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三十六

聂夷中

聂夷中字坦之河东人咸通十二年登第官华隂尉诗一卷

杂兴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苟或有所愿毛髪亦不容

杂怨【一作孟郊诗题云征妇怨】

生在绮罗下岂识渔阳道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渔阳万里远近於中门限中门踰有时渔阳常在眼【孟郊诗生在绮罗下四句在後渔阳万里远四句在前】

君泪濡罗巾妾泪滴路尘罗巾今在手日得随妾身路尘如因风得上君车轮【孟郊诗君泪濡罗巾上尚有四句】

行路难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出

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大垂手

金刀翦轻云盘用黄金缕装束赵飞燕敎来掌上舞舞罢飞燕死片片随风去

空城雀【一作孟郊诗】

一雀入官仓所食能损几所虑往复频官仓乃害尔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在水饮啄要自然何必空城里

胡无人行

男儿狥大义立节不沽名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天子劒斫下旄头星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咏田家【一作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燕台二首

燕台累黄金上欲招儒雅贵得贤士来更下於隗者自然乐毅徒趋风走天下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一种是亡国犹得礼贤名何似章华畔空余禾黍生

古兴

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唐虞贵民食秪是勤播种前圣後圣同今人古人共一岁如苦饥金玉何所【一作将何】用

劝酒二首

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堂上陈美酒堂下列笙歌与君入醉乡醉乡乐天和岁岁松栢茂日日丘陵多君看终南山万古青峩峩

灞上送行客听唱行客歌适来桥下水巳作渭川波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但恐别离泪自成苦【一作浩】水河劝尔一杯酒所赠无余多

饮酒乐

日月似有事一夜行一周草木犹须老人生得无愁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白髪欺贫贱不入醉人头我愿东海水尽向杯中流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

公子行二首

汉代多豪族恩深益骄逸走马踏杀人街吏不敢诘红楼宴青春数里望云蔚金缸焰【一作豓】胜昼不畏落晖疾美人尽如月南威莫能【一作不敢】疋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出飞琼奏【一作绮席戞】云和碧箫吹凤质唯恨鲁阳死无人驻白日

花树出墙头花里谁家楼一行书不读身封万户侯美人楼上歌不是古凉州

短歌

八月木隂【一作?】薄十叶三堕枝人生过五十亦巳同此时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暮出西郭门原草巳离披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荣华忽销歇【一作散】四顾令人悲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无言鬓似霜勿谓事【一作髪】如丝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

过比干墓

殷辛帝天下厌为天下尊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一门佞是福身本忠作丧巳源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日影不入地下埋寃死魂腐骨【一作肉】不为土应作石【一作直】木根余来过此乡下马吊此坟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一作有谁敢抗】论

住京寄同志

在京如在道日日【一作夜夜】先鸡起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役役大块上周朝复秦市贵贱与贤愚古今同一轨白兎落天西赤鵶飞海底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自嫌性如石不逹荣辱理试问九十翁吾今尚如此

赠农【一作孟郊诗】

劝尔勤耕田盈尔仓中粟劝尔无伐桑减尔身上服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緑狂风一飘林万叶不着木青春如不耕何以自拘束

客有追叹後时者作诗勉之

後逹多晩荣速得多疾倾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在暖须在桑在饱须在耕君子贵弘道道弘无不亨太阳垂好光毛髪悉见形我亦二十年直似戴盆行荆山产美玉石石皆坚贞未必尽有玉玉且间石生精卫一微物犹恐填海平

访嵩阳道士不遇

先生五岳游文??【一作藏】金鼎日【一作月】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常言一粒药不随死生境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早发邺北经古城

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一作人】耕蔓草巳离披狐兎何纵横秋云零落散秋风【一作风雨】萧条生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古人巳冥冥今人又营营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

题贾氏林泉

市朝束名利林泉系清通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轻流逗密蓧直干入寛【一作高】空高吟五君咏疑对九华峰我知种竹心欲扇清凉风我知决泉意将【一作欲】明济物功有琴不张弦衆星列【一作落】梧桐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祗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送友人归江南

皇州五更鼓月落西南维此时有行客别我孤舟归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

秋夕

日往无复见秋堂暮仍学玄髪不知白晓入寒铜觉为材未离羣【一作辞树】有玉犹在璞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

哭刘驾博士

出门四顾望此日何徘徊终南旧山色夫子安在哉君诗如门户夕闭昼还开君名如四时春尽夏复来原野多丘陵累累如高台君坟须数尺谁与夫子偕

公子家【一作长安花一作公子行】

种花满西【一作田】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田家二首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巳修仓锄田当日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篇一作李绅诗】

