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回 宋武生巧娶才女 屈太史暂出都门

作者: 吴毓恕

  话说屈生同朱公子出了妓馆来至街上,忙雇了一辆车,二人坐在车上议论,白秀英这女子算得有貌有才,可惜烟花沦落,看他面目尚有后福,日后不如怎样结果。
    朱公子道:“弟才说了一句顽话,姊丈就拼命飞跑,难道真怕白秀英拉着要嫁你么?大约是表姊的阃教森严,走漏风声有些不便,所以如此胆小?”
    屈生道:“老弟差矣!你虽是顽话,但那女子何等激烈,万一当真要从我,寻死觅活的闹起来,纳之耶弃之耶?弃之则有性命之虞,纳之则何以告家中母妻?吴公降尊忘贵,以爱女赘我,婚来弥月,即入都会试,侥幸一第,即购美妾以归,薄幸之名能辞否?我所以急避之不欲闻也。”
    朱公子道:“足见姊丈多情守礼,令人敬佩。但许助四百金,有此项否?”
    屈生道:“有之,弟之六百金真能慨助否?”
    朱公子道:“小弟颇有积蓄,千金不难,况六百金。一言既出,决不食言。”二人谈谈说说,到了朱宅门首下车进去,争人开发了车钱,彼此嘱咐休说出此事,这且不表。
    再说陆生自那日见秀莫与屈朱二人哭诉情由,二人面许出资脱籍,临别那一种依恋光景,看了恍然大悟:天下惟有真才实学方能动人,专靠着花钱,全是假意。一向空费了许多金银,何尝有个知己?而今知悔,当奋志读书,力求上进,若能博取功名,方对得过老母妻子。那美人须无意中遇之,果是两情相浃,自成知己,不是勉强的,我从今看破了。主意既定,于是将书室收拾好了,日坐其中,温习起诗书来了。足不出户,昼夜用功。
    母妻见此情形,追问何故?陆生道:“屈家小后生,二十四岁竟入词林,我比他大六岁,还是白丁,令人惭愧。难道我不是人?偏要争气读书,求名到手才罢。从今再不荒废游荡了。”母妻闻言心中大喜,暗中念佛说,这真是家门有幸,败子回头了。这且按下不表。
    单说河南省城有一个武生,姓宋名梓,号桐卿,年已二十八岁。父母双亡,止有胞叔秉初,是个廪生,分居单过。那宋梓本来是小康之家,因为人慷慨好交,不善经营,复喜挥霍,父母故后不上几年,竞将家产荡尽。
    眼看衣食难继,他却并不知愁。为人耿直,弃文习武,两膀有千斤膂力。遇着名师传授,武艺精通,最善骑射,十九岁已进了武学,乡试两次都因误考落第。
    他叔父忽一日将他唤去,谓之曰:“汝年已二十八岁了,尚无家室,终日游荡,眼看饥寒。如今我替休想出一条路来了,不知你愿去不愿?”
    宋梓道:“叔父有何见谕,侄儿焉敢不尊!”
    秉初道:“现在北京九门提督霍大人是同乡,他当初未遇时,曾受过你祖父恩惠,他如今身贵,幸不忘旧,常寄信来探问我家景况。我想如今我写一封信,命你带去见他,求他提拔,收在标下当差,遇有机缘保举一个小功名,日后还有出头之日。你去不去?”
    宋梓道:“既有此一条路,侄儿求之不得,请叔父就写信,侄儿速即动身。”
    秉初道:“论你的武艺,军营中很可以去得。就是那混花钱这一桩脾气要改了才好。但此番上路,一切路费必须多带,我又无力,向何处告贷呢?”
    宋梓道:“叔父放心,侄儿既出门,那住房就有用不着,何不将房子卖了做盘费,大约够了。”
    秉初道:“也止好如此。”果然托人说合,将宋梓住房八间卖与人,得价百余金,秉初全数交与宋梓带在身边,以备到京用度。又叮嘱道:“出门不比在家,诸事要俭省。”宋梓答应:“遵命,谨记在心。”
    秉初遂写了一封结实哀苦的信函,求霍公提拔前程。写好了信,封固交与宋梓,命他到了京城亲自去投信求见,写个手本随带着。择了吉日,宋梓拜辞叔父,离了河南往京师而去。走了十一日,已抵都门,先投客店住宿,问明提督衙门所在,次日持了书信手本来到衙门中,将信与手本交于门上,婉言相告,托其回明要求见的。门上问了来历,知是大人同乡,接了书信手本入内回禀霍公。
    那霍公是河南武举,投效军营,出征立功,在营务中二十余年,升至九门提督,为人忠厚,与士卒同甘苦,深得军心。所生一子已中文进士,分发湖南知县,在京止夫妇二人。未遇时,每向宋梓之祖宋大章孝廉告贷,从未归偿。如今每思报答,所以常寄信打听也。
    那日霍公正坐在上房,门上手中持着一封信,外面有一个红手本。霍公问道:“是何人的书信?”
