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元诗纪事卷五

侯官陈衍辑

刘因

方回

方存心

刘光

杨公远

叶梅峤

唐元

许古清

程巨夫

叶李

元淮

李思衍

董恢

汤仲友

龚开

于石

杜伯高

吕起猷

许献臣

◆刘因

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初名骃,字梦骥。表所居曰静修。至元十九年,征拜右赞善大夫,二十八年,召为集贤学士,固辞不起。谥文靖。

滋溪文稿:独好长啸。尝游西山,当秋风木落时,作一曲而感慨系之。王师伐宋,先生作渡江赋以哀之。尝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闲游郎山,号雷溪真隐。

林泉随笔:刘静修诗,古、选不减陶、柳,其歌行、律诗直遡盛唐。其为文章,如田孝子碑、辋川图记等作,皆正大光明。

读史

咏曾点

书事三首

冯道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

白雁行

登镇州隆兴寺阁

金太子允恭墨竹

○读史

纪录纷纷已失真,语言轻重在词臣。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

薛文清公集:道尽作史之弊。

○咏曾点

独向舞雩风下来,心斋门外欲生苔 【 心斋 庶斋老学丛谈卷中及静修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影元刊本)卷十三曾点扇头均作「坐忘」,按下文有「坐忘乃庄子之说」云云,当从。】 。归时过着颜家巷,说与城南花正开。

庶斋老学丛谈:静修集读史诗云云,殊非确论。修史自有定例,谓如其人功十而过一,本传不书其过,十功岂不能赎一过?其过必于他传见之。其人过十而功一,传必书其功,谓其人岂无一善可书?或有当书之事,本传不载者,必于他传见之。其例甚多,未易缕陈。又咏曾点云云。此犹非也。「坐忘」乃庄子之说,借孔颜之名以形容道妙,非孔门实事,以此求颜子,则误矣。未可以私意立说,轻于訾毁圣贤,况颜子与圣人,仅隔一壁,城南之花,岂足动其心?语意大欠持择。

○书事三首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上听啼鹃。

升庵诗话补遗:刘文靖公因书事绝句云云。宋子虚咏王安石亦云:「投老归耕白下田,青苗犹未罢民钱。半山春色多桃李,无奈花飞怨杜鹃」。二诗皆言宋祚之亡由于安石,而含蓄不露,可谓诗史矣。

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回首见旌旗。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岁儿。

南濠诗话:刘静修书事诗云云。周公谨杂识载北客诗「忆昔陈桥」云云。二诗皆为宋太祖作者,若出一机轴,而辞意严正,可谓诗之斧钺矣。

○冯道

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笔精:冯道历事四朝,后世羞之。欧公作史谓无廉耻,史断诸贤,纷纷訾议。不如元刘静修一绝,约而尽也,云云。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 【 元音作「烟波横披图」。】

试听阴山敕勒歌,朔风悲壮动山河。南楼烟月无多景,缓步微吟奈尔何!

物理兴衰不可常,每从气运见文章。谁知万古中天月,只办南楼一夜凉。

元音:太祖尝咏月云:「才到中天万国明。」理宗和云:「并在南楼一夜凉。」步故以寓其意云。

西湖志余:理宗尝画南楼风月横披,有「并作南楼」之句。静修题诗云云。盖「才到中天」,宋太祖月诗也。

○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北风再起吹江干。北风三吹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乾坤噫气三百年,一风扫地无留残。万里江湖想潇洒,伫看春水雁来还。

西湖志余:先是,临安有谣云:「江南若破,白雁来过。」盖伯颜之谶也。刘静修白雁云云。盖寓言也。

○登镇州隆兴寺阁

太行鳞甲摇晴空,层楼一夕蟠白虹。天光物色惊改观,少微今在青云中。初疑平地立梯磴,清风西北天门通。又疑三山浮海至,载我欲去扶桑东。雯华宝树忽当眼,拍肩爱此金仙翁。金仙一梦一千载,腾掷变化天无功。万象绕口恣喷吐,坐令四海皆盲聋。千池万沼尽明月,长天一碧无遗踪。我生玄感非象识,此眼此臂将安庸。海岳神光埋禹鼎,人间诡态何由穷。金天月窟尔乡国,玉毫万丈须弥峯。一杯径欲呼与语,为我返驾随西风。堂堂全赵思一豁,江山落落吾心胸。中原左界此重镇,形势彷佛余兵冲。歌舞遗台土花碧,旗帜西山霜叶红。乾坤割裂万万古,乌鸢蝼蚁为谁雄。滹水悠悠自东注,落日渺渺明孤鸿。

