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四十二

  洪武二十八年闰九月壬戌朔

○癸亥皇第四十五孙盘烒生宁王世子也

○夜有星青白色尾迹有光起自紫微垣曰出阊阖门东北行至玄戈旁没

○乙丑荧惑犯东咸

○丁卯吏部尚书翟善以受贿当死其父谦诉于朝乞宥子死从军终身以赎命宥之降为南宁府宣化县知县

○遣使谕征南将军左都督杨文等近闻奉议两江溪洞等处林木阴翳蛇虺遗毒草莽中雨过毒流溪涧饮之令人死师入其地凡行营驻劄勿饮山溪水泉恐余毒伤人宜凿井以饮尔等其慎察之

○壬申遣行人林英赏播州宣慰使司及兴隆等卫所征进有功将士并土兵凡二万三千三百六十一人钞一十二万三千四百四十一锭

○太白入角宿

○癸酉征南将军左都督杨文等自广西进兵发广西都司并护卫官军二万人及调田州府泗城等州土兵三万八千九百人从征奉议等处

○以福建都指挥使司各卫所年深武职升授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凡六十四人

○己卯湖广沅州等卫指挥佥事李贞等率兵讨沅州作耗苗贼平之斩首三千七十余级禽获四千二十人

○庚辰广西庆远府思恩县都亮等洞蛮贼莫父练等一千五百余人作耗攻掠县治劫杀官民取仓库钱粮诏广西都指挥使司发兵讨捕寻剿平之

○免北平霸州文安县夏税先是文安县言去岁雨涝伤民田稼 上命户部遣官核实免其税

○辛巳垒壁阵星疏折复聚

○壬午册 今上长子高炽为世子

○册兵马指挥张麟女为世子高炽妃

○徙靖州会同县蛮洞民常通猺贼者往戍大同计男女一千二百五十二人各赐衣三件

○丁亥镇远鬼长箐等处苗蛮作乱镇远卫指挥使司发兵讨之指挥万继百户吴彬等战死指挥许能闻之即率兵会偏桥等卫官军击败其众斩首七十三级禽获三十八人余众散走

○戊子赐京卫军官命妇帛

○己丑赐府军等卫习技幼军八百四十九人衣三件

○庚寅诏更定亲王岁赐禄米先是 上谓户部尚书郁新等曰朕今子孙众盛原定亲王岁用禄米各五万石今天下官吏军士亦多俸给弥广其斟酌古制量减各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至是户部议更定亲王岁给禄米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及仪宾六百石郡君及仪宾四百石县君及仪宾三百石乡君及仪宾二百石皇太子次嫡子并庶子既封郡王必俟出合然后岁赐与亲王子已封郡王者同女俟及嫁然后岁赐与亲王女已嫁者同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岁赐比始封郡王减半支给 上于是重定祖训录名为皇明祖训其目仍旧而更其箴戒章为祖训首章 上以是编之作将垂之万世命大书揭于右顺门内西南廊下朝夕谛览斟酌损益久而后定既而遣使召诸王至京谕以量减禄米之故且以皇明祖训赐之

○工部臣言各处续开炉冶今已三年而内库见贮铁凡三千七百四十三万余斤 上以库内储铁已多诏罢各处铁冶令民得自采炼而岁输课程每三十分取其二

○辛卯户部尚书郁新言亲王岁米既有定议请令有司如数给之 上曰晋 燕楚蜀湘给与如数代肃辽庆宁谷远在边地民少赋薄岁且给五百石齐府千石嗣秦王幼应用米有司月进周府且未给各府罢给及多寡不齐者特出一时权制云

○是月葬秦愍王

○云南临安府贡生员赵仁等入国子监

冬十月辛卯朔享太庙

○癸巳 上以子孙蕃众命名之际虑有重复乃于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一字为一世以某字为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则临时取义以为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复拟续增

