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出 舟归蓬海

(且扮舟于上)横看成海侧成峰,远近浮沉一任风。不识蓬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舟中。俺奉仙师成连之命,曾将渡海铁船赁与何生远游。今道果完成,将还仙岛,正好交还原船,使他凌虛而去。众相公,好顺风,好顺风!今日回东海去也。

【破阵子】

(生上)九曲河流将转,两轮日月如丸。

(丑、净)且喜舟轻归路便,一叶浮萍天地宽。

(众上)桃花失岁年。

(生)弱水千里一苇过,月明闲起弄渔蓑。

(净) 当时只说蓬山远,

(且)及到蓬山路不多。

(生)俺何生自与诸君远游,遍历龙宮贝阙、圆峤方壶,游兴巳穷,虚舟自返。舟子,你可放舟东去,再寻故道,我与诸客就此话别。

(小生、外、末、旦、小旦众上介)

【新水令】

(生)片帆一叶带云还,看不尽落霞归雁。潮平偏有月,风定已无山。历尽潺湲。又望东洋依然彼岸。

【步步娇】

(旦众)蓬莱飞渡波清浅,一界天如线,仙帆万丈牵。镜里方壶,隐隐波心现。鹤背冷瑶天,怕桂花飘落清虚殿。

【折桂令】

(生众)望苍茫驾雾凌烟,走了些风风水水、曲曲湾湾。到如今万顷茫然,波平不动,帆影高悬。忒楞楞桃花浪暖,冷凄凄蓼叶霜寒。月落西天,鸟倦东还。又何须伴浮鸥泛浪千重,俺已是化神鱼跳过三山。

【江儿水】

(旦众)弱水明如练,浮丘涌若莲。虚飘飘一任风波漩,乱腾腾看尽鲲鳌变。喜孜孜走的蓬壶遍。一似还丹九转,两翅扶摇,依旧是葫芦一片。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生众)再不去梦蘧庐蝶翅翻,再不去暴腮颅龙门点,再不去觅玄沙赤水珠,再不去下铁网珊瑚堑,遇吞舟已过万重山。别人的险峻,俺替他担。割断了相思纤,打开了罔象关。开船!俺待去跨鲸鱼游天半。清也么闲,一任俺枕蓬窗一觉眠。

(众行介)

【侥侥令】

(旦众)丹霞天际杳,碧海几曾干。玉宇琼楼同欢宴,少不的话别离咫尺间。

(丑扮舟子)船巳近岸,蓬山不远。这些众相公和这些小娘子,少不得先要下船。俺这大船原是何相公赁来的,到岸交却。那船主在此等船钱。

(净)当初列位群仙,原有坐来画舫;列位仙子,也有坐得莲舟。俱在岸边,便请两下回船,并舟而行,各归旧路。

(小生作揖生,登舟行介)

(生作揖旦,旦登舟行介)

【收江南】

(众)呀,早知道分离兜率天,下蓬瀛路几千,空教俺双成玉女送霞笺,缑山仙客返青鸾。想情缘尚牵,又又说是道人有梦不曾闲。

【园林好】

(生)望故山烟迷翠攒,弄虚舟石破浪穿。远远见风涛拍岸,登觉路出危澜。

【沽美酒带太平令】

(众行介)看蓬莱如一拳,东洋路似杯悬,只有本地风光落眼前。诗和酒何须唱酣,宝和玉终须弃捐。吸西江、把银河拨转,洒醍醐、把沧溟倒挽。俺呵,那怕他天翻地翻、山残水残。呀。劫为灰铁船不烂。

(众作下船介)

(小生、众)天门劈破浪成堆,

(小旦、众)客散还从去路来。

(众下)

(生)不是一篇明月赋,

(丑)何缘满载宝船回。

(且扮舟子)相公,你身巳登岸,这船也是用不着得了。

(指介)你看那壁厢,主人翁来也。

(生上岸回头看,丑下不見介)呀,如何连船也不见了?

【清江引】

(生)世间苦海如波卷,万物浮沤散。仙舟何处来,仙客常相伴?一天秋俱付与明月管!

曾访成连海上舟,梦中时与化人游。

汉唐人物方为友,叔季声歌不耐愁。

舌底青莲争锦瑟,席前白雪幻丹丘。

年来游戏成三昧,华表空疑姓字留。

舟返仙源,怨起从前闲愁,此是烦恼菩提。拔数千年之尤,同堂相见,野航路史不妨傀儡。冰壶就中,竿木随身,才见其深李道力。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彭定求
  ◆贞期生张渥(贞期生稿)·顾嗣立
  人物·老舍
  第二十八出 党援·许自昌
  第十二出·李开先
  卷一·王蕴章
  卷六十八·王奕清
  第二十一歌 小小里横河一条带·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刘半农
  卷一百二十九·陈元龙
  卷三百十八·陈廷敬
  卷二百七十·陈廷敬
  卷五百七·佚名
  卷四百十一·佚名
  52.戴叔伦:七言歌行二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俞国宝·唐圭璋

      国宝,临川人,淳熙太学生。有醒庵遗珠集,不传。   贺新凉   梅   梦里骖鸾鹤。觉三山不远,依前海风吹落。浮到五湖烟月上,刚被梅香醉着。粲玉树、轻明疏薄。十万琼琚天女队,捧冰壶、玉液琉璃杓。来伴我,荐清酌。  

