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

弘治六年七月癸巳朔孟秋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门之神

○蜀王申凿薨王定王第三子母次妃王氏天顺三年生成化七年封通江王八年进封蜀王至是薨年三十五讣闻辍朝三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惠

○乙未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周景游泰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杨淳告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告 恭让章皇后陵寝

○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丙申 仁孝文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周景祭 长陵

○丁酉吉王见浚奏乞湖广益阳县税课局课钞户部言国课有限诸王之求请者无穷宜勿许从之

○兵部会官议上太仆寺卿彭礼等所陈马政事宜谓自古牧马多在监苑未闻寄养于民间今寄餋马驹岁课无穷而民间户丁生长有限以有限之丁责无穷之驹民困何由而苏请今定种马之额止十万匹岁取驹二万五千匹永为定额不复增添驹存其高壮者以备岁用其不堪者变卖价银贮之太仆寺以俟他用如有物故即令补足遇赦不免是可为久远之计从之

○戊戌命羽林前卫带俸故都指挥佥事刘安之侄忠袭为原卫指挥使

○己亥南京太仆寺少卿吕常心言六事一躬俭化伏望 皇上悯念各处灾伤凡服食可省者一切撙节一训戚里乞命翰林院官将三代以来纪传世家及本朝故实所载有关戚里者编集成书使守以为训一重王傅各王府长史必选进士有名望者教授必举人有学行者如各称职一体擢用一起宿学欲将天下在学生员年五十上下有学行者考选入监读书一激贪残乞敕吏部将天下官员不拘品格惟贤是擢其贪污者无得姑息一久委任苏松等处巡抚都御史员缺务推久任南方谙晓土俗者又使之久任庶克有济命所司详议以闻

○庚子命以狭西汉中府岁输西安府仓米四千石折银类解布政司准给诸司官俸石折银七钱并发布政司所贮余银令各州县及时籴米以备赈济从巡按御史李鸾奏也

○徽王见沛乞河东盐数千引户部言成化中已赐本府两淮盐三百引且盐法旧有定制诸王事体宜一今若从徽王奏后有请者何以拒之不可与从之○辛丑铨注羽林前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张英于山西都司管事

○壬寅顺天府府尹黄杰奏乞将天下在学食粮四十五岁以上生员查送赴部照正统十二年及天顺六年例收考中试者送监读书不中者发充吏礼部覆议以为四十以上生员自正统十二年奏准考送入监时法度严密冒滥者少至天顺六年考送一次中间年方二三十岁輙自己诈冒而来以致入监生员多至一二万人至今仕途壅塞后因边备救荒又开纳马纳粟纳银等例进监者不下万人以致选法日壅今黄杰又欲奏开前例复启幸门惟知曲循人情不计有乖治理所言窒碍难以准行 上以为然事遂寝

○致仕南京太仆寺少卿李应祯卒应祯字贞伯直隶长洲县人举乡试成化元年授中书舍人十四年升南京兵部员外郎二十二年升郎中弘治元年转南京尚宝司卿四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致仕卒年六十三赐祭如例应祯性峭介与众寡合好面折人过善楷书为中书舍人时直文华殿有旨命写佛经辞不应且上疏曰闻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不闻有佛经也于是忤旨廷扑之因罢殿置人以是称之

○癸卯 皇太后圣旦 上率亲王上寿命妇朝贺

○赐百官宴于午门

○赐各王府庆贺官员人等钞币有差

○甲辰分守广西右参将都指挥同知欧磐以疾乞致仕 上曰磐久任边方谋勇素著朝廷方将擢任正当勉图事功岂可遽以疾求退所辞不允 ○乙巳泰宁等卫都督撒因孛罗遣头目乃剌忽等并都指挥鬼力赤等来贡赐宴并彩叚衣服等物如例