○命前军都督府给安德凤台等门守门军士七百余人绢布

○甲午赐天策等卫致仕指挥千百户镇抚三百余人麦有差

○乙未赐功臣五府六部官宴于华盖殿

○己亥赐锦衣等卫操练马军万四百余人布绢各一匹

○庚子国子生刘简以父坐事当死乃上书言臣祖父母俱年踰七十止生臣父一人无他兄弟侍养父死则祖父母无所归矣书奏宥之

○征南将军左都督杨文等师至奉议州蛮寇闻官军至悉窜入山林据险自固文督诸将分兵捕之复调参将刘真等领兵分道攻南丹叛酋

○命北平都指挥使盛熙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壬寅遣镇抚顾忠赏毕节普定二卫征进获功将士二千二百人钞一万一千六百七锭

○礼部臣言百官朝参赐食实出厚恩缘职事众多供亿为难请罢赐从之先是每旦视朝奏事毕赐百官食 上御奉天门或华盖武英等殿公侯一品官侍坐于门内二品至四品及翰林院等官坐于门外其余五品以下官于丹墀内文东武西重行列位赞礼赞拜叩头然后就坐光禄司进膳案后以次设馔食罢百官仍拜叩头而退率以为常至是始罢之

○癸卯册光禄少卿马全女为皇太孙允炆妃

○先是兵征龙州赵宗寿以安南与龙州接壤遣前刑部尚书杨靖往谕安南输粮八万石至龙州助军饷至是靖奏言臣至安南谕旨其国相黎一元等咸言本国地狭民稀田赋仅可自给愿输米一万石余以金千两银二万两代输且言昔岁输米临安临安可通舟楫止运五千石犹不易致今龙州陆道艰险乞止运至凭祥洞臣谕令出米二万石运至沲海江次沲海江去龙州程才半日因询及沲海村实龙州所属江阔四十丈舟棹可达丘温两岸地势崎险非可储粮已令龙州造浮桥运输其王年幼语言不通政事皆为国相黎一元与其子澄所专狙诈百出颇闻赵宗寿已蒙恩宥是以观望如此时宗寿已服罪谢过大军移征向武等诸蛮 上乃遣行人谕靖令运所输米二万石饷给奉议向武军其代输金银则还之

○平奉议州蛮寇初征南将军左都督杨文等驻师奉议州之东南分兵追捕贼党且遣人招降其胁从者贼皆焚庐舍入山谷凭险阻立栅自守文督将士屡攻破之贼众溃散左副将军韩观等遂分兵追讨都康向武富劳上林诸州县破其更吾莲花大藤峡等寨斩贼首黄世铁并其党一万八千三百六十余人贼属八千二百八十七人焚死男女四百三十四人招降蛮民复业者六百四十八户徙置象州武仙县蛮寇遂平时兵部尚书致仕唐铎参议军事以朝廷尝命征进毕日置卫守之乃会诸将相度山川形势置奉议等卫并向武河池怀集武仙贺县等处守御千户所设官军镇之事闻诏从其言

○夜太阴犯昴宿

○丙午湖广衡州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张大有以罪诛以千户朱真为指挥佥事先是洞蛮盘满仔等叛大有率兵捕之遣千户康宁略白水洞仍分兵三道搜捕宁领军至小塘遇贼战死官军死者二十余人大有按兵不救真等由别道分击败之俘获七十余人并降邻境流民男女一百五十余口贼平奏功乃下大有狱以失律伏诛遂以真为指挥佥事领卫事

○夜太阴犯井宿

○戊申诏总兵官左都督杨文置龙州军民指挥使司调驯象卫官军筑城守御

○夜太白犯东咸

○辛亥 上谓兵部臣曰江淮养马之民遇有马死有司令其买补乃去家离业购于远方至有历年不返毙于道路者朕甚悯之其令太仆寺凡缺马者免其偿

○乙卯应天府溧阳县知县卢何生言本县荒熟田计一万三千二百七十四顷丁男七万四千六百余若量力均种则官不缺租民有恒产 上敕户部议行之户部言若附近田地令其量力均种如僻远不便于民者宜候生齿蕃息以渐开耕从之

