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七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三

周朴

周朴字太朴吴兴人避地福州寄食乌石山僧寺黄巢寇闽欲降之朴不从遂见害诗一卷

题甘露寺

层阁叠危壁瑞因【一作因成】千古名几连杨子路独倚润州城云近衔江色鵰高背磬声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

题玄公院

院深尘自外【一作幽深自尘外】如佛值玄公常迹或【一作悲】非次志门因得中衣巾离暑气牀榻向凉风是事不逾分秪应明德同

福州【一作唐】东禅寺

瓯闽【一作阁】在【一作此】郊外师院号东禅物得居来正人经论後贤爮【一作絶】槽柳塞马盖地月支綖【一作筵】鹳鹊尚【一作更】巢顶谁堪举世传

赠大沩和尚

大沩清复深万象影沈沈有客衣多毳空门偈胜金王侯皆作礼陆子只来吟我问师心处师言无处心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牀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春日途中寄南巴【一作巴东】崔使君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独慙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寄处士方干

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钓舟春岸泊庭树晓【一作晩】莺【一作烟】还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顔

寄塞北张符

陇树塞风吹辽城角几枝霜凝无暂歇君貌莫应衰万里平沙际一行边鴈移那堪朔烟起家信正相离

次梧州却寄永州使君

随风【一作云】身不定今夜在苍梧客泪有时有猨声无处无潮添瘴海濶烟拂粤山孤却忆零陵住吟诗半玉壶

赠念经僧

庵前古折碑夜静念经时月皎【一作皓】海霞散露浓山草垂鬼闻抛故塜禽听离寒枝想得天花坠馨香拂白眉

董岭水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

早春

良夜岁应足严风为变春遍回寒作暖通改旧成新秀树因馨雨【一作花馨雾】融氷雨泛苹韶光不偏党积渐煦疲民

秋深【一作塞上行】

柳色尚【一作正】沈沈风吹秋更深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长城哭崩後寂絶【一作莫】至如今

赠双峰山和尚

峩峩双髻山瀑布泻云间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

赠无了禅师

不学世所惜是何无了公灵【一作云】匡虚院【一作殿】外虎迹乱山中画夜必连去古今争敢同禅情岂堪问问答更无穷

王霸坛【即今西禅寺山南凿井有白龟吐泉霸因之炼药点金利济贫民服其余药于皂荚树下蝉蜕而去】

王君上升处信首古居前皂树即须朽白龟应亦全云间犹一日尘里已千年碧色坛如黛时人谁可仙

送梁道士

旧居桐栢观归去爱安闲倒树造新屋化人修古坛晚花霜後落山雨夜深寒应有同溪客相寻学链丹

边思

年高来远戍白首罢干戎夜色蓟门火秋声边塞风碛浮悲老马月满引新弓百战隂山去唯添上将雄

哭陈庾

系马向山立一桮聊奠君野烟孤客路寒草故人坟琴韵归流水诗情寄白云日斜休哭後【一作处】松韵【一作吹】不堪闻

宿玉泉寺

野寺度残夏空房欲暮【一作卧】时夜听猨不睡秋思客先知竹迥烟生薄山高月上迟又登尘路去难与老僧期

题赤城中岩寺【一本无下三字】

浮世师休话晋时灯照岩禽飞穿静户藤结入高杉存没诗千首废兴经数函谁知将俗耳来此避嚣谗

塞上行

秦筑长城在连云碛气侵风吹边草急角絶塞鸿沈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辽天望乡者回首尽沾襟

玉泉寺

寺还名玉泉澄【一作冽】水亦遭贤物尚犹如此人争【一作心】合偶然溪流云断外山峻鸟飞还【一作前】初日长廊下高僧正坐禅

春宫怨【一作杜荀鹤诗】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宿刘温书斋

不掩盈窗日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潮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

登福州南涧寺

万里重山遶福州南横一道见溪流天边飞鸟东西没尘里行人早晩休晓日青【一作泰】山当大连云古堑对高楼那堪望断他乡目【一作外一作客】只此萧条自白头

望中怀古

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尧水永销天际去姫风一变世间平高踪尽共烟【一作天】霞在大道长将日月【一作白日】明从此安然寰海内後来无复谩相倾

昇山寺

昇山自古道飞来此是神功不可猜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天台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

