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二

鳯类【附鸾】

四言古

鳯颂          【吴】薛 综

猗与石磬金声玉振先王搏拊以正五音百兽翔感仪鳯舞麟在昔尧舜斯磬乃臻宗庙致敬乃肯来顾赞扬圣德上下受祚

五言古

赠从弟         【魏】刘 桢

鳯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羣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赋得威鳯栖梧      【陈】张正见

丹山下威鳯来集帝梧中欲舞春花落将飞秋叶空影照龙门水声入洞庭风别有将雏曲翻更合丝桐

古意          【唐】王 绩

彩鳯将欲归提罗出郊访罗张大泽已鳯入重云飏朝栖昆阆木夕饮蓬壶涨问鳯那逺飞贤君坐相望鳯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但使雏卵全无令矰缴放皇臣力牧举帝乐箫韶畅自有来巣时明年阿阁上

鳯凰曲         【唐】李 白

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

古风           李 白

鳯饥不啄粟所食惟琅玕焉能与羣鸡刺促争一餐朝鸣昆丘树夕饮砥柱湍归飞海路逺独宿天霜寒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

杂诗呈逢原       【宋】孙 觉

鸿雁最知时未逃罗与网不能忘稻粱千里安得徃鸣蜩腹空虚见啄因其响丹鳯穴九霄虞人常梦想

鳯池          【宋】蔡 襄

灵禽不世下想像成羽翼但愿醴泉饮岂复高梧息似有飞鸣心六合定何适

翩翩紫鳯雏送方希直赴汉中教授

【明】郑居贞

翩翩紫鳯雏羽翮偹五彩徘徊千仞翔余音散江海于焉览德辉济济锵环佩天门何嵯峨羣仙久相待晨沐晞朝阳夜息饮沆瀣如何复西飞去去秦闗外岐山谅非遥啄食良自爱终当巣阿阁庶以鸣昭代

浴鳯沼         【明】程本立

鳯鸟从何来来止桐谿傍锦毛濯春雨彩翮晞朝阳苹藻动浮彩兰芷吹幽香鳯去今不返空余鸥鹭行

七言古【附长短句】

仪鳯歌         【周】成 王

鳯凰翔兮于紫庭予何德兮以感灵赖先人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鸾           【汉】崔 骃

鸾鸟高翔时来仪应治归德合望规啄食竹实饮华池

鳯凰台         【元】岑安卿

万里长江东入海千年高台今尚在当时谁道鳯凰来览德何人足相待鳯声悠悠梧叶空谪仙文采流长虹跨鲸一去不复返后人欲语羞雷同海上三山渺何许羣仙骑鳯隔风雨登临空咏谪仙诗白鹭斜飞过秋浦

神鳯操         【明】太 祖

钧天奏兮列丹墀俄翩翩兮鳯凰仪敛翺翔兮栖梧枝彼观德兮直为我辞

五言律

咏鳯          【唐】李 峤

有鸟居丹穴其名曰鳯凰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鸣岐今日见阿阁伫来翔

鸾鳯          【唐】李商隠

旧镜鸾何处衰桐鳯不栖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五言排律

仪鳯          【唐】杨嗣复

八方该帝泽威鳯忽来賔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低昻多异趣饮啄逈无邻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闻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廵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

七言律

鳯洞          【元】张 雨

第几前苍玉洞何年于此鳯求凰梧枝宿久毛皆变竹寔餐多髓亦香露湿紫苔春似锦月明丹穴夜生光我亦鹓行旧俦侣云中有路共廻翔

五言絶句

舞           【唐】虞世南

繁弦奏渌水长防转廻鸾一防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酬人失题        【唐】卢 纶

孤鸾将鹤群晴日唳春云何幸晩飞者清音长此闻

深竹堂         【元】纳 延

一笏清凉地森森万玉齐月明时倚杖闲看鳯来栖

七言絶句

襄阳为卢窦纪事     【唐】元 稹

花枝临水复临堤闲照江流亦照泥千万春风好擡举夜来曽有鳯凰栖

歩虚词         【唐】朱 泽

十二楼藏玉堞中鳯凰防宿碧芙蓉流霞浅酌谁同醉今夜笙歌第几重

鳯           【唐】李商隠

万里峦归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鸡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阁华池两处栖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贠外  李商隠

十歳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鳯清于老鳯声

上清          【唐】陆龟防

玉林风露寂寥清仙妃对月闲吹笙新篁冷涩曲未尽细拂云枝栖鳯惊

题欧阳原功少监家柯敬仲画

【元】虞 集

涔阳日日水生波翠防黄裳晩棹过珠树月明花婀娜凤毛春暖锦婆娑

纪梦          【元】杨 载

纷纷鸾鹤满虚空耳畔如闻渡海风直上云霄千万里此身飞入紫微宫

游三茅华阳诸洞     【元】宋 无

冠带寒星帔剪霞歩虚去宴玉宸家醉归却跨青鸾下冲落碧桃无数花

题黄筌竹鸾图      【元】陈 旅

一窓晴色緑猗猗羣雀飞来占好枝此竹几年方结实空山秋晚鳯雏饥

辇下曲         【元】张 昱

五垓千陛立朝廷槛首铜雕一丈翎不待来仪威鳯至日闻韶濩在青防

闺情          【明】金 诚

欲剪红霞作舞衣薄云凉雾共霏霏玉箫吹冷天邉月只待乗鸾子晋归

宫词          【明】蒋山卿

君王新着紫霞裳白玉冠簮八寳光夜半碧坛星月冷九天仙乐下鸾凰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二

