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八十三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

王禕

寄赠申屠教谕

学官本闲曹博士非冗职人存政斯举道在时乃适卓哉申屠君令闻重珪璧耻随茂才名羞蹈隐士迹前年擢乡书比者承省檄束带主郡庠横经拥师席想见百里间文风变畴昔大音姑小鸣深蓄那浅测区区抱欣慕所恨未良觌愿言执麟经与子相叩撃

次韵孙道士思仙

我非世上人所友皆飞仙飞仙亦何为逍遥度遐年飈轮朝蓬岛羽驾夕蘂渊周游无停踪八极及九泉口咀三危露手弄五色烟自从堕尘世不复肩期佺念之恍如梦使我心茫然何当返初服凌虚恣孤骞

金德元西园宴集得第字

旭日散微暄乔林动清吹虽忻气候佳颇觉衆芳悴朋簪得稍盍客屐随所憇华年嗟易徂嘉会况难值维予二三子夙昔谐深契岂无西掖才未擢南宫第淹时姑陆沉谁云果忘世独怜飘泊踪萍蓬渺根蔕未知今日欢明年复何地

十一月七日出南城别陈三简讨

穷冬朔风怒氷霰满城闉凌晨策我马言送同心人为问将安之南辕返江津关河岁巳晏胡不少逡廵才高世所疾时昌命逾屯鹦鹉适见志毕方动遭文天地亦云广宁不容子身子穷非我忧道在志须伸所忧犯霜雪此行多苦辛平生离别泪为子一沾巾相期有後日黾勉竪经纶

赠别彭仲愈分得水字

平生喜求友结托尽名士英游非不多落落鲜知己夫君文章伯问学富经史大器须晚成至宝不轻市相逢吴会间论议发蒙鄙未会神先文遽别情曷己萧条岁云徂飞雪徧千里江寒蛰鱼龙路远积烟水离异未足嗟合幷宁可拟独怀同门朋为我谢屠子

十二月二十一日同堵无傲朱伯言郭公葵过西湖至南山余将渡江东归赋此留别

北风有余凄衆卉无留芬寥寥湖山际清游接欢欣嗟我二三子平生历多辛天道谅非远如何久邅迍幸兹稍憇息颇觉忘趋奔感今长慨积道旧郁怀伸世情日巳变友谊古所敦岁晏各自爱毋徒惜临分

秋夜双溪上对月怀故人

秋气日巳肃秋夜日巳长萧然清溪上对此明月光月虽照我身岂能知我心我心亦何为所思在所钦嗟君玉雪姿与我同心期此月若照君君能不余欺

十一月五日重登南溪蒋氏怀远亭

石迳融积霜桐檐散霏烟良辰携佳友登览思悠然青山如故人历历揖我前独怜亭前松岁晩含清姸昔至始过膝今来巳齐肩抚物动深慨人生无百年浮华易衰谢流序倏徂迁不朽或可托吾将企前贤

至正戊戌三月卜居青岩与同志分得行字

穷年困?市爱此山中行出郊步稍远入林怀巳清天地正逼仄岁月方峥嵘卜居乐深境歛迹逃浮荣久矣采薇曲非欤浣花名肥遯岂初志冥栖亦真情竚谐松筠契敢负猿鹤盟澄兹双涧水可以濯吾缨岁晏倘可托於焉寄平生

南康郡斋

承恩纡郡绂服职効官箴秩厚幸粗给力孱非所任虽忻民讼简恒恐吏议侵残氓既摩抚宿蠧亦捜寻此邦乃名郡经变巳年深荆榛猛兽处瓦砾悲虫吟道院存故号公庭蔽荒隂前瞻彭蠡泽後揖匡庐岑缅怀昔朱子遗爱在人心往轨傥可踵吾将自兹今

长安杂诗

自昔天子宅雄丽称长安右瞻控陇蜀左顾俯河关清渭北据水太白南联山其间八百里陆海莽平川神皋奠天府风气固以完周家本仁厚国统最绵绵汉唐能树德亦复祚胤延秦隋秉虐政二世即倾颠在德不在险古语谅弗谖嗟余异代後遗迹巳茫然

其二

我行咸阳野但见多坟茔大者王与侯小者犹公卿隧前无碑碣莫得知姓名想当在世日贵富臻显荣赏罚自其口语出神鬼惊焉知百岁後冺然无所称累累一坏土仅与螘垤幷圣否共湮没後人为伤情

其三

秦皇倂六国汉武开西方兵威如雷电灭戮皆暴强功成无所欲但欲年寿长楼船往东海仙剂求扶桒金盘出云表沆?承天浆盼睐蓬莱药?舕瑶池觞终然乖所觊日夕徒遑遑坡陁骊山下零落茂陵旁至今行路者伫立为旁徨