哭李端

三年翦拂感知音哭向青山永夜心竹在晓烟孤凤去剑荒秋水一龙沈新坟日落松声小旧色春残草色深不及此时亲执绋石门遥想泪沾襟

福州神光寺塔

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风云会处千寻出【一作直】日月中时八面明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一作载】福州城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一作早晚】平

福州开元寺塔

开元寺里七重【一作层】塔遥对方山影拟齐杂俗人看离世界【一作境】孤高僧上【一作坐】觉天低唯堪片片紫霞映不与蒙蒙白雾迷心若无私罗汉在参差免向日虹西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晩烟伴残阳緑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一作路客】不堪回首思秦原

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灼灼春园晩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冷酒桮中宜泛灔暖风林下自氛氲仙桃不肯全开拆应借余芳待使君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黄纸晴空坠一缄圣朝【一作明】恩泽洗寃谗李膺门客为闲客梅福官衔改旧衔名自石渠书典籍香从芸阁着衣衫寰中不用忧天旱霖雨看看属傅岩

客州赁居寄萧郎中

松店茅轩向水开东头舍赁一裵徊窗吟苦为秋江静枕梦惊因晓角催邻舍见愁賖酒与主人知去索钱来眼看白笔为霖雨肯使红鳞便曝腮

赠李裕先辈

晓擎弓箭入初场一发曾穿百步杨仙籍旧题前进士圣朝新奏校书郎马疑金马门前马香认芸香阁上香闲伴李膺红烛下慢吟丝竹浅飞觞

桐栢观

东南一境清心目有此千峰挿翠微人在下方冲月上鹤从高处破烟飞岩深水落寒侵骨门静花开色照衣欲识蓬莱今便是更於何处学忘机

塞上

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

塞上曲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氷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塞下曲

石国胡儿向碛东爱吹横笛引秋风夜来云雨皆飞尽月照平沙万里空

咏猨

生在巫山更向西不知何事到巴溪中宵为忆秋云伴遥隔朱门向月啼

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後殷红片片点莓苔

薛老峰

薛老峰头三个字须知此与石齐生直教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

吊李羣玉

羣玉诗名冠李唐投诗换得校书郎吟魂醉魄知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

无等岩

建造上方藤影里高僧往往似天台不知名树檐前长曾问道人岩下来

古陵寒雨集高鸟夕阳明 高情千里外长啸一声初【以上见张为主客图】 月离山一丈风吹花数苞【见吟窗杂录】 晓来山鸟閙雨过杏花稀【见优古堂诗话】 曲渚回湾锁钓舟 平潮晩影沈清底远岳危栏等翠尖【以上见海录碎事】 白日才离沧海底清光先照户窗前【灵岩广化寺见闽志】 连云天堑有山色极目海门无鴈行 可怜黄雀衔将去从此庄周梦不成【咏蝶 见泉州志】 禅是大沩诗是朴大唐天子只三人【赠大沩】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三

猜你喜欢
  京镗·唐圭璋
  裴湘·唐圭璋
  卷一·蔡梦弼
  ●卷三○·陈衍
  楔子·郑光祖
  百正集卷上·连文凤
  北郭集卷五·许恕
  卷520 ·佚名
  卷二百六十·陈思
  卷三十二·朱彝尊
  第十三歌 老酒吃吃有三样好·刘半农
  卷二十八·陈焯
  卷四十二·陈邦彦
  上林赋原文·司马相如
  第三出 花园游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毕沅

      ◎宋纪二十 ∷起著雍阉茂正月,尽屠维大渊献五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帝名恒,太宗第三子也,母曰元德皇后李氏。后梦以裾承日有娠,开宝元年十二月二日,生帝于开封府第,赤光

  • 卷六上·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六上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地形犬牙相错表先王建国各有分地纷若列碁界如分畛其后列侯争相侵夺务据势胜而春秋列国之疆域繁然乱矣如山东濮州范县为晋士防邑楚之子西为商公为今陕西商州之雒南

  • 世系·林献堂

    世谱一世祖大用公之子祖考讳子慕,名文美,字潜庵,谥敦孝。生于元至元元年(乙亥)四月初七日卯时,卒于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七月十五日申时。享寿六十二岁。葬在福场埔池边井也上(坐北向南)。生二子:长伯元、次伯川

  • 李芳传·张廷玉

    李芳,是穆宗朝内官监的太监。穆宗刚即位时,李芳以能够主持正理获得皇上信任。当初,在世宗时期,工匠徐杲由营造人员直接升任工部尚书,负责维修芦沟桥,侵吞钱财以万计。他的属下冒任太仆寺少卿、苑马卿以下官职的有上百个。隆

