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四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二

来鹄【一作鹏】

来鹄豫章人诗思清丽咸通中举进士不第诗一卷

圣政纪颂【幷序】

穆宗皇帝临大朝与羣臣言奏政事羣臣退而宰臣奏曰陛下问及乎政事此三皇五帝之所徽美也陛下不问及史臣此三皇五帝之所弭已也徽美者将有乎闻也弭已者将有乎亡也以闻之而又亡之则陛下徒有宵衣旰食之名规天条地之绩与羣臣言後若颷然拂冠过冕湮时销日无得用於後譬如十夫树杨一夫拔之无得以成其大也政事羣臣得陛下日问之是十夫树杨也史官执笔为陛下日远之是一夫拔杨也使後之人讶圣朝空晨虚夕闲殿旷廷无君臣咨谋洋溢之言乏社稷安危强谠之说是不亦远史臣致不载其

事如拔去其杨将弭已之谓乎臣伏念贞观永徽之代百官之有耳目但听视天子而已故言事者安论纾词无疑权虑势史官执笔於阶之下天子侧旒於殿之上奏者发诚於廷之中是以正衙一开则臣诚前而启之帝旒近而鎭之史笔随而络之由是君臣谋国图政之事俞机都要之言诧业发神丰编照物偕籍於尧典差光於天阳至今见太宗文德若三皇五帝之所徽美也自永徽之後宰执不正窥伺是忌针棘前後阻越对?狼噬虎飡持膏衒肉盖以言多为已曾不致君内荏失中畏使人听乃奏史官与百僚俱退然後宰臣请事由是君有问而宰臣知之史官不得与於闻君有举而宰臣谋之史官不得记其事次第周行检录制诰与冗吏同工而已臣尝涕泣以叹岂有以一已之细一性之忌於黍晷圭景之间苟嗜急须回天遮上使圣绪神绩嘉?善讽罔得闻於千万年枉有谓明朝空晨虚夕闲殿旷廷无君臣咨谋洋溢之言乏社稷安危强谠之说若今踵而承之则不唯臣有障聪蔽睿之刺抑陛下虽有三皇五帝之所徽美而若远史臣则三皇五帝之所弭已也抑又有一夫拔杨之谓欤臣请史官执笔当羣臣奏事随日撰录号为圣政纪臣立朝荷禄幸甚穆宗皇帝动扆颔旒怃然叹曰吁朕罔敢粉名厥後乃罔知厥後然圣人存简策者亦非以粉名也盖存乎大国之典鸿祖之业我国有典我祖有业业在於典典在於史曷厥史不书是尸余於祖涸业於典也朕缵承圣绪恭惟恪思将念厥政未尝不离安废酣驰荒骛远是以每与宰臣言如簇天下一廵省每见宰臣退而展天下尽闻知岂图臣蓄猾谋公无同事欲弄尾舌先卫岩穴隔斥史臣占佞明后致懿搜嘉访不存尧典之书善讽名猷莫出清庙之什史臣负我不举其官宰辅尽忠厥闻有此由是诏史职执史笔立於廷之下録君臣胪句之必行载刚毅进退之敢议题其篇目曰圣政纪也至上之即位三年有乡校小臣来鹄居山泽间常私心重惜史臣以其史臣者是当国之镜千亿代之眉目也因窥穆宗实录得解愤释嫉於立史官为圣政纪者追而诵出其事以鉴今之廷列故拜献颂曰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有圣有神风销日已何敎何师生来死止无典无法顽肩奡比三皇实作五帝实治成天造地不昬不圮言得非排文得圣齿表表如见者莫若乎史是知朴绳休结正简斯若君诰臣箴觚编毫络前书後经规善鉴恶国之大章如何寝略呜呼贞观多吁永徽多俞廷日发论殿日发谟牙孽不作鸟鼠不除论出不盖谟行不纡楹然史臣蛇然史裾瞠瞠而视逶逶而寠翘笔当面决防纳汚不梏尔智不息我愚执言直注史文直敷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圣牍既多尧风不浅颂编坦轴君出臣显若俨见旒若俯见冕无闲殿旷廷无尸安素宴三皇不亡五帝不翦太宗得之史焉斯展暨乎後相图身天子专问我独以言史不得近丘明见嫌倚相在摈秉笔如今随班不进班退史归惘然畴依奏问莫覩嘉谟固稀取彼诰命禄为国肥烱哉时皇言必成章德宣五帝道奥三皇如何翌臣嚵肉嗜觜距磨抉楅衡抅长控截僚位占护阳光垣私藩已远史廋唐俾德音嘉访默缩暗亡咽典噤法盖圣笼昌曷以致此史文不张後必非笑将来否臧谓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不知奸蔽文失汪洋有贞观业有永徽纲亦匿匪见亦寝匪彰赖有後臣斯言不佞伊尹直心太甲须圣事既可书史何不命乃具前欺大陈不敬曰逐史之喻请以物竝且十夫树杨一夫欲竞栽既未牢摒岂能盛帝业似栽逐史似摒穆宗怃然若疚若醟昔何臣斯隐我祖正不传亲问不写密诤孰示来朝以光神政由是天呼震吸徵奔召急史题笔来叱廷而入端耳抗目不撝不挹獬豸侧头蚪摆湿握管絶怡当殿而立君也尽问臣也倒诚磊磊其事镗镗其声大何不显细何不明语未絶绪史已録成谓之何书以政纪名伊纪清芬可昭典坟古师官鸟昔圣官云方之我后録里书分録有君法书有君文君法君文在圣政纪云殿无闲时廷无旷日云诹波访倦编刓笔君劬臣劳上讨下述惟勤惟明在圣政纪出至德何比至教焉如孰窥孰测外夷内储谓君有道乎臣有谟欤有道有谟在圣政纪书一体列秩同力翼戴祈福去邪絶防无碍国章可披唐文可爱善咨不偷嘉论不盖不偷不盖在圣政纪载谅夫总斯不朽可悬魏阙愚得是言非讪非伐实谓医臣浑沌开君日月妖物雰死天文光发惟我之有颂兮奚斯跃而董狐蹷

