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折

(曹末上,云)我着张文远去看云长去了,怎生这早晚不见来?(张辽上,云)某乃张文远是也。奉丞相将令,去宜阳宅看云长去。不想此人将领着他那三房头老小,往古城去了也。我索报与丞相去咱。报复去,道张文远求见。(卒子云)喏!报得丞相知道,有张文远来见。(曹末云)着过来。(做见科)(曹末云)张文远,云长如何?(张辽云)关云长将丞相赐与他的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并他那寿亭侯牌印,都封在宜阳宅内,云长引三房头老小,往古城寻玄德公、张飞去了也。(曹末云)谁想云长领着他家小,往古城寻刘玄德去了。我这般相待,他不辞我去了,更待干罢。唤将九牛许褚来。(许褚上,云)马不吃草,都把来瘦了。某九牛许褚是也。今有丞相呼唤,须索走一遭。报复去,道有许褚未了也。(卒子做报科)(做见科)丞相唤许褚有甚事?(曹末云)许褚,我唤你来,别无甚事。因为关云长背了某,将领着他三房头老小,不辞我往古城去寻刘备去了。我今唤你来商议。(许褚云)丞相,俺如今领大势军兵赶上,活拿的云长来。(张辽云)丞相,咱不可与他交锋。想云长在十万军中,刺了颜良,诛了文丑,俺如今领兵与他战,丞相也枉则损兵折将。(曹末云)似此怎生擒的云长?(张辽云)丞相,俺如今则可智取。(曹末云)你有何智量?(张辽云)我有三条妙计,丞相领兵赶上云长,则推与他送行。丞相若见云长,丞相先下马,关云长见丞相下马,他必然也下马来。若是云长下马来,叫许褚上前抱住云长,着众将下手。第二计,丞相与云长递一杯酒,酒里面下上毒药。第三计,丞相把那西川锦征袍,着许褚托在盘中。丞相赠与云长。云长见了,必然下马来穿这袍。可叫许褚向前抱住,众将下手。恁的方可擒的云长。(曹末云)张文远此计大妙,料想云长出不的我这三条计也。则今日领兵十万,赶云长走一遭去。我驱兵领将逞英豪,我这三条妙计他决难逃。擒住云长必杀坏,方显曹公智量高。(下)(关末引正小旦上,云)嫂嫂,贺万千之喜,咱早则出了许都也。(正旦唱)

【中吕】【粉蝶儿】则你那途路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催几鞭行色劬劳。践红尘,登紫陌,领着些关西小校。不索辞曹,恨不的一时间古城行到。

【醉春风】你今日弃印觅亲兄,你则待封金谒故交。独行千里探哥哥,似叔叔的少、少、少。他把你官上加官,禄上赠禄,曹丞相傲也那不傲。

(关末云)兀的后面有军马至了。(曹末同张辽、许褚上,云)兀的前面不是云长?(做唤关末科,云)寿亭侯兄弟也,且住者。(关末云>真个是丞相领兵赶来。(正旦云)叔叔,曹丞相领兵赶将来,你小心在意者。(关末云)不妨事。(正旦唱)

【红绣鞋】曹孟德能施谋略,则要你个关云长牢把鞍桥,咱可便嘴尾相衔紧随着,暗暗的便埋着军将,明明的列着枪刀,可休似徐州城失散了。

(云)叔叔,小心在意者。(关末云)嫂嫂放心,我自知道。(曹末上见住)(做下马科,云)寿亭侯兄弟也,怎生不辞而去?(关末云)丞相勿罪,我不下马来也。(许褚云)呀,可早一条计也。(曹末云)将酒来。(许褚做斟酒科)(曹末递酒科,云)云长,既然你要去也,你下马来满饮一杯。(正旦云)叔叔,你休下马去。(关末云)嫂嫂,他与咱送路,他有甚么歹意?(正旦唱)

【快活三】则他那饯行的意虽好,铺谋的智难逃。不妨马上接了香醪,我与你附耳低低道。

【朝天子】我这里望着,定睛的觑了,曹丞相百万军都来到。据着他兴心主意不相饶,折算你谁知道。我见他厚礼卑辞,亲捧香醪,这里面安排下斩人刀。叔叔你喑约,则依着你嫂嫂,则怕他酒里面藏有机妙。