  • 诗话补遗卷一·杨慎

      浮渲梳头  本事诗载刘禹锡杜司空席上赠妓诗云浮渲梳头宫様妆春风一曲杜韦娘今本浮渲梳头作髙鬓云鬟又以为韦应物诗者误也盖韦与刘皆尝为苏州刺史是以传疑浮渲字妙画家以墨饰美人鬓髪谓之渲染渲音  险诨句 

  • 粤游见闻·瞿共美

      前行人司行人瞿其美记  唐王次闽。  高帝之子,封国河南省南阳府。王讳聿键,因累囚凤阳高墙。国变,淮抚路振飞护之出。弘光元年某月,保国公朱国弼劾旧淮抚路振飞贼信日逼,先纵狱囚;天潢洊至,兵拒河上,皇上扁舟,不纳入城

  • 第三十五回 诛党奸景帝登极 却强敌于谦奏功·蔡东藩

      却说英宗被虏北去,警报驰达阙下,在京留守诸臣,将信未信,正与郕王议毕军情,退朝归第,忽见败卒累累,奔入京城。随后有萧维桢、杨善等,亦踉跄驰来,百官惊问道:“乘舆归来么?”萧、杨统是摇首。百官又问道:“你两人都随着乘舆,怎

  • 卷六十一·杨士奇

    永乐四年十一月丁巳朔钦天监进永乐五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册贵州都指挥使程暹孙女为通城王孟灿妃○己未○冬至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赐宴 夜有星出

  • 九六○ 谕《日下旧闻考》告竣所有誊录供事等准其议叙·佚名

    九六○ 谕《日下旧闻考》告竣所有誊录供事等准其议叙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初五日真按:日下旧闻考之成书时间.大学士英廉等奏《日下旧闻考》奉命纂辑告竣,所有誊录、供事等均请议叙一疏,奉谕旨:准其议叙。(起居注册)

  • 卷之五十七  謇齋瑣綴錄五(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五 錦衣衞掌衞事都指揮僉事臣袁彬謹題:為纂修事,成化元年七月二十一日該太保、會昌侯孫繼宗等題:英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三氏族略【三】满洲八旗姓纳喇氏【散处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张城费德里等地方金台石正黄旗人原系叶赫东城贝勒   太祖高皇帝征服叶赫时授其子德尔格尔为三等男其子鄂色袭爵任内大臣其弟武丹任建

  • 卷四十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四十七宋 陳祥道 撰五席王大朝覲大饗射封國命諸侯祀先王酢席皆三 【次席黼純繅席畫純莞筵紛純】諸侯祭祀席二 【莞席紛純蒲筵繢純】諸侯酢筵國賓席二 【繅席畫純莞筵紛純

  • 第六章 27·辜鸿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辜讲孔子说:“将道德情操、社交方式的使用达到一个完美的均衡状态,这是完美人生的最佳状态,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在人生中持久保持这种状态。”辜解很多的西方无知之流,断言中国文化

  • 卷四十三·佚名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生。何等为十。所谓离愚痴生。放大光明网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生。除灭一切未来世最後身生。不生生。知三界诸劫悉如幻生。於十方世界普现身生。具足一切智身生。放一切如

  • 卷十五·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二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第三等诸佛回向。此菩萨摩诃萨。随顺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回向。此菩萨。修菩萨行时。见好恶色。其心清净而无憎爱。欢喜悦乐起无坏心。离诸忧恼得正直心。身意

  • 戒杀四十八问(并引)·周梦颜

    昆山 周思仁 述呜呼。杀劫之来。亦惨矣哉。其在人道。或数十年。或百余年。方一见。在畜生道。则无日不见。一遇鸡鸣。即有无限狠心屠户。执利刃。向群畜奋然捆缚。群畜自知不免。大声踯跳。动地惊天。救援不至。各

  • 佛说大净法门经·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菩萨八千。一切大圣悉得总持辩才无量。其所建立分别圣慧解三脱门。于三世慧无所挂碍。得三昧定不可转移。十力无畏一切具足。尔时王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二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二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一行品中身见摄几使。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摄法摄他法不摄自法。如毗婆阇婆提。依佛假名所说经。亦依世俗言语

  • 御选语录卷九·雍正

      卷九御制序雪窦遍参诸方。机辩无敌。忽遇智门两度拂子蓦口打。豁然开悟。乃嗣智门。学者于此荐得。当知心不在思维而普照法界。口不必语言而遍演恒沙。如雪窦云。直饶乾坤大地草木丛林。尽为衲僧。异口同声。各置

  •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元来

    明代禅宗典籍。明无异元来撰,成正编。一卷。此书为揭举参禅中常犯毛病,指导参学人如何做工夫,发疑情,参公案的专书。中收“示初心做工夫警语”、“评古德垂示警语”、“示疑情发不起警语”、“示参禅偈十首”等内容。全书

  • 金刚般若经疏·智顗

    全一卷。隋代天台大师智顗(531~597)讲述。又称金刚经疏、金刚般若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为现存最古之金刚般若经疏。乃智顗根据鸠摩罗什译金刚经所讲述之注释书,然讲述于何时何处则不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