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

弘治三年正月甲寅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杨伟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王宪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谙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

○乙卯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

○丙辰 宣宗章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景陵

○戊午孟春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户之神○己未先是 太庙祫祭牺牲多羸瘠者监察御史李兴等劾奏掌太常寺事礼部侍郎丁永中等饲养无法宜坐以罪而误以永中为允中复上<锍-釒>自劾事下礼部覆奏得旨祭祀牺牲理宜肥腯丁永中如何不用心提调法当究问姑宥之牺牲所官各罚俸两月旗军候大祀毕本寺惩治御史写字错误显是不谨亦罚俸一月

○庚申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奉天殿受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

○襄阳之邻境频年旱荒民有自宫者王俊等十六人襄王见淑奏乞留府应用礼部言俊等故违禁例长史不能谏王请并治以罪命逮问俊等罪讫仍发原藉为民长史姑宥之

○金星犯土星○辛酉以大祀 天地 上御奉天殿誓戒文武群臣致斋三日

○初徽王见沛奏河南鹿邑县有无粮地七千三百余顷乞赐管业事下户部行勘皆军民开垦成业者得旨既军民开垦成业准照例起科每岁有司收粮内拨一千石与王令府中人自运仍以书谕王既而王请加赐不已复有旨加一千石

○四川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

○甲子大祀 天地于南郊 上还官谒 太皇太后 皇太后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成礼

○以上元节赐文武群臣假十日

○乙丑以大祀礼成 上御奉天殿宴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方面官知府四夷朝使○丙寅云南丽江军民府等衙门官吏朝觐后期礼部请治以罪 上以其土官宥之

○丁卯追录狭西延安府龙王庙沟前旗军阵伤功人赏银一两布一匹

○戊辰上元节免宴

○赐土官湖广宣慰司等衙门朝觐头目人等彩叚钞锭有差

○湖广布政司左参议张以弘服阕复除江西布政司管粮

○泰宁等卫都督撒因孛罗等遣头目纳阿乃等海西并建州右等卫野人女直都督尚哈等各来朝贡马匹貂皮等物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其回赐撒因孛罗等彩叚表里付使臣领回给之○己巳吏部会同都察院考察天下诸司官黜左布政使李芳等二千五百四十三员内老疾者请照例令致仕罢软及素行不谨者冠带闲住贪酷在逃者为民从之

○命故驸马都尉王增支过禄米免还官从嘉善大长公主奏也

○命辽府奉国中尉豪坲禄米暂改一年折色为本色恤其被火灾也

○以水灾免直隶永平府所属州县弘治二年秋粮十之五草束十之六及直隶永平卫屯粮十之四卢龙卫十之七东胜左卫并兴州右屯卫俱十之五开平中屯卫十之八山海抚宁二卫俱十之六

○庚午 英宗睿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裕陵

○湖广容美施南二宣抚司并忠孝大旺金峒龙潭剑南高罗忠峒东乡五路八安抚司及镇南椒山玛瑙上下爱茶峒木册石梁下峒水盍源通塔平施溶溪八长官司及四川酉阳宣抚司各遣头目进贡谢恩赐彩叚钞锭有差

○朝鲜国王李娎遣陪臣同知中枢府事尹效孙等奉表及方物来贺正旦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夜西方流星如盏色青白光烛地自五车行丈余发光如盌西北行至近浊尾迹炸散后小二星随之

○辛未调四川布政司提督银课左参议潘祺于江西湖广布政司抚民右参议马铨提督大岳太和山俱以剩员裁革改调也

○降应天府府尹杨守随为广西布政司右参政南京刑部郎中赵璧为江西吉安府通判南京大理寺左寺正闻钊为湖广华容县知县南京户科给事中方向为云南多罗驿驿丞先是南京监察御史劾奏守备太监蒋琮不法事太监郭镛公差至南京因奏向管理后湖黄册牧羊于湖滩之上户部主事卢锦鬻官地芦薪以修公廨而璧钊守随勘问止坐锦为民谓向无罪所拟未当御史不行劾奏俱党比不公 上复命司礼监太监何穆大理寺少卿杨谧等会南京内外守备官重勘拟向璧钊俱赎杖还职守随俟朝觐毕逮问得旨向降边方杂职守随璧钊俱降一级调外任

○壬申赐晋府交城王第四子名曰奇氵□习第五子曰奇渚鲁府镇国将军阳钺庶第四子曰当汗代府镇国将军仕塠庶第三子曰成钶第四子曰成鉒第五子曰成镏仕土□威嫡长子曰成金□孱仕土□贵庶第五子曰成金□耑