    门上禀道:“外面来了一人,口称与老爷同乡。现有书信手本在此,是要求见的。”
    霍公接过先看了手本,是写的河南开封府祥符县武生宋梓。将信折开细看一遍,快吩咐说:“快请那位宋先生花厅相见。”
    门上出来,领着宋梓到花厅中,略等片刻霍公已出来。宋梓忙站立厅中,口称:“老大人请台坐,容武生参见!”
    霍公大笑道:“老夫与你是同乡故交,老夫斗胆居长,老贤侄止行常礼罢。”
    宋梓跪下行礼,霍公止受了一礼,即用手拉起让在客位里坐了,自己对面相陪。细看宋生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是一员将才,心中大喜。随即问了些路途上辛苦,近年景况,宋梓直言无隐。
    霍公道:“明日贤侄即搬署中盘桓,遇有机缘,老夫必竭力扶持。谅博一个小小前程,尚不为难。至于饮食一切,老夫自然一力照管,不以外人相待。”
    宋梓忙站起称谢。谈了半时,宋梓告辞。
    话休烦叙,次日宋梓将行李雇车搬入提督署中,在花厅后面书房中居住。霍公派人服伺,一日三餐,茶饭十分丰盛。又替他置买需用之物,每月又教帐房中付与纹银十两,作为零用。宋梓此后交了好运。
    恰好一月后,有个外委把总出缺。霍公知宋梓弓剑纯熟,武艺高强,于是亲下教场挑选标下之人,要弓剑出色者方准充补。当命众人与宋梓比较弓剑,果无一人能及。霍公乃将宋梓著册收标,命他暂署外委把总,又派他稽察城门,以为投效者劝。众人见宋梓武艺超群,年力正强,人人心服。这稽察城门差使,是五日一班,每月上三班下三班。上班之日要到官厅中当差,同事者四人,每一夜轮流二人住宿。
    宋梓得了这个差事,每月有薪水可领,又清闲又体面。一时大小员弁见他武艺精通,又与大人同乡,兼之为人真爽,人多愿交。不多几日,已结交了许多朋友。或请听戏,或请吃酒。
    那一日途遇会试落第留京王孝廉鸣,号雅斋,河南巨富,与宋梓一条街居住。素喜宋梓直爽,一旦相逢,喜出望外,登时约到酒楼细谈衷曲,才知宋梓已有际遇。说得投机,二人痛饮散席。
    王公子忽动寻芳之兴,拉了宋梓同行,寻花问柳。恰好来至双珠堂中,老鸨见二人不俗,呼诸妓出见,白秀英在焉。王目之尚不甚注意,宋则一见顿惊其艳,目注多时,若甚爱惜者。
    王见之谓宋曰:“君既喜之,以酒赏鉴何如?”乃命鸨母备酒。
    鸨云:“此女但能陪饮,不能留宿。说明勿怪。”
    王、宋大笑曰:“汝以我等为何如人?盖逢场作戏,非登徒子也。”鸨遂陈设酒果,请宋王入座。
    席间王戏白秀英曰:“你这姑娘年十**是处子,可知我这朋友二十八尚是童男,两人可称劲敌。”
    众闻言未深信,惟见宋倾谈直爽,豪气逼人。秀英心好之,引动从良之意。席终,白犹细问宋一切景况。宋实告之,白愈欲嫁之。
    将行,王出金付鸨母云:“以十二金作酒资,二金为赏号,不嫌少否?”
    鸨喜云:“足够!”照数称之,余银交完。白语宋曰:“君暇时乞一枉驾,妾尚有话说也。”宋诺之。
    过数日无聊,独自一人袖金往。幸不迷路,至则白秀英延入室,尽吐肺腑之言,欲从终老。
    宋曰:“得妇如卿,夫复何言?此事有三难,不谐也。仆无力为卿出籍,一难也;纵出籍而仆不能谋衣食之资,卿仍冻馁,二难也;倘娶卿,为大人闻之,谓仆才得寸进,即娶妓为妻,非狂荡之人而何?以后功名绝望矣。此三难也。有此三难,轻许之不为卿谋,负卿也。”
    秀英闻言,愈服其诚笃。思之良久,忽悟,笑语宋曰:“三难不难,妾有术可解之。”
    宋问何术,秀英道:“妾有恩公二人,曾许出千金为妾脱籍,此一难可消;妾归君后,止要有一室栖止,妾善女红,工书画,皆可获资自顾养活,不至一身冻馁,此二难不必虑矣;若恐大人以娶妓见责,妾之二恩公一为兵部贵公子,一为翰林,谅与霍大人熟,托其婉言相求,或可免罪。妾当作书,君无殚烦,持书往见屈宋二公,与之面言,斯可以定成否也。”
    宋曰:“屈朱二公,仆素昧生平,冒昧往见,得勿唐突否?”
