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坡门酬唱集引

绍兴戊寅浩年未冠乃何幸得肄业于成均朝齑暮盐知有科举计耳古文诗章未暇也隆兴癸未始得第以归有以诗篇来求和者则藐不知所向于是取两苏公之诗读之因得窃窥两公少年时交逰未甚广徃徃自为师友兄唱则弟和弟作则兄酬用事趂韵莫不字字穏律或隠去题目读之则不知其孰为唱孰为酬葢无纤毫斧凿痕迹其妙如此浩心焉好之为之讽诵谛绎至忘寝食者几年始仅能与人相应和为韵语既又念两公之门下士黄鲁直秦少防晁无咎张文潜陈无已李方叔所谓六君子者凡其片言只字既皆足以名世则其平日属和两公之诗与其自为徃复决非偶然者因尽摭而录之曰苏门酬唱独恨方叔有酬无唱葢其晚出相与游从之日浅也无事展卷则两公六君子之怡怡偲偲宛然气象在目神交意徃直若与之承欢接辞于元祐盛际岂特为赓和助耶淳熙已酉浩官于豫章临江谢公自中丞迁尚书均逸未归浩出此编公甚喜甚为作序且曰谓之苏门酬唱则两公并立不如俾老仙専之更曰坡门酬唱何如浩曰唯唯绍兴庚戌四月一日金华邵浩引

猜你喜欢
  黄孝迈·唐圭璋
  卓田·唐圭璋
  吴穆仲·唐圭璋
  ●目录·钟嗣成
  花儿开过了·闻一多
  卷十一·唐圭璋
  卷273 ·佚名
  卷十二·佚名
  静思集原序·郭钰
  决断·徐志摩
  卷七百四十五·佚名
  卷六百五十九·佚名
  卷四百七十九·佚名
  卷一百九·佚名
  卷八·王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侦戏·孔尚任

    ◎癸未三月〖双劝酒〗(副净扮阮大铖忧容上)前局尽翻,旧人皆散,飘零鬓斑,牢骚歌懒。又遭时流欺谩,怎能得高卧加餐。下官阮大铖,别号圆海。词章才子,科第名家;正做着光禄吟诗,恰合着步兵爱酒。黄金肝胆,指顾中原;白雪声名,驱驰上国。

  • 第一齣~第十齣·孙柚

    第一齣 家门始终【月下笛】〔末上〕屈指少年。无端过了几番寒食。流光可惜。白驹驰。锦梭掷。频敎燕子留春住。儘力留他不得。但黯然春去。落红成阵。暮云凝碧。无那新愁积。把才子文章。美人颜色。全凭翠管。巧将一

  • 自杀篇·胡适

    叔永至性人,能作至性语。 脊令风雨声,令我泪如雨。 我不识贤季,焉能和君诗? 颇有伤心语,试为君陈之。 叔世多哀音,危国罕生望。 此为恒人言,非吾辈所尚。 奈何贤哲人,平昔志高抗。 一朝受挫折,神气遽沮丧。 下士自放弃,朱楼醉春

  • 嵗时杂咏巻二十二·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夏至夏至避暑北池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羣物独逰爱方塘门闭隂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夏至

  • 第二回 张生逃难·蒲松龄

    莫费心思做状呈,宁将冷落恼亲朋; 不惟用意伤天理,尤恐将来祸患生。 话说顺天永平府卢龙县有一秀才,姓张名逵,字鸿渐,年方一十八岁,就成了一府名士。 [耍孩儿]张鸿渐实是能,年十八享大名,人人知他名合姓。诗词歌赋般般好,书画琴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弘治七年正月辛卯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马诚齐世美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 中越馆三·周作人

    东竹町在顺天堂病院的右侧,中越馆又在路右,讲起方向来,大概是坐北朝南吧。鲁迅住的房子是在楼下,大小两间,大的十席吧,朝西有一个纸窗,小的六席,纸门都南向,人家住房照例有板廊,外边又有曲尺形的一个天井,有些树木,所以那西向的窗

  • 李昭德传·刘昫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父李乾..,唐太宗贞观初年(627)曾任殿中侍御史。当时,有一个俞县县令,名叫裴仁轨,他役使县衙的门夫干私事,唐太宗想重罚斩掉这县令。李乾..奏道:“法令,陛下在上面制定出来,在下的所有人都要遵守,这就成了陛

  • 夏嘉遇传·张廷玉

    夏嘉遇,字正甫,上海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职保定推官。万历四十五年(1617)夏嘉遇因为政绩突出为皇上征召。应当提拔为言官,先做了礼部主事。皇上很久倦怠政事,方从哲一个人大权独揽。碌碌无为而列居权位,中

  • 翰苑羣书卷四·洪遵

    宋 洪遵 编韦执谊翰林院故事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麟徳殿西重廊之后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学士院者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在翰林院之南别户东向考视前代即无旧名贞观中秘书监虞世南等十八人或秦府故寮或当时才彦

  • 卷一○六·邱濬

    ▲详听断之法 《易讼》之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 程颐曰:“讼之为卦,上刚下险,险而又健也,又为险健相接、内险外健,皆

  • 论语精义卷四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四下 宋 朱子 撰 泰伯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明道曰泰伯知王季之贤必能开基成王业故为天下而三让之言其公也三让者不立一也逃之二也文身三也 伊川解曰泰伯

  • 卷九·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九    宋 袁燮 撰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观孟子闻诛一夫纣之言武王之杀受也明矣汤武之征伐只是诛其君而吊其民武王既杀受而复立受之子盖受得罪于

  • 十一经问对卷二·何异孙

    孝经问孔子与曽子论孝之言何不附论语而自立一经者何 对曰论语是七十二子门人所记孝经止是曾子门人所记故中间称仲尼居曽子侍问曽子述孔子之言门人记之即自名曰经如何 对曰史记曽子传曰孔子以曽参通孝道与之共作孝经

  • 卷第七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一 【论】将释此品约立四门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释能说法主四随文

  • 巢林笔谈·龚炜

    《巢林笔谈》6卷,《续编》2卷,清龚炜撰。龚炜字巢林,自称巢林散人。江苏昆山人,生活在康熙至乾隆间,一生怀才不遇。这部笔记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三十三年,又撰成《续编》2卷。作者在自序中说:“四十余年来视履所及,暨胸中

  • 易音·顾炎武

    三卷,明清之际顾炎武撰。此书为顾氏《音学五书》之一。《五书》经三十年五易其稿而成,自言“据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据古经以正沈氏(约)唐人之失,而三代以上之音,部分秩如,至赜而不可乱”。他发现“卜筮之辞,多用音和,以便人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