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一

嘉靖十三年三月丁卯朔  孝肃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彭城伯张钦祭  裕陵  大学士方献夫以疾乞休不允喻数日献夫请益力  上仍优诏勉留之

○戊辰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清遣陪臣正议大夫梁椿等贡马及方物宴赉如例

○己巳赐伊王訏淳五经四书大全诗学大成对类各一部从其请也

○庚午改南京大理寺右寺丞林希亢为大理寺左寺丞升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刘璋为四川按察使  先是宸濠之变江西瑞州府知府宋以方不屈投河死之事闻朝廷为赠官录荫独庙祀议允未定巡抚都御史高公韶以为言礼部覆以方一死虽足以自明然与副使周宪父子讨贼尽瘁锋镝者不同不宜别列庙祀诏罢之  毛怜并海西建州右等卫女直都督木哈尚等等来朝贡马宴赉如例

○辛未  命国子监祭酒王激翰林院编修童承叙杨维杰欧阳衢充经筵讲书官翰林院修撰林大叙王汝孝华察编修唐顺之陈束杨瀹卢淮陈节之充经筵展书官召原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廖道南蔡昂还以原官供事时道南昂前坐进讲失期左迁通判于外  升南京尚宝司卿吕楠为南京太常寺少卿  甘肃抚臣请补给蠲免十三年分钱粮二十五万两并年例银六万两户部言前奉旨灾免停徵者秋熟带徵则带上年者自足补今年之蠲免宜止给本镇年例银六万两从之  命掌中军都督府事太子太保抚宁侯朱麒守备南京仍掌南京中军都督府事

○壬申  命礼部左侍郎黄绾抚赈大同兼体察军情勘明功罪许以便宜从事初代王之国言乱孽既除宗室军民久困请特遣大臣抚赈疏下礼部尚书夏言覆言大同之变本于军士戕杀主帅罪首当诛以一狱吏治之足以非有据土建号重大不轨谋也乃镇臣奏报张皇轻动大众文告不修戎律不肃以致人心惊惶遂有洗城之讹使叛卒得藉以鼓众凭城旅拒朝命要结丑虏侵败王略而中外任事诸臣又不能审势定谋相机善应布昭  德音宣畅  皇灵乃广调诸军政围四月耗帑金百有余万选锋锐士物故太多而重镇盖岌岌赖  皇上圣明神武不杀  德音一播凶渠授首百万生灵免于涂炭地方亦既宁矣第该城久困严围播迁凋丧余民无几生理穷蹙兼以功罪未究国法未伸奏牍累闻朝旨不下窃恐积疑生变更酿大忧宜如代王议特简忠亮大臣一员令会同总制侍郎张瓒并抚绥官宣布朝廷德威慰安宗室抚定军民赈济困穷综核功罪章显欺蔽昭雪冤抑中间果有幸功偾事之奸责其指实纠举以肃国纪臣又惟近者使臣四出召募武勇追呼配抑所在骚然其各镇募军数必不下万计月粮资装耗费不赀比敕使既归尺伍随散名系虚藉粮出冒支此所谓无事生扰而重贻厉阶也矧今大乱已平请罢召募之令追回诏使第以其费加惠实在行伍则不待增兵而士气百倍入大学士张孚敬持不欲行  上谕之曰兹大同一事卿独未究心于至理委非正大之举嘱逆诛逆终是贼得计我师伤亡无数用财无数今如是了事可耻之甚不罪其有罪之人是何理耶非朕偏听于言之言卿可推思其理自得其正也人皆曰卿独与言为忌之事又不从果然矣如其所言真不当行岂可迁就为之朕为言之力干君事今亦不多及黄绾之为人卿所甚晓朕恐前日之事如所言卿不自累耶卿能与绾比旧加厚其交再肯与言凡事和处则朕之不劳于政务卿之德量益著矣朕此言非有所私特为卿耳孚敬对大同一事始终处置不能祇承  德意以正国法盖生于臣下心有公私而议不同故事有牵制而功难成也当变生之初  皇上惩于昔年姑息之毙毅然以正法讨逆为事时夏言常与臣等相见并无一言论及比见黄绾有安抚之说即危言附和使当时从之今日国论又不知何如矣夫人有言似公而心私有似私而心公者不可不察也兹虽首恶就擒胁从罔治委于国法未正后患难保不能上廑  圣明远虑臣等非敢安于苟且仍蹈昔年之失但近日给事中曾忭所奏处置大同善后事宜部覆准行总制等官及见差募军给事中处置今言复欲召回给事中另差官查勘窃恐事体不一或举措少差关系国体非细故耳  上复谕曰大臣事臣谋国贵和若彼此争诋各生私嫉则其君何托即卿上平而熟思之礼部此请当都依拟行遂降上嘉言忠谋召还募军官给事中常序等下兵部会推京堂堪命者部拟二人上不中旨乃特召绾往绾遂言  上幸念大同初离乱瘼特遣臣往抚慰盖欲宣示  德意惩讦往来为边疆建永久计也臣窃惟凋疗已极则赈恤宜广是非未判则勘覆宜公请自三司方面官并听臣选委其支用钱粮并查拟功罪亦听会总制诸官参酌举行而纠其回护阻挠者又  陛下昨谕内阁手札备论大同事宜皆哀矜无辜罔治胁从至意乞录付臣以宣谕军民使晓然知  皇上好生之德令人人荷戴又彼中事多涉提督总兵郤永乞罢永离镇乃可核实  上并从之诏永回卫以防守居庸关东官厅听征总兵官都督张輗代之

