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折

(卜儿同旦儿、俫儿扶张元伯抱病上,元伯云)小生张元伯,自从与哥哥相别之后,未经一载,不料染起疾病。百般医药,不能疗理。眼见的我这病觑天远,入地近,无那活的人也。大嫂,趁我精细,嘱咐你咱,母亲也近前。(卜儿云)孩儿也精细者。(张元伯云)母亲,我死之后,多留几日,待巨卿哥哥来主丧下葬,我灵车动口眼闭。若哥哥不到,休想我灵车动。母亲,我这会昏沈上来,扶着我者。大嫂,好觑当母亲,看我那孩儿者呵。(诗云)泪盈盈遗嘱自嗟咨,意迟迟怀恨漫寻思。荆钗妇好觑青春子,白头母先哭少年儿。(做死科,下)(卜儿云)孩儿亡了,则被您痛杀我也!(旦儿云)兀的不痛杀我也!(卜儿云)孩儿今日嘱咐的话,要等他哥哥来主丧下葬。千里程途,怎生便得个书信到他那里?我且将孩儿停在棺函里,过了七日之后,选日辰埋葬孩儿。元伯,则被你痛杀我也!(同下)(外扮第五伦引祗从上,诗云)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十年前是一书生。老夫覆姓第五,名伦,字百俞,乃京兆长陵人也。自汉光武建武元年,曾为京兆尹,专领长安事。某平生公直廉介,市无奸枉,后补淮阳王为医工长。淮阳入朝,某随官属,得见光武。问以政事,某因应对,帝遂大悦,明日复特召入。与语至夕,以某为扶夷长。未曾到任,寻拜会稽太守。为政清而有惠,百姓爱之。至明帝即位,改元永平,迁某为蜀郡太守。至十八年,拜为司空。今为吏部尚书。奉圣人的命,为因选法弊坏,国学书生,多有托故还乡,不肯求进,况兼各处山间林下,贤人君子,多有隐迹埋名,将贤门闭塞。圣人着小官于荆州等处采访,各州县若有能文会武栋梁之材,选取入朝。量材擢用。某到荆州,经年半载,并不见合属郡县所举人材。小官近闻一人,乃山阳金乡人,姓范名式字巨卿。此人原是国子监生,正为选法不明,告辞还乡,迁葬父母,隐于此处。闭户读书,与官府绝交。某累次遣人诗书辟召,皆不肯就。老夫今日闲暇,将印信牒与佐贰官,不避驱驰,就范式宅中,亲自访问。此人若肯为官,便当荐之朝中,作柱石之臣,也见老夫一点为国求贤的意思。左右那里?将马来,则今日至范式宅中相访,走一遭去也呵。(下)(正末引家僮上,云)小生范巨卿,自离了山阳,来到这荆州郭外,闭户读书。与官府绝交。有本郡太守是第五伦,累次聘小生为掌吏功曹,此意虽善,争奈这豺狼当道,不若隐居山林为得。吾闻仲尼有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正今日也。(唱)

【南吕】【一枝花】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秦灰犹未冷,汉道复衰绝。满日奸邪,天丧斯文也。今日个秀才每遭逢着末劫,有那等刀笔吏入省登台,屠沽子封侯建节。

【梁州第七】如今那萧丞相争头鼓脑,便有那鲁诸生也索缄口藏舌。将古今人物分优劣,为吏者矜夸显达,为儒者卖弄修洁。舜庭八凯,孔门十哲。更和那汉国三杰,况中兴以后三绝。如今那宪台疏乱滚滚当路豺狼,选法弊絮叨叨请俸日月。禹门深眼睁睁不辨龙蛇,纪纲败缺炎炎的汉火看看灭。士大夫尚风节,恰便似十草将来撞巨铁,枉自摧折。

(第五伦上,云)说话中间,可早来到也。左右那里?接了马者。家僮,报复去,道有第五伦特来相访。(家僮报科,云)有五丞相在于门首。(正末云)你何不早说!(唱)

【隔尾】见高车来俺只索倒屣连忙接,(第五伦云)老夫非私来,奉圣人的命,特来敦请贤士。(正末唱)听的道君命至越着俺披襟走不迭。(云)相公有请。(第五伦云)老夫久闻贤士大名,如雷贯耳,今得一睹,实为三生之幸。愿贤士早脱白衣,同朝帝阙。(正末云)小生堕落文章,似卖着一件物事,不能出手。(第五伦云)似卖着甚物事?(正末唱)卖着领雪练也似狐裘赤紧的遇着那热,但得本钱儿不折上手来便撇。(第五伦云)老夫特来沽之。(正末唱)本待要求善价而沽诸,争奈这行货儿背时也。

(第五伦云)贤士休这般说,你自不肯进取功名。想自古至今,运去运来,一进一退,从来有之。何必拘拘然以挂冠为高,奉檄为屈哉?(正末唱)