其四

崔嵬终南山形势甚磅礴西来挟埪峒东亘联华岳长云覆重峦紫翠入寥廓杞梓产深林龙蛇蛰幽壑淑灵之所锺宜有异人作如何十载间踪迹转萧索姬旦不复生三代巳云邈後来王佐才劳予思景略

其五

人生百年中穷通无定迹譬如风前花荣谢亦顷刻当时牧羊?尊贵今谁敌顦顇种瓜翁乃是封侯客丈夫苟得时粪土成拱璧一朝恩宠衰黄金失顔色古昔谅皆然今我何叹息

杂赋

梧桐生岩阳下俯清涧浔柯叶雨露滋凤凰宿其隂禀材一何良裁作绿绮琴被以弦朱丝缀以徽黄金澹然三尺中实涵太古心唐虞世巳远末代崇哇淫匪无南风曲欲鼓谁知音

其二

终朝饮醇酒举杯易成醉终日读古书抚卷不成寐义理一何深岁月一何驶功名实外物山林乃吾事昨夜西山云秋雨生爽气笑指二尺檠终当勿相弃

其三

门前两松树千尺何青青白云枝间宿缥缈姿态生惊飈来吹拂复作笙竽声物情岂有适偶尔相合幷须臾遂分散彼此各无情因之感世故超然欲忘形

家居

家居华川上及此三百龄老桂蔽後堂长槐列前庭槐隂夏散绿桂花冬留青重惟根本茂枝叶藉以荣吾先久种德嘉种乃休徵抚躬良自爱遗?庶其承

东隣职胥史西隣业屠沽酒炙日狼籍钱财肆求需口体既华饱自谓乐有余宁知生死间身与粪壤俱鄙人有远志屡空非所虞闭门卧风雨穷年理诗书所忧道未至不得成名誉修名倘树立千载以为图

常熟西郊

稻禾歛嘉实兰蕙摧孤芳华滋日巳歇游子多慨慷林臯集鸟雀畎亩散牛羊物情各有适心与归云翔

简分水明惟一监县

分水百家邑民安俗事闲驱鸡聊作吏骑马称看山劒倚萍花冷诗题柿叶斑秋风一杯酒及此慰朱顔

吴江别莲上人

飘零有若此离别复如何情剧酒杯少愁添诗句多荒村黄叶树极浦白鸥波回首相携处秋风玛瑙坡

送管教谕之官遂昌

闻说遂昌县青山绕郭多民居时间树学舍止依坡春雨香芹藻秋风冷薜萝遥知讲经暇高兴托弦歌

赠别汪先辈归永嘉

怜君负才艺命与壮心违回首已华发半生犹布衣山空芳草歇海濶蛰龙稀岁晩东阳道含凄赋式微

九日同刘敬思黄彦美登萧然山

身世真如寄登临得及时地高风起急天?日沈遟绿鬓欺纱?黄花照酒巵不知陶靖节归去亦何为

仝许一秀才宿山馆

山家偶同宿邂逅觉情多世故政如此人生能几何凉风侵白苎暮雨湿青萝且尽今宵酒乘酣发浩歌

春日绣湖上与德元同行

十里华川上年来足胜游雨花林下寺风柳驿边楼漠漠芙蓉浦依依杜若洲平生身外事未许付浮鸥

题溪山风月楼

城南遗迹旧复此构新楼山色风余净溪声月下幽华裾时共接红粉任遟留寄语登临者无诗莫谩游

送许时用归越

旧擢庚寅第新题甲子篇老来诸事废归去此身全烟树藏溪馆霜禾被石田监湖求一曲吾计尚茫然

临洮书事

此郡临边塞时平不戒严民居蕃汉杂僧语梵唐兼翠石堪磨硏咸泉食当盐秦城何处是日暮动遐瞻

重到兰州

重到兰州境吟魂觉暗消驿程遟倦马春气动垂貂塞雪昏藏寇河氷冻解桥将军谁得似一一汉嫖姚

秦州

水积从天降山连与蜀通遗碑李广宅废寺隗嚣宫度陇迟回际游秦感慨中长怜少陵老曾此叹途穷

赠别高彦清宪郎

相见即相别其如念子何汧云随晚骑陇树照春罗仕志青霄远高吟白雪多重逢定何地阙下听鸣珂

题九江秀色图

昔闻庐山谣今见庐山高庐山之高几万仞九江秀色不可招山南山北尽佳致五百僧房纷点缀香炉直削金芙蓉瀑布长拖青翡翠晴岚暖霭日夕浮画图彷佛不得求谪仙仙去二千秋安得起尔从之游

留别陈秀才

百里春帆到海隅不堪回首拂征裾少年未惯长为客有便相烦数寄书言子弦歌遗化在吴王城堑刼灰余英游从此成疎濶後夜怀君月上初

赠别杨廵简之嵊县

西陵渡口发征鞍去斾萧萧二月寒云断蘼芜连驿路云晴鸂?落沙滩客怀尽向樽前遣山色疑多马上看莫向剡溪怀旧蹟从来高士寄微官

过济州城南

苍茫烟火杂风沙商馆民庐一万家桥上朱栏人系马门前绿树日藏鸦州名近为灾年改士俗犹将侠气?阙里苍苍空在望客程相促又登车

桐庐舟中

潇洒溪山梦此邦轻风细雨过桐江川回几讶船无路林缺时看屋有窗野果青包垂个个川禽白羽去双双到家正是重阳节新酿村醅正满缸

赠别晋秀才

逆旅论交未一年匆匆为别觉凄然官河去棹多春水故里归耕有石田名姓不从当世显文章可得後人传多才还射君门策遟子重来住日边