诗薮:刘梦吉古、选学陶冲淡,有句无篇。歌行学杜,隆兴寺、明远堂等作,老笔纵横,虽间涉宋人,然不露儒生脚色。

○金太子允恭墨竹

黑龙江头气郁葱,武元射龙江水中。江声怒号久不泻,破墨挥洒余神功。天人与竹皆真龙,墨竹以来凡马空。人间只有墨君堂,何曾梦到琼华宫。瑶光楼前月如练,倒影自观河山雄。金源大定始全盛,时以汉文当世宗。兴陵为父明昌子,乐事孰与东宫同。文采不随焦土尽,风节直与幽兰崇。百年图籍有萧相,一代英雄惟蔡公 【 惟蔡公 「惟」原作「谁」,据静修先生文集卷五改。】 。策书纷纷少颜色,空山夜哭遗山翁。我亦飘零感白发,哀歌对此吟双蓬。秋声萧萧来晚风,极目海角天无穷。

静修集:自注:黑龙江见金史。幽兰轩,义宗死所。汴亡,张蔡公以金实录归,遗山尝就公誊录,此轴亦公得于汴之中秘者。公之子仲仁,持以求予诗,故终篇及之。

◆方回

回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人。宋景定壬戌,别省登第,知严州。元兵至,迎降,即以为建德路总管,寻罢。有桐江集。

秋晚杂书十首

雨夜雪意

初夏书事

久雨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三首

听航船歌十首

春半久雨走笔二首

次韵张耕道喜雨见怀兼呈赵宾旸

挽委顺子王防御

甲午元日

怅惋诗二首

○秋晚杂书十首 【 录六】

堂堂陈去非,中兴以诗鸣。曾吕两从橐,残月配长庚。尤萧范陆杨,复振干淳声。尔后顿寂寥,草虫何薨薨。永嘉有四灵,词工格乃平。上饶有二泉,旨淡骨独清。学子孰取舍,吾非私重轻。极玄虽有集,岂得如渊明。

窃尝评少陵,便生太宗时,岂独魏郑公,论谏垂至兹。天宝得一官,主昏事已危。脱命走在所,穷老拜拾遗。卒坐鲠直去,漂落西南陲。处处苦战鬬,言言悲乱离。其间至痛者,莫若八哀诗。我无此笔力,怀抱颇似之。

人言太白豪,其诗丽以富。乐府信皆尔,一扫梁隋腐。余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何至昌谷生,一一雕丽句。亦焉用玉溪,纂组失天趣。沈宋非不工,子昂独高步。画肉不画骨,乃以帝闲故。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时。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侪彼枫落生,吾欲镌此疵。

道自汉魏降,裂为文与诗。工诗或拙文,文高诗或卑。香瓯假山序,不妨自一奇。鲥橘多骨核,乃至肆诋訾。恭维陈无已,此事独兼之。五七掩杜集,千百臻秦碑。四海紫阳翁,归美岂其私。所以此虚叟,取为晚节师。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池草故未凋,阶药已颇绮。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咸潮生姜门,蟚蜞以为旨。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荠。

隐居通议:方紫阳序罗寿可诗曰: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厓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 【 魏仲先 原作「和仲先」,据隐居通议(读画斋丛书本)卷六改正。按: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人,有草堂集】 、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欧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苏长公踵欧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 【 三谢 隐居通议作「追陶谢」。】 。独黄双井专为少陵,秦、晁莫窥其藩。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干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余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西江。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余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型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往往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向,非区区之所敢知也。

○雨夜雪意

汹涌风如战,萧骚雨欲残。遥峯应有雪,半夜不胜寒。吾道孤灯在,人寰几枕安。何当眩银海,清晓倚楼看。

瀛奎律髓:予丁丑之冬在桐江,赋雨夜雪意云云。鲁斋赵君与东字宾旸和予此诗,「哦诗字欲安」,佳句也。尾句亦活动,胜予所倡。

○初夏书事

平生万事鸟飞空,绿鬓苍颜俛仰中。醉若山颓无旧侣,坐如泥塑有新功。诗成不觉窗移日,心定何烦扇引风。结网小蛛恣来往,忘机应亦识衰翁。

新安文献志:贤良阮公秀实,亟取此诗。

○久雨

元胡不出,积雨予尼。意弥八纮,膝此一席。谁具烝徒,假予楫航。一往沧海,观彼茫洋。掩关昼眠,胡宁不暇?鲁叟攸戒,敢视不夜。寂寂疏帘,幽幽空阶。鸟下啐藓,伤予之怀。悠悠古道,溢溢行潦。岂无岑楼,送目遥草。心之忧矣,莫或予知。彼其之子,谓予寒饥。

新安文献志:陈定宇批云:陶体。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三首

夜寒如觉有猿吟,积翠重苍万壑深。下水轻舟弦脱箭,盘山细路线穿针。

刺桐花发草如蓝,欲卸绵袍翦纻衫。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气不宜蚕。

蕨拳欲动茗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桐江集:睦州青溪本歙州歙县之东乡,吾远祖东汉贤良方公储墓在焉。泝流而上,湍石奇怪,沈约所谓新安江水至清是也。睦改为严州,歙州改为徽州,青溪县改为淳安县,而歙县独存汉时旧名。

