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襄阳集补钞

襄阳集补钞

米芾

除书学博士初朝谒呈时宰

半生湖海看青山,惯佩笭箵揽辔艰。晓起初驰朱雀路,霜华惭缀紫宸班。百寮卑处瞻丹陛,五色光中望玉颜。浪说书名落人世,非公那解彻天关。

怀南唐砚山

砚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唯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

琴诗

澹乎无味中,指下清音发。□□□□□,空山堕凉月。

开先寺观瀑布

度挟扪青玉,临深坐绿苔。水从双剑下,山挟两龙来。春暖花惊雪,林空石迸雷。尘缨聊此濯,欲去首重回。

中秋登海岱楼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拜中岳命作

云水心常结,风尘面久虚。重寻钓鳌客,初入选仙图。鼠雀真官耗,龙蛇与众俱。却怀闲禄厚,不敢著潜夫。

瑞岩庵清晓

西山月落楚天低,不放红尘点翠微。鹤唳一声松露滴,水晶寒湿道人衣。

送王涣之彦舟

集英春殿鸣捎歇,神武天临光下彻。鸿胪初唱第一声,白面王郎年十八。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使敲抨使传道。衣锦东南第一州,棘璧湖山两清照。襄阳野老渔竿客,不爱纷华爱泉石。相逢不约约无逆,舆握古书同岸帻。淫朋嬖党初相慕,濯发洗心求易虑。翩翩辽鹤云中侣,土苴尫鸱那一顾。迩来器业何深至,湛湛具区无底止。可怜一点终不易,枉驾殷勤寻漫士。漫士平生四方走,多与群才并肩肘。少有俳辞能骂鬼,老学鸱夷但存口。一官聊具三径资,取舍殊途莫回首。

阊门舟中戏作呈伯原

蘋风忽起吹舟悍,雨打图书藏里乱。阊门咫尺不安流,星宿浮槎寄江汉。吴王故苑古长洲,潮汐池边一伫留。秀蕙芳兰无处所,荒莞丛苇满清流。

题苏之孟家薛稷二鹤

辽海未须顾蝼蚁,仰霄孤唳留清耳。从容雅步在庭除,浩荡闲心存万里。乘轩未失入佳谈,写真不妄传诗史。好艺心灵自不凡,臭秽功名皆一戏。武功中令应天人,束发辽阳侍帝宸。连城照乘讵称宝,黄图礼诰谁珍真。百龄生我欲公起,九原萧萧松薿薿。得公遗物非不多,赏物怀贤心未已。

重九会郡楼

山清气爽九秋天,黄叶红茱满泛船。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漫居前。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编。

咏潮

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天排云阵千家吼,地拥银山万马奔。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五代杨氏据江封金山龙王为下元水府在其下虽大水不能没余登山赋系以诗

插云楼殿压沧冥,笑语风狂伴暑清。谁为决云开皓月,练飞雪卷看潮生。

壮观亭

邀宾壮观不辞寒,玉立风神气上干。欲识谢公清兴处,千重岩岭雪漫漫。

猜你喜欢
  谭宣子·唐圭璋
  五代诗话卷五·郑方坤
  卷七·董康
  五集卷三十八·乾隆
  巻十二·胡震亨
  巻六·胡震亨
  卷四十八·查慎行
  卷一百四十六·冯惟讷
  三唉歌·刘半农
  南村诗集巻三·陶宗仪
  卷二百七十九·陈廷敬
  卷八百三十七·佚名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淳熙稿卷十一·赵蕃
  京镗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六·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十六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诸将【去声】五首【公自永泰元年夏去蜀至云安次年春自云安至防州据末章云巫峡清秋当是大歴元年秋在防州作其前二章乃追论去年事也】汉朝【音潮】陵墓对南山胡卤千秋尚入

  • 御选明诗卷四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四十二七言古诗七秦夔送人还松江金陵城中花满烟金陵陌上酒如泉送君临歧一握手欲别未别心茫然疋马遥遥向东去黄金作鞭光照路长安虽好不如家翘首吴门隔烟雾君家逺在水云乡正近吴王旧猎场海错登盘

  • 志第十八 灵征八下·魏收

    魏氏世居幽朔,至献帝世,有神人言应南迁,于是传位于子圣武帝,命令南徙,山谷阻绝,仍欲止焉。复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积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斑祖延兴元年十一月,肆州秀容民获麟以献。王者不刳胎剖卵则至。世祖神