(关末云)难得丞相好心,丞相先饮过,关羽吃。(曹末云)可怎了?(许褚云)丞相放心吃,我自有解毒的。(曹饮酒科)(许褚云)呀,可早两条计也。(正旦云)叔叔,我说来么。(关末云)嫂嫂的是也。(曹末云)许褚,将那饯行礼来。(正旦唱)

【上小楼】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他一个个执锐披坚,勒马横枪,举斧轮刀。他将一领锦征袍,盘内托,我可便观了容貌,他那里曲躬躬一身伏着。

(曹末云)寿亭侯,想咱弟兄厮守许多时,也无甚与你。将这一领锦征袍,送与将军,正好你披。请下马来穿袍。(关末云)嫂嫂,我如今下马的是,不下马的是?(正旦云)叔叔,你不要下马去,(关末云)我待下马去,则怕中他的计策;我不待下马去,可惜了一领锦征袍。你听者,关羽从来性粗豪,哎!你个贤达嫂嫂莫心焦。上告孟德休心困,刀尖斜挑锦征袍。(正旦唱)

【幺篇】又不向盘内取,则向刀刃上挑。险些儿惊杀许褚,荒杀曹公,唬杀张辽。他每都,紧赶着,奸雄曹操。我问你那锦征袍要也那不要?

(许褚云)我见他轻轻举起手中刀,将我登时唬一交。三条妙计都不济,好也。颠倒丢了一领锦征袍。(关末云)嫂嫂先行,我随后便赶将来也。(正旦唱)

【尾声】袭车胄武艺能,刺颜良名分高。用尽自己心,惹的旁人笑。哎,你个奸雄曹操,到陪了西川十样锦征袍。(下)

(关末云)感谢丞相厚意。丞相之恩,我异日必报也。(曹末云)张文远,可不活拿了关云长也。你赶上他,你道俺丞相问你要一件回奉之物,看他说甚么?(张辽云)理会的,云长且住者。(关末云)你为何来?(张辽云)俺丞相的令,问将军要一件回奉之物。(关末云)丞相的恩,我报了也,我与他刺了颜良,诛了文丑,他今日又要回奉之物,我随身无甚么值钱物件。我这一去,见了哥哥,我异日借起兵来,与您曹丞相交锋。我若拿住你曹丞相,我这大刀下饶你丞相一个死,便是回奉。张文远,你快回去,你若是再赶将来,你见我这手中刀么?我将你那曹兵都杀尽,要一个寄信的也无。张文远,你听者:想着俺桃园结义兄弟情,因此上辞曹弃印与封金。久以后拿住曹公不杀坏,那其间方显云长回奉心。(下)(张辽做见曹末科)(曹末云)张文远,云长说甚么?(张辽云)小官问他要回奉之物,云长言称道,他这一去,见了那玄德公、张翼德,必然领兵来与俺相持。他要丞相呵,那青龙刀下饶丞相一个死。(曹末云)正是:使碎自己心,笑破他人口。罢,教他去。我这一回去,点就一百万大军,与刘、关、张交锋,未为晚矣。这一去将那百万军兵亲点校,驱兵领将统戈矛。拿住一人必杀坏,恁时方表报冤仇。(下)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七·彭定求
  刘之才·唐圭璋
  杨適·唐圭璋
  第廿五出 凯宴·李渔
  风赋原文·宋玉
  ●香囊记目录·邵灿
  第四折·马致远
  白石道人诗集卷下·姜夔
  微辞·戴望舒
  卷二三·郭则沄
  卷七 今體詩·王士祯
  卷二十一·查慎行
  卷九·郭知达
  一个观念·闻一多
  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413_1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韦大夫旧僚也】元稹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尘壁暗埋悲旧札,   风帘吹断落残珠。烟波漾日侵颓岸,狐兔奔丛拂坐隅。   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

  • ●目录·缪公恩

    序 题词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附洪北江赠楳澥先生诗 跋(一) 跋(二) 跋(三)

  • 卷五十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槀卷五十四 宋 陆游 撰 湖上急雨 谿烟一缕起前滩急雨俄吞四面山造化等闲成壮观月明却送钓船还 夏日独居 平生本清净垂老更萧然已罢客载酒亦无僧说禅空庭朝下鹊密树晚鸣蝉长日君无厌新秋近眼边

  • 卷九十四·毕沅

      ◎宋纪九十四 ∷起重光赤奋若正月,尽昭阳单阏三月,凡二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宣和三年辽保大元年,金天辅五年   春,正月,丁酉朔,日中有眚,旁有青黑气如水波旋转。   辽以改

