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折

(张生上,诗云)幸会多娇有所期,闲花野草斗芳菲。幽情何处桃源洞,则怕刘郎去未归。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却不知何处去了。则见青山绿水,翠柏苍松,前又去不得,回又回不得,好凄惨人也!这盘陀石上,我且歇息咱。(虚下)(正旦改扮仙姑上,诗云)桑田成海又成田,一霎那堪过百年。拨转顶门关捩子,阿谁不是大罗仙。自家本秦时宫人,后以采药入山,谢去火食,渐渐身轻,得成大道,世人称为毛女者是也。今日偶然乘兴,游到此间,却是海之东岸。你看茫茫荡荡,好一片大水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黑弥漫水容沧海宽,高崪峍山势昆仑大。明滴溜冰轮出海角,光灿烂红口转山崖。这日月往来,只山海依然在,弥八方,遍九垓。问甚么河汉江淮,是水呵,都归大海。

【梁州第七】你看那缥缈间十洲三岛,微茫处阆苑蓬莱,望黄河一股儿浑流派。高冲九曜,远映三台,上连银汉,下接黄埃。势汪洋无岸无涯,出许多异宝奇哉。看、看、看,波涛涌,光隐隐无价珠玑;是、是、是,草木氏,香喷喷长生药材;有、有、有,蛟龙偃,郁沉沉精怪灵胎。常则是云昏气霭,碧油油隔断红尘界,恍疑在九天外。平吞了八九区云梦泽,问甚么翠岛苍崖。

(张生上,云)这里不知是何处?喜得又遇着一位娘子。呀!原来是道姑。待小生问个路儿咱。(仙姑唱)

【牧羊关】猛地里难回避,可教人怎离摘?则见他叉手前来,多管是迷了路的行人,多管是失了船的过客。(张生云)道姑,敢问这搭儿是何处也?(仙姑唱)比及你来相问,先对俺说明白。(张生云)我到此,只为那可意人儿,不知在那里?(仙姑唱)且将个采芝女,权休怪,只问那可意人,安在哉?

(云)秀才何方人氏?因甚至此?(张生云)小生潮州人氏,因为游学,在此石佛寺借寓。前夜弹琴,有一女子,引一侍女来听。此女自言龙氏之女,小字琼莲,到八月中秋日。与小生会约于海岸。小生随即寻访,不意迷失道路。小生只想他风流人物,世上无比。(仙姑云)他既说姓龙,你可也想左了。(唱)

【骂玉郎】可知道龙宫美女多娇态,想当时因有约,则今日独寻来,拚的个舍残生,做下风流债。那龙也青脸儿长左猜,恶性儿无可解,狠势儿将人害。

(张生云)可怎生恁般利害?(仙姑唱)

【感皇恩】呀!他把那牙爪张开,头角轻抬。一会儿起波涛,一会儿摧山岳,一会儿卷江淮。变大呵,乾坤中较窄;变小呵,芥子里藏埋。他可便能英勇,显神通,放狂乖。

(张生云)那小娘子姓龙,你这道姑怎么说起龙来?(仙姑云)秀才不知,这龙是轻易好惹他的?(唱)

