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溪子甘泳(东溪集)

泳字中夫,一字泳之,自号东溪子,崇仁人。性刚正,不与时俯仰。平生不娶,效林和靖。读书不拘绳尺,尤工于诗。年二十余,浪迹东南,受知于徐径畈、杨东涧。又与赵东林、黄大山、林正庵、曾平山游。至元二十七年卒,有《东溪集》。黄大山序其诗,谓高不诞,深不晦,劲不粗,全体似李贺而不涉于怪怪奇奇。《出岭杂言》一首,凡一千四百字,随事起义,随义炼句,古今大篇,未或过之。所作甚富,鳌溪刻本止七百三十余篇,今亦失传,可惜也。 

秋风词 

自述 

晚立黄洲 

陪完颜御史行金石台分韵得丞字 

归来 

过南湖 

与危见心同和完颜御史沂联步踏月韵 

小绝 

夜坐 

早睡 

酒醒 

书生 

暂憩 

归舟二首 

下豫州 

托意 

新春 

看梅 

○秋风词 

昨夜西风来,人间雨如海。山摇摇,秋洒洒,早起□□轮老红竟何在,惟有残云漠漠弄凉态。千林万叶淅沥作,岂无绿色,奈何凋零。四时更变化,宋玉何为愁,直须痛饮千斛酒。亦不知有春,亦不知有秋,鸿蒙适我汗漫游。绝怜九辩大萧索,争与虫声起篱落。东溪子今夕呼月当中天,看我大醉西风前。便令秋满八千岁,我醉依然月下眠。 

○自述 

总角希闻道,残生乃付诗。□曾前辈识,敢辱近人知。飘泊身余健,萧闲鬓欲衰。一帘书四壁,寒日在清池。 

○晚立黄洲 

今度阑干倚,苍茫入暮天。碧溪分市井,华屋乱云烟。钟隔春来树,灯流夜去船。惜哉题柱壮,琴动凤凰弦。 

○陪完颜御史行金石台分韵得丞字 

胜景踰千载,吾人得共登。五峰交地势,一水合沙棱。荆国成何事,浮丘有异能。山头有田父,未必识中丞。 

○归来 

谓我犹羁旅,归与已的然。风霜高枕外,江海小诗边。达磨移华夏,庄周侮圣贤。向来知此事,未敢弃余年。 

○过南湖 

忽有一事碍胸次,摆脱不去呼酒来。溟溟蒙蒙混沌在,坦坦荡荡虚空开。精神一生留笔墨,形骸昨夜为尊罍。年年看梅今白发,晴日江路行莓苔。 

○与危见心同和完颜御史沂联步踏月韵 

明月送人归,明月照人宿。月落梦醒时,清霜压寒屋。 

○小绝 

一夜睡不着,小窗天忽明。林塘寒鸟聚,听得最初声。 

○夜坐 

林风自潇潇,山雨时洒洒。丈夫七尺躯,地炉使吾矮。 

○早睡 

病来贪睡早,推月出山前。月色不相舍,小窗还自妍。 

○酒醒 

酒醒桂花发,狂歌对花前。邻家大骂我,夜半惊人眠。 

○书生 

踉蹡趣讲席,读诵斗高声。我亦曾如此,而今白发生。 

○暂憩 

平生湖海游,南北东西路。几度梦残时,云深不知处。 

○归舟二首 

片帆悬空秋满腹,凉月淡淡天无波。平生湖海元龙意,早入西风渔棹歌。 

天壤岂无苏季子,恨我不识韩荆州。遥山苍苍暮云碧,何许一笛芦花秋。 

○下豫州 

壮怀忍共白云间,孤负僧房屋半闲。卖却牢 【一作穷。】 愁三万斛,载将明月入西山。 

○托意 

旧时灯火不知年,托意篇章末世传。胸次只今无此事,听风听雨过残年。 

○新春 

花红柳绿也逢时,润色青春有小 【诗】 【时】 。人世苦无吾辈在,东风寥落亦堪 【悲】 【愁】 。 

○看梅 

独坐怱怱不自适,出门偶见梅花开。自从开辟到今日,此是东风第几回。 

猜你喜欢
  吴奕·唐圭璋
  李秀兰·唐圭璋
  远山堂曲品提要·祁彪佳
  第一齣~第八齣·王錂
  卷一·贯休
  鹤年诗集卷二·丁鹤年
  卷十六·吕本中
  卷三十·郭知达
  卷六十七·曹学佺
  卷三十六·曹学佺
  宛陵羣英集巻三·汪泽民
  卷九·文洪
  卷一百十八·佚名
  御选明诗卷九十七·康熙
  卷五·蔡正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关汉卿

    (孤一折)(夫人一折)(末、六儿一折)(正旦上,云)好烦恼人呵!(长吁了) 【越调】【斗鹌鹑】短叹长吁,千声万声;捣枕捶床,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因甚顷刻体?则伤我取次成。好个个舒心,干支刺没兴。 【紫花儿序】好轻乞列薄命,热忽

  • 卷十三·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十三     无锡浦起龙撰外篇疑古【第三○旧注十一条或作十二条今刋去】盖古之史氏区分有二焉一曰记言二曰记事而古人所学以言为首释【以记事托记言发端起议】至若虞夏之典商周之诰仲虺周任

