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八出 咸遂

【月云高】〔旦上〕孤帏空待。秋怀转无赖。香粉潜消褪。鬼病恹恹害。百计安排。怎把相思解。人在心儿裏。心远云山外。眉月连娟恨不开。鸿雁那从北地来。

奴家名归禁苑。迹隐深闺。虽若幽囚。实堪全节。但此淸秋。不胜多病。祇一个知心侍儿。又已远去。总有句着意言语。更向谁谈。好闷人也。勉强梳洗。且到母亲跟前。闲讲片时。少排抑郁。多少是好。〔老旦急上〕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儿。不好了。红巾数万。卽日渡江。邻里户户般移。家人个个走散了。可作急收拾。以避贼锋。〔旦〕娘。旣无僮仆相随。又无亲戚可倚。向那裏去。〔老旦〕你不知道。桃官人家移住湖州。待我悄悄送你过门。岂不两得。〔旦〕哎。死则死矣。怎又提起这话来。〔下老旦〕呀。怎么艴然去了。靑娥。请小姐转来。〔净内应介〕奶奶。小姐不肯来。

【前腔】〔老旦〕儿。你那知靑春难再。容华易消改。你到桃家呵。地远时仓卒。隐密奚■〈兀监〉■〈兀介〉。恁更疑猜。应是心儿歹。〔净〕小姐不肯出门了。〔老旦〕谩说闺帏老。眼见干戈害。他这等执抝呵。红粉须知逐战埃。我骸骨凭谁覆草莱。

〔丑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家紫苔的便是。俺老爷差我回来。叩见柳奶奶。一路有警。担搁多时。今喜已到他家。不免径入则个。〔进见介老旦〕紫苔。你那裏来。〔丑〕京中。〔老旦〕相公中了。〔丑〕中了不打紧。朝廷却把芳春姐赐配了。〔净骇介〕有这等事。〔老旦〕你且仔细说来。〔丑〕老爷闻说小姐被选。忙请五百名同年伏阙陈情。朝廷怜准。宫女一到。便行查给。那晚成亲。更赐几多宫锦宫花。禁乐仪仗。如今芳春姐好不风骚。好不快活。〔净顿足介〕知道如此。我便替了。〔老旦〕人有善念。天必从之也。〔丑〕还有禀上。老爷虽已成亲。一念实在小姐。卽欲吿假还乡。以图旧约。因此先遣小人拜上。已请常先生为媒。不日就到。书信附彼带来也。〔老旦背介〕这又怎么说。〔净〕奶奶不要听他。难道小姐到做小。〔老旦〕那有此话。〔净〕先进门一日也是大。况是个钦给夫人。比耍笑。〔老旦〕不要多讲。只说小姐已出嫁便了。〔净〕正是正是。〔转身介〕紫苔。小姐出门了。〔丑惊介〕出门了。〔净应介丑背顿足恨介〕

【红衲袄】〔丑〕我那老爷。你指望锁春风在雀台。那知个探花源僊境改。我一路来呵。还道是漆和胶终不解。到如今怎做了凤随鸦玉自埋。虽然是风吹害比目开。竟不道海山盟息壤在。小姐。你做了旧时梁燕他飞也。空教我远折梅花度陇来。

〔旦上〕呀。这是梅家紫苔。〔退步低唱介〕

【前腔】他怎似哭包胥掩泪来。莫不是病相如因愁害。〔出见介〕紫苔。你为何如此。〔丑〕呀。闻道小姐出门了。几时回的。〔旦〕哈。我本是岁寒松坚不改。你休认出墙花恁浪猜。〔丑〕我道小姐一定还在家。〔老旦〕儿。梅家哥哥中了。〔旦〕且喜他蹑靑云展巨才。〔老旦〕朝廷却把芳春赐他了。〔旦〕嗄。又早已系赤绳酬素爱。〔背介〕却怜我围鸾槛凤如何也。罢罢罢。这是我寡宿孤辰命所该。

