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韵语阳秋卷六

宋 葛立方 撰

老杜卒于大歴五年享年五十九当生于先天元年观其献大礼赋表云臣生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以此推之天寳十载始及四十则是献大礼赋当在天寳九载也本传以谓天寳十三载因献三赋帝竒之待制集贤院误矣其后又进西岳赋序云上既封泰山之后三十年按史开元十三年乙丑封泰山至天寳十三载始及三十年则是进西岳赋在天寳十三载也老杜有赠献纳使田舍人诗云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晓漏追随青琐闼晴窻防检白云篇末句云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其云更有河东赋当是献西岳赋时也

李白古风云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予考史记不载黄金台之名止云昭王为郭隗改筑宫而师事之孔文举与曹公书曰昭王筑台以尊郭隗亦不着黄金之名上谷郡图经乃云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遂因以为名皇甫松有登黄金台诗云燕相谋在兹积金黄巍巍上者欲何顔使我千载悲其迹当可得而考也

陈子昻感遇诗云乐羊为魏将食子狥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又曰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一则忍于其子一则不忍于麑故鲁直怀荆公诗有啜不如放麑乐羊终媿巴西陈无已启亦用此事所谓中山之相仁于放麑乱世之雄疑于食子是也然属麑于秦西巴孟孙也非中山相也子昻徒见乐羊中山事遂悮作孟孙用无已亦遂袭之鲁直以西巴为巴西亦误矣

何彼秾矣之诗美王姬而作也周姬姓故皇女皆称姬如陈妫楚芊齐姜之类是也后世凡妇人皆称姬误矣南朝人士皆谓姬人如萧纶见姬人诗所谓狂夫不妬妾随意晩还家刘孝绰咏姬人未出诗所谓帷开见钗影帘动闻钏声梁王僧择为姬人怨诗所谓还君与妾扇归妾与君裘江摠为姬人怨服药诗所谓妾家邯郸好轻薄特忿仙童一丸药是也

圣相上字姬名书如州县之县者宫架也若州县之县则别无他音尝观顔延之侍皇太子释奠宴诗曰献终袭吉郎官广宴堂设象筵庭宿金县沈约侍宴诗曰囘銮献爵縰金委奠肆士辨仪胥人掌县二人押韵皆作州县之县用何耶沈佺期哭苏眉州诗云家忧方休杼皇慈更彻县则当作平声押

韩退之诗曰离骚二十五王逸序天问亦曰屈原凡二十五篇今楚词所载二十三篇而已岂非并九辨大招而为二十五乎九辨者宋玉所作非屈原也今楚词之目虽以是篇并注屈宋然九辨之序止称屈原弟子宋玉所作大招虽疑原文而或者谓景差作若以宋玉痛屈原而作九辨则招防亦当在屈原所着之数当为二十六矣不知退之王逸之言何所据耶

东坡诗云玉奴弦索花奴手玉奴谓杨妃花奴谓汝阳王璡也及观和杨公济梅花诗乃言玉奴终不负东昏何耶按南史东昏妃潘玉儿当是笔悮尔

近世作文者多以紫荷囊作侍从事用如宋景文诗所谓荣观耸麟族赋笔助荷囊之类承袭而用者非一而不知其误也按晋书舆服志云文武百官皆有囊绶八座尚书则荷紫以生紫为袷囊缀之服外加于左肩则所谓荷紫者非芰荷之荷乃负荷之荷也南史载周舍尝问刘杳曰着紫荷囊相传云挈囊竟何所出杳曰张安世传云持槖簮笔事孝武帝数十年注曰槖囊也盖人徒见南史有着紫荷囊四字遂作一句读之殊未知晋书荷紫之义也

元结刺道州承兵贼之后征率烦重民不堪命作舂陵行其末云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诗以传考之结以人困甚不忍加赋尝奏免税租及和市杂物十三万缗又奏免租庸十余万缗困乏流亡尽归乃知贤者所存不特空言而已

