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二    元方囘 编

忠愤类

世不常治於是有麦秀黍离之咏焉庾信哀江南赋亦人心之所不容泯也炎绍间有和江子我诗者乃曰成坏一反掌江南未须哀子我以为何其不仁之甚惟出於荆舒之学京黻之门者例如此今取其可以怨者列之不特臣於君子於亲凡门生故吏学徒於主於师皆与

五言【二十五首】

春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第一等好诗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

有叹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鬬江东客未还穷猿号雨雪老马望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遣兴

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期

遣忧

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受谏无今日临危忆古人纷纷乘白马扰扰着黄巾隋氏留宫室焚烧何太频

避贤

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天宝十四年乙未冬安禄山反老杜年四十四自是流移转徙一为拾遗一为华州功曹一为劔南参谋至大历五年庚戌卒年五十九凡十六年间无非盗贼干戈之日忠臣固宜痛愤而老杜一饭不忘君多见於诗如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汩汩避羣盗悠悠经十年偷生惟一老伐叛已三朝赤眉犹世乱青眼只途穷朝野欢娱後乾坤震荡中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归夺马悲宫主登车泣贵嫔穷愁但有骨羣盗尚如毛皆哀痛恻怆令人有无穷之悲彼生世常逢太平者乌足以语此初选五首外并此佳句纪之

秋日怀贾随进士      罗 隐

边寇日骚动故人音信稀长缨惭贾谊孤塚忆韩非晓匣鱼肠冷春园鸭掌肥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机

乱後逢友人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频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

遣兴

青云路不通归计奈长蒙老恐医方悞穷忧酒盏空何堪离乱後更入是非中长短遭讥笑囘头避钓翁

九日           江端友

万里江河隔伤心九日来蓬惊秋日後菊换故园开楚欲图周鼎汤犹系夏台东篱那一醉尘爵耻虚罍江邻几与梅圣俞多唱和嘉佑起居舍人子懋相生三子端礼字子和端友字子我端本字子之与吕居仁多唱和入江西????子我以元佑党家居不仕亦不娶隐居封丘门外靖康初少宰吴元中荐之以为承务郎赐进士出身诸王宫教授上书辨宣仁诬谤遭黜渡江寓居桐庐之鸬鷀源後为太常少卿赵蕃昌父得其诗於韩琥仲止曰七里先生自然庵集刋留严陵郡斋此诗题目虽曰九日而周鼎夏台之句乃是忠愤故以类入於此子我西池再展一月诗最有讽谏味朱文公亦喜之

还韩城          吕本中

乍喜全家脱虚疑疋马【一作万马】奔乾坤德盛大盗贼尔犹存稻壠秋仍旱溪流晚自浑素冠兼白髪悉絶更谁论三首取一乾坤盗贼一聨生逼老杜

丁未二月上旬日

厄运虽云极羣公莫自疑民心空有望天道本无知野帐留华屋青城插皂旗燕云旧耆老宁识汉官仪主辱臣当死时危命亦轻谁吞豫让炭肯结仲由缨泣血瞻行殿伤心望敌营尚存仪卫否早晚复神京此靖康二年丁未事五月改建炎

兵乱後杂诗五首      吕祖谦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後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积忧全少睡经刼抱长饥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元注云近闻河北布衣范仔起义师

羽檄连朝暮戎旃匝迩遐未教知死所讵敢作生涯东郭同逃户西郊类破家萍蓬无定迹屡欲过三巴碣石烟尘起长驱出不虞是谁遗此贼故使乱中都官府室如罄人家锥也无有司少恩惠何忍复追呼左传室如悬罄如训而谓室而将空也後人误以为似磬之空非是观此对则得本意矣

万事多返覆萧兰不辨真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求饱羮无糁浇愁爵有尘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亲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篱根留敝屦屋角得残书云路惭高鸟渊潜羡巨鱼客来阙佳致亲为摘山蔬东莱外集凡二十九首取其五他如水水但争渡城城各点兵牛亡春夺种马死尽徒行风雨无由障牛羊自入庐檐楹镞可拾草木血犹腥六龙时臲卼百雉日孤危报国宁无策全躯各有词皆佳句也老杜後始有此