【牧羊关】想当日那东都门逢萌冠不挂,(第五伦云)贤士何不学那朱云折槛?(正末唱)长朝殿朱云槛不折,(第五伦云)灵辄一饭必酬,真乃壮士也!(正末唱)桑树下食椹子噎杀灵辄。(第五伦云)孙叔敖举于海滨,位至亡卿。(正末唱)沧海上孙叔敖干受苦十年,(第五伦云)管夷吾霸诸侯,一匡天下。(正末唱)囹圄内管夷吾枉饿做两截。(第五伦云)贤士,你只学那张子房功成之后,弃职归山也不迟哩。(正末唱)赤松岭张子房迷了归路,(第五伦云)岂不见范蠡霸越,泛舟五湖。(正末唱)洞庭湖范蠡烂了桩橛。(第五伦云)那殷伯夷采薇甘饿首阳,他自有故。(正末唱)首阳山殷伯夷撑的肥胖,(第五伦云)那楚屈原终日独醒,投江而死,何足道哉。(正末唱)汨罗江楚三闾醉的来乱跌。

(第五伦云)贤士乃儒门俊秀,艺苑菁华,何苦屈节于芸窗。甘心于茅舍?依老夫之言,只当进身显耀,建立功名,才是正理。(正末云)量小生有何才能,敢当相公举荐。(唱)

【隔尾】我待学逾垣的段于木非为忄敞,垂钓的严子陵不是呆,枉了您个开阁公孙弘到茅舍。(第五伦云)传说板筑高宗封为太宰,岂非古今盛事?(正末唱)

量小生才不及傅说,(第五伦云)据贤士之才,断不在蒯彻之下。(正末唱)辩不及蒯彻。(第五伦云)贤士,老夫此一来专是征聘贤士为官。(正末唱)我只怕进退无名,着人做笑话儿说。

(正末做睡科。第五伦云)贤士睡着了也,老夫且去那古树之下,赏玩一回。家僮,等你主人醒时,我老夫再来攀话。(下)(张元伯上,云)小生张元伯,自从与范巨卿哥哥相别。不幸死归冥路。小生曾有遗言,有巨卿哥哥到,方可主丧下葬,我这灵车便动,口眼也闭。哥哥若不来,休想这灵车动。况老母年高,妻娇子幼,倚门而望。千里之途,怕哥哥不知,今日日当午托一梦与哥哥,说知详细,可早来到也。(叫科,云)巨卿哥哥!(正末做醒科,云)正思想元伯,不期来到。(唱)

【骂玉郎】这些时平安信断连三月,我正心绪不宁贴。猛听的家僮报喜高声说,俺兄弟在那里,我与你亲自接,(做见科,唱)不由人添欢悦。

【感皇恩】兄弟你煞是于坦途赊。自从咱两处离别,(张元伯云)哥哥;你靠后,你岂知我心中烦恼也。(正末云)兄弟,怎这般烦恼?(唱)阻隔着路迢遥,山远近,水重叠。(张元伯云)哥哥靠后些。(正末唱)我这牡迎门儿问候,他将我躲闪藏遮。咱两个,为朋友,比外人至亲热。

(云)兄弟有请。(张元伯云)哥哥,你靠后些。(正末唱)

【采茶歌】我恰待向前些,他把我紧拦截,(张元伯遮面云)哥哥靠后些。(正末唱)只见他折回衫油把面皮遮。(张元伯云)哥哥,你岂知我心中烦恼。(正末云)兄弟,(唱)既然道有事关心能哽咽,怎这般无言低首谩伤嗟。

(张元伯云)您兄弟特来探望哥哥。(正末唱)

【哭皇天】你既是肯相探多承谢,(张元伯云)我见了哥哥面,便回程也。(正末唱)便回程因甚也?(张元伯云)您兄弟就此回去了也。(正末云)那里去?(唱)把持房门们闭上,(做扯张科,唱)将衣袂紧揪扯,(张元伯云)哥哥放手,你是生魂。我是鬼魂,您兄弟死了也。(正末哭科,唱)谁想你今番今番命绝。想着俺问堂学业,同舍攻书,指望和你同朝帝阙,同建功名。你如今四旬不到,一事无成抛离去母,割舍妻男,怎下的撇了您歹哥哥死去也。这回相见,今番永别。

(做哭科,云)兄弟,我和你几时再得相见也呵。(唱)

【乌夜啼】咱两个再相逢似水底捞叫川,把咱这弟兄情一笔勾绝。(张元伯云)您兄弟临亡时,曾有遗言,嘱付老母。多停我几日,等哥哥未主丧下葬。哥哥若不到时,我灵车不动,不入坟丘。不期老母选后五日出殡,家中老母年高,妻娇子幼,无处可托。则望哥哥照顾老母和那妻子。便是俺朋友的情分。(正末唱)把平生心叮咛说,你可便不必喋喋,少住些些。