  • 卷二一七 唐紀三十三·司马光

      起閼逢敦牂(甲午),盡柔兆涒灘(丙申)四月,凡二年有奇。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天寶十三載(甲午,公元七五四年)   春,正月,己亥,安祿山入朝。是時楊國忠言祿山必反,且曰:「陛下試召之,必不來。」上使召之,祿山聞命卽至。庚子

  • 卷五十三·佚名

    二月初一日(甲午),福康安、海兰察、鄂辉同奏言:贼首逃入内山,经臣等分派官兵堵截要隘,令各番社生番在内山一体截拿。兹据社丁杜敷报称:『林爽文带领匪众六、七千人,在埔并社至埔尾沿溪山沟内逃走;因东南一带变銮等社生番堵截严

  • 第四十九卷清道光(二)·缪荃孙

    十六年正月辛卯,以陶澍奏江广盐务滞销,纳尔经额又奏楚岸盐斤短缺,两省同时具奏,情形互异。谕陶澍、纳尔经额查明据实奏报。癸巳,陶澍等奏筹议约束粮船水手章程,下大学士、军机大臣会户部议。乙未,展缓江苏高邮等三十九州厅县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一·允秘

    表一【亲王 郡王】和硕礼亲王和硕英亲王和硕睿亲王和硕豫亲王和硕肃亲王和硕承泽亲王和硕郑亲王和硕敬谨亲王和硕頴亲王和硕端重亲王多罗饶余郡王多罗克勤郡王多罗谦郡王多罗顺承郡王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一

  • 卷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九明  杨士奇等  撰圣学宋宁宗时卫泾上奏曰臣闻学之为王者事自昔帝王莫不以学为本然学有小大分章析句牵制文义此书生之学也究圣贤之用心明古

  • 八 民国初年的旅行——太行山与山西铁矿——云南与四川·胡适

    民国二年十月,南通张季直先生(謇)到北京就农商部总长之职(原有的工商部和农林部合并为农商部)。他是提倡当时所谓&ldquo;棉铁政策&rdquo;的。他的次长是武进刘厚生先生(垣),也是实业家,又是矿政司司长张轶欧早年在南洋公学时的

  • 梁銮·周诒春

    梁銮 字子铃。年三十岁。生于广东顺德县。未婚。光緖二十九年。自费游美。宣统三年。入太平洋学校。习美术。民国四年。毕业回国。通信处。广州仁济街公医斋舍。Leung, Louis.-Born in Shun-Te, Kwangtung, 1887. Ar

  • 序·郑玄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颖达等奉敕撰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夫人上资六气,下乘四序,赋清浊以醇ㄤ,感阴阳而迁变。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喜怒哀乐之志,于是乎生;动

  • 人谱·刘宗周

    人极图说无善而至善,心之体也。即周子所谓太极,&ldquo;太极本无极也&rdquo;。统三才而言,谓之极。分人极而言,谓之善。其意一也。继之者善也。动而阳也,&ldquo;乾知大始&rdquo;是也。成之者性也。静而阴也,&ldquo;坤作成物&

  • 卷九·朱鹤龄

    <经部,书类,禹贡长笺钦定四库全书禹贡长笺卷九      呉江朱鹤龄撰黑水西河惟雍州【雍去声】尔雅河西曰雝州应劭曰四面积高曰雍【东二崤西陇山南商山北甘泉九嵏诸山】王肃曰西据黑水东距西河【古注误作西距黑水

  • 梵网合注卷第五·智旭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戊)二明四十八轻戒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总结。 (己)今初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初句结前。次句示后也。 (己)二别释四十

  • 维摩诘经序·太虚

    维摩诘所说经者,开示不可思议解脱者也。其不可思议之处,乃在其即俗事而真理,镕融不二;盖非如是,则舍离尘之出家众,其在家士女将无得预圣流之分。且中华民族宗在人伦文化,注重现世,非示以人事之常即达佛理之极,则舛驰而不能入。

  • 卷九十六·佚名

    释如化品第八十七【经】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诸法平等,无所为作,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平等中不动而行菩萨事,以布施、爱语、利益、同事?&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是诸法平等无所作,

  •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佚名

    南天竺三藏金刚智奉 诏译尔时金刚手虚空库菩萨摩诃萨。观察天宫诸大菩萨天龙等八部。而从座起偏袒右肩。白释迦牟尼佛言。乃往古昔无量俱胝大劫。为求法故。流转器世间。多有波旬王等令我多退佛法。唯愿薄伽梵。听示

  • 卷第二十四(第四诵之四)·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四(第四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安居法第四佛在王舍城。诸比丘夏中游行诸国土。践蹋生草夺诸虫命。尔时诸异道出家讥嫌责数言。诸异道沙门婆罗门。夏安居时潜处隐静。譬如鸟日中热时避暑

  • 第四品·佚名

    第一章 家住阿罗汉论今名家住阿罗汉论。此处,见彼贵族子耶舍等住于家住之姿相得阿罗汉,而有&ldquo;家住阿罗汉&rdquo;之邪执,乃北道派。一(自)有家住阿罗汉耶?(他)然。(自)阿罗汉有家住之结耶?(他)实不应如是言&hellip;&hellip;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