○癸酉荫前巡抚贵州右副都御史徐问侄天衢为国子生  朝鲜国送还虏中走回人口郭钦等三人至边赐敕奖励

○甲戌原任浙江衢州府知府王萃以考察降河南彰德府同知河南按臣论萃当如光禄寺少卿高尚贤例冠带闲住事下都察院都御史王廷相言尚贤事出一时特旨且未遇宥今萃幸遇恩例请贷其罪  上从之  诏诛妖贼沈淮淮山海卫军余素习妖术嘉靖三年从妖人李真等谋反戕杀山海卫主事真等伏诛淮潜遁涞州玉田三河等处者八年至是为巡关御史所侦获事闻下顺天抚臣张嵩核勘得实遂正其罪

○乙亥  庄肃皇后令旦赐文武百官寿面免命妇朝贺  工部右侍郎王荩原任巡抚宁夏右副都御史林琦原升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杨守礼南京前府都督李璋团营参将李琮闲住参将马恺皆雅负才略可当边镇之寄章下吏兵二部议覆得旨如拟荩报罢  吏部言国家惠浃亲亲例颁封诰顾迩来宗室日盛请给日多以致诰轴缺乏书撰冗阁甚有终其身不得者即自嘉靖元年以后未给者已四千余轴前可知己国体人情所失非细宜申饬所司如期撰造春夏题诸者期以本年冬季给之秋冬题请者期以来岁夏季给之其以前来完者仍次第补给如例报可

○丙子  命马兰谷大平寨燕河营建昌营军按伏策应出入九十里外者仍支行粮初按伏行粮始于正德十四年车驾巡幸镇守监枪等官请开此例不论边警有无地里远近甚多冒费边储日匮嘉靖初年巡抚顺天都御史汪玉奏革至是巡抚都御史汪鋐亦言塘岭之变欲预为哨探复奏行之南京监察御史方日乾上言武备三事一理畿营以固腹心言南京畿营兵马消耗宜补将校怯懦宜练公署废坏宜修一治冲要以谨咽喉言浦子口新江口地皆险要而守军不足战舰无备城池坍陷所宜整理龙江大胜二关宜各设指挥一员督军防守一重卫镇以立藩篱言九江安庆仪真三镇宜练习水军飞熊英武广武三卫宜选精兵隶掺兵部覆采其议俱行南京兵工二部酌议奏报从之