(张元伯推末科,云)哥哥,休推睡里梦里。(下)(正末唱)元末是破庄周一枕梦蝴蝶,(云)呀,元只是一梦。家僮多早晚也?(家僮云)午时了也。(正未唱)正日当卓午非夤夜。(叹科云)可惜元伯一代奇才,不能遂志!(唱)命矣大,斯人也。闪的这老亲无子,幼子无爷。

(做悲科,云)兄弟。兀的不痛杀我也!(第五伦上,云)老夫正扶古树盘恒片时,则听的草堂上贤士举哀,不知为何?(见科,云)贤士因何举哀?(正末云)相公恕罪。兄弟张元伯亡了,因此上举哀。(第五伦云)可惜!可惜!寄书的人在那里?(正末云)无人寄书信来。(第五伦云)既无书信,你怎知张元伯亡了也?(正末云)相公不知,小生平昔与汝阳张元伯结为生死之交。恰才与相公谈话,觉一阵昏沉,元伯梦中来报,因病而亡。于后五日下葬,专等小生去。老母妻子在家悲望,小生便索长行也,(第五伦云)贤士差矣!你平日间思想你兄弟,所以做这等梦。俗话说梦是心头想,此事真假未辨。敢是甚么邪神外鬼,问你讨祭祀来么?(正末云)相公,俺兄弟决不失信。小生持服挂孝,便索奔丧去也。(唱)

【三煞】奠楹梦断阴风冽,薤露歌残惨日斜。他从来正性不随邪,凛凛英雄,神道般刚明猛烈。(第五伦云)多咱是邪神外鬼问你讨祭祀。不可深信。(正末唱)他岂似饿鬼暮饕餮,他恰才白日分明显化者,我问甚么是耶非耶。

(云)家僮,我嘱付你咱。(唱)

【二煞】怕少盘缠立文书问隔壁邻家借,怕无布绢将现钱去长街上铺内截。(第五伦云)既然贤士要去奔丧吊孝,就将小官的从马,与贤士代步,意下如何?(正末云)多谢了。(唱)乘骑的鞍马相公赊,(第五伦云)贤士几时回来?(正末唱)则这千里程途至少呵来回得三月。他既值凶事我问甚么勋业,(第五伦云)小官欲待荐举贤士为掌吏功曹也。(正末唱)这掌史功曹那个名缺,请相公别寻个有政事豪杰。

(第五伦云)贤士,你二人相交,怎这般深厚也?(正末唱)

【黄钟尾】俺弟兄比陈雷胶漆情尤切,比管鲍分金义更别。张元伯,性忠烈。范巨卿,信士也。半世交,一梦绝。觉来时泪流血,寸心酸,五情裂,咱功名。已不藉。到来朝,避甚能,披残星,带晓月,冲寒风,冒冻雪,披丧服,拽舆伞,筑坟丘.盖庐舍,种松楸,荫四野,那其间,尚未舍。猛思量,在时节,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生同堂,死同穴。到黄昏,厮守者。据平生,心愿彻。着后人向墓门前高耸耸立一统碑碣。(第五伦云)贤士,碑碣上可写着甚么那?(正末唱)将俺这死生交范张名姓写。(下)

(第五伦云)贤士去了也。此一事未审虚实,一壁厢着人打听。果若有此事,老夫自有主意。左右将马来,且回私宅去也。(诗云)世人结友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直待巨卿亲葬张元伯,方表悠悠生死心。(下)

猜你喜欢
  卷三百零三·彭定求
  姚勉·唐圭璋
  补遗 卷二·袁枚
  袌碧斋词话 全文·陈锐
  第十七出 遄发·李渔
  序·老舍
  第三折·关汉卿
  第五本·杨景贤
  楔子·高文秀
  卷五·白居易
  巻三·查为仁
  李羣玉诗集巻下·李群玉
  松陵集巻一·陆龟蒙
  提要·胡曾
  卷八·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史宫词卷十九 元·史梦兰

    元,太祖姓奇渥温氏,名铁木真,鞑靼部人。都和林,称上都,号蒙古。在位二十四年殂,葬起辇谷。子太宗,窝阔台立,十二年殂,葬起辇谷。定宗贵由,太宗子。太宗殂,皇后乃马真氏,不奉立孙遗诏,自临朝称制。至十七年,乃立帝。三年殂,葬起辇谷。

  • 汪兆镛·龙榆生

    汪兆镛字伯序,号憬吾,广东番禺人,原籍浙江山阴。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生。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举於乡,两应礼部试,不售,遂南归,为人佐治。辛亥后侨居澳门,闭户撰述。尝受业陈澧门下,治经、治史,一以师说为归。民国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明僮合録》·张次溪