○听航船歌十首 【 录二】

南到杭州北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牵板船篙为饭碗,不能辛苦把锄头。

桐江集:自注:旧航船不过扬子江,今直至淮河。三江者,钱塘江、吴淞江、扬子江。八堰者,杭州萧公闸、北关堰,常州犇牛堰、吕城堰,润州海鲜河堰,扬州瓜州闸,而召伯堰小不与,其一楚州北神镇堰。

南姚村打北姚村,鬼哭谁怜枉死魂!争似梢工留口吃,秀州城外鸭馄饨。

桐江集:自注:秀之南门至海盐县古塘八十里,人人带刀雠刼,十二年间,私杀官诛,骸骨如丘。

○春半久雨走笔二首

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桐江集:自跋:回二十学诗,今七十六矣。七言决不为许浑体,妄希黄、陈、老杜,力不逮则退为白乐天及张文潜体。乐天诗,山谷喜之,□□□者在集。文潜诗自然不雕刻,山谷不敢□也。五言,回慕后山苦心久矣,亦多退为平易,中有阆仙之敲,而人不识也。

○次韵张耕道喜雨见怀兼呈赵宾旸

疲氓多菜色,去守乏棠阴。属虑千峯旱,俄闻六月霖。面滩船欲涩,茗务井还深。香润回瓜圃,声酣起蔗林。炎官初恣肆,道暍稍侵寻。畏日方焦野,油云忽冒岑。此凉苏万病,厥价倍千金。解郡虽逾岁,留家尚至今。田登欣米贱,屋老惧书淋。遥念儿衣醭,兼虞妇灶沈。凄清传古调,忧闷豁烦襟。拭汗纰綀帨,搔头断玉簪。却思穿石罅,共坐听泉音。韭脆鲜鳞缕,梅芳煮酝斟。一江同照影,两地隔论心。疑雪佳公子,输君日对吟。

桐江集:自注:睦有近城滩民以船载磨治面,城中茶场大井汲者众,故有「面滩船」「茗务井」之句。赵宾旸和予雨夜诗「儿童疑有雪,频起穴窗看」,故有「疑雪佳公子」之句。

○挽委顺子王防御

温饱逍遥八十余,稗官元自汉虞初。世间怪事皆能说,天下鸿儒有弗如。耸动九重三寸舌,贯穿千古五车书。哀江南赋笺成传,从此韦编锁蠹鱼。

研北杂志:方万里挽委顺子王防御诗云云。

○甲午元日

端平甲午臣八岁,甲午今年又一周。六十八年多少事,几人已死一人留。

○怅惋诗二首

鹦鹉笼开彩索宽,一宵飞去为谁欢?早知黠妪心肠别,肯作佳人面目看。忍着衣裳辜旧主,便涂脂粉事新官。丈夫能举登科第,可得妖雏胆不寒。

一牝犹嫌将两雄,趋新背旧片时中。陡忘前主能为叛,乍事他人更不忠。玉椀空亡无易马,绛桃犹在未随风。何须苦问沙咤利,自是红颜薄老翁。

○句

菊花与汝作生日,螃蟹唤吾入醉乡。  诸公未许子为政,万事无如髯绝伦。  糟姜三盏酒,柏烛一瓯茶。  跳上岸头须记取,秀州门外鸭馄饨。

癸辛杂识:方回,徽人也。其父南游,殂于广中。回,广婢所生,故其名及字如此。喜作诗,以放肆为高。有「菊花」云云。又与伯机为寿「诸公」云云,「糟姜」云云。又行杖云云。甲午元日云云。其处乡专以骗胁为事,乡曲无不被其害者,怨之切齿。遂一向寓杭之三桥旅楼,而不敢归。老而益贪淫,凡遇妓则跪之,略无羞耻之心。有二婢曰周胜雪、刘玉榴,方酷爱之,而二婢实不乐也。既而方游金陵,寄二婢于其母周姬之家,恣开杜陵之门,胜雪者竟为豪客挟去。方归,惟有怅惋而已。遂作二诗云云。自刻之梓,揭之通衢,无不笑者。