感事           陈与义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公卿危左袵江汉故东流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露洲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危故二字最佳黄龙府谓二帝北狩白鹭洲谓高庙在金陵

闻王道济?北庭

海内堂堂友如今在贼围虚传袁盎脱不见华元归浮世身难料危途计易非云孤马息岭老涕不胜挥三四善用事五六有无穷之痛焉

喜诛大将         刘子翬

自提乌合衆南北久跳梁避事几危国专权僭拟王然脐诛未快擢髪罪难详膏血污玷斧何曾洒战塲曾作如尤佳此殆诛范琼时所为

己酉乱後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汪 藻

汾水游仍远瑶池宴未归航迁羣庙主矢及近臣衣代马窥天堑边峰断日畿百年淮海地囘首复成非草草官军渡悠悠枭骑旋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诸将争隂拱苍生忍倒悬乾坤满羣盗何日是归年身老今何向兵拏未肯休经旬甘半菽尽室委扁舟台折星犹彗农饥麦未收日边无一使儿女讵知愁春到花仍笑时危特自哀平城龙凖去瓜步佛狸来地下皆寃肉人间半刼灰只今衰泪眼那得向君开此建炎三年己酉冬乌珠入吴航海避乱之後也靖康中在围城中者吕居仁徐师川汪彦章皆诗人也居仁多有痛愤之诗师川以邦昌之名名其婢而诗无所见彦章至此乃有乱後诗岂当时诸人或言之太过恐忤时相而删之乎後秦桧既相卖国求和则士大夫噤不能发一辞矣此等诗皆本老杜亦惟老杜多有此等诗庾信犹赋哀江南皆知此意

闻寇至初去柳州      曾 几

剥啄谁敲户苍茫客抱衾只看人似蚁共道贼如林两岸侔千里扁舟抵万金病夫桑下恋万一有佳音此篇虽未见忠愤之意辽亡金炽盗贼充斥自中原破至於岭表非士大夫之罪乎当任其咎者读之而思可也

七言【二十二首】

恨别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劔外兵戈阻絶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昼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河阳之胜在至德二年己亥冬十月禄山之反在天宝十四年乙未十一月继以史思明反今四五年司徒谓李光弼

秋兴

闻道长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八首取一广德元年癸卯冬十月吐蕃入长安代宗幸陕安史死久矣而又有此事故曰奕棋然首篇有云巫山巫峡气萧森即大历初诗也

释闷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豺狼塞路人断絶烽火照夜屍纵横天子亦应厌奔走羣公固合思昇平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此亦所谓吴体拗字天宝十四年乙未禄山反至永泰元年乙巳恰十一年犬戎也复临咸京谓前年癸卯吐蕃入长安代宗出奔也诗意曲折诛求不改嬖孽全生此祸乱未巳之兆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蔴苎衣冠鬓髪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後尚徵苗时挑野莱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荀鹤诗至此俗甚而三四格卑语率最是废来荒後似此者不一学晚唐者以为式予心盖不然之尾句语俗似诨却切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劔在腰边遍搜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郡侯逐出浑闲事政是銮舆幸蜀年

不经世乱不知此诗之切虽麄厉亦可取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   罗 隐

子仪不起浑瑊亡西幸谁人从武皇四海为家虽未远九州多事竟难防已闻旰食思真将会待畋游致假王应感两朝巡狩迹绿槐端正驿荒凉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  李嘉佑

南浦菰蒲覆白苹东吴黎庶逐黄巾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远树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那看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战尘

安贫           韩 偓

手风难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牕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韩偓字致光当崔胤朱全忠表里乱国独守臣节不变宁不为相而在翰苑无俸竟忤全忠贬濮州司马事见本传所谓报国危曾捋虎须非虚语也王荆公选唐诗多取之诗律精确

乱後春日途经野塘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徊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又来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亦悲哀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刼灰