    (清)余不钓徒、殿春生 撰●目录《明僮合録》序《明僮小録》序《明僮小録》题辞明僮小録《明僮续録》序《明僮续録》题辞明僮续録《明僮续録》跋《明僮合録》跋●《明僮合録》序夫数廿四番花风,爰着羣芳之谱;洒十八部法雨,

  • 01、开场·蒲松龄

    丑笑上[西江月]诸样事有法可治,惟独一样难堪:画帘以里绣床边,使不的威灵势焰。任凭你王侯公子,动不动怒气冲天;他若到了绣房前,咦,汉子就矮了一半! 家家房中有个人一堆,戴着鬏髻穿着裙祸根;仰起巴掌照着脸瓜得,内问云是你打他么

  • 卷二·王冕

    五言律诗次申屠子迪韵四首其一荒城余古堞,登眺喜新晴。日淡山容静,秋高海气清。孤鸢随鹤下,饥兕近人行。感物添惆怅,谁能会此情?其二东南岩壑窅,游子欲何之?野鸟惊飞疾,溪船逆上迟。放怀须醉酒,对景漫题诗。王谢经行处,萧条似旧

  • 菊庄词·徐釚

    荷叶杯·归思小立黄昏庭院。难见。残月又如钩。谁怜独自拥衾裯。愁么愁。愁么愁。其二忽听雁声凄警。哀更。清泪滴罗幃。小腰应减旧时围。归么归。归么归。蝶恋花·客中感春儂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儂,到便

  • 雍熈乐府卷之十八·郭勋

    杂曲朝天子二十关㱕●汪元亨作新诗吟兴浓香醪量洪好花挿乌纱重百年世事苦匆匆莫把眉头縦鸥鹭新盟云山清兴逺红尘俗事冗假石崇运通使范丹命穷总一枕南柯梦长歌咏楚词细赓和杜诗闲临写羲之字乱云堆●结茅茨无意居朝市珠

  • ●卷六·刘一清

    ○降生皇子 咸淳戊辰,闰正月初六日,天明,大风雷雨,居民屋宇皆动。日午,杨美人 降生皇子,是为益王。十一月仲冬,全氏降生皇子,是为嗣君。 ○李挂冠 咸淳戊辰,龙飞状元,兴化陈文龙。同郡李,太学贯道斋内舍,系第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二·佚名

    嘉靖三十一年十二月己酉朔 诏于京城内外并顺天等八府选民间女八岁至十四岁者三百人入宫○辛亥升兵科左给事中凌汝志户科左给事中王国祯为都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徐纲为左给事中户科给事中游震得礼科给事中王鸣臣为右给

  •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世家卷第三 高丽史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成宗。成宗康威章宪文懿大王讳治字温古戴宗第二子母曰宣义太后柳氏光宗十一年庚申十二月辛卯生景宗六年七月甲辰受内禅卽位。八月癸未御

  • 卷之八十一  菽園雜記九(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卷三十六·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六宋 徐天麟 撰职官六特进王谭位特进领城门兵【外戚传按汉杂事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位莽三公上 秩】王商位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如将军傅喜位特进奉朝请薛宣加?特进位

  • 倪兆春·周诒春

    倪兆春 字新初。年三十三岁。生于浙江杭州。已婚。初学于寗波三一书院。及上海圣约翰大学。任天津新学书院监督兼教员。又任上海务本女塾兼南洋中学英文总教员。宣统三年。自费游美。继得半官费三年。入米德布学校。

  • 八年·佚名

    (戊辰)八年清嘉慶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戊戌朔,召見大臣、閣臣。上謂左議政李時秀曰:「向筵,大臣以沐浴仰請,行期果定耶?北道陵寢奉審當次,在於己巳年,而今番大臣之行,旣爲奉審,則禮堂奉審,置之好矣。」仍命左議政李時秀,進詣北道各

  • 卷下(之三)·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三)头陀行仪篇第二十一夫报力增上行成精洁。故能高超众累。竦拔不群。是以释迦一化盛称斯德。故凡所制者并为多贪。凡开教中先扬此行。欲使进疲怠之客趣禅定之城。策染尘之去登尸罗之陛。

  • 浮溪集·汪藻

    诗文别集。宋汪藻(1079—1154)撰。三十二卷,拾遗三卷。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进士,累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兵部侍郎,拜翰林学士。后以显谟阁学士、左中大夫,知徽州、宣州。卒封新安郡侯。

  • 太常续考·佚名

    八卷。不著撰人姓名。据书中所述,可知乃明崇祯时太常寺官属所辑也。本书主要记述明代太常寺之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资料来源,主要是太常寺的档案材料。其中对祭祀、典礼之制记载甚详,所述沿革损益之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