○句

何许中原惟雁见,不多吾辈只鸥知。  人生不作湖州守,亦合移居住霅滨。

梅磵诗话:方回吟稿中有云云之句,寄兴甚远。又舟行苕霅间嘉其景胜赋诗云云。后德佑改元,为吴兴倅贰,虽少酬所愿,亦应不作守之谶。

◆方存心

存心,回子。

○句

村酒仅数行,野蔬不盈掬。

新安文献志:秀山在严陵郡城之内。旧有亭曰秀亭。辛巳十一月二十七日,宾旸适至,黄应蟾惟月授小学于塾,三人各携稚子,挈绳床,命酒至暮。雪后霜晴,送目无极,乃以回两日前「屋」字古诗为韵,回首倡焉。秉烛继之,各耸肩索笔,书数十联。明日再集,又明日复集,而一百八十韵成,用昌黎郾城夜宿体。长儿存心亦献数十句,惟云云一联可取,而以其俭也,不以入篇。时至元十八年嘉平朔旦,方回万里序。

◆刘光

光字玄晖,生宋季,有晓窗吟卷。

问田夫

○问田夫

清晨出柴扉,偶遇耕田夫。为问尔田间,近曾得雨无?田夫欣欣言,旱势早已苏。昨午云四合,一雨半日余。高下粗沾溉,芃然蔼菑畬。老夫闻此言,欣怿当何如。

新安文献志:方虚谷曰:此诗绝好。玄晖学陶,故于短篇尤佳。

◆杨公远

公远字叔明,歙县人。

回溪道中

○回溪道中

山束溪流窄径迂,眼前景物入诗无?田中科斗古文字,柳下舂鉏春画图。巨室藏茶供客贩,小旗夸酒诱人沽。行行不记几多里,回首林端日又晡。

野趣有声画:方回跋:野趣,杨叔明旧与倡和,阅前作倐十三年矣。叔明能画,能诗,笔愈益老,而须发如漆,独道貌犹未老也。岂胸中有所养而然乎?其无声之诗,当求米元章、张彦远辈评之,其有声之画,如回溪道中云云,此五十六字,溪山村落图也。起句便能摹写草径溪流偪侧之势;「科斗」、「舂鉏」两句,生逼江西,自是两幅奇画;「储茶」、「夸酒」一联,村落中贾区饮肆,在纸上历历可数;尾句收拾,却少留不尽之意。全篇熟而不腐,新而不怪,诗妙至此,非胸中有所养不能也。余老矣,不能悉为提掇佳处,举其一足以知其余焉。至元乙酉月良之朔,谨书于孚舟亭。

◆叶梅峤

荷花辞

○荷花辞

未花叶自香,既花香更别。雨过吹细风,独立池上月。

新安文献志:曹弘斋云:此诗故是幽远。

◆唐元

元号筠轩。

艺圃

○艺圃

小园仅百步,花竹艺两行。垂垂结夏实,萧萧吹昼凉。盆池晓更静,照我须鬓长。复有青青蒲,风至互低昂。人生百岁中,弱草栖荧光。亮无贞坚节,何以御雪霜?达人岂求名,进善贵自强。用世苟不能,退居固其常。

旧种竹数十,生笋已满园。今年笋更繁,■〈角戢〉■〈角戢〉穿邻垣。山童斸烟雨,便欲供朝餐。独不忍馋口,保此青琅玕。物微志则远,当异今日观。平生迟暮心,与尔同岁寒。种苋甲已坼,苦菜行亦秀。耰锄不惮勤,常恐地力瘦。旦旦望其长,灌溉那敢后。墙头有蓬蒿,不种而自茂。此意定如何?为尔吟清昼。

新安文献志:筠轩以所作谒虚谷,虚谷读此三诗,亟加叹赏。

◆许古清

先生命题追和古柏行

○先生命题追和古柏行

夔府羁怀悲病柏,更寻庙柏摩牲石。惠陵遗恨国三分,丞相英姿身八尺。伊人虽往寸心在,大义未伸千载惜。月暗丛祠鬼火青,霜寒藓树龙鳞白。巴江滔滔日夜东,荆榛萧瑟永安宫。虎蛇行阵顽不动,鱼水际会俱成空。老柯暗泣英雄雨,香叶尚鼓旌旗风。乃知扶持殆天意,未必呵护勤神功。侯生合作明堂栋,侯没犹为雪山重。魏宫晋殿总销沈,楚舞巴歌代迎送。悠悠华表愁归鹤,黯黯苍梧栖老凤。犹恐风霆撼石根,卧龙奋起当天用。

新安文献志:吟社司盟黎芳洲廷瑞批云:和者百余人,此卷韵妥意贯,结语亦奇,殊不易得。

◆程巨夫

巨夫名文海,以字行。其先徽州人,宋末家建昌。元兵南下,从季父入觐,授管军千户,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宪。有雪楼集。