吴质季重为曹操所杀致光之交有为朱全忠所杀者引庾信子山赋事可谓极悲哀矣

乱後郤至近甸有感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关中却是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邨堪恨无情清浊水渺茫依旧遶秦源

唐僖昭以来其乱如此

八月六日作二首

日离黄道十年昏敏手重开造化门火帝动炉销劒戟风师吹雨洗乾坤左牵犬马诚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丹笔不知谁是罪莫留遗迹怨神孙

金虎挻灾不复论构成狂猘犯车尘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图覇未能知盗道饰非惟欲害仁人黄旗紫气今仍旧免使老臣攀画轮

金楼感事         吴 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鵰今欲过山东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绦功日暮长亭正愁絶哀笳一曲戍烟中

吴融韩偓同时慨叹兵戈之间诗律精切皆善用事如此中四句微而显也

偶题

贱子曾尘国士知登门倒屣忆当时西川酌尽菊花酒东阁编成咏雪诗莫道精灵无伯友寻闻任侠报爰丝乌衣旧宅犹能认粉竹金松一两枝

此乃感恩之言必为某人为朱温之徒所杀而未有能报之者也予於魏公明已门下亦然

次韵尹潜感怀       陈与义

北兵又看遶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县谁持白扇静风尘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惑烟津

周尹潜诗亦学老杜此诗壮哉乃思陵即位之五年绍兴元年也

伤春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髪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敌军锋

谓潭州向伯恭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羣盗尚纵横

尹潜名莘为岳阳决曹掾陈简斋集屡见诗题乃钱塘人东坡所与交周长官开祖之孙也诗有老杜气骨简斋亦钦畏之只江月乱中明一句便高三四悲壮并结句自可混入老杜集

北风           刘子翬

雁起平沙晚角哀北风逥首恨难裁淮山已隔边尘断汴水犹穿故苑来紫色鼃声真倔强翠华龙衮暂徘徊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莱

忠愤至矣五六尤精命意尤切○屏山又有汴京纪事絶句二十首今书四首於此○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消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相公桥○万炬银花锦綉围景龙门外软红飞凄凉但有云头月曾照当时步辇归○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音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顔色一曲当时动帝王○不减唐人

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    杨万里

函关只有一穰侯瀛馆宁无再帝丘天极八重心未死台星三点坼方休只看壁後新亭策恐作栘中属国羞今日牛羊上丘垄不知丞相更嗔不

此为秦桧○元注暮年起大狱必杀张德远胡邦衡等五十余人不知诸公杀尽将欲何为奏垂上而卒故有新亭之句然初节似苏子卿而晚缪

书愤           陆 游

白髪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遣戍十年临滴博壮图万里战臯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悲壮感慨不当徒以虚语视之

书事           刘克庄

人道山东入秘方书生胆小虑空长遗民似蚁饥难给侠士如鹰饱易扬未见驰车修寝庙先闻铸印拜侯王青齐父老应流涕何日鸾旗驻路旁

此为山东李全作李全固叛贼反覆不足道史弥远遇千载一会之机无晋人丝毫伎俩可憾也

瀛奎律髓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丁持正·唐圭璋
  赵希迈·唐圭璋
  廖行之·唐圭璋
  第九出 毡集·李渔
  第二折·宫天挺
  第二折·郑光祖
  玎玎珰珰盆儿鬼·臧懋循
  卷五·侯克中
  梁启超·龙榆生
  卷十·曹学佺
  嵗时杂咏巻四十六·蒲积中
  卷五百三十八·佚名
  御选元诗卷四十七·康熙
  蜕庵集卷二·张翥
  提要·岳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言卷四·洪迈

      五言  题李道士所居       岑参  五粒松花酒双溪道士家唯求缩脚地乡路莫教赊  见渭水思秦川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慿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忆长安曲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

  • 卷二十二·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二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中江集【起丙子五月尽十二月】留皖城两阅月九江郡守朱恒斋枉札见招复买帆溯江而上又踰月乃赋归按禹贡有北江中江之名皆在彭蠡东孔氏传