宛陵送李明府罢任归江州

菊花村晚雁来天共把离觞【一作杯】向水边官满便寻垂钓侣家贫已用卖琴钱浪生湓浦千层雪云起炉峰一炷烟倘见吾乡旧知已为言顦顇过年年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一本无粒字】塘庄

几宿【一作度】春山逐【一作共】陆郎【袁术常呼陆绩为陆郎】清明时节好烟【一作风】光归【一作细】穿细【一作绿】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飘【一作翻】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一作重】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寒食山馆书情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堦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後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病起

春初一卧到秋深不见红芳与绿隂窗下展书难久读池边扶杖欲闲吟藕穿平地生荷叶笋过东家作竹林在舍浑如远乡客诗僧酒伴鎭相寻

鄂渚除夜书怀

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难归故国干戈後欲告何人雨雪天筯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自嗟落魄【一作拓】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

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都大此时深怅望岂堪高处【一作境】更逡廵思量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

蚕妇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敎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题庐山双劒峰

倚天双劒古今闲三尺高於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金钱花

也无棱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青帝若敎花里用牡丹应是得钱人

晓鸡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怕为妖半夜啼

山中避难作

山头烽火水边营鬼哭人悲夜夜声唯有碧天无一事日还西下月还明

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鹭鸶

褭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

子规

雨恨花愁同此寃啼时闻处正春繁千声万血谁哀尔争得如花笑不言

新安官舍闲坐

寂寞空阶草乱生簟凉风动若为情不知独坐闲多少看得蜘蛛结网成

除夜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絶後又将顦顇见春风

游鱼

弄萍偎荇思夷犹掉尾扬鬐逐慢流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

鹦鹉

色白还应及雪衣觜红毛绿语仍奇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似陇山闲处飞

偶题二首

近来灵鹊语何疎独凭栏干恨有殊一夜绿荷霜翦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水边箕踞静书空欲解愁肠酒不浓可惜青天好雷雹只能驱趂懒蛟龙

惜花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为惜红芳今夜里不知和月落谁家

洞庭隐

高卧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独垂纶莫嫌无事闲销日有事始怜无事人

古劒池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不决浮云斩邪佞直成龙去欲何为

梅花

枝枝倚槛照池氷粉薄香残恨不胜占得早芳何所利与他霜雪助威棱

闻蝉

绿槐隂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卖花謡

紫艶红苞价不同匝街罗列起香风无言无语呈顔色知落谁家池馆中

子规

月落空山闻数声此时孤馆酒初醒投人语若似伊泪口畔血流应始听

回眸绿水波初起合掌白莲花未开【观懴会夫人见墨庄漫录】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二

猜你喜欢
  孙锐·唐圭璋
  汪宗臣·唐圭璋
  ●第十六出 城守·孟称舜
  第十六回 占灵卜逢凶化吉 写回书威逼势凌·萧晶玉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六齣·郑若庸
  第四折·张国宾
  ●词莂目录·朱祖谋
  东观集卷一·魏野
  四集卷五十六·乾隆
  提要·佚名
  东坡集补钞·吴之振
  卷六十九·陈焯
  卷三十九 【妓女】·陈衍
  卷二·马臻
  張序·朱昆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十·郑方坤

    ○无名氏 宫闺官家子弟先君旧说尝随侍祖父官闽有一官人家子弟秀颖美风表善作诗诗格似李长吉有一聨云细草行藤路垂杨席帽风然夭卒又尝见张去华说一道人能诗一聨云窓风枯砚滴山雨慢琴弦亦颇幽奇(续明道杂志)滑稽子闽滑稽

  • ●双珠记目录·沈鲸

    第一齣 家门始终第二齣 元宵灯宴第三齣 风鑑通神第四齣 勾补军伍第五齣 母子分珠第六齣 从军别意第七齣 军门优卹第八齣 假恩图色第九齣 二友推恩第十齣 助恶谋姦第十一齣 遇淫持正第十二齣 遗珠入宫第十