王俭少年以宰相自命尝有诗云稷契康虞夏伊吕翼商周又字其子曰元成取仍世作相之义至其孙训亦作诗云旦奭康世功萧曹佐甿俗大率追俭之意而为之后官亦至侍中

史载宋之问冉祖雍并赐死于桂州之问得诏震汗不引决祖雍请于使者曰之问有妻子幸听决使者许之而之问荒悸不能处家事及考之文集有登大吏岭诗云兄弟逺谪居妻子咸异域则之问赴贬时未尝以妻子行也又有发藤州及昭州二诗二州皆在桂州之南则赐死之地非桂州明矣岂史之误欤

黄鲁直诗云世有捧心学取笑如东施梅圣俞云曲眉不想西家様馁腹还希二子清太平寰宇记载西施事云施其姓也是时有东施家西施家故李太白效古云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而东坡代人留别诗乃云绛蜡烧残玉斚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似与寰宇记所言不同岂为韵所牵耶

杜子美栢中允除官制诗旧注以为栢耆又以为正节按杜诗云纷然丧乱际见此忠孝门蜀中冦亦甚栢氏功弥存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当是有功于蜀者方是时叚子璋反于上元徐知道反于寳应而正节为卭州刺史数有功则是正节无疑矣杜集又有栢学士茅屋栢大兄弟山居诗议者皆以谓正节之居然诗中殊不及功名之事但皆称其为学读书尔茅屋云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山居云山居精典籍文雅渉风骚疑是卭州立功之前

张籍居韩门弟子之列又以愈荐为国子博士东坡所谓汗流湜籍走且僵灭没倒景不可望者而籍作愈祭诗乃云公文为时师我亦有防声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何耶

张籍送区诗云韩公国大贤道徳赫已闻昨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韩官迁法曹子随至荆门韩入为博士﨑岖从羁轮观其游从之久疑得于韩者深也然考其文章议论之际乃不得预籍湜之列何耶韩集有送区南归诗云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依稀爰有区子荧荧晖观以彛训或从违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斤引纒徽虽有不逮驱騑騑观此数语则韩虽以师道自任而区受道之质盖有所未至也其后又勉之以行行正直勿脂韦业成志立来颀颀其诲之者至矣集中又有送区册序韩文辨证云册即也未知孰是尔

韩退之双鸟诗多不能晓或者谓其诗有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周公不为公孔子不为丘之句遂谓排释老而作其实非也前云一鸟落城市一鸟巢岩幽后云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则岂谓释老耶余尝观东坡作李白画像诗云天人几何同一沤谪非谪乃其游挥斥八极隘九州化为二鸟鸣相酬一鸣一息三千秋縻之不得矧肯求则知所谓双鸟者退之与孟郊辈尔所谓不停两鸟鸣等语乃雷公告天公之言甚其辞以讃二鸟尔落城市退之自谓落岩幽谓孟郊辈也各捉一处囚非囚禁之囚止言韩孟各居天一方尔末云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谓贤者不当终否当有行其言者

李白赠崔侍御诗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防额不成龙归来伴凢鱼何当赤车使再徃召相如相如盖自谓也观此则白不可谓无心于仕进者然当时慢侮力士略不为身谋旋致贬逐而曽不悔使其欲仕之心切必不如是先是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故白诗中毎以相如自比赠从弟之遥曰汉家天子驰驷马赤车蜀道迎相如自汉阳病酒归曰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欲论文章赠张镐曰十五观竒书作赋凌相如白自比为相如非止一诗也

杜子美褒称元结舂陵行兼贼退后示官吏二诗云两章对秋水一字偕华星致君唐虞际浮朴亿大庭又云今盗贼未息得结辈数十公落落然参错为天下邦伯天下少安可立待已盖非专称其文也至于李义山乃谓次山之作以自然为祖以元气为根无乃过乎秦少游漫郎诗云字偕华星章对月漏泄元气烦挥毫盖用子美义山语也