○丙辰置淮安府支家河至安东海州赣榆县濒河水驿五递运所三罢山阳县淮北下阙至赣榆卢家庄陆路递运所六先是山阳县民夏圯言本县至赣榆濒河水路四百余里已通舟楫如罢车站改造舟船置递运所庶客使便于往来于是遣使验其道里远近置水驿五递运所三仍以淮北下关六递运所民夫充役旧役夫一千五百六十人至是五驿三所减其夫之半人称便焉

○丁巳以李让为宗人府仪宾尚皇孙女永平郡主 今上第二女让指挥佥事达之子也

○己未礼部言今天下僧道数多皆不务本教宜令赴京考试不通经典者黜之诏从其言年六十以上者免试

○是月给北平山西二都司军士一十二万九千一百余人绢布共五十二万三千九百匹绵花一十九万三千六百斤

○缅国王卜剌浪遣使桑乞剌查贡方物因言百夷思伦发屡出兵侵夺其境土之故 上谓廷臣曰远夷相争盖其常事然中国抚驭四夷必使之无事当遣使谕解之

○云南都指挥同知王俊城广南土官侬贞佑叛禽之时俊领云南后卫官军至广南筑城建卫贞佑疑不自安因结群蛮据山寨拒守俊遣人招之负固不服辄伏蛮兵草莽中劫掠觇视官军进退俊乃与将佐谋曰贞佑小丑如蝼蚁耳然敢拒命者与诸寨群蛮互为声援故也今彼大寨据险峻固守故各寨恃之皆有易心以为官军不敢近兵法曰善攻者敌不知所守宜出其不意亟取之彼各自救不暇贞佑必禽矣乃遣指挥同知殴庆等分兵攻各寨自将取贞佑又以兵扼间道绝其救援于是诸寨悉破贼众溃散贞佑穷蹙就禽械送京师因命庆署卫事镇守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二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卷第一百四十七·胡三省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五·张岱
  帝王经世图谱卷十二·唐仲友
  卷一百九十一·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三·佚名
  通志卷十八·郑樵
  卷五·胡仔
  卷三十七·高士奇
  哥舒翰传·刘昫
  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传·张廷玉
  刘崧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十·佚名
  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马致远

    (范仲淹上,云)老夫范学士。自从将兄弟张镐加为吉阳县令,至今音信皆无。老夫今奉圣人的命,差老夫饶州公干。收拾行装,便索往饶州走一遭去来。(下)(外扮长老上,词云)涧水煎茶烧竹枝,袈裟零落任风吹。看经只在明窗下,花开花落总

  • 卷十七·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十七      休寜孙默编黄永溪南词下长调满江红读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才藻翩翩羡几个南皮佳客记当日追随冠佩聨车接席六博弹碁南舘下浮瓜沉李西廊侧更轮舆徐向後园来鸣驺寂 明月转悲笳咽

  • 古诗镜卷二十七·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二十七 明 陆时雍 编 陈第三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初仕梁累官至尚书仆射陈天嘉中转太子詹事後主嗣位历任尚书令不持政务但日与後主随宴後庭多为艶诗国政日颓君臣昬乱

  • 第七章 选举·吕思勉

    国家,因为要达其目的,设立许多机关,这许多机关,都是要有人主持的。主持这些机关的人,用何法取得呢?这便是选举问题。选举是和世袭对立的。按世袭之法,倘一个位置出缺,便有一个合法继承的人,不容加以选择。选举之法则不然,他是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八·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王文安公尧臣墓志铭欧阳修公姓王氏其先太原祁人其六世祖某为唐辉州刺史遭世乱因留家砀山砀山近宋其后又徙宋州之虞城今为应天虞城人也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

