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回 试题榜冰玉约园游 邀乞巧蕙兰订仙偶

作者: 佚名

    话说贾母正在劝留林如海,忽见贾珠匆忙进来,寻姑老爷说话。原来警幻仙姑那边奉到玉皇批敕,打发人送了来的。林公连忙站起来,从贾珠手中接过一看,乃是念他任职贤劳,特恩予假半年,俾资休养。宝玉从旁看见,不禁狂喜。笑道:“姑爹这可得多住住了。”又念给大家听了,莫不喜形於色。

    贾母笑对林公道:“人留不如天留,这才是天恩高厚无微不至呢。”凤姐笑道:“咱们说一千句话,不如这一张纸条儿。姑老爷这还有什么说的?”贾母和众人都笑了。此后林公便暂在太虚幻境住下。贾夫人因住得长了,也搬到绛珠宫同居,有时两边住住。

    众人中头一个喜欢的,当然是黛玉。她自幼失了父母,如今还能在身旁朝夕待奉,这真是生平想不到的。其次便是宝玉,向来是喜欢聚不喜散的脾气,又深体黛玉的心思,巴不得林公夫妇在这里长住才好。其余诸人,面子上也都是喜欢的。只宝珠见林公一时不走,便要独自先行,禁不得宝玉千哥哥万哥哥的央及他,也只可暂时住下。

    自从贾夫人搬到绛珠宫,宝玉无须常在那里,替林公解闷。腾出功夫,便一意督促园工,堆山凿池,起楼竖阁。又要忙着添置铺垫陈设。一面亲督人工移花补树。又有一个多月,方才大致告竣。想趁着林如海在此,求他题些匾额对联。

    那日天气睛暖,亲自去请了林公,又约了贾珠和湘莲、秦钟诸人,陪着到园中逛逛。一时林公到了,先至贾母处稍坐,然后会齐众人,一同入园。从工字院旁一个月亮门过去,经过两三层院宇,遍是山石堆砌,高下纵横,点缀入画。又走过一处大座落,那山石越发多了。石山上尚有几处台榭,从一山洞走过去,只见四面俱是层峦叠嶂,松篁交翠,曲径索纡其间。许多奇石或如卧豹,或如蟠虬,或如立鬼,状态不一。只不知从何走去方是正路。宝玉笑道:“姑爹随我来吧。”

    说着,便引林公诸人走到一段峭壁之下,山回路转,见一洞门。秦钟搀了林公,从洞口进去。洞中都铺着青石,甚为平坦。旁有石罅,漏着天光,纡回窈折,不知几转方才出洞。及至走出,又是一带清溪,迎面拦住。远远看去,飞楼对岸,杰阁连空,映带着许多花树。林公笑道:“此处布置甚巧,只是路径太曲折了。老太太和女眷们怎么好走呢?”宝玉道:“这是抄近路。若是从那处大座落直走过去,另有一条平坦大路,可就绕远了。”

    林公又问道:“这里又没有船,可怎么过去呢?”宝玉道:“船是有的,此时还用不着。”又引林公和众人从一座石山穿过去,见近溪沿岸遍围着白石栏干,路出柳阴,芳洲在望,那洲中也小有亭榭。又走了几十步,石栏曲处出现一段竹桥,从竹桥上迤逦行走,至一六角水亭。

    林公走得有些乏了,便在亭中倚栏坐下,看四面的风景,笑道:“此处颇似西湖的平湖秋月。”宝玉便请命名。林公道:“我素日不长於此,你们都有捷才,想出来大家商酌吧。”湘莲道:“咱们坐在这里,一阵阵荷风吹过来,从心里都是爽快的。”秦钟道:“就取这个意思,名为劳何如?”贾珠道:“前人的诗‘荷叶绕门香胜花’不如名为香胜。”宝玉拍手叫绝。林公道:“我集了一副对子,也不甚切。”便念道:

