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闻捷报门楣添喜 避仇人巡抚弃官
且说吴公于四月内接着屈生家信并场作三篇,知朱公相待甚好,邀去宅内居住,复试高标。看那场作斟酌饱满,是命中文字。屈母与吴小姐接了屈生信,备悉一切,专等榜后好音。不觉已过端午,接联得信,先是中式第二名的喜报,嗣是殿试二甲第三名的喜报。直至六月初方接屈生家信,是蒙恩馆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必须大课后通拜前辈已毕才能告候出京。吴公接信,合家欢喜,贺客盈门,屈母与吴小姐更是喜欢。
吴夫人犹以屈生不得鼎甲为憾,亲至屈处贺喜,向吴小姐道:“姑爷中进士点翰林,名次甚高,可惜不得鼎甲。”
小姐道:“止要留馆,也是一样。”跟去那些仆妇婢女与屈太太道喜后,齐与小姐叩喜,众人道:“小姐现在是翰林夫人,不多时即是侯爷夫人了。”说的大家欢笑。
光阴真快,眼看要交七月。这日吴公看新寄来的京报。上有:“六月初二日内阁奉上谕,皇亲郑国泰服满入都,本日召见,著即补授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钦此。”
吴公看罢吃了一惊,心中想这可了不得了,我这官是断断做不得的了,乘早脱身方免大祸。主意打好,登时写了告假回籍、奏请邀恩的奏折,命人缮写,要即日辞官。
这是何故?原来那郑皇亲本是由知县出身,昔日与吴公同省为官,因贪赃害民被吴公揭参,修致回家。谁知他的女儿偏有姿容,竞选入宫廷,由贵人渐升至贵妃。皇亲因女贵,得蒙皇上宣召入都,授以三品正卿,又与同朝诸臣不和,于是告驾终养老母。连年郑贵妃有宠,言听计从,屡写信教皇亲进京。恰好其母归西,三年孝满,皇亲入都陛见。皇上大喜,立升为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吴公怕他报起旧仇,难免大祸临身,莫如乘早弃官不做,他也无可奈何。所以立刻作为告假回籍修墓折。稿拟好,即交人缮写,然后才进内与夫人说知。
夫人闻言,心中惊疑,向吴公道:“老爷此番回籍,将女儿抛下在川,妾身放心不下。老爷有何主见?”
吴公道:“屈姑爷此地又无产业,不过几间住房与坟墓。坟墓有人看管,住房可以托人收租。据我意思不如教女儿与亲母商议,大家一同赴秦。好在我家房子甚多,田地不少,每年租入足敷用度,还道养活不起他一家人吗?西安离京较川又近,姑爷三年后才去散馆,等他留馆后,那时才定得主见,接眷入都。彼时上路也方便省事,夫人你想我这主意错不错?”
夫人道:“老爷高见果然不差,妾身即与女儿商议。”忙吩咐快去接小姐回来,有要紧话说。
下人答应,当有仆妇乘了小轿,后面抬了大轿,来屈宅入内,禀明屈母,说夫人有要事接小姐回衙。屈母点头答应,吴小姐随换了衣服,告辞婆婆乘轿回衙。人内见了夫人,小姐道:“母亲近日康健否?今有何事教女儿回来吩咐?”
夫人道:“儿呀,你还未知,你爹爹要辞官不做,告职还乡,指日就要动身了。”
小姐闻言十分诧异,忙问道:“这是何故?”夫人遂道:“郑皇亲现在有宠,你父昔年曾因公揭参过他,如今小人得志,必定报仇,他既居权要,天子宠幸,他万一暗算你父,就有祸无福。乘早先期避祸,不做官回家,他也无可奈何。你父因抛下了你,做娘的放心不下,所以想了一条道,教你来商量。”
小姐道:“父亲有何主见?请母亲明示。”
夫人道:“你父说姑爷又无产业在此,不过几间住房与坟地。常闻姑爷说坟地是有人看管,可以放心;住房已租与人,止要托妥人按月取租,此外并无别事。如今打算请亲母与你一同我们回西安。到了陕西,我家中有的房子可以居住,一切用度可以供给。西安离京又近,姑爷往返又便。你想这条道好不好?”
