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范周

  周字无外,赞善大夫纯古之子,仲淹侄孙。所居号范家园。

  木兰花慢

  美兰堂昼永,晏清暑、晚迎凉。控水槛风帘,千花竞拥,一朵偏双。银塘。尽倾醉眼,讶湘娥、倦倚两霓裳。依约凝情鉴里,并头宫面高妆。

  莲房。露脸盈盈,无语处、恨何长。有翡翠怜红,鸳鸯妒影,俱断柔肠。凄凉。芰荷暮雨,褪娇红、换紫结秋房。堪把丹青对写,凤池归去携将。

  宝鼎现

  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乘丽景、华灯争放,浓焰烧空连锦砌。睹皓月、浸严城如画,花影寒笼绛蕊。渐掩映、芙蓉万顷,迤逦齐开秋水。

  太守无限行歌意。拥麾幢、光动珠翠。倾万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轮骈鼓吹。控宝马、耀貔貅千骑。

  银烛交光数里。似乱簇、寒星万点,拥入蓬壶影里。

  宴阁多才,环艳粉、瑶簪珠履。恐看看、丹诏催奉,宸游燕侍。便趁早、占通宵醉。缓引笙歌妓。任画角、吹老寒梅,月落西楼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一百八十六·彭定求
  第四出 遣訉·许自昌
  卷三·唐·蒋一葵
  奇迹·闻一多
  卷十七·唐圭璋
  三集卷六十五·乾隆
  三集卷四十二·乾隆
  提要·陈起
  卷二十·佚名
  补遗卷十八·陈元龙
  卷六十四·陈廷敬
  卷上·惠洪
  燕堂诗稿·赵公豫
  卷八·黎民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三·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三唐 皇甫冉 撰五言律诗润州南郭留别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君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祭张公洞二首尧心知稼穑精意绕山川风雨神斯应笙镛诏命传沐兰秪扫地

  • 卷二十七 雍熙三年(丙戌,986)·李焘

      起太宗雍熙三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戊寅,德彞為右千牛衛大將軍、判沂州,時年十九。會飛蝗入境,吏民請坎瘞火焚之,德彞曰:「上天降災,守土之罪也。」乃責躬引咎,齋戒虔禱,而蝗自殪。   先是,知雄州賀令圖與其父岳

  • 卷十一 開寶三年(庚午,970)·李焘

      起太祖開寶三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癸丑,廢海州東海監,復為縣。   辛酉,詔諸州官吏次第審察民有孝弟彰聞、德業純茂者,(案宋有德行純茂科。宋史及宋史記、薛應旂續通鑑皆作德行純茂,此作德業純茂,「業」字誤。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八·乾隆

      附明唐桂二王本末【桂王一】  【丙戊】我  大清  世祖章皇帝顺治三年冬十一月故明兵部尚书丁魁楚兵部侍郎瞿式耜等以桂王由榔【明神宗孙桂王常瀛次子】称号于肇庆初桂王常瀛卒于梧州长子安仁王由袭封未几

  • 东林列传卷五·陈鼎

    ○明石有恒传石有恒字伯常湖广黄梅人性高洁以文章名万厯三十四年举于乡四十七年始成进士与邹元标最善尝持其书来东林纳交于诸君子初授浙江遂安知县下车以避劳邀利畏祸三事自誓以程朱正学课士训民输运不任里甲羡缗公贮

  • 一○三四 军机大臣为奉旨致撤写过各分《内则衍义》并将刻本查出销毁事致武英殿交片·佚名

    一○三四 军机大臣为奉旨致撤写过各分《内则衍义》并将刻本查出销毁事致武英殿交片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十日交武英殿:所有《内则衍义》一书,现在奉旨,着将写过各分四库全书内查出,将卷首序文照《实录》内开截原文照改,其表

  • ●卷之四·吕坤

    清均地土 改复过割 编审均徭 征收税粮 敛解边饷 查归流民 附山东招抚逃民劝语 弭捕盗贼(当与风宪约中盗情十一欵宪纲中盗源十四条狱政中辨盗一篇会看) 修理桥道(守路附) 解送军囚 禁谕乐户 ○清均地土 州县之弊莫甚于

  • 二十一年·佚名

    (己未)二十一年大明正統四年春正月1月1日○庚辰朔,上率王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及群臣朝賀。諸道進箋進方物,忽剌溫指揮都里也老奴好、骨看亏知哈指揮時仇時方哈、吾都里千戶甫古老、吾郞哈指揮都時於古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五·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遍學品第七十二之二   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無自性離諸戲論不可得者.諸菩薩摩訶薩   由何等道得入菩薩正性離生.爲聲聞道爲獨覺道爲如來道。佛告善現.諸菩薩摩

  • 对于文艺政策之管见·太虚

    ──三十二年三月在重庆狮子山作──承张先生以“我们需要的文艺政策”询及刍荛;再经详阅之下,窃觉所标示“六不、五要”,既甚惬当,而阐明文艺与政治之连系及三民主义应有文艺政策之意义,尤极精彩!惟有希望全国文人作家能协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王舍城有外道出家名舍罗步。住须摩竭陀池侧。于自众中作如是唱言。沙门释子法我悉知。我先已知彼法.律而悉弃舍。时。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

  • 生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舅甥经第十二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佛告诸比丘。乃昔过去无数劫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御府织金缕锦绫罗縠。珍好异衣。见帑藏中琦宝好物。贪

  • 卷第九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二十一眼根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灭。缘识及缘缘识。于九十八随眠中。一一有几随眠随增。答眼根灭缘识。欲色界二部

  • 卷第七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五五取蕴者。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有五取蕴。谓色取蕴乃至

  • 震泽长语·王鏊

    笔记。明王鏊(1450—1524)撰。二卷。鏊有《王文恪公集》已著录。此编约成于嘉靖初。凡分十三类:经传、国猷、官制、食货、象纬、文章、音律、音韵、字学、姓氏、杂伦、仙释、梦兆,共一百六十一条,近三万字。是编言史论致

  •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青罗真人讲说。谓世间众生不修正道,「不知五行推运,十一曜照临,主其灾祸」。若能上观星斗运行之度,预知灾祸将

  • 闽海纪略·佚名

    不分卷。清未著撰人。作者生平不详。是书记事起自顺治元年(1644年),唐王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此书各篇皆记郑氏史事,对清初禁海政策详述始末,对禁海政策对沿海各地人民造成的危害,亦

  • 灌顶王喻经·佚名

    佛说灌顶王喻经,一卷,宋施护译。以三种之灌顶王为喻,而说三种之比丘。说王有三时受灌顶法,常所思念,苾刍于出家,净法眼,尽漏三时,亦常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