    碧云梦后山风起;长笛声中海月飞。

    大家无不赞美。坐一会儿,又出亭向洲上走去。见迎面是一座水榭,云窗四敞,湘帘半垂。窗外便是荷池,翠叶亭亭,迎风欲舞。湘莲笑道:“这里才称得‘香胜’二字。”宝玉道:“就取名披香何如?”林公点头微笑。贾珠道:“还是姑老爷想一副对子吧。”林公道:“你们也想一两联,不要为我微才所掩。秦钟道:“我也集了一联,不知可还用得。”随即念道:

    小园新展西南角;明月平分上下池。

    林公道:“这两名好象在哪里见过的,句子也无甚深意。”宝玉道:“我集一联长短句罢。”随唤人取出带来笔砚,写的是:

    家在落霞边横波清翦西湖水;梦回芳草夜天风吹送广寒秋。

    林公看了笑道:“这真是司文院中人语,绝没有人间一点烟火气。”贾珠等也跟着称赞一番。大家走至洲外,看看远景。又走过一段溪岸,忽见高岭在前,松桧遍山,浓翠欲滴。宝玉道:“这里山路虽平,究竟走着吃力。咱们绕别路过去,也是一样。”林公道:“久不登山,借此练练腰脚也好。”便同众人缓步上去。那山路全用白石子砌成的,却还好走。轻过几层山径,见山腰有亭,即至亭内稍歇。宝玉道:“这亭子题个什么呢?”湘莲道:“半山亭就很好。”秦钟道:“还不如取名‘积翠’呢。”林公道:“此间眼界甚宽。我意中是‘天绘’二字,也集了一幅短联,你们看是如何?”随又念道:

    湖山绕尊酒;环佩拥神仙。

    贾珠道:“难得只十个字,又有景,又有人。”宝玉更欣赞不置。林公道:“这里的山也是现布置的么?”宝玉道:“这是原来的,只添些树木。若是平地为山,哪有这么神速呢?”又从那亭外寻路上去。那山路便渐渐窄了,两旁都是松树,意境幽峭。

    宝玉、湘莲二人忙上前搀扶林公,走到山顶平处,乃是凹字短墙围着,两层朱阁门,窗栏雕刻得非常精致。凭栏四望,远山近水俱在眼前。宝玉邀林公和众人登阁小坐。贾珠道:“这里看月赏雪都好。”林公道:“若是春秋佳日,在这里焚香读书,那才是清福呢。”湘莲道:“此处占全园之胜,要好好想个名字。”贾珠道:“若论风景,居高临下,看得最远。就名为‘遐镜阁’如何?”林公道:“‘遐镜’二字固新,未免把青山抛掉。你看那四围山色都凑在几榻之间,总要用‘米青’,或是‘延青’才见佳处。”众人都道:“‘延青’二字最妙。”又请林公题联。林公笑道:“我也效颦集词吧。”想了一会儿,念道:

    澹伫洞庭秋几阵凉风生客袖;笑把浮邱袖四周晴黛人雕栏。

    贾珠道:“这比宝兄弟那副意境更超了。”林公笑道:“若说清超未必能胜,略为切景而已。”一面说着,便下了山阁,从山径曲折下去。又过了两处座落,都是雕楹画栋,不及进去细赏。一路走到平地,绕过曲折游廊,见前面一片粉垣瓦屋,从墙头露出千竿翠竹。

    林公和众人走入,只见院中遍是竹阴。竹间一条甬路,用五色石子堆成,漫了许多花样。正面五间精舍,三明两暗,别有复室。后院两大株玉兰木笔,紫白交映,开得都似花伞。贾珠道:“这一处真幽雅,妙处就在这些竹子。”宝玉道:“这里结构是仿取潇湘馆大意,就是林妹妹生前住的地方,非姑爹赐名不可。”林公道:“只换一个字,名作‘湘春馆’便不显衰飒了。”又集了一副词联是:

    明月当空开宝镜;春风吹绿上眉峰。

    众人称赞一番,又从后院出去。小溪如带,上有朱栏短桥。度桥前进,穿过药圃花,别有一处院落。竹篱为障,连接花棚。一半引着木香,一半开着蔷薇。红红白白,繁英交展。棚下是个凹字厅,由厅过去,又是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门内绿柳低垂,碧桃盛放,点衬几块玲珑峰石。走到游廊尽处,是一个镜子门。宝玉将门拔开,引林公诸人进内,却是勾连搭的五间精舍。其中全用博古隔断,前有拥厦,左右分种芭蕉、海棠。秦钟见了先笑道:“这里分明就是怡红院,还有别的名字么?”