【采茶歌】他兴云雾,片时来,动风雨,满尘埃,则怕惊急烈一命丧尸骸。休为那约雨期云龙氏女,送了你个攀蟾折桂俊多才。

(张生云)小生才省悟了也。他是龙宫之女,他父亲十分狠恶,怎肯与我为妻?这婚姻之事,一定无成了。旱是小娘子,谁着你听琴来?(做悲科)(仙姑云)贫道不是凡人,乃奉东华上仙法旨,着我来指引你还归正道,休得堕落。(张生做拜科,云)小生肉眼.不知上仙指引,望乞恕罪。(仙姑云)我且问你:那听琴女子,是东海龙王第三之女,小字琼莲,他在龙宫海藏,你怎么得见他?(张生云)若论那龙宫之女,与小生颇有缘分。(仙姑云)那里见的有缘分?(张生云)既没缘分,他怎肯约我在八月十五夜,到他家里。招我做女婿;又与我这鲛绡帕儿做信物哩?(仙姑云)这鲛绡手帕,果是龙宫之物。眼见的那个女子看的你中意了。只是龙神搥暴,怎生容易将爱女送你为妻?秀才,我如今圆就你这事,与你三件法物。降伏着他,不怕不送出女儿嫁你,(张生做跪社,云)愿见上仙法宝。(仙姑取砌末科,云)与你银锅一只,金钱一文,铁杓一把。(张生接科,云)法宝便领了,愿上仙指教,怎生样用他才好?(仙姑云)将海水用这杓儿舀在锅儿里。放金钱在水内。煎一分。此海水去十丈;煎二分去二十—丈,若煎干了锅儿,海水见底。那龙神怎么还存坐的住。必然令人来请,招你为婿也。(张生云)多谢上仙指教!但不知此处离海岸远近若何?(仙姑云)向前数十里.便是沙门岛海岸了也。(唱)

【黄钟煞尾】这宝呵。出八那瑶台紫府清虚界,碧落苍空天上来。任熬煎,任布划,可从心,可称怀,不求亲,不纳财,做行媒,做娇客,连理枝,并蒂开,凤鸾交,鱼水谐,休将他,觑小哉,信神仙,妙手策。也是那前生福有安排,直着你沸汤般煎干了这大洋海。(下)

(张生云)小生有缘,得受上仙法宝。直到沙门岛煎海水去来。(诗云)任他东海滚波涛,取水将来锅内熬。此是神仙真妙法。不愁无分见多娇。(下)

猜你喜欢
  卷七百零九·彭定求
  陈著·唐圭璋
  ●卷一○·陈衍
  第十出 送饯·梁辰鱼
  第四折·乔吉
  复古诗集卷二·杨维桢
  榖城山馆集卷十四·于慎行
  五言巻一·洪迈
  七言巻七十一·洪迈
  荆南倡和诗集·周砥
  卷三百四十五·曹学佺
  唐音巻二·杨士弘
  卷一百三十五·陈元龙
  卷三·陈元龙
  卷三百三十二·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414_1 【陪张湖南宴望岳楼,稹为监察御史张中丞知杂事】元稹   观象楼前奉末班,绛峰只似殿庭间。   今日高楼重陪宴,雨笼衡岳是南山。   卷414_2 【岳阳楼】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 朱子厚·唐圭璋

      子厚,“全”已见。   菩萨蛮   酴醾浴罢温香玉。牡丹睡起歌云绿。弹压属东阳。留春在庆堂。   简端新组绶。辉映烟岚秀。妙曲倩清妍。祝君无尽年。

  • 彊村词原序·朱祖谋

    沤尹大兄阁下,前上书之次日,邮局即将东塾读书记、无邪堂答问各书交来。大集琳琅,读之尤歆快无量,日来料量课事讫,即焚香展卷,细意披吟,宛与故人酬对。昨况夔笙渡江见访,出大集共读之。以目空一世之况舍人,读至梅州送春、人境庐

  • 卷一·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一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慎旃集上【尽己未一年】己未夏同邑杨以斋先生以副宪出抚黔阳招余入幕时西南余寇未殄警急烽烟传闻不一而余忽为万里之行其在陟岵之诗曰尚慎旃哉由来无弃夫当行役之时不忘

  • 卷二百二十三·表第十四·脱脱

        宗室世系九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九·本纪第九·章宗一·脱脱

        ◎章宗一   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小字麻达葛,显宗嫡子也。母曰孝懿皇后徒单氏。大定八年,世宗幸金莲川,秋七月丙戌,次冰井,上生。翌日,世宗幸东宫,宴饮欢甚,语显宗曰:“祖宗积庆而有今日,社稷

