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待制雍

雍字仲穆,孟俯仲子。夙慧,有父风。以荫守昌国海宁二州,历官翰林院待制。 

春夜曲 

早春 

暮春 

结羊肠 

美人曲 

千里思 

有所思 

七夕二首 

古诗 

思归 

初秋夜坐二首 

秋声 

即事 

○春夜曲 

去年美人未还家,绿窗青春桃始花。桃花今年只依旧,美人别后长咨嗟。芳心欲传向谁愬,卷却罗袖弹琵琶。琵琶声哀思欲绝,衣上啼痕几时灭。共君别久胡不来,菱花宝镜生尘埃。君隔扬子江,妾居黄金台。台虽高,望无极,人万里兮天咫尺。春水绿波春草碧,来鱼去雁无消息。日既暮兮月色寒,相思如梦雕朱颜。青灯炯炯照不寐,揽衣起坐空愁叹。 

○早春 

高卷珠帘日渐长,梅花庭院雪飘香。闲倚阑干看新柳,不知谁为染鹅黄。 

○暮春 

绿阴庭院碧窗纱,半卷珠帘映晚霞。芳草萋萋春寂寂,东风吹堕落残花。 

○结羊肠 

孟春之月春始和,陌头柳色黄如鹅。落梅纷纷稍觉多,白日炯炯曜绮罗。曜绮罗,日渐长,春风庭院花草香。十六初过上元节,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卜心自语,何时得似双鸳鸯。结成羊肠肠反断,惆怅春闺坐长叹。强持薄怒娇且羞,折花倒插金钗头。 

○美人曲 

美人如花花不如,翠滑难胜碧玉梳。道修且阻无音书,蛾眉长颦未曾舒。春风吹衣裳,黯然泪沾襟。莺啼出无心,转添愁海深。窗前红梅花,落尽不可簪。玉台明镜如秋水,疑有人间两西子。美人未可雕朱颜,朱颜但愿长如此。 

○千里思 

颜如花,肤如雪,秋水双眸面如月。千里相思不相见,当时却恨轻离别。美人美人颦蛾眉,绿窗寂寂春风微。巫山梦断君何处?化作朝云缥缈飞。 

○有所思 

纷纷落花飘,美人在何许?相思杳如梦,寂莫春已暮。一别久不见,一往久不还。相望虽咫尺,如隔千万山。 

○七夕二首 

初月纤纤照露台,枉将瓜果闹婴孩。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闲情送巧来。 

牵牛河东织女西,相望千古几时期。夜深只恐天轮转,地底相逢未可知。 

○古诗 

我居水精宫,远游来朔方。离家近十载,兄弟遥相望。始见世情薄,纷纷名利场。富贵不可期,人生难忖量。乾坤本无私,江山叹兴亡。蝉声噪落日,露草啼寒螀。明月如有情,照我肝与肠。西风动林东,萧然秋意凉。回首岁云暮,信美非吾乡。展转复展转,愁多知夜长。 

○思归 

袅袅秋风动客怀,啾啾猿鹤苦相催。鲁侯不遇关天意,臧氏焉能沮我才。万里驱驰离旧国,十年奔走在尘埃。吴兴山水何清远,一棹扁舟归去来。 

○初秋夜坐二首 

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 

月明如水侵衣湿,台榭沉沉秋夜长。坐久高僧禅语罢,澹然相对玉簪香。 

○秋声 

邕邕鸣雁复南征,十载栖迟在帝京。黄叶未零寒未应,秋声偏动故乡情。 

○即事 

独坐对明月,遥遥千古情。西风两三日,庭树已秋声。 【文征仲跋仲穆诗词卷云:赵待制风流习尚,不减魏公。而诗文不传。间见于卷轴间,不过单词数言而止,未有若此卷之富者。楷行间作,转益妍美,后云书寄德琏姊丈,盖魏公长倩王国器也。国器长于今乐府,杨铁崖亟称之。故此卷所书,乐府为多。岂亦因其所好邪!余从乌程王天雨借观,遂题其后。是岁正德己卯五月既望,征明题。】 

猜你喜欢
  俞国宝·唐圭璋
  草木传·清蒲松龄
  卷二·丁复
  卷七十五·陆游
  卷119 ·佚名
  卷一百九十二·陈思
  卷十八·乾隆
  卷五十四·吴之振
  卷八十五·高棅
  卷二百七十七·陈廷敬
  卷八百三十八·佚名
  卷七十五·徐倬
  御选元诗卷四十一·康熙
  卷三十一·施元之
  王礀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112_1 【唐禅社首乐章·顺和】贺知章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卷112_2 【唐禅社首乐章·太和】贺知章   肃我成命,