杂怨

良人昨日去明月【一作日】又不圆【一作还】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乌夜啼

衆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还应知妾恨故向緑窗啼

起夜来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花带露泛【一作滋】立在月明里

古别离【一作孟郊诗】

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卭去

长安道

此地无驻马夜中犹走轮所以路傍草少於衣上尘

游子行【一作吟】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闻人说海北事有感

故乡归路隔高雷见说年来事可哀村落日中眠虎豹田园雨後长蒿莱海隅久巳无春色地底真成有劫灰荆棘满山行不得不知当日是谁栽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
  陆汉广·唐圭璋
  杨无咎·唐圭璋
  卷之七胜迹--下·梁章钜
  歙县汪立名编年谱旧本·白居易
  彊村语业·卷中·朱祖谋
  卷九十二·冯惟讷
  松陵集巻一·陆龟蒙
  韦斋集补钞·吴之振
  卷五·陈焯
  卷一百八·佚名
  石屏诗集卷四 ·戴复古
  吴大有词作鉴赏·佚名
  杜荀鹤诗鉴赏·佚名
  西曹秋思·黄道周
  上林赋译文注释·司马相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张元凯

    五言古诗杂诗二十首时序有代谢,晦朔若循环。灵景歘以驰,六龙杳难攀。舜华曜曦林,蜉蝣息夕寰。流运感人思,履世云孔艰。菌芝想霞外,孔翠悲笼间。栖遁托素业,韬精保朱颜。迅彼云螭驾,迟尔冥鸿还。长揖当涂客,去矣归空山。阊阖有

  • 卷三百五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一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 乘化室为晏佥事彦文赋 蛰虫坯户隙寒雀入海底丹砂炼无方安得长不死荫蘼陌上花飘忽随流水浮云知所归飞蓬逐风起吾

  • 潜斋集补钞·管庭芬

    潜斋集补钞何梦桂赠留中斋归昆明灰劫化尘缁,梦觉功名黍一炊。钟子未甘南操改,庾公空作北朝悲。归来眼底吴山在,别后心期浙水知。白发门生羞未死,青衫留得裹遗尸。鲁斋集钞王柏催雨人世如居甑,骄阳不可锄。未闻刍作狗,安得梦

  • 卷四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二午日类五言古端午效六朝体      【元】马祖常脩篁发秀林新荷疉芳池采丝撷雾缕纱縠含风漪防賔应乐律端阳正嵗时馥馥兰汤浴滟滟蒲酒持汉宫鬬草戏楚船张水嬉江心铸龙镜好用

  •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司马迁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养后母孝谨。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徵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

  • 公平第十六·吴兢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昔诸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正德九年三月甲子朔享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豋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裕陵○命成国公朱辅中军都督府掌印管事○命抚宁候朱麒奋武营坐营管操○赠夏邑县县丞安宣为开封府通判荫其子为国子生宣丞夏邑才七日值流贼攻城率众

  • 第四十八册 天聪六年正月·佚名

    第四十八册 天聪六年正月十九日,汗与诸贝勒升殿,谕六部执事大臣等曰:“我国之人,其邪恶之念,何以不完竣耶?原以尔等为贤,故择而任以部事,然仍行奸宄悖乳之事。汗与诸贝勒曾无偿亡取国中良马美女乎?或贪财货乎?若有之,属下诸

  • 卷二十一 上 律历志 第一上·班固

    ( 邓平的“太初历”)【原文】《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三代稽古,法度章焉。周衰官失,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汉兴,

  • 志第十九 郡国一(原文)·范晔

    ○司隶河南 河内 河东 弘农 京兆 冯翊 扶风《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今但录中兴以来郡县改异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以为《郡国志》。凡《前志》有县名今所不载者,皆世祖所并省

  • 卷三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五 朱批何世璂奏摺 雍正四年四月初八日贵州廵抚【臣】何世璂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奉 命抚黔於雍正四年正月初四日自扬州起程至四月初二日抵任已将入境受印到任日期分疏 题报在案【臣】

  • 明堂位·戴圣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

  • 尹文子卷上·尹文

    大道上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名也者,正形者也。形正由名,则名不可差。故仲尼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也。大道不称,众有必名。生於不称,则群形自得其方圆;名生於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大道治者,则名、法、儒、墨自废;以名、

  • 《尚書古文疏證》卷五下·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七十三歌詩之見於經者,舜、皋陶賡歌三章以下,《商頌》五篇以上,莫高於夏《五子之歌》。計其詩,或如蘇子由所稱商人之詩,駿發而嚴厲,尚庶幾焉。乃每取而讀,彌覺辭意淺近,音節紵緩,此豈真出

  • 不要在丧事中大吃大喝·孔子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读解】 从来没有吃饱过,不是人家不让他吃饱,也不是论不统计不饱,而是他自己不愿意吃饱,不愿意在人家的丧事中大吃大喝。

  • 待轩诗记卷六·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大雅文王之什文王序文王受命作周也【作造也造周之王业犹康诰言肇造区夏也此诗大要言周有天下在文王之徳而成王保天下在法文王之徳也文王时未尝称王而曰文王者推本之词史迁因诗书有受命之语因谓文王受命

  • 六度集经卷第一·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菩萨名阿泥察。佛说经道。常靖心恻听。寂然无念。意定在经。众祐知之。为说菩萨六度无极

  • 死心悟新禅师语录·死心悟新

    全一卷。宋代僧死心悟新(1044~1115)撰,绍兴十一年(114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黄龙四家录第三。内容编录师初住云岩之开堂语录、住翠岩之广化法语、再住云岩之语录,及住黄龙之语录、小参示众、偈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