    林公走得乏了,先至抱厦坐歇,口中还赞那集锦隔断的精巧,却不知是有样本的。贾珠道:“我倒想了一个名字,取那‘乞取春明护海棠’的诗意,名做‘护春’吧。”林公道:“‘护春’二字却好,我想不如把进门的大座落名为‘护春堂’,取其笼罩全园,这里只名‘留着院’。”宝玉问留春之义。林公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送春的词。我们把它翻过来,所以取名留春,也暗含有怡红快绿之意。”秦钟集了一副对联,念将出来,是:

    一径绿苔凝晓露;万条红烛动春天。

    宝玉听了,先就痛赞。林公道:“对句却好,可惜出句不称。”随后贾珠又另想了一联,是:

    香色向人如有意,风情莫道不因春。

    原来也是集词的。林公非常称赏道:“这才是名句呢。”大家也都推服。又歇了一会儿。走出院门。从山上盘道过去,两行桃杏夹道成林,林间藏着一所清凉瓦舍。迎门是大玲山石,栽着许多异草。有蟠藤的,有引蔓的,也有开花结子的。山石后两大棵翠栝,覆阴满院。上面五间清厦,四面出廊。林公道:“此处结构颇奇,诸君何以名之?”宝玉笑道:“这也是仿家里蘅芜院的。”林公道:“那蘅芜通梦,是汉武帝李夫人故事,不知当日何取於此?如今只把‘芜’字改为‘香’字便另是一番意境了。”宝玉自己又集了一副词联。是:

    芳径与谁同斗草;花前侧听有流莺。

    林公和众人也都道好。宝玉道:“这里不要多坐了,还有好几处呢。”大家重又走出。却见前面是一带山坡竹径松林,随坡曲折。再过去便是一大片梅花,约略有几百棵。高下依山,围成香海。山坡之上,峭壁之下,有几间精室。大家看了一回,有拟名“寒香馆”的,有拟名“浮月崖”的。还是林公取姜白石“旧时月色”词意,定名为“旧月”。翻过峭壁,山景更幽。岩坳山脊处处都是桂林,桂林中有几间丹房,定名为“金粟庵”。过此岩径渐低,奇石纷出。有一处座落,疏桐瘦石,便名为“瑶林仙馆”,都不及拟联。其间尚有许多风亭水榭,一时也不能备览。

    渐渐到了平路,忽闻水声淙潺,清如泻玉,原来是一道瀑布,自山腰曲折而下,直注至下面荷塘。那段荷塘水面甚广,中有一道柳堤。宝玉引众人从雁齿桥度过,直行至柳堤南面,陡见岛屿中间水阁高峙,一路走上去,那水阁虽不甚高,却甚宽敞,前后七间三卷,左右又各贴五间横厅,面面都是绿窗油幔。贾珠道:“姑老爷今儿走多了,在这里多歇歇吧。”林公道:“好在处处都有风景流连,还不觉着甚累。”

    说着便在廊前坐下。此时夕阳欲下,水鸟翻飞。花影波光令人神怡心旷。林公道:“此间确是消夏佳处,可惜算到夏令,我的假期又满了。”贾珠道:“姑爹想个新题,以尽其胜。”林公道:“我们再慢慢着想,不可辜负了眼前佳景。”

    一时宝玉想起“小琼花”三字,和林公商量,林公道:“这三字只可作为岛名,我另想了‘涵万’两个字,作为阁名似乎还称得起。”又集了一副长联,是:

    清唱和鸣鸥为爱琉璃三万顷;御风跨皓鹤好去蓬山十二重。

    大家都道:“这才是仙笔。今天所题,要以这联为最。”正在谈论,遥见对面柳岸有一只画舫缓缓撑来,直到阁前停泊。原来玉怕林公走路累着,叫待女们撑船来接的。林公诸人上了船,仍旧谈笑,不觉已到香胜亭前。那里另有藤轿候着,宝玉照料林公上了轿,随至内室休息。贾珠和秦柳诸人便各自散了。

