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序

河汾诸老诗集後序

近代诗人遗山元先生为之冠先生太原人太原境与平阳接河山胜槩地土所宜习俗所尚古今人物不殊至如师友渊源文章正脉略与之等故河汾间诸老与天下人材无让麻贻溪与元老诗学无慊古文出其右公言也张石泉房白云与元老游从南者子扬子京二陈昆仲与元老或诗或文数相赠遗者遯庵菊轩有稷亭二段之目与元老相次登第者曹兑斋与元老同为省掾日以文诗讲议者或曰兑斋云中应人也吾子列河汾之间得无附会欤不然兑斋之先诚应人自客汴梁北渡居平阳者三十余年发明道学为文楷式指授後进桃李光辉盈溢其门或教授乡里或宦达四方有二子叔举季行文笔亦盛传而况状元王公赵城人曹之外父也兑斋生而隐德光辉汾晋没而丘壠在焉岂非吾乡先生欤夫诸老之诗有深而冲澹如陶柳者有豪放如李翰林刘宾客者有轻俗近雅如元白者有对属切当如许浑者有骚雅奥义古风大章浸入于杜草堂之域者往年吾友杨君仲德议成此集不幸早世仲德有云不观遗山之诗无以知河汾之学不观河汾之诗无以知遗山之大不观河汾遗山之作不知唐人诸作者之妙不观唐人之作不知三百篇六义之深意予今纂録自贻溪至兑斋凡八人得古律诗二百一首号曰河汾诸老诗集皥皥郝先生序文於前甚备不肖继言于後才识浅陋不能尽其藴虽然吾乡学者如林有能慕河汾之派观是集者知所兴起云大德辛丑岁二月望日横汾隐者房祺序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三十一·彭定求
  锦溪·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六十五·吴景旭
  五代诗话卷四·郑方坤
  第五十二回 不忘车笠盟寻张遇李 远寄平安字指柳说槐·萧晶玉
  第一折·佚名
  卷十八·杜文澜
  ●三槐书屋诗钞卷三·金朝觐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林徽因
  卷392 ·佚名
  东皋集补钞·管庭芬
  卷五·乾隆
  卷六百九十九·佚名
  卷三十六·徐倬
  廖世美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以夫·唐圭璋

      以夫字用父,号虚斋,福之长乐人。郧国公德钧七世孙,彦括第四子。生于淳熙十六年(1189)。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为枢密都承旨。二年(1228),拜同知枢密院事,淳祐初罢。寻加资政殿学士、进吏部尚

  • 孝诗·林同

    (宋)林同 撰尧道之大原出于天尧以是道传之舜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道原自天出尧以是相传曰孝悌而已人人具此天舜大孝终身慕父母予于大舜见之矣孩提知所爱妻子具而衰大孝终身慕子于舜见之禹禹伤先人之功不成劳身焦思八年于

  • ●卷十九。题名五·梁章钜

    ◎汉军机章京俞诵芬 字茗溪,安徽婺源人。嘉庆己卯进士。道光二年闰三月由户部主事入直,官至汀漳龙道。傅绳勋 字秋坪,山东聊城人。嘉庆甲戌进士。道光二年八月由工部主事入直,官至江苏巡抚。蔡勋 字槐卿,广东东莞人。嘉庆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五·佚名

    嘉靖四年九月丁巳朔○查盘边饷给事中韩楷御史许中劾奏巡抚宣府都御史李铎侵费官银户部议覆行巡按御史查核上从之仍令铎自陈○戊午○天方国王亦麻都儿等遣使大者马黑木等来贡马驼方物赏赉如例○己未○升尚宝司司丞邵天

  • ●后鉴录上·谢蕡

    刑部等衙门题为献俘事。该钦差监督军务御马监太监陆誾,提督军务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陆完,提督军务太子少保、都察院右都御史彭泽,平贼将军提督军务总兵官、咸宁侯仇钺,各将生擒反贼赵鐩、庞文宣等绑献。 正德七年十

  • 兵二三·徐松

    买马下干道元年正月七日,诏茶马司买发隆兴元年、二年分(马)西马,比之递年亏损数多,显属不职。令具析因依闻奏。 六月二十一日,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刘源言,诸军见管战马大段数少。诏令茶马司经略司于每岁额外各收买二

  • 卫灵公篇·王夫之

    一“吾道一以贯之”,“之”字所指,包括周遍。“予一以贯之”,“之”字所指,则子贡所疑为“多学而识之”者也。于此有别,故集注曰“彼以行言,而此以知言”。若

  • 论语通卷八·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论语通>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通卷八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卫灵公第十五凡四十一章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眀日遂行【陈去声】陈谓军师行【平声】

  • 卷六·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六    元 王元杰 撰文公公名兴僖公子在位十八年按谥法慈惠爱民忠信接礼曰文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程子曰君薨巳踰年虽未葬嗣子亦称君岁已更始不可无君也朱子曰踰年即位凶服如何入庙想古时

  •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1)·戴圣

    ——引咎自责的敬业精神【原文】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2),县贲父御③,卜国为右(4)。马惊,败绩(5)。公队(6),佐车授绥(7)。公曰:“末之(8),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9

  • 卷二百六十七·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六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八胜处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八胜处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八胜处清净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十想第三十六   十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食不淨想一切世閒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   想。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爲智或時名爲念或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七·念常

      ⊙(戊寅) ○始建置州学。  二十六年。沙门法秀者。梦异僧劝置袈裟五百领。施回向寺僧。既觉叹异。遂乞丐造之。然遍访所谓回向寺者。咸无得焉。一日道逢一僧。逆而问曰。托置袈裟今成未。秀曰。成矣。僧曰。吾

  • 摄大乘论释 第六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六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入所知相分第四论曰。如是已说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应见。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释曰

  • 叙·远门净柱

    正法眼藏之布在方策也。自景德传灯始。踵其后者李遵勖之广灯。佛国之续灯。[目*每]翁之联灯。雷庵之普灯。层见迭出。卷帙浩繁。学者不无望洋而叹。绍定间。大川济公承浙翁之传。主握宗印。集诸学侣撮为会元。可谓始

  • 现果随录序·戒显

    夫因之与果。犹形有影焉。形已有焉则影必从焉。苟欲端其影。先直其形。形直影恶不端。若不直其形而欲其影端。譬如扬汤而不辍火。虽欲其冷无有是处。是我法门之通训也。世典亦有之。曰阴德。曰阳报。此岂不我之所说因

  • 艺概·刘熙载

    文论。清刘熙载(1813—1881)撰。六卷。熙载字融斋,江苏兴化人。道光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一生治经学,精通声韵,旁及诗、词、曲及书法。著述颇多,有《古桐书屋六种》及《古桐书屋续刻三种》。《艺概

  • 蛮窟风云·朱贞木

    《蛮窟风云》是民国作家朱贞木所著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全书共分三十个章节 。现在先说金驼寨,在滇南石屏州异龙湖畔金驼峰上。这金驼峰也是云南著名哀牢。山脉的分支,面积有五六十里方圆。凡在金驼峰居住的尽是龙姓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