送程君儁学正归浔阳

赠汪郎中

七贤过关图

○送程君儁学正归浔阳

五老催归客,天寒道路长。残冬涉易水,几日到浔阳?学见吾宗盛,身随圣道昌。未应嗟晚达,松菊近柴桑。

新安文献志:道园虞氏曰:雪楼诗冲淡悠远。

○赠汪郎中

此老今年八十三,江滨独擅汉衣冠。文章衔袖龙蛇字,须发如霜虎豹颜。耆旧于今足尘土,典型留此重家山。醴牢略具高年礼,万一神丹乞九还。

雪楼集:自跋:余解官归省,舟过吴城山下。耆旧雕落,有慨其叹。忽老人庞眉皓发,衣冠伟然,惠诗一卷,问之年,曰:「八十三矣。」复遗瓜三枚,不一语而去。余意其异人也。坐有潘俊卿,谓余曰:「此卢潭老人汪郎中也。」属余西泝,未暇细论,令人馈以羊酒,将以此诗。至元二十八年龙集辛卯,十月十日。

○七贤过关图

长庚自是谪仙人,子美逢时稷契臣。风雪茫茫五君子,醉吟犹得继清尘。

怀麓堂集:论七贤过关图者多矣。霏雪录所载差详。盖黄山谷尝题之曰:「眉山老书生作此图,人物各有意态。」又谓七子者皆诗人,不指为谁某也。予观雪楼程巨夫集有诗云云。又尝闻吾友倪文毅公岳称其父尝见旧图,人各有标目,有王维者,而不能悉记也。

◆叶李

李字太白,号亦愚,杭州人。至元十四年举授浙西道儒学提举,官至尚书右丞。谥文简。

癸辛杂识:叶亦愚名李,先为叶山所攻,后为李性学所窘,遂以此饮恨而死。盖二人正寓其姓名云。

口占

梦中诗

纪梦

○口占

如今便一似麻糊,也是人间大丈夫。笔里无时那解有,命中有处未应无。百千万世传名节,二十三年非故居 【 非故居 「居」字辍耕录(陶氏影元刊本)作「吾」,似胜。】 。寄语长安朱紫客,尽心好上帝王书。

辍耕录:中书右丞叶公李,宋太学生。上书诋贾似道公田关子不便,专权误国。似道怒,嗾林德夫告公泥金饰斋扁不法,令狱吏鞫之,云:「只要你做一个麻糊。」公即口占一诗云云。遂遭黥,流岭南。及蒙恩放还,与似道遇诸道,以词赠之云:「君来路,吾归路,来来去去何时住?公田关子竟何如,国事当时谁汝误!雷州户,崖州户,人生会有相逢处。客中颇恨乏蒸羊,聊赠一篇长短句。」

○梦中诗

通明殿逼紫微垣,一朵红云拥至尊。下土小臣勤稽首,愿将惠泽溥元元。

○纪梦

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我才比石十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何哉异梦出非想,忽遇仙老谈真情。谓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轻举遭弹抨。帝令堕谪饱忧患,且使两足蹒跚行。追思善步不可得,飞升妙术矧敢轻。当时廷议祇如此,汝悔当复惟相迎。稽首老仙谢慈愍,臣罪当死天子明。久之寂灭一大乐,盖棺待尽无他营。老仙笑许汝可教,引领直上朝玉京。通明大明二宫殿,林木蓊萃阶瑶琼。芙蓉烂熳锦欲似,帝皇锡以主殿名。赋诗奏谢九拜起,玉音嘉奖旁观荣。痴人说梦聊一快,我独知命不少惊。只恐才非曼卿敌,相见惭汗应如倾。从今闭目需帝召,玉楼续记时当成。儿孙自有儿孙福,与农报国须勤耕。

癸辛杂识:叶亦愚右丞辛卯八月初四日夜,忽梦老人曰:「汝前为文昌相,坐漏泄天机遭谪,能悔过,当复职。」引之至通明、大明二殿,俾为主殿之职。于是赋诗四章以谢。及觉,仅记其一云云。于是作诗以纪其事云云。明年壬辰二月初六日卒。

