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出 化番(中吕调萧豪韵)

【缕缕金】

(丑持斧上)穷老汉,住西郊。高年无脚力,少柴烧。临洮南山里,煤窑是宝。奈土番占住,把山包,断了煤山道。

老汉是这临洮一个里长。俺这边城地方。偏是柴贵。往常年,西山里有一座煤窑,极是便的。只因有这些回子把山封了,不许人去取煤,他单单要卖贵柴,弄得这一方百姓只得买柴。每担多几倍钱,实是苦恼!我老汉昨去偷掏些煤炭,被他一顿好打。我要去告,那官甚是怕他。动不动要叛、要抢,官府越发不敢了。且在此想一想。

(虚下)

【前腔】

(老旦持褐上)穷老妪,拈绒毛。织成姑褐线,费心劳。长机双匹半,全家倚靠。官司半价要开交,现有官差讨。

我老妇是狄遒县一个寡妇。因这地方出一样姑绒褐,只有那西番姑姑会织,大家买的絨来,拈成细线,不知费多少工夫。凑成一匹,也有八十余尺,可卖三十两银子,众人分去养家度日。可怜这土司偏要发价来买,县官那敢受价?白白地派出个机户来,坐名催比。发官价三两银子,还不勾打发差人的。可怜我这匹绒褐,就是性命了!

(哭介)不如投水寻个自尽!且在此想一想。

(丑见介)你老人家的话,我都听见了。如今县里来了一个四爷,说甚是利害。你我且去见他一见,看他何如!

(虚下)

【菊花新】

(生角素冠带上)青衫黄绶发萧萧,独坐空堂日寂寥。槐影午阴摇,山邑民淳讼少。

下官自谪居狄道县典史,一向政简民安。无甚职掌,到也清闲。只是地近西番,风土粗野。今日县官公出,只得坐堂。看有甚事。

(丑、老旦上)来此衙门口,大家进去。

(叫介)告状人进!

(生)老汉有甚事,实实说来!

【驻马听】

(丑)愤气难熬,说起教人心痛焦。这个地方有西山一座煤洞,平日专出煤炭。只为地连山洞,起爨炊烟,全仗煤窑。有这西番回子占住,不许百姓采取。他封山不许外人掏,卖柴多索穷民钞。因此,柴价涌贵,俱被土番获利。小人不平,因此往取煤炭半筐,被痛打一顿。老爷呵,地厚天高,与民作主开煤窑。

(生)这老妇人有甚话说?可告来!

【前腔】

(老旦)孤寡无聊,织褐为生活计小。这个地方因出姑绒,小妇人借此养身。有上司贪取,发价差官,勒限难饶。只发官价强买,把一家的性命都坑了。只图苞苴结官僚,坑民勒价凭谁告。望老爷呵,地厚天高,与民作主除强暴。

(生)如今县差在那里?

(老旦)现随老妇人要这匹绒褐,只与三两官价。

(生)有这等事?叫进来!

(杂扮皂隶上见介)

(生)你是堂上大老爷皂隶?因何要这妇人的绒褐?

(杂)禀上二爷:不要管他闲事!这是按院路老爷要买姑绒一百匹,与严阁老送寿礼的。现有差官立等,不干小人事。

(生)这等即叫他的差官来见我!只说二爷请你,他到时自有话说。

(杂下)

(末扮差官上)察院威风大,差官体面尊·本县二爷请我有何话说?

(进见欲揖,生不理介)你是按院差官么?

(末)正是。

(生)有何公干?

(末)奉差来提姑绒一百匹,与严阁老送礼。

(生)有公文么?

(末)有。

(取公文送生念介)钦差巡按陕西等处监察御史路为公务事:仰该县动支存留无碍官银,照市价买姑绒一百匹,限某日解院。勿迟!特禀。

(生入袖介)好个御史!好个路楷!这是奉的钦件么?叫左右:取大板伺候·把这厮重责三十!稍与你那巡按:你说我杨典史不准来行!

(末不服采打介)有这等一个典史?

(又打叫老爷饶介)差官,听我吩咐,回你老爷的话一一

【前腔】

(生)你说我杨典史呵,巡捕临洮。职小官轻志气豪。也曾特参马市,劾奏严嵩,激怒当朝。姑绒不系纳征徭,如何敢向穷民要?犯法违条,我捕官不肯遵提调!

快赶出去!公文留在我衙内。

(差官讨公文介)

(生)讨打!