〔丑〕奶奶。老爷专为小姐姻事。特特差我回来。〔老旦〕又作区处也。〔内鸣锣呐喊介丑〕呀。小人到忘了。贼声甚是猖獗。如何还是高坐。〔老旦〕我也欲为远避。小姐道无亲可奔。无仆可随。执意不行。无可奈何。〔丑〕有处有处。我家苏州。自有大房。小人途路颇熟。待我护送奶奶与小姐到彼。徐待老爷回来。更自商议。意下何如。〔老旦〕儿。这却怎么。〔旦〕不得已也就如此。只一件。紫苔。你曾娶妻不曾。〔丑〕未也。〔旦〕娘。我们是个寡女。他是个孤男。同行不雅。儿欲把靑娥配他。等他夫妇随我母子。却不两便。〔老旦〕言甚有理。〔旦〕紫苔。你与靑娥过来拜了奶奶。就此成亲。以便同行。〔丑应扯净拜介〕

【出队乱莺啼】〔丑〕关睢已谐。螽斯堪待。〔同拜介〕好姻缘出倘来。鸿投鱼网信奇哉。〔净哭介〕怎把我与这尖嘴。〔丑〕风月还彀你受用哩。〔老旦〕只须要夫和妻爱。又何必论女貌郞才。拜了小姐。〔拜介净〕逐鸡飞。随狗走。这百年业。三生债。只为那干戈扰攘。顿使我琴瑟愆乖。〔内复鸣锣吶喊介旦〕呼腾九垓。还怕有杀妻煑妾。食子炊骸。

〔老旦〕靑娥。你去收拾行装。待紫苔去打个消息。便好起程。〔丑净应下〕

【尾声】〔老旦〕儿。你看烽烟蔽日天光改。鼠窜狼奔事可哀。〔旦〕又不识何日宁家礼上台。

〔丑复上〕好了。好了。贼闻官兵将至。大肆焚掠。潜避湖州去了。〔老旦旦〕谢天地。〔丑〕奶奶。且就此安居。想老爷不日就回了。〔老旦〕你还该接上去回覆一声。〔丑〕明早就去。但不知有何分付。〔老旦〕只说一言已定。六礼休遗便了。〔丑〕理会得。

〔老旦〕兵气消为日月光。

〔旦〕生涯万事有苍苍。

〔丑〕蓬山此去无多路。

〔净〕雕鹊塡河已作梁。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六·彭定求
  沈伯文·唐圭璋
  ●卷一·翁方纲
  北江诗话跋·洪亮吉
  第四折·萧德祥
  白云集原序·释英
  变与不变·徐志摩
  前集卷五·罗椅
  卷150 ·佚名
  卷二百三十五·陈思
  卷八十一·陈邦彦
  诔词·徐志摩
  26、虐妒·蒲松龄
  吴激词作鉴赏·佚名
  张巡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三·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三 宋 王十朋 撰 寺观 海会寺清心堂【沈无量夀佛阁西北法照大师房旧有石刻今亡】 南郭子綦初丧我【演庄子南郭子綦曰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西来达磨尚求心【厚传灯録慧可谓达磨曰我心

  • 卷二十二·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二十二兵部主事陈焯编苏 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辙极言得失於禁廷之事尤为切至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

  • 卷三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六韦应物应物京兆长安人周逍遥公夐之后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后折节读书辟从事河阳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两军骑士骄横绳以法被讼弃官起为鄠令大厯中制除栎阳令复以疾谢归建中初拜比部员

  • 志一 天文志·薛居正

    案:《天文志序》原本阙佚,然其日食、星变诸门,事迹具存,较《欧阳史·司天考》为详备。今考《五代会要》所载星变、物异诸门,与《司天考》互有详略。盖五代典章散佚,各记所闻,未能画一也。参考诸书,当以是书为得其实焉。日食梁