小姐道:“好是好的,容女儿与婆婆商议再定。而今倒要专人写一封信,沿路迎上去交与女婿才好,省得他到川多费一番周折。”
夫人道:“不错,等我告诉你父,快专人寄信。”
母女说完了话,吴公进内又与小姐说了一切。当日傍晚小姐回家,灯下细细的对屈母说了,屈母应允同往西安,小姐随写了一封寄屈郎的信,遣乳母进衙禀明夫人,说亲家太太愿意同行,这封信务必请老爷加封,专快足迎上去交与屈姑爷。夫人接信,当与吴公言明,亲母愿去,这是女儿寄屈姑爷的信,请老爷也写一封信加封,专一妥人一路上迎去投递。
吴公道:“女儿所见极是。”随即写了一封备细信函,连小姐的信一并封固,差了一个诚实差役,重赏了盘费,命他沿途打听迎了上去。一直迎至直隶交界,谅必遇着,一路须要小心,不可遗失了书信。差役答应,领了信函,包裹了坚固,要了塘马,一路赶栈往京师大路上来迎屈生,这且慢表。
这里吴公写好乞假修墓的折子,装入折匣星夜飞递。那消半月,折已到京,由通政司挂号交奏事处呈递。天子看了奏章,是离家日久,坟茔失于修理,家无亲丁,乞恩赏假,暂行回籍修墓云云。当即批准吴守义,著赏假三月回籍修墓。四川巡抚著藩司王允公暂行护理,钦此。批折驰回,半月已到,吴公接了批折,蒙恩赏假三月。
那时已是八月初间,吴公早已将署内一切衣物等件疏拾妥当,箱笼都捆好。随择日先将巡抚印信交与藩司,命人雇好轿马人夫,接小姐婆媳来一同动身。先期三日,命小姐同婆婆去祖坟上祭,当面托付看坟之人照应坟茔。
看坟人李姓老翁,年已六旬外,开言道:“老太太少太太止管放心,我家数蒙府上恩待,白种数十亩余地,从未收过租。我一家感激非自今日始也。看守坟墓分内之事,敢不尽心!”
小姐交待已毕,随同婆婆回衙。南门外住房托了房客李姓老婆婆便管收租。此时两家行李都已料理好了,正等动身上路。再说那四川省城内大小官员与绅襟士庶,起初止知吴公不过乞假回家修墓,不久即回旋。闻家人们说起是弃官还里,此后不复出山,大家追念吴公在川三载有余,爱军悯人,待属员有礼,宽而不苛;待士子有恩,谦而不满。持身清正,办事精明,于是做万民表、万民伞,送德政匾者不计其数。吴公辞之不获,止得收下。择于八月十八日起身。
临期先是夫人小姐屈太夫人三乘轿子在前,后面有小轿数乘,是些仆妇使女。出了四川省北门,往西安大道进发。吴公动身,有两司首道首府县五营来辕叩送,复在城外十里亭设筵饯送,一路上百姓摆设香案,焚香恭送,街上摆满,接连不断。吴公十分过意不去,命人辞谢,全不肯听,无奈止好听之。
到得城门口,有绅士送。把酒三杯,依依不舍。十里亭有文武官员送,斟酒让坐。吴公立饮了三杯,打恭告辞。一路上百姓惜别有声,直到三十里外,方无人送。
是日住宿,首站新都县。
说书的且住,那吴公乞假,何以屈生尚未出都,全然不知,这是何故?不知明朝制度,凡外省有折子到京,都是批折为凭,不明发上谕,除是升迁调缺放外任才见上谕。吴公奏折由内廷批发,无人知晓,所以屈生竞茫然也。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到了傍晚,吴公到新都县城外,当有新都县知县与把总学师出城迎接进城,归公馆中,官眷早已到了多时。知县令人办差,十分丰盛。知县各官禀见,吴公概辞而不见,次日一早动身。
要知几时回到西安,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回 神童案试得面首· 第十六回 空幻中果报既昭 鹦鹉唤大梦始觉·梧岗主人 第二回 华柔玉命题亲考试 蒋青岩出像拟娇娆·南岳道人 第三十三回 人陷惜名花泪珠还债 返魂无国手碧玉沾泥·张恨水 第十一回 丧良心酒鬼卖甥 报深恩美婢救·蕙水安阳酒民 第十五回 孟观察倒霉逢泼妇 张夫人仗义夺孤儿·苏同 第二十七回 酬仙惠建庙祀三贤 报亲恩称觞祝二老·秦子忱 第七十四回 放风筝寄怀好友 补修禊启订同心·陈少海 第十六回 佳人才子大团圆 丑妇蠢夫皆遂意· 下卷·芙蓉主人 第八十七回 桂侣佺奋拳打鬼 林之孝大笑归神·陈少海 第五回 人替死寒儒享安乐·潇湘迷津渡者 第十四回 魏临川暗使毒计 冯子清明受灾殃· 第一回 念先泽千里伸孝思 虑后裔一掌寓慈情·李海观 第十七回 三学生员递公呈 知县缉拿魏临川·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