  • 卷五十四·黄以周

      钦宗   △靖康元年(丙午,一一二六)   1、三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丁卯朔。) 壬午,诏曰:“朕承道君皇帝付讬之重,十有四日,金人之师已及都城。大臣建言捐金帛,割土地,可以纾祸。赖宗社之灵,守备勿缺,久乃退师。而金

  • 卷五·黄以周

      神宗   △熙宁二年(己酉,一○六九)   1、秋七月乙丑朔,司天监奏:日食,辰巳之间有阴雾,日所食不及原奏分数,并臣表贺。(毕沅《通鉴》引《长编》云云,据以辑此。案:毕氏引此,未知所据,或《纪事本末》传钞有误脱之文,今姑辑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八月己未朔○甲子进封敬妃文氏为贵妃册封宫御尚氏为寿妃 命镇远侯顾寰安平伯方承裕持节大学士李春芳郭朴捧册○乙丑○宁夏卫地震○丙寅 孝康敬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宁伯刘允中祭 泰陵○丁卯 孝慈高皇

  • 通志卷七十七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周同姓世家第一上吴鲁燕管蔡曹卫吴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歴之兄也季歴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歴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髪示不可用以避季歴季歴果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二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吐蕃入冦【代宗幸陜】唐宗开元二十五年春二月己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袭吐蕃破之于青海西初希逸遣使谓吐蕃边将乞力徐曰两国通好今为一家何必更置兵守捉妨人耕牧请皆罢之乞力徐曰常侍忠厚言必不欺然朝廷未

  • 卷十三·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三元 胡一桂 撰元魏北朝始於魏道武姓拓拔名珪因符秦丧乱复兴始立国於北方是为北朝【东晋孝武太元十一年丙戍】初即代王位建元【正月】徐改国号魏【四月】建天子旌旗称警跸【丙申】迁都平城

  • 十国春秋卷十二·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十二列传糁潭渔者 张军师钱亮 董绍顔李攻 柳翁黄冠道人防州少年刘通微糁潭渔者不知所从来太祖初起庐州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廵警至糁潭憩于江岸有渔父鼓舟直至前馈鱼数头曰此犹公子孙鳞次而霸也因四指曰

  • 自序·查继佐

    皆知宣尼以「春秋」存鲁,曰鲁至汉兴犹后服。岂知宣尼以其「春秋」存鲁,实存周;曰「周礼」在,鲁至汉兴犹后服。如是,「春秋」之所维系大矣。且也,焚坑之后,伏生以长年所口授「尚书」,周平王而下,即载「伯禽誓师」之词,则明以鲁继

  • 李骥传·张廷玉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科举乡试中举。入国学学习三年后,授户科给事中。市场管理部门盘查商贩旅客,搜查极细极严,因骥奏请而停止。不久被告发违纪而免职。建文时,被荐举任新乡知县。他在该县招抚流民,给他们农

  • 卷一百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八雍正九年七月上谕九道初一日奉上谕陕西西安督抚标下俱有新募入伍之兵丁必须勤加操演始可资战守之用朕思抚标之兵有抚臣亲自操演自然技勇日渐娴熟督臣现驻肃州标下弁员又大半随

  • 轻重第十四·桓宽

    御史进曰:“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于是通利末之道,极女工之巧。是以邻国交于齐,财畜货殖,世为强国。管仲相桓公,袭先君之业,行轻重之变,南服强楚而霸诸侯。今大夫君修太公、桓、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

  •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古礼不传久矣曲台十七篇祗得士礼而李氏所上周官经则専记周代官政而不切民用若戴马礼记率战国以后学徒所録零论襞屑并无一通全之礼可为世法而汉宋羣儒则又各起而聚讼其间于是古礼亡即俗礼亦沫沫焉幼

  • 胜鬘经疏·佚名

    昭法师撰胜鬘经疏者必速解真常八十之寿应物故耳。言心得无疑也。宜时遣信发其道意者。宜及今时遣信发胜鬘所为众生常解道意也。今正是时者。今日正是发胜鬘所为众生常解之时也。□胜鬘书者。此明遣书也。略赞如来无量

  • 叶紫文论·叶紫

    本书收叶紫写的文艺杂感,包括编辑日记、作品序跋、作家印象、新作评论、文艺随笔之类;收作者以汤咏兰(叶紫夫人)之名出版的《现代女子书信指导》的节选;收作者最后一年(1939年)的日记,即系据北京图书馆藏作者自题为《回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