘云、宝钗的酒杯拿过来满斟两杯,说道:“今日换杯,夫唱妇随,白头到老,我是大媒!”说完,把两杯酒换过。招的连伺候的婆子、丫头都哄堂大笑,竟把琴、绮二位姑奶奶笑倒。
  李纨说:“这张嘴直是八角鼓子。”尤氏说:“我是八角鼓子,可都得有赏。”李纨说:“告诉芝儿,作亲的时候多赏你这大媒。”只见平儿离了座,走到王夫人跟前请了个安,说:“今日是好日子,求太太再定个孙子媳妇罢。”王夫人笑道:“我倒喜欢,不知姨太太赏脸不赏脸?”原来平儿、香菱愿作亲家,王夫人早就知道。薛姨妈笑道:“他们都愿意就好,我有什么不肯的!”王夫人笑向尤氏道:“一客不烦二主。”尤氏便将香菱、平儿的酒杯换了,才要开口,李纨说:“不用数贫嘴了,倒是这四位新亲家太太也得有个团拜。”只见宝钗、平儿、香菱都到各人婆婆跟前请安道喜,众人也都互相道喜。这一天怡红院真是花团锦簇,可谓竟日之欢,至晚方散。尤氏临去时又叮属:“请看玉兰,务必赏脸都去。”李纨说:“是了,你好好预备罢。”不知珍大奶奶如何预备,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一回 破常戒造屋生儿 插奇标卖身作父·李渔
  第五回 题画扇当面挑情 换蓝鱼痴心解佩·蕙水安阳酒民
  卷三盗贼类 舒佥事计捉鼠贼·余象斗
  第四十八回 为月老伶鬟相匹配 述风流莺燕互喧嗔·西泠野樵
  第一回 贾雨村醒悟觉迷渡 甄士隐详说芙蓉城·嫏嬛山樵
  第三十回 平叛寇奏凯回朝 沐圣恩诸将受封·
  徐君宝节义双圆·周清原
  第五十二回 召同寝竟设玄机·陈端生
  卷十 情中私·曹绣君
  第三十一回 道人游梦·长安道人国清
  第五回 司空约访假名真着急 赵妈妈明勾引细商量·
  第十六回 报医入狱起沉疴·
  第十八回 捷时文偿他夙愿 嫁小脚得了祸胎·绿意轩主人
  第四卷 碧玉箫·
  第十九回 呆骨朵细嚼后庭花 歪乌辣遍贴没头榜·醉竹居士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