(末哭下)

(老旦)多谢老爷!

(老旦下)

(生)叫那告煤窑的老汉过来!我与你一个票子,叫本处里长和那土番伺候。我亲去开山,叫他同土番自来回话。

(写票介)使皂隶一名同票去!

(丑)只怕他不来。

(生)唗,胡说!

【前腔】

(生)票仰番苗,边内山场属本朝。既有土司辖管,取利开煤,财用宽饶。公家大宝胜私樵,肩头小利何足道。我今将柴俱定了官价,煤与柴同。柴贱民劳。如违申作山中盗。

你二人持票去,限即日回复!

(丑、杂)领得恩官命,明朝即便回。

(众下)

(众扮京报上)朝廷治乱观新政,萆野威名起直臣·俺乃西安府打报的,报杨老爷起官,升山东青州府诸城县知县。有布政司文凭,即日起马到任!

(见稟介)

(生)原来起用山东,倒也离京不远,看香案伺候!臣杨继盛,只说长谪边方,那知圣上还有悔悟之日

(望拜介)

【扑灯蛾】逐臣仍恋阙,瞻天三舞蹈。赐环锡花封,悲感喜奉丹诏也。穷边远檄,草野内欢腾民谣。移甘棠琅邪海岛,问归囊,清风双袖任逍遥。

(众上)禀老爷:县上催轿马伺候,老爷起身!外有土番和百姓,今将煤窑大开,来叩谢老爷。又有阖学生员,因老爷立下书院义田,有碑文要刻,外边候见。

(生)着进来!

(众扮土番耆老生员上)

(丑)老爷开煤,番民受利无穷,情愿替老爷立生祠!

(小生)蒙老恩师立下超然书院,义田千亩,求老爷留下一篇碑文,永垂不朽!

(生)学生待罪贵地,多任性直行,岂敢借此沽誉?

(众土番哭介)小的们舍不得老爷去!只这绒褐省了多少钱!

【前腔】

(丑)山城多僻野,穷民苦■〈口罗〉唣。上官费支吾,幸得福星照临也。征求渐少。开利薮,边衅全消。讲诗书,广垂圣教。立生祠,万年瞻仰颂椒聊。

(众)取酒来,众百姓先敬老爷!

(小生)先让阖学先敬!

(各跪献酒叩介)

(生)就此告别罢!

(众)小人要远送!

(生)这巳远了。

(众拜介)好老爷,地方没有造化。多留几年!

(生、众洒泪介)

【尾声】杜鹃声里春归早。琴鹤相将去路遥。

(众)还望甘霖歌四表。

(生)一曲骊歌不可闻,

(众)西风落叶正纷纷。

(小生)岘山碑在应流泪,

(生)南望皇都近五云。

(生下)

(众吊场)再没有这样好老爷了!

按《年谱》自述,在狄道开煤窑、禁征褐,悉如此出。至立学校、引水兴利等政,则先生实有经济,未得少抒,徒以死忠自见,亦可悲矣。先生之莅吾诸者,百二十年。亢产于诸·私淑久而得官于容,为先生绘其生面。岂偶然哉!闻之诸人传曰:先生将赴南都时,与一老生相别,命沽酒一杯永诀。自谓此行为国除奸·未必复见。然则殉义之志久决矣。诸之老孝廉刘斗酌,讳元化,以洛川令终,今年八十五·谓亢言如此。公祠在诸邑西门内,乱后圮,碑存焉。

猜你喜欢
  卷四百零三·彭定求
  仪珏·唐圭璋
  第二十章 夫人得信·屠隆
  卷七·宋·蒋一葵
  白石道人诗集原序·姜夔
  小花篮——送卫礼贤先生·徐志摩
  四集卷四十三·乾隆
  卷一百七十八·陈思
  卷一百五·陈思
  卷十·钱子正
  卷十八·曹学佺
  东皋集补钞·吴之振
  卷三十九·郭元釪
  卷一百三十八·陈廷敬
  刘子翬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陵阳先生牟巘(陵阳集)·顾嗣立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

  • 卷二十九·王十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东坡诗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九 宋 王十朋 撰 题咏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尧卿熙寜八年出守洋天佑石林先生云文同字与可蜀人与子瞻厚子瞻出爲杭州通判同送诗云

  • 卷十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十九王内翰若虚【三十八首 补二首】若虚字从之槀城人承安二年经义进士少日师其舅周德卿及刘正甫得其论议为多博学强记诵古诗至万余首他文称是善持论李屏山杯酒间谈辩锋起时人莫能