  • 姜应麟传·张廷玉

    姜应麟,字泰符,浙江慈溪人。父亲国华,嘉靖年间进士。任陕西参议,以廉洁闻名。姜应麟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改为庶吉士,授职户科给事中。郑贵妃得到皇上特殊宠爱,生下儿子常洵,被晋封为皇贵妃。而王恭妃所生育的皇长子已五岁

  • 卷一百五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五十三雍正十三年三月上谕七道初二日奉上谕各省新近自军前回来之人为补行引见即令来京殊觉劳苦着行文各省有往军前去後补授之员应补行引见者除已经起程外现在未曾起身及续到人员

  • 卷九十七 程子之书三·黎靖德

      (此卷系遗书中非入近思与四书等注者,以类而从,为一卷。文集附。)   或问:"尹和靖言看语录,伊川云:'某在,何必看此?'此语如何?"曰:"伊川在,便不必看;伊川不在了,如何不看!"盖卿录云:"若伊川不在,则何可不读!"只是门人所编,各随所见

  • 春秋大全卷九·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庄公下【壬僖王寅三年】十有五年【齐桓七晋缗二十六衞惠二十一蔡哀十六郑厉二十二曹庄二十三陈宣十四杞共二宋桓三秦武十九楚文十一】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左传春复会焉齐始霸也谷梁传复同会

  • 卷九·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九       婺源江永撰鄉射禮    嘉禮十四經【鄭目録云州長春秋以禮會民而射於州序之禮謂之鄉者州鄉之屬鄉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禮射於五禮屬嘉禮】鄉射之禮

  •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中·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諸有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不得如是清淨妙   身亦復失是諸楞嚴三昧.於時瞿或天子語釋提桓因言諸聲聞人已入法位雖復稱   歎愛樂佛道無能爲也已於生死作

  •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二·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叙录门第十二 数典不能忘祖,念开创之维艰。饮水所贵思源,识渊源之有自。世事沧桑,每多变幻。文人纪载,不厌频繁。兹志创于盛氏,续自侯公。厥后屡有增刊,迄今差臻详备。盖善作尤贵善承,肯堂必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十一·明佺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大小乘失译经目一卷(四百二十四部六百三十六卷)右失译经者。兴废递更经全失主。故今编之贻诸后代。大乘居先小乘于后。大乘失译经&middot;佛名经一部三卷&middot;佛名经一部十卷&middo

  • 卷第三十七之上(露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七之上(露字号) 甲子(宋神宗元丰七年起)丙寅(哲宗元佑元年)甲戌(改绍圣)戊寅(改元符)辛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壬午(改崇宁)丁亥(改大观)辛卯(改政和)癸巳(徽宗政和三年止) (甲子)宗本禅师住慧林 元丰

  • 重编诸天传下卷·佚名

    大辩天传大辩天。乃略名也。光明经云。是说法者。我当益其乐说辩才。令其所说庄严次第。善得大智。若散脂品中乃云。不可思量智慧功德成就。大辩天经又云。广宣流布。乃至得闻是经。当令是等悉得猛利不可思议大智慧聚

  • 希叟和尚广录卷第六·希叟绍昙

    题题樗寮书金刚经板善现一生。向虚空里作活计。引惹瞿昙。拏空撮空。妄生穿凿。樗寮居士。觑见败缺。展虚空纸。大书欵案。连累平人。板行末运。俾泥真空者。去其静胜。守顽空者。脱其桎梏。如鸟飞空。不留眹迹。若知

  • 行水金鉴·郑元庆

    清傅泽洪主编,郑元庆编辑。共175卷,卷首附图1卷。收录自《禹贡》以下、清康熙末年(1722)以前有关黄河、长江、淮河、运河、永定河等水系的源流、变迁和治水的文献资料。主编傅泽洪字稚君,镶红旗汉军,曾任淮扬道河官,“尝寒

  • 迷宫·程小青

    有几个对于侦探似乎没有多大好感的人,曾有这样几句类似讥讽的话:“侦探是靠罪案而生活的;所以罪案和侦探的名词始终连接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寻味这几句话的含意,显然在抱怨侦探是一种可憎可厌的不祥人物;他的足迹所到之处,

  • 菩萨修行四法经·佚名

    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四法经义同而文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