○命右军都督府故都督佥事李曰□永之孙宁为锦衣卫带俸指挥使以曰□永子王□□已任尚宝司丞也

○丙午命徽王见沛岁支禄米内本色粟米五千石每石折支银四钱五分自今岁始后或值岁有丰歉价有低昂则听巡抚官酌处之

○南京通政司左通政郑纪言救荒六事山东荒旱欲处置运粮以济饥民其少壮者发修黄河以就食或招募为兵以补京营之缺止终本身又令府州县官劝谕乡民将无主之地尽下种子以待雨上班官军暂免一次使之耕种苏松浙江等处颇灾其承差等项上纳银两除已赈济外余银尚多合解送户部抵截借之数山东盐运及长芦诸场余积合抵价抵□又言备荒六事大抵欲沙汰文武官及吏典冗员仿常平义仓法以积粟处置江南僧寺田地及荐新品物船支并内外官员私驰驿递者命下其奏于所司

○户部覆议兵部尚书马文升所言清理屯田事请移文天下巡抚巡按督同管屯官检核各该卫所屯田凡原额顷亩若干中间被势要占种或顽军盗卖及今清出还官者若干其王府已调护卫遗下屯田被占种者亦俱核实闻奏 上曰屯田国家重事积币年深即行各官逐一清查奏来处置毋得仍前扶同怠忽

○靖远伯王宪乞假归原籍葬母许之

○刑部具本发审死罪重囚毕通刘玉等通当枭首主事石璧误以枭首坐玉为刑科所劾侍郎戴珊请罪命锦衣卫执璧下镇抚司鞫之珊罚俸一月令失错者改正

○丁未中元节遣驸马都尉马诚齐世美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太医院判刘文泰以奏吏部尚书王恕下狱词连大学士丘浚至是南京工科给事中毛珵等言丘浚入自内阁以来所为多不满人意而其近日之事又可窥见其微使久居要地尽用其术则所以为后日祸者岂浅哉况今内阁府部大臣多矣而文泰独攀及浚是必有故如其不然是文泰一举而倾两大臣若不重加之罚则奸邪谗谤之徒后将何惩乞敕锦衣卫仍将文泰鞫问明白果出浚主使则密勿之地不可一日使居宜听其去以防将来之祸如或文泰所奏涉虚则宜寘之重法以释天下疑浚之心则朝廷之上是非大明公道昭著矣南京监察御史朱德等亦以为言疏入皆不允

○升山西布政司左布政使李蕙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戊申召都察院右都御史屠滽管院事时滽丁忧服阕未起吏部拟改南京都察院管事 上特命召用之

○升南京光禄寺熊怀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庚戌 太宗文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长陵

○刑部尚书彭韶复乞致仕 上曰朕累乞休致情词恳切特允所请其给驿还乡有司月给米二石岁拨人夫四名应用

○升山东布政司右布政使钟蕃江西右布政使韩邦问山西右布政使陈清俱为左布政使蕃湖广邦问四川清本司

○广东归善县民吴宗益及其弟宗义皆好施频出私财助有司赈济得授其父冠带宗义卒其子璋能承父志周急举义会岁歉以其父所遗白金千余两送官以充赈贷更舍私地十余亩籍之于官为义冢设义学三延师以训乡人子弟岁时资给之水乡民无屋者与之船病者授药死者给棺望仙诸桥观泽诸路多其所修筑者守臣疏上其事 上曰旌别淑慝使民知为善而不为恶也故古之士有一节一行者无不褒表于世吴宗益宗义兄弟既有诸善良可嘉尚宜特旌为孝义之门俾民皆知所劝

○辛亥升吏部左侍郎张悦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壬子升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刘道山东左参政熊绣山西右参政王进俱右布政使道江西绣进俱本司