    那晚上,林公在赤霞宫和宝黛谈至定更,又商定了许多匾联。那园子便名作“会真园”,也是林公起的。等到贾母那桌牌散了,林公又上去坐坐。贾母笑道:“凤丫头要留姑老爷逛园子的,果然叫她说着了。”凤姐道:“咱们一半天也请姑太太逛逛园子,老太太替说说,赏我们个脸。”贾夫人道:“我也正想逛逛呢,又没外人,还用请么?”贾母道:“姑太太既答应了,咱们就凑个份子,还得你做提调。”凤姐道:“这点小东道让我孝敬了吧。”当下说定了,凤姐做东道,后天在园了里吃饭。

    宝黛二人送林公夫妇走后,回至内室说了一回闲话。黛玉道:“你今晚上到西屋去吧,我还有事呢。”宝玉道:“什么事要瞒着我?黛玉微笑不答,又再三的追问,方说道:“凤姐姐要我送她回去瞧瞧平儿,我早已答应了她。今儿没事,同她去一趟吧。”宝玉道:“我也和你们同去。”黛玉道:“你去做什么哟?”刚好紫鹃进来,黛玉便吩咐她把那边大队人马叫来,伺候二爷上任去。

    一时晴雯、麝月、金钏儿、芳官、藕官、四儿都来了,宝玉道:“你们来做什么?”晴雯道:“奶奶叫我们来请二爷,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宝玉道:“你们为什么单听奶奶的?”金钏儿道:“爷爷奶奶一样重,怎么不听奶奶的呢?”宝玉笑道:“既是这一样重,我的话你们也得听。此刻我叫你们伺候奶奶,替她宽了衣裳,送她到被窝里去。你们只管去你们的。”金钏儿道:“那个话我们可不能听。”宝玉道:“怎么我的话你们就不听了?”

    黛玉瞅着宝玉道:“你到底走不走?我可要干我的去了。”於是晴雯、麝月向前拉着宝玉,芳官、四儿等从后推着,一溜烟的走去。黛玉看着也笑了。那时黛玉如何去寻凤姐同往荣府,不必细表。却说平儿那晚上因贾琏在城外有事未回,独自拥衾闷坐,朦胧中忽见凤姐掀起软帘,走近床前,说道:“平妹妹,你们过着好日子,把我丢在脖子后头了。”

    平儿忙要站起,凤姐一手按住,便在炕沿坐下。平儿道:“奶奶怎么回来的?我们哪一天不想着奶奶!前儿我还和宝二奶奶说,要跟她上太虚幻境去见您呢。”凤姐道:“想不想的也是那么回事,难得你看顾姐儿。若不亏了你,早被那黑心的叔叔、舅舅给卖掉了。眼下姐儿嫁过去,他们待承的怎么样?”平儿道:“姐儿出了门子,公婆待她很好,小夫妻也和睦,姑爷还中了副榜。前个月姐儿还回来看龙船呢!奶奶只管放心吧。”

    凤姐道:“我听说你添了个大小子,二爷也让你给管好了,这真是红萝卜加辣子,看不出来的。我从前饶那么看着还看出故事来呢。”平儿道:“咱们二爷这两年也收心了,我哪里管得住呢?就这么着,那些玩笑地方也断不了去。”

    凤姐又问起家事,平儿将宝钗一番整理,如今不愁家用,都和她说了。凤姐道:“论理也该叫她们办去,咱们贴尽心力,终归要到那房里去的。”正说着,忽然把眉头一皱道:“嗳哟,说了半天,把要紧的话倒忘了。我从先有一笔私房,存在丁字街舅奶奶那里,怕咱们糊涂爷知道了又要乱花,总没有提起。你们若有正经的用项,只管往舅奶奶那边拿去,她那人倒是一文不苟的。”平儿道:“无凭无据的,人家就肯给么?”凤姐道:“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凭据哟。她若不信,只叫东府大奶奶过个话就得啦。”