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絶相如乃止乐府诗集谓白头吟者疾人以新间旧不能至白首故以为名余观张籍白头吟云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李白白头吟云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其语感人深矣至刘希夷作白头吟乃云寄言全盛红顔子湏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惜红顔美少年则是言男为女所弃而作与文君白头吟之本意异矣

老杜当干戈骚屑之时间闗秦陇负薪采稆餔糒不给困踬极矣自入蜀依严武始有草堂之居观其经营徃来之劳备载于诗皆可攷也其曰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者言其地也经营上元始断手寳应年者言其时也雪里江船渡风前迳竹斜寒鱼依宻藻宿鹭起圆沙者言其景物也至于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具幽深则乞桤朩于何少府之诗也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緑李与黄梅则乞果栽于徐少卿之诗也王侍御携酒草堂则喜而为诗曰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王録事许草堂赀不到则戯而为诗曰为嗔王録事不寄草堂赀盖其流离贫窭之余不能以自给皆因人而成也其经营之勤如此然未及黔突避成都之乱入梓居阆其心则未尝一日不在草堂也遣弟检校草堂则曰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寄题草堂则曰尚念四松小蔓草易拘纒送韦郎归成都则曰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涂中寄严武则曰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毎致意如此及成都乱定再依严武为节度参谋复归草堂则曰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入门四松在歩屧万竹踈则其喜可知矣未几严武卒徬徨无依复舍之而去以史及公诗攷之草堂断手于寳应之初而永泰元年四月严武卒是年秋公寓防州云安县有此草堂者终始祗得四载而其间居梓阆三年公诗所谓三年奔走空皮骨是也则安居草堂者仅阅嵗而已其起居寝兴之适不足以偿其经营徃来之劳可谓一世之羇人也然自唐至宋已数百载而草堂之名与其山川草朩皆因公诗以为不朽之传盖公之不幸而其山川草朩之幸也

韩退之作李干墓志云余不知服食之説自何起杀人不可计而慕尚之益至临死乃悔其为而退之乃躬自防之以至于死白乐天所谓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是已陈后山作嗟哉行云张生服石奴下潦上干如渇乌韩子作志还自屠自笑未竟人复吁盖为此也然乐天与刑部李侍郎诗云金丹同学都无益姹女丹砂烧即飞则乐天深知服食之无騐其肯以身试药以自毙乎则自笑未竟人复吁之句未必然尔山谷在贬所曾公衮有书劝其勿服金石药谷报云公衮疽根在旁乃不可食庭坚服之如晴云之在川谷安得有霹雳火也则知服金石者尤当屏去粉白黛緑之辈或者用以资色力其毙宜哉

猜你喜欢
  ●第一集·杨香池
  第三出 联班·李渔
  第四折·郑光祖
  李爱山·隋树森
  孙周卿·隋树森
  裴少俊墙头马上·臧懋循
  第一折·关汉卿
  提要·蒋骥
  卷四百六十六·曹学佺
  卷七十二·吴之振
  卷六·高棅
  卷一百三十五·陈元龙
  卷五十四·陈元龙
  卷二百五十一·陈廷敬
  巻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716_1 【长安春日】曹松   浩浩看花晨,六街扬远尘。尘中一丈日,谁是晏眠人。   御柳舞着水,野莺啼破春。徒云多失意,犹自惜离秦。   卷716_2 【慈恩寺贻楚霄上人】曹松   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塔碍

  • 卷第九·黄彻

      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多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乐天《新制布裘》云:“安得万里裘,

  • 四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一百五十三首【丙申六】雨【五月初二日】自朝还至暮不疾亦非徐势沛悠扬矣理含藴藉与谁能较分寸惟喜利耰锄真是依旬泽【自二十二日得雨之後隔数日必逢阵雨而今日则自晨至夕势尚未

  • 卷十二·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十二      休宁孙默编尤侗百末词上余以放废余生停骖吴市悔庵握手劳苦如平生各有近词一帙拟授无言较梓者迭为序之追维三十年以来世事沧桑功名荣落不可胜计独笔墨之缘少年积习老而不辍自髫