  • 列传第八十七 突厥 铁勒·李延寿

    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足断其臂,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饵之,及长,与狼交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在

  • 列传第八十三 韦张严韩·欧阳修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六代祖范,有勋力周、隋间。皋始仕为建陵挽郎,诸帅府更辟,擢监察御史。张镒节度凤翔,署营田判官。以殿中侍御史知陇州行营留事。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硃泚,陇州刺史郝通奔降楚琳。始,泚以范阳

  • 尚史卷七十三·李锴

    列传五十一秦诸臣传公孙枝公孙枝字子桑秦大夫也事穆公穆公九年【僖九年】齐防我师纳晋恵公夷吾公谓枝曰夷吾其定乎对曰臣闻之唯则定国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文王之谓也又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今

  • 卷七 孝桓帝纪第七·范晔

    孝桓帝纪(刘志)孝桓皇帝刘志,肃宗章帝曾孙,祖父河间孝王刘开,父亲蠡吾侯刘翼,母亲..氏。刘翼死后,刘志袭为蠡吾侯。本初元年(146),梁太后征召刘志到洛陽城夏门亭,打算将她的妹妹嫁给刘志。适逢质帝逝世,梁太后便与兄大将军梁冀

  • 吴明彻传·姚思廉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祖父吴景安,齐朝南谯太守。父亲吴树,梁朝右军将军。吴明彻幼年父母双亡,本性很孝顺,十四岁时,感叹坟茔还没有修建,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可用来修建坟茔,于是勤劳耕种。当时天下大旱,禾苗庄稼都枯死了,他又悲又

  • 卷一百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一艺文略【五】诸子类第六【儒家 遒家 释家 法家 杂家农家 小说家 兵家臣】等谨按郑志诸子类共十一门今无名家墨家纵横家之书则谨从其阙余各依类编次凡八家云儒家【儒术数学】【臣】

  • 凡例·胡渭

    翼真一书本非欲为讲义而作盖以古本出自礼记多有错简明道伊川并有改本尚未有定论自朱子章句成立于学官始为不刋之书而后人犹或非之则以大学本无阙文又不应作补传也于是有崇信古本以为不分经传者于本经亦无害至有割圣经

  • 卷九·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内则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九大学士傅以渐恭纂礼之道殉节一曲礼曰临难毋茍免孔子曰见危授命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茍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谨按道莫

  • 佛学院置院舍记·太虚

    佛学院之名,未前闻也。民国第一辛酉冬,始在汉口创议,翌秋即开学于武昌。人或诧其出现于世之突兀,而不知机凑缘会,实非偶然。今就置院舍一端言之,亦大有可纪者在也。先是、诸发起人分任常费,于武汉三镇,数数觅赁屋不得,旋成立筹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四(本)·智周

    沙门智周撰疏。外道笑曰愚者亦解等者。问如来说法离于四非。外道闻经云何起谤 答大士行化多益。是徒虽有少轻得利者广。由是如来四非称离 又彼外道初虽暂谤。毕竟乘此以为出要。先损后益。正合化宜。是以动静无非佛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八·佚名

    迦絺那衣犍度问曰。几人得受迦絺那衣。下至五人前安居人。得受迦絺那衣。破安居人后安居人不得。异住处不得。若住处不满五人得唤余寺众僧足数受得足数。客比丘不得受。若住处有四比丘。一沙弥安居欲竟。为沙弥受大戒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四·彦悰

    弘福寺沙门释彦悰纂录圣朝议不拜篇第二(下)议&middot;中御府少监护军高药尚等议状一首&middot;内侍监给事王泉博士胡玄亮等议状一首&middot;奉常寺丞刘庆道主簿郝处杰等议状一首&middot;详刑寺承王千石张道逊等议状一

  • [第四品]界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七九四十八界者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所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法界也。总说分七九五眼是眼界耶?眼界是眼耶?耳是耳界耶?耳界是耳

  • 蜃楼外史·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芙蓉外史》。四十回。题“霅溪八咏楼主述,吴中梦花居士编”,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字林沪报馆铅印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文海

  • 庚申北略·佚名

    《庚申北略》是一篇记述咸丰十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史事的著作,自英法侵略军攻陷大沽、占据天津起,至侵入北京逼签丧权辱国条约一一“北京条约”止,按日记事。从文章语气知作者当时身在北京,皆据作者耳闻目见,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