○戊寅御史苏祐上纪验大同功罪言张瓒樊继祖等有平定功而劾欲永等欺误贪残之罪革任巡抚潘仿亦辩心迹并以军变失屯政敕书自劾请罪兵部请皆俟侍郎黄绾勘奏处分从之

○己卯兵部尚书王宪再引疾乞休  上仍慰留不允  升湖广黄州府同知徐阶为浙江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  升赏获功被创官军义州大清堡朱栾等一百四十二人广宁前屯新兴堡姚玉等七十二人  顺天抚按总兵官张嵩赵元夫张輗等言居庸以西一带八达岭抵镇边一带地皆虏冲而城池不固所宜修浚居庸关白羊口长峪城镇边城糜子谷花家窑诸要害处宜增募兵葺营房给兵伏以益其守且为条画以请兵部是其议请即付嵩等举行惟募兵近奉诏停止以民兵益之报可  追治石门子关等处失事罪下建昌营游击等官九聚等十一人于按臣逮问

○庚辰  武宗毅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安仁伯王桓祭  康陵  御马监右监丞褚云请给关防自拟督修厩牧等字下礼部参看言云专擅宜罪诏法司执讯之

○辛巳升翰林院侍读王教为左春坊左谕德仍兼原官掌南京翰林院事

○壬午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周用为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掌院事

○癸未南京国子监祭酒王道引疾请告归以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费采代之

○乙酉赐故塔山前卫左都督黑武考郎尤卫都督同知章失建州左卫都督佥事撒哈等祭  诏逮治原任广东提学官林希元吴廷翰萧鸣凤王世芳等以所属竖立敬一箴碑亭怠缓失于督察故也时希元廷翰已升任鸣凤世芳已去任  套虏犯响水波罗堡参将任杰设伏大破之总督尚书唐龙以捷闻  上嘉其功赐龙敕奖励赏任杰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令巡按御史查劾功罪以闻

○丙戌大学士张孚敬引疾乞休  上优诏不允数日孚敬再请  上仍慰留之  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李崧祥浙江按察司副使熊荣俱为布政司右参政崧祥河南荣狭西

○丁亥改通政使司左参议郑本公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本公以疾请改南故也

○庚寅升翰林院修撰伦以训为右春坊右谕德以九年秩满也升狭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张汉为顺天府府丞

○辛卯升河南南阳府知府张纶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庆成王府辅国将军表栟听仪宾齐相等拨置挟取民财为抚臣所劾  上令长史启王戒肴之下齐相于抚臣按问  赐吏部尚书汪鋐礼部尚书夏言川扇各十二柄

○癸巳盗窃四川布政使司经历司印并历日印巡按御史邢第劾左布政使潘鉴有旨下巡按御史逮问已礼部奏请铸给因言天下都布按三司南北直隶十三省府俱设有经历司而经历即掌印之官近年以来经历印信俱是各该都布按掌印官知府收掌竟不入经历之手不惟典守互移易致疏虞而文移违错又一概枉坐以罪非朝廷设官定制今宜通行更正违者听巡按御史纠举  上从其言令一体通行改正

○丙申  上出御制祭祀记一百九十八道谕礼部内部贮一道辅臣三人一府部院寺翰林春坊人各一其余诸衙门各令分给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二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姚思廉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卷三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六·脱脱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二·汪楫
  ●崇禎長編卷之十九·汪楫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三·李贤
  卷五十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九·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一一七七 江西巡抚何裕城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二·佚名
  王僧虔传·李延寿
  卷二百二十一·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二·陈与义

    ○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建德我故国,归哉遄我驱。除道得欢伯,荆棘无复余。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执此以赠君,意重貂襜褕。破帽与青鞋,耐久心亦舒。危处要进步,安处勿停车

  • 列传第四十六 周室诸王·李延寿

    文帝十三王 孝闵帝一王 明帝二王 武帝六王 宣帝二王周文帝十三子:姚夫人生明帝。后宫生宋献公震。文元皇后生孝闵皇帝。文宣叱奴皇后生武帝、卫剌王直。达步妃生齐炀王宪。王姬生赵僭王招。后宫生谯孝王俭、陈惑王纯、

  • 梁臣传第九·欧阳修

    呜呼!孟子谓“春秋无义战”,予亦以谓五代无全臣。无者,非无一人,盖仅有之耳,余得死节之士三人焉。其仕不及于二代者,各以其国系之,作梁、唐、晋、汉、周臣传。其余仕非一代,不可以国系之者,作《杂传》。夫入于杂,诚君子之所羞,而