    话还未了,只听窗外有人叫凤姐姐,仿佛黛玉的声音。凤姐连忙站起道:“你们好生过吧,我是和林姑娘来的,她去看云姑娘都回来了,正找我呢,将来有空儿再来瞧你。还有一句话带给二爷,那二姨儿也在我们一块儿呢。”平儿要起来送她。凤姐使劲一推,忽然惊醒。听那更鼓,正在三更时候。心想这个梦非常真切,决不是心里想的。又想起凤姐生前对她那番恩意,不免伤感。

    第二天闲的时候,便要去寻湘云,问她曾否梦见黛玉。走到园里,却遇见湘云正往宝钗处,就和她一路同去。两人将梦境对说了一回。湘云说到贾母和林如海夫妇,都在太虚幻境住着,新近盖好了园子,比大观园还大,将来还要约我们去逛逛。这是凤姐没有说的。

    一时到了怡红院,宝钗正在剪纸块儿,教给惠哥儿认字。见湘云、平儿进去,忙将字块搁下,大家相见。湘云笑道:“宝姐姐,你又唱机房训干了,哥儿出风疹子刚好,还该让他的养养,赶碌得过余了,也不好。”宝钗道:“这孩子真皮实,出疹子那两天也不肯歇着,一好了自己就要认字。每天总要认十几个字呢。”平儿道:“我看蕙哥儿将来也同她哥哥一样的。那兰大爷小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的背唐诗,我们都眼见的。老爷那年带他出去做诗,也不过才十三四岁罢了。”

    湘云道:“俗语说的好,大萝卜哪用尿浇。就是宝二爷当日,也何曾一天用过苦功。一出去考就高中了。”宝钗道:“你们俩怎么会凑到一块儿的?”湘云道:“昨儿晚上林丫头给我托梦,说是送凤姐姐回来的。我想来寻你,问你见着了她没有。不想一出门,就碰见了平嫂子,背了凤姐姐的一套话,一定是她们真回来了。”宝钗道:“她昨儿并没来瞧我。”湘云道:“林丫头还说起,她们那里新园子盖好了,有一所叫‘蘅香苑’,是给你预备下的,叫我们一起去呢。”平儿道:“宝二奶奶那回到太虚幻境,是怎么去的?”

    宝钗不肯说黛玉留香的话,只说道:“我也是林姑娘来接,跟了她去的,自己怎么能去呢?”平儿也就信了。大家说了一回话。同至王夫人处。刚巧尤氏和佩凤、偕鸾都在那里。宝钗道:“大嫂子今儿倒有空出来走走。”尤氏道:“哪里是有空哟,你大哥哥打发人来,接他们俩到任上去,好替了蓉儿回来,照管家务。我带她们来辞行的。”湘云道:“大嫂子,你是堂堂节度夫人,为什么自己不到任上去风光风光。”尤氏笑道:“像我这烧糊了的子,还风光什么?那蓉儿媳妇又是个木头,任什么事不肯开口。我若一走,那府里可就散了。”

    王夫人道:“那府里真亏你一个人撑着,从前有个凤丫头在世,我一切交给她,就没知道当家的苦处。这两年可尝够了。若不是宝丫头和平儿,还不知过到什么地步呢。”尤氏道”太太到底是福气人,若是蓉儿前头媳妇还在,我也舒服多了。”又问王夫人要南边什么东西,好叫蓉儿带了来。王夫人道:“我可短什么呢?只要他们在外头荣宗耀祖,比带什么东西都强。”一时,尤氏退下,平儿请到她那屋去坐坐。尤氏道:“我和宝二奶奶还有话要说呢。”又到宝钗处坐了一会儿,方才回去。

    此时贾兰在京圣眷甚隆,署邢部不到三个月,便实授吏部侍郎,入直军机赞襄政务。一切亲朋称贺,家庭训勉,无待细述。从此每日丑末寅初,就入朝办事。这两年朝廷将西郊静明清和诸园重新修复,奉皇太后驻跸。自春季至冬初,都在御园听政。贾兰因城内往来不便,只可在海淀赁了一所大四合住宅。携同梅氏、权哥儿在那里分住。到了六月底,正遇着时太庙,接着又有几处祭祀。皇上这些日子还宫听政,贾兰也带了梅氏母子回来。