◆元淮

淮字国泉,别号水镜,临川人。

立春盛雪戏作

人日书怀

昭君出塞

杨妃入蜀

绝句

○立春盛雪戏作

玉漏城头报打春,连宵积雪蔽园林。颁春亭畔千夫扫,鼓角楼前五尺深。老守拈香几坠笏,营军攘土胜争金。击鞭不见牛踪迹,旋叱衙兵拨雪寻。

○人日书怀

丽日池塘冻水消,嫩红娇白见芳苗。郊原雪霁东风软,篱落梅残碧玉凋。便好踏青穿细草,不妨携酒骤鸣镳。遥怜九曲沙堤畔,多少鹅黄上柳条。

○昭君出塞

西风吹散旧时香,收起宫装换北装。绒帽貂裘同锦绮,翠眉蝉鬓怯风霜。草白云黄金勒短,旧愁新恨玉鞭长。一天怨在琵琶上,试倩征鸿问汉皇。

○杨妃入蜀

杨妃亡国祸根芽,刚道宫中解语花。惯得禄山谋不轨,酿成中国乱如麻。马嵬坡下东风恶,龙凤旗前战士哗。吹落海棠红满地,至今犹作画图夸。

○句

问归行理轻如羽,沿路吟诗有一船。  渭川湘水多烟雨,我欲垂钓过一生。

金囦集:谢卓序:玩夫立春、人日之句,而燮调气象寓焉。味夫昭君、杨妃之什,而公感奋情思发焉。至于「问归」云云,则识公之廉介;「渭川」云云,又知公功成身退之志。

○绝句

截发搓绳联断铠,撦旗作带系金创。卧薪尝胆经营了,更理毛锥治溧阳。

元史类编:以军功显闽中,官至溧阳路总管。尝有诗云云。溧阳为金陵上邑,至元十三年升为溧州,继改溧阳府,已升为路。淮到省乞改作直隶州,小苏民力。及去任,作诗云云。其廉退之风可想见。

◆李思衍

思衍字昌翁,号两山,余干人。至元间,授袁州治中,官至南台御史。

吊李肯斋

○吊李肯斋

天地由来有废兴,义无两大一身轻。封疆社稷若不死,妇女须眉安用生。纽解三纲重接续,灰寒万劫独光明。便当配食三闾庙,启迪民彝见太平。

庶斋老学丛谈:潭帅李肯斋芾,城将破,举家自刑,继之以火。李两山使交趾,道由长沙,吊云云。

○句

土暗尘昏天水碧,风惊雨过女真黄。  鬼火光中遗石马,仙盘柱下泣铜人。

吴礼部诗话:刘因梦吉咏蔷薇诗:「色染女真黄,露凝天水碧。」又蔷薇酒亦用下六字,常爱其佳对。李思衍昌翁亦有一联云云,未知孰先后也。李又有云云,句对亦工。

◆董恢

僦居

○僦居

白发苍头一腐儒,行无辙迹住无庐。邓林万顷青青木,肯为鹪鹩借一株?翠阁朱楼锁揜扉,寻巢燕子不能归。落花吹泥东风雨,遶遍芳檐无处依。

山房随笔:至元戊寅己卯间,有董恢者,江陵人,后居太原。任丁角酒税副使。僦屋以居,诗云云。

◆汤仲友

仲友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吴郡人。宋亡,浪迹湖海,自号西楼。有壮游诗集。

过贾相宅

○过贾相宅

檀板歌残陌上花,过墙荆棘刺檐牙。指麾已失铁如意,赐予宁存玉辟邪。破屋春归无主燕,曲池雨产在官蛙。木绵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

齐东野语:贾氏当国十有六年,近世以诗吊之者甚众。吴人汤益一诗颇为人所称,云云。

◆龚开

开字圣予,号翠岩,淮阴人。

宋遗民录附录:居吴之日,高邮龚璛为忘年友,时人谓之楚两龚,以比汉之两龚。

又:吴莱桑海遗录序:坐无几席,一子名浚,每令俯伏,就其背按纸作唐马图。

瘦马图

自题中山出游图

○瘦马图

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天朝十二闲。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画鉴:近世龚圣予先生,身长八尺,硕大美髯,读书为文,能成一家法。画马尊师曹霸,得神骏之意,但用笔颇粗,此不足耳。画人物亦师曹、韩,画山水师米元晖,梅菊花卉,杂师古作,卷后必题诗,或赞、跋,皆新奇。尝自画瘦马,题诗云云。

六研斋笔记:圣予作瘦马图,自题「一从」云云。经言:「马肋贵细,而凡马仅十许肋,过此即骏足,惟千里马多至十有五肋。」假令肉中有骨,讵能令十五肋毕现于外?非瘦不可。因成此相,以表千里之异,尩劣非所讳也。淮阴龚开水木孤清书。

○自题中山出游图

髯君家本住中山,驾言出游安所适?谓为小猎无鹰犬,以为意行有家室。阿妹韶容见靓妆,五色臙脂最宜黑。道逢驿舍须少憩,古屋无人供酒食。赤帻乌衫固可烹,美人清血终难得。不如归饮中山酿,一醉三年万缘息。却愁有物觑高明,八姨豪买他人宅。侍□君醒为埽除,马嵬金驮去无迹。

铁网珊瑚:翠岩自记:人言墨鬼为戏笔,是大不然,此乃书家之草圣也。岂有不善真书而能作草者。在昔善画墨鬼,有姒颐真、赵千里。千里丁香鬼,诚为奇特,所惜去人物科大远,故人得以戏笔目之。颐真鬼虽甚工,然其用意猥近,甚者作髯君野溷,一豪猪即之,妹子持杖披襟赶逐,此何为者耶?仆今作中山出游图,盖欲一洒颐真之陋,庶不废翰墨清玩。譬之书,犹真行之间也。钟馗事绝少,仆前后为诗,未免重用,今即他事成篇,聊出新意焉耳。