  • 卷一百六·表第一·后妃表·宋濂

        ◎后妃表   

  • 天朝田亩制度 全文·佚名

    凡一军: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当其任者掌其事,不当其事者亦赞其事。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

  • 卷三十一·唐·蒋一葵

    【李贺】 〔字长吉。常使小奚奴背一古破锦囊随行,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太夫人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肝始巴耳。”有人谒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元稹以明经中第

  • ●隆武纪年(行朝录之一)·黄宗羲

    余姚黄宗羲太冲撰帝讳聿键,小字长寿;太祖高皇帝九世孙,封国河南之南阳府。父讳义,以唐世子追封裕王;母毛氏。帝生三岁,祖端王惑于嬖妾,囚世子承奉所;帝亦从之。稍长读书,即能识大义;虽处患难,而志气终不挫。年二十八,尚未请名。世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天启二年八月甲子朔

  •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纪昀

    列传唐 【四十三】○唐四十三崔光远来瑱田神功侯希逸邓景山 【崔瓘】 魏少游卫伯玉崔寍李 澄韩全义严砺卢从史高霞寓崔光远来瑱田神功侯希逸邓景山魏少游卫伯玉崔寍李澄韩全义严砺卢从史高霞寓△崔光远崔光远系出博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二·佚名

    阖庐孙武【老泉 樊川 六一 东坡】夫差伍子胥【栁州 卢元辅 荆公 颍滨 李白】勾践事吴【东坡】种蠡【颍滨 昌黎 东坡】子胥种蠡【东坡】通论国之兴亡【颍濵】孙武老泉曰求之而不穷者天下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

  • 卷三十六·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六宋 宋敏求 编诸王除亲王官庆王潭凉州都督制庆王琮司徒制荣王琬安北大都护制命三王制停颍王等节度诰越王系天下兵马元帅制奉节郡王适天下兵马元

  • 第四节 高宗、武后时外患·吕思勉

    唐室之兵威,至高宗时而极盛,亦至高宗时而就衰。盖其时之兵力,本不足恃,灭突厥,平高丽,皆因人之衅,故一与新兴之强敌吐蕃遇,遂致败绩失据矣。吐蕃弃宗弄赞,以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卒。子早死,孙立。国事皆委禄东赞。即为弄赞来迎文

  • 三十九年·佚名

    (癸未)三十九年清乾隆二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未,上御景賢堂,召見諸大臣二品以上,諸承旨,正一品宗臣。諸臣以聖壽躋七旬,請仰瞻天顔,上許之。命承旨,書下勸農綸音,申飭八道道臣及兩都留守。○副提學鄭存謙、應敎洪趾海、副應

  • 大学辨业序·李塨

    塨自幼从先孝悫受学以躬行为主迄弱冠往谒颜习斋先生学六艺之学先生言大学格物为近道始功先儒解未确格如史记殷本纪手格之格身亲其事也已而出阅当世讲学诸儒则宗晦庵阳明者论格物各坚壁垒贤达如汤潜庵张武承龂龂弗相下

  • 佛说轮王七宝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大刍苾众俱。是时佛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有刹帝利大灌顶王。已受灌顶得轮王位。威德自在人所尊重出现世间。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

  • 童子礼·屠羲时

    《童子礼》,明代屠羲时所撰。 从《礼记·少仪》始,记录儿童举止言行的规条的书很多。屠羲时在前人提出的规条的基础上,总结加工,提出了“检束身心之礼”、“入事父兄、出事师尊痛行之礼”、“书堂肄业之礼”三方面的要求,

  • 南北史识小录·沈名荪

    十六卷。清沈名荪、朱昆田合编。沈名荪,字涧芳、房,浙江仁和人,康熙庚午 (1690)举人,著《蛾术堂文集》、《焚夹集》。朱昆田,字西畯、文盎,朱彝尊之子,浙江秀水人,著有《渔笛小稿》等。二人同编《南史识小录》八卷

  • 马有三相经·佚名

    后汉西域沙门支曜译,说官马三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