  • 卷第二百六十四 唐紀八十·司马光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二月,盡閼逢困敦(甲子)閏月,凡一年有奇。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天復三年(癸亥、九0三年)   二月,壬申朔,詔:「比在鳳翔府所除官,一切停。」   時宦官盡死,惟河東監軍張承業、幽州監軍張居翰、清海監軍

  • 名山藏卷之三十·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坤则记一◆坤则记一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孙皇后钱皇后王皇后张皇后夏皇后陈皇后方皇后李皇后陈皇后○马皇后马皇后宿州闵子乡人先世默宋太保父马公母郑媪马公贫而侠岁俭以后托定远人郭

  • 通志卷七十四·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灾祥略第一序 天 日 月 星 地【山附】水 旱 火 风灾祥序仲尼既没先儒驾以妖妄之说而欺后世后世相承罔敢失坠者有两种学一种妄学务以欺人一种妖学务以欺天凡说春秋者皆

  • 八 菜蔬·周作人

    园是菜园,那里的主体自然是菜蔬了。乡下一年里所吃的菜蔬不算少,现在只是略说园里所有的。《朝华夕拾》的小引中有一节云:“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

  • 丁汝夔传·张廷玉

    丁汝夔,字大章,沾化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改为庶吉士。嘉靖年初期,授官礼部主事。因争辩“大礼”被杖拷打,调到吏部。累官山西左布政使,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历抚保定、应天。调入朝廷任右副都御史。因事调到湖

  • 第四章会员之权利义务·孙中山

    二十五节会长之义务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ldquo;秩序!&rdquo;及

  • 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四封爵表五异姓封爵一【王 贝子 公 侯 伯】王<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四><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四><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

  • 黄锦镛·佚名

    黄锦镛先生小传黄先生名金荣字锦镛江苏上海人也尊人炳泉公江苏提标候补守备性豪侠而慈祥生平行仁积善明德之后固宜有达人焉先生生而魁梧幼以孝行闻于鄕里初习笺扇书画业有相者奇之曰此人中鸾凤非枳棘所能栖也平日慷慨

  • 后序·傅逊

    春秋左传属事后序窃观古今学术其始也有自其成也有渐其行也有借必天笃生睿圣始能超悟先物创制逊弱冠至昆获师归熙甫有光子建有极获友周汝亨士淹汝允士洵俞仲蔚允文徐道潜三省与陈吉甫敬纯王敬文执礼皆卑视时艺交相淬砺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一·圆仁

    承和五年六月十三日午时,第一、第四两舶诸使驾舶,缘无顺风,停宿三个日。十七日夜半,得岚风,上帆摇橹行。巳时到志贺岛东海。为无信风,五个日停宿矣。廿二日卯时,得艮风,进发,更不觅澳,投夜暗行。廿三日巳时,到有救岛。东北风吹,征

  • 卷第二·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二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地 落发仪 欲出家者律中作单白和僧使大众知和合者善不尔者循房房语令知作已应与剃发先请和尚次请阿阇梨应具仪至和尚所三拜互跪合掌请之侍者先念夫头云。 夫以儒

  • (附)千嵓长禅师示众·佚名

    参禅为第一持戒为第二作福为第三礼诵为第四既作出家儿须行四种事不可纵汝心不可恣汝意不可懒汝身不可昏汝智谛观苦与乐痛念生与死莫忧衣与食莫贪名与利时中惺惺着胸中荡荡地行坐合清规动静依先制常近善知识常远恶明辈

  • 沈故·杨同桂

    地理考证著作。清杨同桂 (?—1896)撰。四卷。同桂字伯馨,通州(今北京通县)人。官至长春知府。曾任《吉林通志》分纂。有《盛京疆域考》已著录。同桂少时从官奉天,后宦游东北多年。是书成于光绪前期,约三万八千字。正文以

  • 贤识录·陆釴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陆釴编。此书为抄摘他书中有关明洪武年间杂事的一部集子。材料来源以《余冬序录》(明何孟春撰)为主,此外还录自《野记》(明祝允明撰)、《客座新闻》(明沈周撰)、《草木子》 (明叶子奇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