○命广东都司都指挥佥事杨诚子彪袭为广州右卫指挥使

○甲寅大学士丘浚乞休致 上曰卿宜尽心职务毋以人言輙自求退所辞不允

○乙卯升礼科都给事中林元甫为布政司左参政广东右参议周宏礼部郎中李云贵州石阡府知府祈顺俱为右参政元甫山东宏贵州云福建顺山西

○丙辰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强珍以母老乞致仕归餋许之

○狭西宁远县天鼓鸣

○戊午先是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马文升言恒山北岳在今大同府浑源州宋有天下未能混一北为契丹所有故祭北岳于真定府曲阳县迨我 太宗文皇帝迁都北平而真定却在京都之南当时礼官亦未建明犹祭北岳于曲阳臣考周礼载恒山为并州之镇在正北我朝一统志亦载恒山在浑源州南二十里即北岳以此观之则北岳当在浑源州无疑今本州北岳庙趾犹存乞敕礼部详考移文山西守臣于浑源州恒山旧趾修建北岳庙以后北岳岁祭于此行礼下礼部覆议以为祀北岳恒山于曲阳历汉唐宋以至国朝上下几二千年未之有改其浑源州虽有恒山亦名北岳然祀典不闻碑志无考况今恒山实为畿内钜镇孕灵已久一旦废此举彼恐有窒碍如文升所奏浑源州恒山既为一方之望古迹间存复有洪武年间重修庙宇但恐年久颓敝请下所司量加修葺春秋致祭威灵歆格用垂悠久从之

○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徐琼为礼部左侍郎○升大理寺右寺丞王嵩为本寺左寺丞监察御史王鉴之为大理寺右寺丞户科给事中郑宗仁为尚宝司司丞南京鸿胪寺卿张达为南京光禄寺卿

○己未赐辽府镇国将军恩锹嫡第三子名曰宠灂庆成王第三十五子曰奇渊三十六子曰奇淓三十七子曰奇浤辅国将军奇澐长子曰表栎奇洤第二子曰表桹怀仁王府辅国将军成链庶长子曰聪渍唐府文城王嫡长子曰宇温庶第二子曰宇潜秦府镇国将军诚涞庶第一子曰秉木□耎诚漖庶第一子曰秉榗辅国将军诚洵庶第一子曰秉樲诚滥嫡第一子曰秉木□写诚氵□悉庶第四子曰秉柳奉国将军诚洁庶第三子曰秉木□□庶人公鍫庶第一子曰诚泯鲁府辅国将军当氵□习嫡第三子曰健木□壸楚王庶第二子曰荣淋南渭王府镇国将军膺钞庶第一子曰彦冲膺錪嫡第二子曰彦淑

○调福建布政司右参议任榖于广东先以管银矿裁革也

○太子少保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张蓥卒蓥字廷器直隶华亭县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景泰初授监察御史密云有讹言不轨者受密命往察因抚定之风裁颇著历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按察使狭西右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丁父忧起复巡抚河间诸府改大同召为刑部右侍郎寻转左进尚书加太子少保丁母忧服阕起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至是卒年七十一讣闻赠荣禄大夫太子太保谥庄简赐祭葬蓥性宽简所历能举其职且谦退不以富贵加人故人无怨恶之者

○庚申礼部左侍郎徐琼之升也有外戚之助焉于是吏科都给事中王质山东道监察御史文瑞等交章劾奏谓琼夤缘升职奔兢无耻乞罢黜以示戒 上曰吏部尝拟琼升尚书汝等默无一言今升左侍郎却乃举奏本当究问姑已之

○命户部右侍郎侣钟之子珩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南京见老人星见丙位色赤黄

○壬戌大学士丘浚再乞致仕 上曰卿文学老成近已有旨勉留有疾宜善调理不允休致

○命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王俊之子锐袭为万全右卫指挥使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四·李延寿
  唐鉴卷十六·范祖禹
  卷十七史十三·何良俊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第三章 政体·吕思勉
  第三一三清单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一二一○四--二·佚名
  四七四 谕内阁国泰审办王仲智收藏不法书籍案殊属过当着交部察议·佚名
  浦阳人物记卷下·宋濂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七·阿桂
  绎史卷一百六·马骕
  王旭传·刘昫
  张源德传·欧阳修
  楚宣王问群臣曰·佚名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二·王世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错怪·李渔

    〖夜行船〗(外上)一诺未堪称季布,同好友怎别亲疏?妓女堪寻,闺人难觅,心下自怀忧虑。我江怀一生平极喜的是朋友,极重的是然诺。自从那日董太史、陈征君见了两个女人的画,因怜才而动好色之心,我面许替他作合。如今眉公的亲事,倒喜