    那天是七月初六,梅氏五鼓起来,照料贾兰入直。歇了一会儿,天已大亮,梳洗完了,见晨光尚早,想起明日便是七夕,和麝云、怜云取些秫秸面粉、零碎绸绢制成星桥云帱,并牛郎织女之像。牛郎装的是蓑衣草笠,织女穿的是云锦彩衣,以至机丝鞭辔妆镜巾箱,无一不备,而且迫肖如真。李纨见了,深喜她做得工巧。赶着约了探春、惜春、宝钗、平儿、湘云、岫烟在园中缀绵阁陈设巧台,预备下蛛盒针碗。又命婆子们采了许多瓜果莲藕,一面打发人分头去请薛宝琴和李纹、李绮。

    又因那天是巧姐的生日,也接她回来玩耍。刚好微雨新凉,缀锦阁下排列几十盆建兰,湘帘四垂,幽香袭袭。过了晌午,探春、惜春、岫烟、宝琴、李纹、李绮先后来到。宝钗带了蕙哥儿,平儿带了英哥儿,邢岫烟带了兰香,梅氏带权哥儿,还有那些丫鬟们,也打扮得花花绿绿,都来凑趣。大家见梅氏捏的牛郎织女栩翎如生,无不称异。

    蕙哥儿比他们大些,走到案前,指指说说,更为高兴。宝琴笑道:“姐姐和二嫂子叫他们小夫妻越今儿见见面罢。”探春笑道:“李三妹妹,我和你做个现成的大媒。”说着便拉着李绮走过去。探春抱了蕙哥儿,李绮抱了兰香,彼此交拜。蕙哥儿只是笑,探春、李绮又抱了他们向李纨、宝钗双拜。李纨笑道:“这两个孩子真是天生的一对儿,我都替宝二婶子喜欢。”探春道:“大妈和奶奶给什么见面礼呢?”李纨便叫碧月去取贾兰琼林宴的银杯,给了蕙哥儿,说道:“愿你也像你哥哥早早高中,玉堂归娶。”宝钗从髻上取下一支紫珠翠凤钗,递给邢岫烟道:“这就算我们的聘礼罢。”

    正在斗笑,丫鬟们回道:“姐儿回来了。”巧姐进来,先见了平儿,方和众人见礼。”说道:“我急得什么似的,偏是雇的车,那骡子只是走不快,这时候才赶到,可不迟了么?”李纨道:“你来的得正好,大家还没拜织女呢。”巧姐也把带来的几笼子蝈蝈,送给哥儿们玩。又抱着哥儿,逗他玩了一会儿。李纨见人已到齐,便催着丫鬟们把蜘蛛盒子摆上,各人标个暗记,一面供上瓜果莲藕,点起画烛,热着沉檀。

    众人依次拜了,只惜春不拜,笑道:“你们乞巧,我只守拙。”探春道:“玩儿的事,何必这么认真。”湘云笑道:“守拙也好,回头把傻大姐请出来,你多拜几拜就是了。”说得众人大笑。那些丫鬟们跟着也拜了,各人拿个绣针,在水碗里扔下。看他的影子有像棒锤的,有像秤钩的,也有像笔管的,各自猜想。语声一住,那蝈蝈便咯咯的乱叫。探春嫌吵,也有把供过的果子分给孩子们,说道:“你们带回去玩吧。”奶子、丫鬟们便哄着他们先自回去。这里众人三三两两到院中随意走走,看些秋色。有些懒散的,只在缀锦阁中闲话,或是拿出随身镜盒,匀脂扑粉。

    等到傍晚,大家揭起蜘蛛盒细看,少的只网了一两丝,也有网不成形的,只宝琴的像个八角,李纨的像冰纹,探春的像方胜,宝钗的像个如意,那兰香的刚好网成了一朵兰花,花心花瓣都有。众人都道:“到底是仙女的与众不同的。”李纨吩咐丫鬟们,把这些蜘蛛放在青草棵上,别伤了他。