  • 八·况周颐

    闺秀陈翠君,海盐马青上室,工长短句。《蝶恋花过拍》云:“郎似东风侬似絮,天涯辛苦相随处。”为吴兔床所击赏。曩阅清初人词,有《减字浣溪沙换头》云:“妾似飞花郎似絮,东风搅起却成团。”语非不佳,惜风格

  •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咸丰十一年辛酉三月己酉谕内阁恭亲王奕等二子着命名载滢。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袁甲三奏苗练。与孙家泰徐立壮势难两立当经谕令速饬贾臻、前往寿州接署抚篆。将此事与该大臣悉心筹商。不可冒昧致激他变。兹据袁

  • 卷四十三·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四十三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三十五元陈天祥陈天祥字吉甫本宁晋人兄祜仕河南遂徙洛阳少隶军籍善骑射中统三年李璮叛据济南结宋爲外援宣慰司承制以天祥爲千户屯三?口防遏南兵事平罢归居偃师南山有

  • 葛守礼传·张廷玉

    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1528),考取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职彰德的推官。大盗诬陷富贵人家,株连者上百。葛守礼将他们全部释放,主持刑狱的人向御史诬陷他。遇上藩府的刑狱久久不能裁决,交付葛守礼,一次审讯就

  • 春秋辨义卷二十·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襄公一己丑○简王十四年崩元年○晋悼公周元年齐灵十年衞献五年蔡景二十年郑成十三年曹成六年陈成二十七年杞桓六十五年宋平四年秦景五年楚共十九年吴寿梦十四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衞甯

  • 卷十·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十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图先天图【此图明隂阳自然相生之象】康节先生 <子部,儒家类,性理群书句解,卷十> <子部,儒家类,性理群书句解,卷十> <子部,儒家类,性理群书句解,卷十> 邵子

  • 佛说出家功德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相娱乐。时此王子。与诸婇女。在阁上共相娱乐。耽于色欲亦复如是。尔时世尊。以一切

  • 第四十四則 禾山解打鼓·胡兰成

    第四十四則禾山解打鼓舉:吉州禾山無殷禪師垂語云: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過此二者,是謂真過。僧出問:如何是真過?山云:解打鼓。又問:如何是真諦?山云:解打鼓。又問: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彿?山云:解打鼓。又問向上人來時如何

  • 卷第十四·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净行品第十一 此品来意者。夫欲阶妙位必资胜行。有解无行虚费多闻故。故前品明解。此品辨行

  • 翻译名义集卷第三·法云

    宗翻译主篇第十一彦琮法师云。夫预翻译。有八备十条。一诚心受法。志在益人。二将践胜场。先牢戒是。三文诠三藏。义贯五乘。四傍涉文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五[怡-台+禁]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六沈于道术。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九·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颂古明州天童应庵昙华禅师虎丘嗣上堂云九年面壁坏却东土儿孙只履西归钝置黄面老子以拄杖画一画云石牛拦古路一马生三寅又有颂云蜻蜓许是好蜻蜓飞来飞去不曾停被我捉来摘去两边翼恰是一枚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五·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住苏州虎丘云岩寺语到寺上堂拈香曰此一瓣香天上天下独尊世出世间至贵爇向炉中专伸供养始祖释迦文佛大和尚恭愿。一人有庆慧命无疆万国同风智严不昧此一瓣香拈出则递相恭敬收来则各自成家普同供养饮光

  • 沙皇的邮件·凡尔纳

    在这个晚会上,普雷沃布拉扬斯基和保罗斯基的军乐队不断地演奏着一首首波尔卡舞曲、玛祖卡舞曲、苏格兰舞曲和华尔兹舞曲,都是从保留节目中精选出来的最优秀曲目。无数的男男女女在新宫各个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翩翩起舞,比新

  • 净德集·吕陶

    诗文别集。北宋吕陶撰。三十八卷。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今属四川)人。皇祐中进士,历官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知陈州、梓州。有集六十卷,原本久不传,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成是集。文二十八卷。有奏状二

  • 时贤本事曲子集·杨绘

    词话。一称《本事曲》、《本事曲子集》。北宋杨绘(1017—1088)撰。一卷。绘字元素,绵竹(今属四川)人。神宗时以侍读学士出知毫州,历应天、杭州。与苏轼交善。东坡词集中与之酬答唱和之词达十三首。有集八十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