猜你喜欢
  赵士榖·唐圭璋
  序·劳孝舆
  第一折·孟汉卿
  乙集第一·钱谦益
  卷十二·黄希
  余集卷十三·乾隆
  唐诗镜卷三十四·陆时雍
  卷七·陈起
  卷二百七十五·陈思
  卷二十九·朱彝尊
  卷六十·陈焯
  卷八百四十·佚名
  卷二百五十·佚名
  诗女史纂目録·田艺蘅
  ●咏梅花集句序·沈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讽谕三新乐府凡二十首·白居易

    新乐府并序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

  • 诗选凡例·陈子龙

    一此书始于庚辰。成于癸未。凡四载矣。阅名家文集四百一十六部。名家诗选三十七部。时日既久。收采亦博。论定而后付梓。览者鉴之。一庚辰春夏。与闇公徐氏。共为此书。未几北上。遂不获观成。然举事之初。实晨夕商搉

  • 第六回 森罗殿鬼神齐拿问 安乐宫父子小团圆·蒲松龄

    却说二相公走了半日,到了山东边界,远见一簇人在那路旁里歇着。才待上前问路,那些人见了,都起来说:"果不出爷爷所料。" [耍孩儿]一群鬼闹吵吵,商相公又来了,果然不出爷爷料。知道你还胡生事,差俺这里等侯着,一霎就看见相公到。

  • 列传第三十·刘昫

    ○褚遂良 韩瑗 来济 上官仪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太业末,随父在陇右,薛举僭号,署为通事舍人。举败归国,授秦州都督府铠曹参军。贞观十年,自秘书郎迁起居郎。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一、曾静等人各处行走,纠·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敬卿、景叔西游,似亦不轻。那年二月初二日五星朕珠,日月合璧。某等七月初即有是行。天上这个朕兆不应则已,若应此事,必落于我辈之手。纵不能成于我手,亦必是我家眷

  • 稽古録卷十·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庚申】共和元年【鲁愼公濞七齐武公夀十晋靖侯宜臼十八年秦仲楚熊勇七宋僖公举十八卫僖侯陈幽公宁十四蔡武侯二十三曹夷伯喜二十四○共伯和行周政厉王太子靖居于召公虎之家】二【晋僖侯司徒元】三○

  • 第三五一供词及堂谕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九·佚名

    吞霄总理刘振德之供词,及分府准充堂谕据刘振德供:年四十二岁,原籍陆丰县人,在台生长,有妻子,现住吞霄街开干果店生理度日。前总理郑妈观办理不善,经蒙示革,无人办事;所以对保差,同各绅士、庄耆们,保举小的前

  • 光绪五年·佚名

    军机大臣寄两江总督等上谕(三月二十八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情形折(闰三月初五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调处琉球事折(七月二十一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美统领格兰忒在日本商办琉球事情折(八月初五日)军机

  • 卷十二·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二 唐 司马贞 撰 晋系家第九 晋唐叔虞【按太叔以梦及手文而名曰虞至成王诛唐之後因戏削桐而封之叔字也故曰唐叔虞而唐有晋水至于燮改其国号曰晋侯然晋初封於唐故称晋唐叔虞也且唐本尧後

  • ●弘光实录钞卷二·佚名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戊午,以张有誉为户部尚书。以杨鹗总督川、湖、云、贵、广西军务。兵科给事中陈子龙荐举涂仲吉、祝渊。仲吉,江右人上书为黄道周颂冤入狱。渊海宁人。刘宗周去国,渊上书被逮。北都陷,出狱。以其友吴麟

  • 卷之八十一  菽園雜記九(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卷一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选举志二八旗科第二八旗繙译科武科缘起顺治八年定考试繙译之考官於初九日入贡院出题考试满洲举人止考一场十四年停止繙译考试康熙四十八年兵部议嗣後八旗汉军包衣无品级笔帖式库使由

  • 道艺·方以智

    心有天游,乘物以游心,志道而终游艺者,天载于地,火丽于薪,以物观物,即以道观道也。火固烈于薪,欲绝物以存心,犹绝薪而举火也。乌乎可?圣人知之:欲禁制之,先鼓舞之,劳其生而养之,因以费其智巧,节宣其气而隐其情,使乐受其声施,而渐渍于不

  • 第五篇 偶寄闲情(中)·丰子恺

    杨柳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什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什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

  • 卷第三十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之余 【论】第二一切慧菩萨世界名波头摩华佛号无尽月於此义中义分为五

  • 太平广记·李昉

    我国第一部大型小说总集型的专门类书。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奉诏取各种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编集而成,故名。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下诏开修,因在太平兴国三年成书,故名《太平广记》。古代对“小说”这一概

  • 续资治通鉴纲目·商辂

    《续资治通鉴纲目》,明代成化中,商辂等修。亦称《宋元资治通鉴纲目》。载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庚申,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丁未共408年史事。全书共27卷,为续南宋朱熹(1130-1200)《通鉴纲目》而纂,是明代一部重要

  •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与《佛说八佛名号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