  • 卷四百九十四·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脱脱

        ◎蛮夷二   ○西南溪峒诸蛮下 梅山峒 诚徽州 南丹州   绍兴三年,臣僚言:"武冈军溪峒旧尝集人户为义保,盖其风土、习俗、服食、器械悉同徭人。故可为疆场捍蔽,虽曰籍之于官,然亦未尝远戍。靖康间,调之以

  • 卷七十七 魏紀九·司马光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重光大荒落(辛巳),凡六年。   高貴鄉公甘露元年(丙子、二五六年)   春,正月,漢姜維進位大將軍。   二月,丙辰,帝宴羣臣於太極東堂,與諸儒論夏少康、漢高祖優劣,以少康為優。   夏,四月,賜大將軍昭袞

  • 通志卷一百六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孝友传第一晋史始立孝友传宋齐周隋曰孝义梁陈曰孝行后魏曰孝感今总曰孝友东汉虽不标名然毛义一卷而其事已具其中故取之以冠此篇之首又自宋以下离其义行者为一宗以附各代孝友之

  • 通志卷一百五十四·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六十七北齐孙搴 陈元康 杜弼 房谟【廉景孙】张纂 张亮【赵起徐逺】张曜 王峻 王纮 敬显儁【子长瑜】平鉴唐邕 白建 元文遥【子行恭】赵彦深【子仲将】祖珽【从

  • 一○一二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抄单)·佚名

    一○一二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抄单)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题,本月十九日奉旨:励守谦、钱樾、汪镛、何

  • 金佗稡编卷二十三·岳珂

    <史部,传记类,名人之属,金佗稡编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三宋 岳珂 撰吁天辨诬三山阳辨绍兴十一年八月九日甲戌臣寮上言伏见枢密副使岳飞比与同列按兵淮上公对将佐谓山阳为不可守沮丧士气动摇民心远近闻之无不失

  • 第23章 在南京要投降·冯玉祥

    蒋介石召集了一个秘密会议。后来知道蒋找的人没有我,那是德国大使陶德曼提出的调停和议。蒋介石就沟通了曹汝霖、王克敏、李思浩、梁鸿志、吴光新,这一些汉奸都云集在上海沧州饭店、哈同花园,忙个不了。蒋介石派的人是姓

  • 李冲传·魏收

    李冲,字思顺,陇西人,敦煌公李宝的小儿子。少小便成孤儿,被长兄荥陽太守李承所抚养教育。李承常说:“这孩子器量非同常人,正是我李门的希望之星。”李冲深沉儒雅,心胸宽广,跟随长兄到其任所。当时牧守的子弟大多侵犯百姓,动不动

  • 庆童传·宋濂

    庆童字明德,姓康里氏。祖父明里帖木儿、父斡罗思,皆封益国公。庆童因是功臣子孙,从仁宗朝起就授官职,历任大宗正府掌判、上都留守、江西河南二行省平章政事、太府卿,再任上都留守,出任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在辽任职期间,为政宽

  •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十八人物志一百二十八列女传八八旗满洲列女传六镶黄旗包衣马甲官住之妻梁氏镶黄旗包衣护军参领达春之妻王氏镶黄旗满洲仓上头目五十七之妻洪氏

  • 卷十二·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十二宋 崔子方 撰凡内事门例时侵我僖二十六年春王正月齐人侵我西鄙【承公盟月】文七年夏四月狄侵我西鄙【承宋公卒月】文十五年秋齐人侵我西鄙是年十有二月齐侯侵我西鄙

  • 刘子遗书卷三·刘宗周

    (明)刘宗周撰○学言二喜怒哀乐虽错综其文实以气序而言至殽而为七情曰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性情之变离乎天而出乎人者故纷然错出而不齐所谓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七者合而言之皆欲也君子存理遏欲之功正用之于此若喜怒哀乐四者其

  • 书传卷十五·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君奭第十八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三公论道左右相任事周公召公以师保为左右相召公不悦周公作君奭旧说或谓召公疑周公陋哉斯言也方周公摄政管蔡流言周公晏然不自疑当时大臣亦莫之疑者何独召公也

  • 爱欲品法句经第三十二(三十有二章)·佚名

    爱欲品者,贱淫恩爱世人为此盛生灾害。心放在淫行,欲爱增枝条。分布生炽盛,超跃贪果猴。以为爱忍苦,贪欲著世间。忧患日夜长,莚如蔓草生。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夫所以忧悲,世间苦非一。但为缘爱有离

  • 卷第二十五·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五   [宋碑]蕲州四祖山专海禅师上堂云。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作么生说个不二底道理。然即人人书知有。要且不相续。作么生得相续去。良久。云。但自心藏异迹。语去浮云。珍重

  • 佛性论 第二卷·世亲

    佛性论 第二卷天亲菩萨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显体分第三中三因品第一复次佛性体有三种。三性所摄义应知。三种者。所谓三因三种佛性。三因者。一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应得因者。二空所现真如。由此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