  •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八十二·柯劭忞

      王磐 李昶 刘肃赓 王鹗 徐世隆 孟攀鳞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财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大兵破永年,将屠城,禧复罄家赀以献,遂获免,金人迁汴,乃渡河,居汝州之鲁山。   

  • 卷八·贾谊

    官人(连语)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师,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厮役。知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问焉则应,求焉则得;入人之家足以重人之家,入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者,谓之师。知足以为礲砺,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议;明于进

  • ●卷十三·魏泰

    仲简知处州,治为东南第一,朝廷累擢为天章阁待制,知广州。会侬智高破邕管,沿江而下,屠数郡,遂围广州,而简应敌之备可笑者甚多。沈起知海门县,有治绩,朝廷擢为御史,后拜待制、知桂州,会宜州蛮徭侵王口寨,起备御甚乖,又欲将兵征交趾,愈

  • 第七回 指御座讽谏无功 侍帝榻权豪擅政·蔡东藩

      却说武帝决意遣攸,不愿从谏。蓦见两公主入宫,至御座前敛衽下拜,力请留攸。武帝道:“汝等妇女,怎知国事?不必来此纠缠!”两公主跪不肯起,甚至叩头涕泣,惹得武帝怒起,拂衣外出,趋往别殿。两公主见他自去,无从再求,没奈何起身归

  •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通志卷一百四十七·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六十后魏古弼 张黎 刘洁 邱堆 娥清 伊馛 乙瓌【子干归】周几 豆代田 车伊洛 王洛儿 车路头 卢鲁元 陈建 来大干 宿石 万安国【嵇根】周观 尉拨 陆眞 

  •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佚名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臣纪昀跪奏,为奏明请旨事。窃臣仰承恩命,率同各员复核文津阁四库全书。臣于本月十五日已抵热河,见全德、董椿等所办章程,俱各妥协

  • 沈重传·令狐德棻

    沈重字德厚,吴兴武康人。从小聪明颖悟,与一般儿童不一样。少年时成为孤儿,居丧合于礼制。长大后,专心儒学,不远千里从师,得以博览群书,尤其通晓《诗经》、《礼记》及《左氏春秋》。梁大通三年(529),担任王国常侍。梁武帝打算

  • 李中传·张廷玉

    李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杨一清做吏部尚书,多次召李中应言官试,李中不到。等到李中授官工部主事时,武宗自称为大庆法王,在西华门内建立寺院,用番僧做主持,朝廷群臣都不敢言。李中封官才三个月便抗言上疏说“:以

  • 北洋海军章程第三·佚名

    升擢 战官升擢 艺宫升擢 弁目升擢 查英国海军,官员分为三途:一曰战官。由水师学堂学生出身,能充各船管带及大、二、三副职事,其才艺兼备,博览天算、地舆、枪炮、鱼雷、水雷、帆缆、汽机诸学,而精于战守机宜者也。二曰艺官。

  • 定法第四十三·韩非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应之曰: ‘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

  • 第一章 3·辜鸿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辜讲孔子说:“满嘴花言巧语而举止优雅的人,绝不是德高望重之人。”

  • 顯揚聖教論大科·欧阳竟无

         ┌總敍緣起─────────────────┐   ├正明瑜伽┬一聞持┬知法九事────────┴攝事品一   │    │   └知義四相─────────攝淨義品二   │    ├二修行┬

  • 佛说戒德香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贤者阿难闲居独思。世有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是三品香唯随风香不能逆风。宁有雅香随风逆风者乎。贤者阿难独处思惟于义所归不知所趣。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一九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阿腊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时。阿腊毗比丘尼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持尼师坛。

  • 曝书亭集[四库本]·朱彝尊

    八十卷。《附录》一卷。清朱彝尊撰。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擅长诗、古文。词宗姜夔、张炎,风格清丽。为浙

  • 卧游录·吕祖谦

    笔记。旧题宋吕祖谦著。一卷。此编首则录刘宋画家宗炳“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语,因以“卧游”为名。书前有嘉定九年(1216)王深源序。全书共四十五则,其中二至二十一则全录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