◆于石

石字介翁,婺之兰溪人。宋亡,隐居不仕,自号紫岩。

元诗选:紫岩读史七首,中云:「首录酇侯忘纪信,不诛项伯戮丁公。「郑君不肯更名籍,项伯胡为赐姓刘?」对仗极工,惜全首未称。

案:尚有「百二山河秦地险,八千子弟楚天亡」,亦工。

严陵钓台

紫霞洞

○严陵钓台

抛却羊裘入汉庭,偶然高卧两忘形。先生无处可伸足,太史何烦奏客星。

吴礼部诗话:先大父尝言,吾乡有杨某者,好为诗,多俚率,独钓台诗可喜,云:「虹作长竿云作饵,纤月沈钩在江底。巨鳞入手还纵之,汉家鼎小难调理。」紫岩于介翁,予早岁所师,尝记其作云云。

○紫霞洞

洞门相对是吾家,朝看烟云暮看霞。铁笛一声山石裂,老松惊落半岩花。

○句

一局残碁双鹤去,石枰空倚白云寒。 【 白云洞】

诗薮:胜国吾乡诗人若于介翁、李坦之,皆新拔,多奇句。于在元颇知名,如紫霞洞云云。白云洞云云。虽自元人语,亦豪爽可观。

◆杜伯高

○句

山围花柳春风地,水浸楼台夜月天。

紫岩集:乡人杜伯高,昔与诸公饮于湖上,得「风」「月」一联。予爱其语,因为足成之。

◆吕起猷

起猷字徽之,天台人。宋亡隐居。

咏雪用滕字韵

又用昙字韵

○咏雪用滕字韵

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二鼠囓枯藤。鹜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

○又用昙字韵

万里江河冻欲含,浑如天地尚函三。桥边驴子诗何恶,帐底羔儿酒正酣。竹委长身寒郭索,松埋短发老瞿昙。不如乘此擒元济,一洗江南草木惭。

贫士传:吕徽之,天台人,居万山中 【 万山 据贫士传(宝颜堂秘籍本)卷下作「芳山」。按芳山即芳溪山,浙江通志卷十六引临海县志云:「芳溪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深窅可百里。」似当从。】 ,综博述咏,安贫逃名,常渔以自给。一日,携弊楮,诣富家易谷。露顶短褐,布韈草履,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阁中语,贵游子弟咏雪,苦吟弗就,徽之哂焉。乃出侮之。徽之口占以答,无不精美。问其姓字,终不言。诸子弟曰:「尝闻吾乡有吕处士者,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耶?」曰:「吾农家,安知吕处士!」因惠之谷。怒曰:「不义之货,我何庸取?」遂去。诸子弟瞰识其所。雪霁觅访,惟草屋壁立。忽米桶内有人,乃徽之妻也。天寒无衣,坐为障耳。因问先生何在,答曰:「溪上捕鱼。」乃至彼见之,徽之临溪曰:「少需之。得鱼易酒,饮诸公也。」俄顷,携鱼酒至,尽欢散别。翼日,复蹑其踪,则已行矣。函史:一日,携薪刍诣富家易谷。值大雪,集客阁中,分韵赋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徽之寒坐,因失笑。坐客询之曰:「何笑也?」曰:「偶忆滕王蛱蝶事耳。」众知其能诗,邀入坐,即席赋有云云之句。坐客叹服。随限韵强之赋,又立就。时宋南多故,兵革方始,徽之诗有「不如乘此」云云之语。

◆许献臣

案:庶斋老学丛谈有「许献臣佥事」云云。

宾月堂诗

○宾月堂诗

人生自是人间月,客亦天边寄此身。彼此虚空无着处,谁欤是主复谁宾?

七修类稿:此诗乃元人梁隆吉者,而同时许献臣集中亦有之,此必二人友善,一时不知何人误写,后人因而误刊耳。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八十三·彭定求
  勿翁·唐圭璋
  黎延瑞·唐圭璋
  万俟咏·唐圭璋
  山谷词 一·黄庭坚
  卷94 ·佚名
  卷二百·曹学佺
  唐音卷九·杨士弘
  卷十四·胡文学
  梦观集卷一·大圭
  卷六·陈廷敬
  卷五百八十四·佚名
  御选元诗卷五十七·康熙
  77.中唐诗馀话·施蜇存
  頥庵居士集原序·刘应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氏孤儿大报雠·臧懋循

    赵氏孤儿大报雠杂剧(元)纪君祥撰●赵氏孤儿大报雠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第五折 〔音释〕题目 公孙杵臼耻勘问 正名 赵氏孤儿大报雠楔子〔凈扮屠

  • 卷五十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十六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一正始【上】太宗皇帝秋日爽气澄兰沼秋香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日吐高低影云垂防缀隂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虞世南侍宴赋韵得前字应制芬芳禁林晚容与桂舟前横空