吴江客中冬至日

十年奔走竟何为转觉谋生事事非时序每惊愁里换家山长向梦中归吴江岁晩寒波积楚塞天边鸿鳫稀醉後登楼倍惆怅缁尘犹满旧征衣

次韵朱一中新正试笔

甲午元正逢甲子也知人事合天时颁春喜见新年历问竹犹看旧日枝香散屛围烟阵阵雪消檐溜雨丝丝承平气象今行见定复重歌既醉诗

禽言次王季野韵

力作力作人言田家乐谁识田家苦养蚕一百筐种田一百亩田蚕非无收不了输官府但愿官府不我亏田家力作非所辞

脱袴脱袴人情怜新不怜故故袴绵所粧新袴但裁布薰风四月天微炎人人着布便脱绵绵袴非不完失时谁是怜

行不得哥哥乾坤满眼纷干戈荆湖骨如丘江淮血成河道路断絶可奈何君行将何之欲投辽东去却向海上过行不得哥海水宁可测只今平地皆风波

江上曲

木兰船系门前树阿郎今朝掉船去去时为问几时归约道归时日须暮江上风水不可期日暮君归那得知

南康书事

五峯出青穹宛若金芙蓉日射光灿烂云生气鸿蒙谁其凌絶顶笙鹤驾长风

山前雨瀑流势欲翻崒嵂银河九天倾玉峡双龙出六月幽壑间隂风动萧瑟

言寻白鹿洞欲访紫阳翁一溪浸山月万壑号松风前哲不可及怅望将焉从

临湖作幽亭湖光净如镜仰观云翼翔俯览渊鳞泳景会乐自生悠然孰吾竞

郡廨新落成繁木?阶戺稍欣吏牍稀粗觉民事理檐雀不相猜羣饮砚池水

古人乐吏隐所贵性有适着述本吾事催科岂其职拙哉彭泽翁惆怅为形役

赠别毛先辈

赤日黄尘徧九垓故山无日不兴怀西溪精舍君归看书带春深绿绕斋

赠穆生之任崇德

江花江水思冥冥百里征帆带晓星欲托东风将别意驿亭无许柳条青

寄陈子隽宪郎

一月不见陈公子便觉令人鄙吝生秋风白苹已可采几日芳洲携手行

春早漫兴

泄云漏日淡无光薄暖轻寒互送将醉眼莫嫌春色浅东风新染柳丝黄

漫兴

天边消息杳无期独立苍茫有所思縂说梅花春意早几时还到北边枝

客窗

客窗风雨夜沈沈形影凄然独拥衾只有青灯如骨肉寂寥相伴到更深

荆门曲

任城北行三百里官树如云夹河水树深水浅船行遟五日才到荆门西

荆门津吏不开牐前船後船如山压名驱利逼贪涂程落月在地登车行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四·彭定求
  卷三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一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六·刘克庄
  ●卷七·徐陵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汤显祖
  第三折·郑廷玉
  卷十二·仇兆鳌
  五言卷十·洪迈
  黄鸟·闻一多
  卷三百七十五·曹学佺
  卷三十·吴之振
  卷三百三十九·佚名
  剧说卷三·焦循
  卷二·张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陈寿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袁宏汉纪曰:滂字公熙,纯素寡欲,终不言人之短。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滂独中立于朝,故爱憎不及焉。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涣清静,举动必以礼。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后辟公府

  • 卷九十二·志第五十九·柯劭忞

      ○乐二   △郊祀乐章   成宗大德六年,合祭天地正方帝乐章:   降神,奏《乾宁之曲》,六成;   圜钟宫三成   惟皇上帝,监德昭明。把考承天,治底隆平。   孝思维则,禋祀荐诚,神其降格,万福来并。   黄钟角