  • 续集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傅察 忠肃公 字公晦献简公之从孙孟州济源人年十七以类试河北运司高荐试礼部以避亲别试复在高选初任青州法历永平淄川丞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九·佚名

    文侯国之兴亡【颍滨】惠王惠王不肖【温公】孟子对王以仁义【温公】移粟救饥【荆公】安僖王公子无忌【颍滨 东坡 温公】武灵王武灵王之亡【温公】惠文王蔺相如【颍滨】孝成王长平之败【颍滨】平原君【颍滨】虞卿【颍

  • 卷十九·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九(宋)吴缜 撰○十九曰事有可疑文德皇后传所记恐误宜城公主传所书可疑段文昌传有疑牛氏表有可疑朱敬则预诛二张可疑张孝忠妻入朝迎公主事可疑覃王字可疑谯王传裴巽未明贾至论诸人善守柳浑

  • 卷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明 杨士奇等 撰孝亲後魏孝文帝时文明太后崩高祖五日不食中部曹杨椿进谏曰陛下至性孝过有虞居哀五朝水浆不御羣下惶灼莫知所言陛下荷祖宗之业

  • 五年·佚名

    (庚戌)五年大明嘉靖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朔,上行望闕禮。又賀行禮于兩大妃殿,御勤政殿,受朝賀。○上御思政殿,行進豐呈之禮,又賜宴東西班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弘文館、兩司曁兵曹、都摠府、注書、翰林于勤政殿西庭。

  • 卷八十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七宋 陳祥道 撰祭日祊明日祊楚茨之詩曰祝祭于祊祀事孔明【祊門内也箋云孝子不知神之所在故博求之平生門内之旁待賓客之處祀禮於是甚明正義曰釋宫云閍謂之門李巡曰閍廟門

  • 论语集注大全卷一·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一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朱子曰此一篇都是先说一个根本○胡氏曰此篇首取其切于学者记之故以为多务本之意○新安陈氏曰掲君子务本一句以为首篇之要领此说本于游氏朱子已

  •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佚名

    尔时摩醯首罗天王。于大自在天上。与诸天女前后围绕。神通游戏作诸伎乐。忽然之间于发际中化出一天女。颜容端正伎艺第一。一切诸天无能胜者。于大众中而作是言。我今为欲利益一切。所祈愿丰饶吉祥富乐之事。随心悕求

  • 虚堂和尚语录 第八卷·智愚

    虚堂和尚语录 第八卷虚堂和尚续辑参学以文无补法光编师出世。初住嘉兴府兴圣寺。府疏已刊前集。县疏知府陆盘隐撰兴圣道场孝宗流虹去处。灵隐首座丞相劄命请来。喜联墙竹之阴。敢后县花之疏。伏惟新命长老虚堂

  • 卷二·佚名

    第一篇第一章 无戏论品一 无戏论本生谭(菩萨=队商主)序分有关此无戏论法话,为佛在舍卫城附近之祇园大精舍时所说。佛对何人而云此话耶?乃为长者之友人五百异教徒而言。某日,给孤独须达长者率己之友人五百异教徒携多数之华

  • 东庵集·滕安上

    元诗别集。4卷。滕安上撰。据姚燧为滕安上所撰墓志铭,滕安上有《东庵类稿》15卷,由江西廉访使赵秉政刊行于世。明人焦竑的《国史经籍志》说,滕安上有《东庵稿》16卷。姚燧所说的《东庵类稿》15卷应包括诗、文两大类作品,

  • 栎社沿革志略·傅锡祺

    近代文学史料。傅锡祺著。1931年秋初版。1963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再次印行。卷首有林资修《序》。栎社系近现代台湾的一个诗社。该书为栎社的大事记。它以时间为经,记述了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1931年的30年间,栎社

  • 无双传·薛调

    《无双传》一卷,唐·薛调作,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又篇名或题作《刘无双传》。见《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又有《虞初志》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鲁迅辑《唐宋传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