  •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二·王祎

    【唐庄宗皇帝同光元年 岐王李茂贞天祐二十年呉睿帝顺义三年 蜀帝王衍干徳五年 南汉髙祖皇帝干亨七年 楚王马殷 南平王髙季兴 呉越王钱镠 闽王王审知 契丹太祖皇帝耶律安巴坚天賛二年】春二月梁册吴越王镠为国

  • 卷一百七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三月癸巳朔长陵殿成奉安 仁孝皇后神位命赵王告祭 命都督梁福充总兵官往来湖广贵州镇守城池严饰兵备○戊戌○改刑部左侍郎金纯于礼部○庚子○升礼部左侍郎金纯为本部尚书 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敬为指挥使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天启七年二月戊戌朔祭 太社 太稷遣公张惟贤恭代○仓场总督苏茂相疏言津抚黄运泰暂借冻粮以带运抵补已奉旨允借但辽粮抵漕粮情毙有不容不言者盖带运辽粮例无尖耗漕粮每石耗米七升尖米四升二合皆作正支销者也今津门应

  • 卷之一千一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五六八 谕内阁将沈德潜所有官爵及宫衔谥典尽行革去·佚名

    五六八 谕内阁将沈德潜所有官爵及宫衔谥典尽行革去【真按:沈德潜着实犹清高宗如此之评也,则真士人无行又一端矣.既受国命,又背为之以求清高乎 则甚矣怪哉,亦当然矣.吾辈今日生此,具委过于文字狱者,岂得其情耶!】乾隆

  • 第二十章 蜀道难(二)·冯玉祥

    在阆中停留一天,继续向仪陇进发。仪陇是小巴山系的一个重要县份,境内出产丰富,人民殷实,文风也很兴盛。我们的队伍到达,有两位本地的耆绅来看我。谈了一会儿,其中一位送给我一幅裱就的条幅,说这是他亲手写的,叫我不客气地指正

  • 卫青传·张廷玉

    卫青,字明德,松江华亭人。以蓟州百户的身份投降成祖,积功升至都指挥佥事,前往中都任留守司事。后改往山东防倭。永乐十八年(1420)二月,蒲台人林三之妻唐赛儿起义。她自言在石匣中获得宝书神剑,能役使鬼神,并剪纸做成人马,让他

  • 260.曹雪芹写《红楼梦》·林汉达

    乾隆帝连年用兵,军费花费很大;他又六次巡游江南,搞得十分铺张浪费。加上下面的官吏贪污浪费成风,弄得国家渐渐地衰弱下来。就在这个时期,在京城流传着一本小说,叫《红楼梦》。开始,人们还弄不清作者是谁,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写

  • 卷二十四·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四宋 林之奇 撰洪范        周书书之名篇非成于一人之手盖歴代史官各以其意标识其所传之简册以为别异非如春秋之书尽出于夫子之所删定而可以一例通也故书之为体虽尽于典谟训诰誓

  • 卷三·辅广

    <经部,诗类,诗童子问> 钦定四库全书 童子问卷三      宋 辅广 撰 唐一之十【河东民俗勤俭长老相传至今犹然至於地瘠民贫则未有考前汉志但言其土地平易有盐銕之饶於兖州又言其利蒲鱼畜宜六扰谷宜四种而俱不及

  • 五美缘·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五美缘全传》,又名《五美再生缘》、《再生缘》、《再生缘全传》、《大明传》。不题撰人。卷首有序,署“壬午谷雨前寄生氏题于塔影楼之西榭”,寄生氏实即本书之作者。壬午为道光二年(1

  • 温公日记·司马光

    《温公日记》(与《温公日录》疑为一书),北宋司马光著。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著录该书云:“司马光熙宁在朝所记。凡朝廷政事、臣僚差除及前后奏对、上所宣谕之语,以及闻见杂事皆记之。起于熙宁元年正月,至三年十月出知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