  •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五·赵尔巽

      冯光熊 陆有仁 觉罗琅玕乌大经 清安泰 常明 温承惠 颜检   冯光熊,字太占,浙江嘉兴人。乾隆十二年举人,考授中书,充军机章京。累擢户部郎中。三十二年,从明瑞赴云南,授盐驿道,母忧归,坐失察属吏科派,夺职。服阕,以员外郎

  • 第六十七回 议迁都董卓营私 遇强敌曹操中箭·蔡东藩

      却说郎中令李儒,受了董卓的密嘱,依言行事。看官道是何谋?原来卓因关东兵起,檄文指斥罪恶,第一件便是废去少帝。暗思少帝虽已废为弘农王,但尚留居京邸,终为后患,不如斩草除根,杀死了他,免得他虑;乃嘱李儒往鸩弘农王。儒即携

  • 路史卷三十五·罗泌

    发挥四九合诸侯事不白则教不成齐侯之为会十有五云九合者在葵丘之会言之也淮之会固出其后而贯谷之举又非其盛者乃若兵车之会则有之矣庄之十四年伐宋二十八年救郑僖之元年救邢四年侵陈蔡六年伐郑与十五年之救徐首止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佚名

    嘉靖十八年正月庚午朔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具公服致词行八拜礼○辛未 上谕辅臣曰朕昨居丧礼疾阅礼记檀弓等篇其所暑礼仪制度俱不归一又不载天子全仪虽曰三年之丧通乎天下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纪昀

    载记 【十一】 西夏 【上】 ○西夏上 李彝兴克睿继筠继捧继迁 德明元昊谅祚李彝兴 李克睿 李继筠 李继捧 李继迁 李德明 李元昊 李谅祚 △李彝兴 李彝兴夏州人本魏拓跋氏后唐贞观初有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静边

  • 卷一百二十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商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伊尹对曰昔者尧见人而知舜任人然後知禹以成功举之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况无法度而任已

  • 李灿基·周诒春

    李灿基 字伯曜。年四十岁。生于上海。叔福畴。未婚。初学于香港拔萃书室。皇仁书院。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任广州英文学校英文教员。三水凤冈高等小学数学教员。粤汉铁路副工程师。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工

  • 提要·赵汸

    【臣】等谨按春秋师説三卷元赵汸撰汸尝师九江黄泽其初一再登门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已复往留二载得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鲁春秋之要故题曰师説明不忘所自也汸作左传补注序曰黄先生论春秋学以左丘明杜元凯为主又作泽行状

  • (七)·钱穆

    第七目出处进退辞受之义。自孔子以平民讲学,中国社会乃有士之一阶层,为四民之首。学而优则仕,膺政府职位,乃有出处进退辞受之义。《论语?学而》篇第二章,有子言孝弟为仁之本。第四章,曾子言忠信,则为义之本。在家重仁,出门则

  •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佚名

    【原文】时长老须菩提①,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②,右膝着地,合掌恭敬③,而白佛言④:&ldquo;希有世尊⑤,如来善护念诸菩萨⑥,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⑦,云何应住⑧,云何降伏其心?&rdquo;佛言:&l

  • 卷五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须弥藏分第十五声闻品第一南无十方一切诸佛。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佉罗帝山。依牟尼仙住处。与大声闻众过出众数。一切皆是佛大弟子。与大菩萨众无量无边。悉从十方诸佛世界而来集会。次第究竟梵翼记分尔时众中去

  • 寒松操禅师拈来草(原版藏礼庵今收入全录卷第二十)·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拈来草(原版藏礼庵今收入全录卷第二十)龙眠方拱干坦庵 娄东吴伟业梅村 选荆溪 史惟圆云臣 陈维崧其年 参秋夜怀诸干一董德仲倪思曼秋声来何处老我湖上山湖山堪寄迹故人久未

  • 喧哗与骚动·福克纳

    美国现代重要的小说家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描写南部庄园主康普生家庭的没落。作品共分4个部分,由4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同述凯蒂的故事。一是“班吉的部分”,他33岁,却只有3岁的智力,

  • 顺宁杂著·刘靖

    清刘靖撰。1卷。乾隆二十四年(1759)作者任云南顺宁(今凤庆县)知府,因作此书。是书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仅10条,然多扼要。所记顺宁土司猛氏,大侯奉氏之事迹,见《明史·土司传》及毛奇龄《蛮司合志》,而猛缅奉氏

  • 高氏三宴诗集·高正臣

    三卷。唐高正臣编。正臣字号、籍里与生卒年均不详。曾官襄州刺史。此集所载皆同人会宴之诗,以 一会为 一卷,各冠以序。一为陈子昂,一为周彦晖,一为长孙正隐。三会正臣皆预,故汇而编之。与宴者共二十 一人。考之《新唐

  •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佚名

    一卷,失译。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之旧译也。师子奋迅菩萨,新译作师子游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