    大家在帘前看了一回兰花,探春道:“刚才人多了,兰花的香一点闻不见,此刻才觉出来。”邢岫烟道:“兰花本是好静的,所以比作君子。”薛宝琴道:“常言说的春兰秋菊,咱们起过菊社,何不再起个兰社呢?”宝钗道:“若起兰花衬,再编出问兰、簪兰、兰影、兰梦各种题目,不但牵强,也决做不好。”李纨邀大家同至藕香榭坐席。

    那时候荷花开过,还有新开的晚荷,三朵两朵的隐在绿云堆里,更显得亭亭有致。大家传筹行酒,流连至初更方散。巧姐不及出城只得在平儿处住下。平儿和她说凤姐此番托梦,如何追恨既往,如何悬念目前。巧姐听得伤心,直哭了一夜。

    贾琏那晚,正在城外请吏部的人打点选缺之事,他早就捐复了同知,大加捐花样,本来可以望选的。只因贾珍托他看家,所以并没去投供。这回说贾蓉要回来了,便想趁此打点出去。贾兰虽是吏部堂官,到了选缺,还在司官经承们手里。这几天拜了两个司官,又和经承们在像姑下处宴会,就为此事。那天因夜晚了,不得赶城进来,第二天方得与巧姐见面。问知巧姐家庭和睦,也替她喜欢。又劝她姑爷捐个京官,出来历练。巧姐笑道:“他也捐了个中书科,可哪会做官哪?别叫他出来打嘴了。”

    又过了两天,贾蓉从南阳来到,贾蔷先得了信,通知贾琏,同在宁府等候。听说蓉哥儿到了,便一同迎了出来。只见贾蓉满面风尘,见着贾琏,连忙请安道:“二叔这回多受累了,我父亲本要替你想法子过班的,您一定不要,侄儿好好的买个丫头,孝敬二叔吧。”贾琏笑道“”我两头跑跑算什么,倒亏得你蔷兄弟一直在这里盯着,他和龄官那件事你早点替他办了罢。”贾蓉道:“这事早就该办的,我和我父亲说了,已经打发人带了款子替他办去了。蔷兄弟怎么谢我呢?”说罢,瞅着贾蔷一笑。贾蔷谢过贵蓉,又拜谢贾琏。贾琏笑道:“我只替你们传传话,也值得一谢么?”

    琏蔷二人又陪着贾蓉进去见尤氏。尤氏自是欢喜,说道:“你去了几年,官是升了。脸上可改了样儿了。”贾蓉道:“脸上比先前瘦些,身子倒还结实。”尤氏道:“若不是我尽着写信催你,你爷还不放你回来呢。家里现放着两三个世职,你媳妇还没添养,这不是一件要紧的事么?”又问姨娘们到那里可好,又细问贾珍的起居和在襄南的情形,说了好一会儿,方同琏蔷二人退下。

    那贾蓉在营里受了几年辛苦,同到家中自见舒服,却只歇了几天,又要赶到滦阳去。

    不知为的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三十七回 三教堂青楼成净土 百花姑白骨演旁门·丁耀亢
  第十一回 姚太监当权惟使势凶且益凶 江小姐至死不忘亲托而又托·
  第九回 鼠窃贼一朝得志 乌合众三路兴兵·天花才子
  第四回 裂中华天愁地惨 遭劫运山赭川红·郑权
  第十四回 背前盟雷击狐女 借白银殡葬老母·竹溪修正山人
  第二十二回 授中书文士从军 擒护法妖人遁土·庾岭劳人
  第七十九回 沈兰姑训子成名 陈宝书童年登第·西泠野樵
  第十一回 至诚心登堂晋谒 暗有意且寓陈蕃·天花藏主人
  第二十八回 试巧韵赛咏菊花诗 感寂寞燕哭竹枝头·尹湛纳希
  第十六回 平北公承恩完配·素庵主人
  普依祠·
  第七回 二篾客痴心请友 张天佩捉弄奸人·
  第4回 爱贤才老师荐幕友 入险境侠女救书生·
  第二十七回 祝寿指迷·长安道人国清
  秋夕访琵琶亭记·李昌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