  • 补编三·佚名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四夜到)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到)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到)左宗棠等来电(光绪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到)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到)·

  • 十七、自桃花坞至文衙弄·包天笑

      在桃花坞住了约有三年多光景,我们又迁居到了文衙弄。这个地方是有一个古迹,乃是明代的文徵明,曾住在这条巷里。文徵明的故宅,就是我们所住的那座房子的贴邻,现在已改成为七襄公所了。因为文家住在那里,这条巷便称为文衙

  • 卷十·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宋 彭百川 撰仁宗平侬智高皇佑元年秋九月乙巳广南西路转运使言广源州蛮寇邕州诏江南福建等路发兵备之广源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地峭絶深阻产黄金丹砂颇有邑居聚落俗椎髻左袵喜战鬪轻死好

  • 秦王欲见顿弱·佚名

    【提要】 战国时代君臣关系不象秦汉以后那样等级森严,大臣说话不必谨小慎微。可以说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统治者内部的民主最为发达的时代。这种“民主”完全有利于下情上达、利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秦汉以后封建专制越

  •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前109)·司马光

    汉纪十三汉武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 [1]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1]冬季,十月,汉武帝巡幸至雍,祭祀于五;回长安后,祭祀泰一神,并叩拜“德星”。 [2]春,正月,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五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戊午朔,四川永宁州土官剌他男剌马逃等、酉阳军抚司土官冉兴邦等贡方物,赐钞有差。 沈阳卫火,延烧仓库及军民庐舍。 遣官往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核实洪武二十四年至二十

  • 卷五·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五明 黄道周 撰闰月二日郡中试事尚未毕诸友恳至讲坛数辞不已因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义洪兆云琦黄介俶居祯张蔼士谨张非熊应熊张汉徴堪新下问而孟寳太文明师而逺峻人非昃与莲

  • 卷三十·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三十明 孙防 编孝经钩命诀纬书以命言者莫如元包以钩言者莫如春秋之文燿钩河圗之稽燿钩兹撰孝经纬则直言诀矣殆即元命钩耀之命而其奥以示人也故以诀名天子爵称也三皇歩五帝趋三王驰五覇骛【又

  • 原鬼原文·韩愈

    韩愈有啸于梁,从而烛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有立于堂,从而视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形。有触吾躬,从而执之,无得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与形,安有气。曰:鬼无声也,无形也,无气也,果无鬼乎?曰:有形而无声者,物有之矣,土

  • 唯识观大纲·太虚

    ──十一年三月在汉阳归元寺说──一 引论  二 五位百法之唯识观  三 依真有幻全幻即真之唯识观  四 悟妄求真真觉妄空之唯识观  五 空云一处梦醒一心之唯识观  六 五重层次之唯识观一 引 论若修唯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四·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又信忍菩萨下。第二明信忍。文四。今初标名配位。言信忍者。以无漏信三宝等故名信。言善达明中行者。配位。如下经说。善觉初地菩萨。证人法二空故名善觉也。达即离达。谓二地菩萨。离破戒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南慕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南慕金刚坚固自性身阿閦佛。南慕功德庄严聚身宝生佛。南慕受用智慧身阿弥陀佛。南慕作变化身不空成就佛。南慕大圆镜智金刚波罗蜜出生。尽虚空遍法

  • 东海集·张弼

    明代诗文别集。张弼(字汝弼)著。张弼所著诗文,现存有两种类型的版本,一种是正德十三年(1518)张弘至刻本,题《张东海先生诗集》4卷,文集5卷,万历间又在张刻本基础上重修。《四库全书》存目著录的《东海文集》5卷,是此刻本的

  • 仙佛奇踪·洪应明

    明洪应明(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仙佛奇踪》四卷。《仙佛奇踪》是记佛老二家故事的书。前二卷记仙事,后二卷记佛事。首卷载老子至张三丰六十三人,名曰消遥墟。二卷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