    秀英道:“无妨,先递书,二公见书必见君。以实言告之,当为君画策,此一行大事谐矣。”
    秀英乃出花笺细写书一函交宋,告以住址,促速往,妾静俟命。
    宋梓乃持书至朱宅,婉言托门者呈书少主人。门者入白其事,朱大公子甚惊,及发书乃喜。命延客入屈生舍,走语屈,示以书,观竟,客入矣。彼此一见如旧相识。宋敬仰屈朱之为人,二人则喜朱有英雄概也。
    三人细谈一切,朱公子道:“籍之费现成,只要订期出院,即往成交。霍公为家君保举门生,弟素与善,当往见细言曲折,可以解免。而今宜先租寓所,置买居家用物,俾贤夫妇有所栖止。弟等除千金外,尚可少助薪水费。兄今可速复秀英言,即问明鸨母,身价说妥,择日出院,银人两交。兄既当差月余,岂无一二同事者?可约一二人同往,问鸨母身价,自有所畏,不敢多索也。”
    宋闻言大悟,辞归即复秀英命,约次日偕同事者来与鸨母言。
    是夜秀英至鸨母所,涕泣而告之,怀利刃以示之。若不从所请,则将自刎。鸨母大惊,问何为,则以从宋对。鸨曰:“宋初入伍,焉有出籍资?”秀英云:“止须母定价,自有出资之人。”鸨曰:“以儿身价论,足值千金。如数任凭去,否则尚须缓商。”秀英道:“价即依母,勿再翻悔。:“进偏呼院中人告之。
    次日宋偕二人来,鸨母见之大恐。盖二人提督署之武弁,素有威名,妓院中闻名丧胆者也。二人谓鸨母曰:“宋君为我之友,今欲娶秀英,汝需身价几何?可实言。”
    鸨母不敢言价,但求赏赐。二人云:“给价多少候屈宋二公交付,但汝不准为难。若少有翻悔,我即将汝锁去,问你买良为娼之罪,汝知道否?”鸨母曰:“不敢有异言。”二人乃去。
    宋乃托人租房置买家具什物,择吉日迎秀英。屈朱届期携银票至双珠堂,面交老鸨,果是千金。鸨母感秀英一向好处,凡屋中物悉付与,丝毫不留。屈朱又各出百金交秀英,略助薪水,兼告以已向霍公言明底理,霍公不为罪,且喜其有室家矣。秀英感激得所,惟有叩头泣谢而已,
    屈朱既去,宋已前来迎接秀英,虽非花轿,却也是新车,兼雇老妈伺候。秀英泣别鸨母与院中诸人,登车起行,随后即将室中各物令装车辆,一同往租房中来。
    车到门,宋梓迎入,焚香告天地,一样交拜入洞房,坐亦有贺客。王孝廉亦来贺,且送贺仪百金。新人出谢,孝廉笑谓之曰:“处女童男,今夜谐花烛矣!义夫节妇,卿二人足以当之。”是夜席散,宋入室与秀英成夫妇矣。此事表过。
    再说屈生考课两次,名在前列。七月中大拜前辈已竟,遂在衙门中告假回川省亲。择定行期,八月初二日出京。朱公夫妇配了许多礼物,送吴公兼送屈母,外有信函。屈生自己也买了许多送人的东西,两位朱公子亦有礼物相送。朱公并送程仪,屈生辞之不已才受。
    此次会试,通共用去六百余金,出京盘费尚有余也。
    屈生往辞座师房师,惟李太师赠以百金,言明寄奉屈母,略表世谊,切嘱屈生早来散馆。
    那宋梓打听得屈生要出家,与秀英商议在十里外送行。秀英回去,亲自绣了四样针线送与屈生,略表寸心。
    屈生那日动身,叩辞了朱公夫妇,辞别了朱家弟兄。朱公子弟兄起先要送出城,屈生再四拦阻方罢,止送出大门而别。到了城外十里外,见了秀英夫妇,收了针线。秀英夫妇叩首送别。屈生催车夫赶紧上路,往四川而去。
    要知怎样回家,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四种 飞蝴蝶·石成金
  第十二回 讲孝思病中慰母 论门第暗里提亲·王冷佛
  第二十六回 凝翠堂四美论茶史 鸿文馆群芳行酒令·尹湛纳希
  第8回 邹公子书写呈词 义禁子济南告状·牛瑞泉
  第七回 挥金银美女赎身 受封诰二姬应梦·
  第二回 祭先茔感怀致泣 泛湖舟直谏招尤·伏雌教主
  第一回 文富阁婴谐秦晋·云封山人
  第二十九回  万人敌得银方息怒  一洞天受刃竟亡身·梦花馆主
  第十二回 虢夫人挥麈谈禅·素庵主人
  第三十回 试题榜冰玉约园游 邀乞巧蕙兰订仙偶·
  第六回 才女心百折不回·天花藏主人
  第八回一霎魂飞洪士仁逞凶自首全家星散赵桂森被逐归宗·吴趼人
  第二回雲奴巧扮冤魂計·
  第四回 捏虚词密现丧心计 痛远别合谱断肠诗·西泠野樵
  第三十一回 嫖赌张大话下场头 仁慈杨员外大舍手·古吴金木散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