  • 卷一百四·表第五·诸王世表五·张廷玉

        ◎诸王世表五   

  • 卷四十二·志第九·柯劭忞

      ○天文下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下   惠宗元统元年正月癸酉,太白昼见。二月戊戌,复如之。己亥,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丙辰。太阴犯天江下星。三月戊寅,太阴犯太微东垣上相。五月丁酉,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六月丁

  • 卷六十二·佚名

    六月初三日(甲午),上命军机大臣传谕福康安、李侍尧、徐嗣曾曰:从前平定伊犁、回部、大小金川,皆于太学立碑,以示武功。台湾不过乱民聚众海岛一隅,虽不值刊碑太学,而此次办理迅速,首伙生擒,亦不可无纪实之作。朕现在驻跸热河,欲将

  • 首卷三·佚名

    雍正朝进实录表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

  • ●卷八·王锜

    ○张汝弼张中书汝弼与刘阁老结交最厚,张出守南安,甲辰岁,朝觐事毕,往谒刘,刺入,刘久不出迓,张大不堪,因作一诗,投门者径去。一联云:“始知东阁先生贵,不放南安太守参。”刘阅之大惭,急令人遍索,张已入潞河之舟矣。○汤胤

  • 通鉴答问卷三·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汉髙帝樊哙諌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或问樊哙之諌此兴亡之大机也沛公待张良之言而后聴何欤曰哙非谋臣也是以沛公忽而不聴防良之言几于失天下矣汤始征葛四海之内皆曰非冨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民望之若大旱之

  •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张仪列传与苏秦列传堪称姊妹篇。苏秦游说六国,张仪也游说六国;苏秦合纵以燕为主,张仪连横以魏为主,文法也一纵一横。他们都是以权变之术和雄辩家的姿态,雄心勃勃,一往无前,为追求事功而

  • 卷一百九 朱子六·黎靖德

      ◎论取士   古人学校、教养、德行、道艺、选举、爵禄、宿卫、征伐、师旅、田猎,皆只是一项事,皆一理也。   召穆公始谏厉王不听,而退居于郊。及厉王出奔,国人欲杀其子,召公匿之。国人围召公之第,召公乃以己子代厉王

  •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説·焦袁熹

    云间绩学众传诸经説方成又説书一刹不容有二佛此言果可説书欤按袁熹书説论者谓其较所作经説为优其中固不无可节取阅及孟子以予观于夫子章谓孔子不特春秋之世不容有二从是以后更数千嵗六经四子书苟未凘灭亦不得生如孔子

  •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赞三昧相品第九  尔时世尊告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不空见。无劝汝者。乃能如是为诸众生请问三昧。欲以解脱利众生故。欲令众生具不思议净善根故。欲令众生获得三界最胜利故。为令众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二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二卷阿阇世王六臣说邪见事 耆婆慰喻阿阇世王事梵行品之第七尔时王舍大城阿阇世王(至)父王无辜横加逆害案。僧亮曰。列在品末者。有四意。证经多义。一证慈等怨亲。二证慈有益。三拔五逆

  • 第四十二則 龐居士好雪片片·胡兰成

    第四十二則龐居士好雪片片舉:襄州居士龐蘊辭藥山惟儼禪師,山命十人禪客相送至門首,居士指空中雪云:好雪片片,不落別處。時有全禪客云:落在什麼處?居士打一掌。全云:居士也不得草草。居士云:汝怎麼稱禪客,閻老子未放汝在。全云:居

  • 卷第七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修觉分时必获证净。此有几种依何位得。实体是何法有漏无漏耶。颂曰。证净有四种  谓佛法僧戒见三得法戒  见道兼佛僧法谓三谛全  

  • 卷之十·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 龙泉院住持小师 如瑛 录 诸家伏愿门 祝圣 璿源衍庆。宝祚延供。黎民永贺於尧年。率土常瞻於舜日。 又 皇风荡荡。帝道巍巍。万方歌有永之年。四海祝无疆 之寿。 又 大德必得名。大

  • 御定内则衍义·顺治

    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福临亲定。是书冠以御制序文及恭进皇太后表。内容以《礼记·内则》篇为本,论述妇道,并援引经史诸书以佐证推阐之。分八纲三十二子目:一曰孝之道,分事舅姑、事父母;二曰敬之道,分事夫、劝学、佐忠、赞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