  • 杨氏女杀狗劝夫·臧懋循

    杨氏女杀狗劝夫杂剧(元)无名氏撰●杨氏女杀狗劝夫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孙虫儿挺身认罪 正名 杨氏女杀狗劝夫楔子〔冲末扮孙大同旦杨氏梅香

  • 提要·袁华

    耕学斋诗集 明 袁华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六耕学斋诗集别集类五明提要臣等谨案耕学斋诗集十二卷明袁华撰华字子英崑山人生於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後坐累逮系死於京师此集凡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明史艺文志

  • 卷九·郭则沄

    《抱朴子》云:“人主文则琳琅堕于笔端,武则钩铬摧于指掌。”高宗实兼有之。听览之暇,辄亲翰素。章邱李思永(慎修)自江南驿盐道入为御史,尝疏谏,谓搞翰妨政。上召见曰:“是何渺小,丈夫乃直言若此!”思永对曰:“臣

  • 卷一百四十四 志一百十九·赵尔巽

      ◎刑法三   太祖始创八旗,每旗设总管大臣一,佐管大臣二。又置理政听讼大臣五人,号为议政五大臣。紥尔固齐十人,号为理事十大臣。凡听断之事,先经紥尔固齐十人审问,然后言于五臣,五臣再加审问,然后言于诸贝勒。众议既定,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闰十一月壬戌朔○癸亥 诏赐保靖宣慰彭荩臣永顺宣慰彭翼南三品服色调令统兵剿贼○南京兵部尚书张鏊覆兵部尚书杨博所议防守留都四事一南京城广而门多不无兵分力寡宜暂塞钟阜清江二门以便关防一附近之外军

  •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杨鹤传·张廷玉

    杨鹤,字修龄,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初任雒南知县,后调往长安。四十年(1612),杨鹤升任御史,上书请太子在东宫里接受教学,并且说:“近来,皇上的爱女被宫中的奴才欺负,驸马爷在街市上受人毒打,到宫中告状告不进去,上书也

  • 孟子集注大全卷十·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十万章章句下凡九章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濵以待天下之清也

  • 第六章 10·辜鸿铭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辜讲一个学生(冉有)有一次对孔子抱怨道:“不是我不相信您所教的东西,而是我需要将知识运动到实践的能力。”孔子回答:“对于那些只想要得到必要能力

  • 凯风·佚名

    --永恒的母爱亲情【原文】凯风自南①,吹彼棘心②。棘心夭夭③,母氏劬劳④。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⑤。爰有寒泉,在浚之下③。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晛睆黄鸟⑦,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注

  • 卷十六·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十六新安首源姚际恒着颂大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氏曰:「此特释周颂耳;鲁、商之颂则异于是。商颂虽是祭祀之歌,祭其先王之庙,述其生时之功,正是死后颂功,非以成功告神,其体异于周颂也。

  • 佛说义足经卷下·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猛观梵志经第十一  闻如是。佛在释国迦维罗卫树下。从五百比丘。悉应真所作已具。已下重担。闻义已度。所之生胎灭尽。是时十方天下地神妙天来佛所。欲见尊德及比丘僧。是时梵四天王

  • 卷第八·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八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结使犍度十门跋渠第四几使所使  并及二缘  次第有觉相应诸根  亦成就根  若不成就断智作证  十门普周二十二根。十八持。十二入。五阴

  • 自序·别庵性统

    陈年葛滕。多少人齩来嚼去百杂碎。依旧团团圞圞。直不得引蔓牵丝。寻枝摘叶。予留心此道久矣。一日博采诸书。取其符於旨者。参以己见。汇集成帙。名曰宗旨纂要。盖不欲支离泛滥。盲瞎后人。俾学者得所依归。便於体究

  • 后山谈丛·陈师道

    四卷。宋陈师道 (1053—1101)撰。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博学精深,熟通诸经,喜作诗,与苏轼、黄庭坚、秦观、张来、晁补之、李荐并称“苏门六君子”。由苏轼等荐为棣州 (今徐州)教授,徽宗时,官至秘

  •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佚名

    道教内丹经书。一卷,作者不详。大约为金元全真道道士所作。经中主张修炼了身应洗心涤虑,对境忘境,万缘消息,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不起一念,万事俱忘,一心内守。经中重点讲性定命住,性命双修的道理。述内丹术,重性命双修

  • 居士分灯录·朱时恩

    凡二卷。明代朱时恩辑。书成于崇祯五年(1632)。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此书仿效缁门之传灯录,辑录在家信众参禅办道之事缘。包括西土之维摩居士,唐代之傅大士、庞居士、韩愈、吕岩真人,宋代之苏东坡、朱熹,及明代之宋濂等,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