  • 志七 乐志下·薛居正

    周广顺元年,太祖初即大位,惟新庶政,时太常卿边蔚上疏请改舞名,其略云:“前朝改祖孝孙所定十二和之名,文舞曰《治安之舞》,武舞曰《振德之舞》,今请改《治安》为《政和之舞》,《振德》为《善胜之舞》。前朝改贞观中二舞名,文舞曰

  • 卷一百八十二·志第一百三十五·食货下四·脱脱

        ◎食货下四   ○盐中   元丰七年,知沧州赵瞻请自大名府、澶、恩、信安、雄、霸、瀛、莫、冀等州尽榷卖以增其利,才半岁,获息钱十有六万七千缗。哲宗即位,监察御史王岩叟言:"河北二年以来新行盐法,所在价

  •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六·荀悦

      四年。秋。雨鱼于新都。长五尺。勃海清河河水溢。灌县邑三十一。坏官亭民舍四万余所。丞相御史李寻。以为阴气盛溢。则水为之长。故一日之内。昼减夜增。所谓水不润下。犹日月变见于天也。应之以政。灾变自除

  • 卷七·毕沅

      ◎宋纪七 ∷起重光协洽十月,尽阏逢阉茂八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开宝四年辽保宁三年。辛未,九七一年   冬,十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己巳,诏:“伪作黄金者弃市。”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纪昀

    礼略 【八】凶礼○凶礼大丧及山陵制丧期天子吊大臣服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诸侯及公卿大夫为天子服皇太后长公主及三夫人以下为天子服挽歌季孝为举主服郡县吏为守令服师弟子相为服朋友相为服△大丧及山陵制(臣)等谨按郑

  • 卷二十·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二十宋 吕中 撰哲宗皇帝诸君子自分党 洛党 蜀党 朔党元佑元年诏苏轼傅尧俞等供职初轼与程頥同在经筵轼喜谐谑而頥以礼法自守轼每戏之朱光庭贾易积不能平乃力攻轼所选策题讥仁宗胡宗愈劾中

  • 卷二十四兵志四陆军·黄遵宪

    经费明治二年始设兵部省定额,每月金六万圆,米八百十石,三年亦同定额,四年自三年十月起至是年九月止。定额一年米三十万石。此内米二十八万石,当时米价值金一百八十七七千八百二十六圆,又增额外金一百五万四千九六十余圆,又增

  • 提要·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五太平治迹统类     杂史类提要【臣】等谨案太平治迹统类三十卷宋彭百川撰百川字叔融眉山人是书凡八十八门皆宋代典故文献通考载前集四十卷又後集三十三卷载中兴以後事此本乃朱彞尊从

  • 一零五、五国相王考·钱穆

    《赵世家》:“武灵王八年,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今按齐、魏相王,其谋发于惠施,在惠成王之后元年。五国相王,其事主于犀首,在惠成王之十二年。皆自魏发其端。《中山策》云:“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九·黄晖

      案書篇   盼遂案:本篇尾云:「六略之錄萬三千篇,略借不合義者,案而論之。」   儒家之宗,孔子也;墨家之祖,墨翟也。且案儒道傳而墨法廢者,「且」,元本作「儒」,朱校同。按:此文不當有「且」字,蓋「儒」字涉上下文衍,校者則妄

  • 春秋大全卷二十二·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成公上公名黒肱宣公子母穆姜夫人齐姜在位一十八年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周 鲁成公五年定王崩子简王立郑 鲁成公四年襄公卒悼公费立成六年悼公卒弟成公睔立齐 鲁成公九年顷公卒子灵公环立宋 鲁成公二年文

  • 春秋集传详説卷六·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庄公中【是嵗荘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此敌讐也讐伐我而败之我之所得为也左氏诈战之例本不可用而况以此施之敌讐之师乎胡氏曰齐师伐鲁经不书伐责鲁也诈战为败败之者为主故书鲁

  • 卷六·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六     宋 赵鹏飞 撰僖公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同闵公义齐师宋师曹师次於聂北救邢齐桓公於是为仁不情而为志不广矣狄入卫齐不救卫狄不伐邢而齐救邢圣人於是盖昭见其隐而知桓公之不足为贤

  • 地图第二十七·管仲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

  • 桓公·桓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传】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书,时,礼也。夏,周宰渠伯纠来聘。父在,故名。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译文 四年春季,正月,鲁桓公在郎地打猎。《

  • 诸菩萨学成品第四·佚名

    尔时贤者舍利弗心念言:佛已说弟子所学成。愿佛当复说诸菩萨所学成。所以者何。皆当学成是诸菩萨所照光明。时佛即知贤者舍利弗心所念。即告舍利弗。其阿閦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佛刹。有若干百菩萨。若干千菩萨若干亿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