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苏味道诗鉴赏

生平简介

苏味道(648—705 )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

乾封进士。圣历初居相位。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少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所作诗今存十余首。原有集,已失传。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诗鉴赏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象。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元宵夜,长安城里都要大展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戒严,赏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首句写春天刚刚传来些许气息,还没到万紫千红的时候,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焕发出灿烂的辉光,如同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不难想象,万灯齐明时瑰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周都是一样的璀璨明亮。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次句写城门也开了铁锁,以便百姓四处游玩。崔液《上元夜》有诗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意也如此。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森森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

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此所谓“星桥”。“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透露出游人之盛,这样,下文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动,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亮了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

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显得分外美丽,她们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美景令人观赏不尽。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间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结束。“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来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此诗于镂金错彩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缘于此。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七十八·彭定求
  ●上编·林庚白
  赌棋山庄词话卷七·谢章铤
  ◆野航老人姚文奂(野航亭稿)·顾嗣立
  {仙伯归家}·佚名
  第二十八出 蜡书·周履靖
  四、宋之乐曲·王国维
  卷451 ·佚名
  卷七十七·冯惟讷
  卷二十九·陈起
  卷七·孟郊
  卷一百四十·佚名
  御选元诗卷四·康熙
  卷三·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幼卿·唐圭璋

      幼卿,宣和时人。   浪淘沙   并序   幼卿少与表兄同研席,雅有文字之好。未   笄,兄欲缔姻。父兄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   弁。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  

  • 第九出 媒间·李渔

    (副净上)十个妇人九个妒,不曾见吃胎里醋,老来学做醋媒人,反拜个乳臭孩儿做师父。——我何二妈为何道这几句?只因乔家小姐一心要嫁吕哉生,闻得许仙俦预先有约,就不觉咬牙切齿,吃起醋来,造下三条奇策,教我依计而行。又说

  • 卷68 ·佚名

    邓肃 题天庆观 真人蹑身凌紫霞,下悯濁世长咨嗟。 崇楼杰阁耀金碧,开阐至道非雄夸。 仙茅连山可度世,守此规规如井蛙。 灵云一笑万事毕,到今福地空桃花。 邓肃 题显亲庵谨次严韵 寒芦败苇秋风

  • 卷六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金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七郑谷送水部张郎中彦回宰洛阳何逊兰休握陶潜柳正垂官清真塞诏事简好吟诗春漏怀丹阙凉船泛碧伊巳虚西阁位朝夕凤书追赠咸阳王主簿可爱咸阳王主簿穷经尽到昔贤心登科未足酬多学执卷犹

  • 卷七十三·列传第三·脱脱

        耶律曷鲁 萧敌鲁(阿古只) 耶律斜涅赤(老古 颇德)耶律欲稳 耶律海里   耶律曷鲁,字控温,一字洪隐,迭剌部人。祖匣马葛,简宪皇帝兄。父偶思,遥辇时为本部夷离堇,曷鲁其长子也。性质厚。在髫鬌,与太祖游,从父释

  • 卷一百七十五·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五 ∷起柔兆执徐八月,尽屠维协洽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明圣安孝皇帝   宝祐四年蒙古宪宗六年   八月,程元凤陈正心、待臣、进贤、爱民、备边、守法、谨微、审令

  • 尚史卷三十三·李锴

    列传十一鲁诸臣传【下】叔肹 公孙婴齐【齐伯】 叔老【子叔齐子】 叔弓【子叔敬子】叔輙 叔鞅叔肹文公子宣公母弟也宣弑而非之与之财则曰我足矣织屦而食终身不食宣公之食【谷梁】宣公十七年卒子婴齐为鲁卿是为公

  • 第四六保结状光绪七年八月一一二○六-三·佚名

    皂、快总役洪忠、许来,保结三皂头役姚景具保结状,台下皂快总役洪忠、许来等,今当大老爷台前,保结得姚景一名,为人诚实,兼有家室,公事可靠,所有钱粮正供及红白契各款公项,按卯填缴,不敢侵渔、玩误等情。如有

  • 绎史卷一百四十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春申君相楚史记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

  • 裴茂传·刘昫

    裴茂,凭借门荫关系做官,多次升为京兆府司录参军。来王真镇守陕州,推荐他为判官,王真转到襄州,又任为行军司马,王真待他非常看重。等到王真在淮西战败,茂不能留在其军,茂于是以密表上奏。朝廷认为王真掌握重兵,不喜欢他,下密诏由

  • 卷六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理宗时右谏议大夫徐荣叟入对言自楮币不通物价倍长而民始怨自米运多阻粒食孔艰而民益怨此见之京师者然也外而郡邑苛征横歛无所不有严刑峻罚靡所不施和籴则科抑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马王品第四十五(一)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彼城中有婆罗门。名曰摩醯提利。善明外道经术。天文.地术靡不贯练。世间所可周旋之法。悉皆明了。彼婆

  •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新为失译人名附三秦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百菩萨俱。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比丘。名婆须蜜多。游竹园间缘树上下。声如猿猴。或捉三铃作那罗戏。时诸长者及行路人竞集看之。众人集时

  •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佚名

    唐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净居天宫。与大菩萨摩诃萨众及无量净居天子。前后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瞻仰如来。是时世尊正于众中。为诸大众说陀罗尼无量妙法。复为利益未来世中薄福诸众生等。便

  • 钝吟杂录·冯班

    笔记。清冯班著。十卷。卷一、二为“家戒”上、下,卷三为“正俗”,卷四为“读古浅说”,卷五为“严氏纠谬”,卷六为“日记”,卷七为“诫子帖”附“社约”,卷八为“遗言”,卷九为“通鉴纲目纠谬”,卷一○为“将死之鸣”。《四库

  • 春秋列国诸臣传·王当

    又名《春秋臣传》。传记著作。北宋王当撰。30卷。当字子思,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好学博览,精《易》与《春秋》。此书仿司马迁《史记》以人类事之例,为春秋诸臣作传。传记内容主要据《左传》所载,采用他书者则附在传末。

  • 礼说·惠士奇

    十四卷。清惠士奇(1672-1741)撰。惠士奇字天牧、仲儒,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康熙间进士,康、雍、乾间历仕。早年兼治经史,晚年尤邃经学。任广东学正,倡导经学,除着《礼说》外,还有《易说》、《诗

  • 五礼通考·秦蕙田

    二百六十二卷,清秦蕙田(1702-1764)撰。秦蕙田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命南书房行走。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立朝三十年,刚介自守。其学以穷经为主,不居讲学之名。能通经文,好治《易》及音韵,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