○升南京大仆寺卿秦崇为应天府府尹

○升四川布政司右布政使刘忠为山西左布政使广西右布政使谢绶为云南左布政使

○司礼监太监何穆大理寺少卿杨谧等按核南京守备太监蒋琮及御史姜绾等互奏事状下都察院会刑部议绾等行事多失有乖风纪琮累陈辩辞诬陷人罪及太监陈祖生郑强等各因袭受献洲场之类并南京刑部侍郎阮勤都察院佥都御史虞瑶大理寺卿吴道宏寺丞屠勋拟罪不当致仕南京工部尚书程宗见任侍郎黄孔昭因袭前弊俱宜逮治具琮与绾等讦奏词所连及者百余人经年未结官吏人民皆失职业乞早为决断 上曰御史不顾大体构词讦奏烦渎朝廷姜绾刘逊余浚孙纮缪樗纪杰方岳各降一级刘恺降二级俱调外任蒋琮亦有不实姑宥之陈祖生郑强钱能李荣程宗免问黄孔昭阮勤虞瑶吴道宏屠勋各停俸三月于是绾调桂阳州逊沣州浚平度州纮胶州樗莒州杰同州岳泰州俱判官恺浏阳县县丞初绾等下狱而琮犹治事众论不平刑科都给事中陈璚监察御史伊宏等各上疏争之谓如按事者则琮与御史皆当下狱如都察院议则俱合待勘罪同法异难以服人且以一内臣而置御史十人于狱台院为空传之四方殊累大体礼科都给事中韩重等亦以为言皆不听至是绾等调降命下众议纷然而琮之势日重然其祸实自此始矣琮小有才言语狂诞为同类所恶 上亦厌之每为正言以迎合 上意及继晓李孜省等遇赦琮奏请复治 上悦之既守备南京骄恣不法绾等劾之琮支词深辩勘官亦右琮而抑绾等故绾等落职而不及琮云

○命改建料甎厂于长家湾之浑河口以工部主事陈雍言旧厂去水次颇远军民船运纳料甎不便故也

○是日晓刻金星犯罗堰星○癸酉升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刘大夏为广西右布政使广东按察使李瑢为云南右布政使

○南京内府花园上元江宁二县岁拨夫二百供浇灌之役民颇被其扰左都御史马文升及应天府丞冀绮请罢之守备太监陈祖生等因陈累朝种树及夫役增减之数乞存留如旧事下南京工部议处右侍郎黄孔昭言种树以备宗庙荐新之用园丁亦难尽革请如天顺八年诏例仍岁拨夫八十名从之

○甲戌工部郎中顾余庆奉敕往广西贺县修理 孝穆皇太后先茔至是讫功其曾祖祖二墓皆因旧修筑惟其考福斌墓尝遭兵燹失所在乃别筑一冢于祖墓傍其堂宇仪物悉用所赠官品之制仍复县民三户守之

○铨注果勇营把总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王杲于河南都司领宣府操备班军

○直隶桐城县知县陈勉奏桐城即古桐乡汉宣帝时有朱邑为令兹土遗爱在民国朝胡俨胡颐先后继之俨后迁至国子祭酒颐迁至监察御史然邑有祠无祀而俨颐祠祀俱缺乞敕礼部议将邑等三人共立一祠祀之以慰民心命下其奏于所司

○乙亥狭西西安前卫带俸都指挥佥事东铉以事下狱死命其子鲁调袭平凉卫指挥佥事旧例军职为事监故者其子孙承袭调卫兵部拟例以请故有是命

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张文昭言五事一在京官不分大小并许给假省亲惟在外者不许仁泽似有未周乞令在外诸司官凡亲年六十以上愿省视者照京官例令抚按官核实放回省视依限复任一近年各处无籍之徒妄将平人地土报与王府累年奏讨行勘民实不堪乞敕该部悉与立案不行以安军民一各处徵粮田土有无知小民捏作开恳无粮者典卖与人一得地价挈家即逃该纳粮草多累里甲陪纳间或复业往往以虚钱实契等情诬告买主乞通行天下如民欲卖有粮田土即率买主地邻到官立契以该纳粮草照数过割有司附籍自后但于买主处徵收一递角□羊各处听理原奏人犯多有中途脱逃原籍官司因勘合既到即将被告者提角□羊堕其奸计乞敕法司今后若勘合先到仍候本犯正身角□羊到方与提人问理若经半年之上不问情词虚实俱立案不行一旧例照刷文卷未尝限以三年五年亦不以灾伤之年停免盖刷卷本为革弊停积年久其弊反深乞敕都察院仍遵宪纲照刷不必另差御史止行巡按御史添带人吏照刷命下其奏于所司

○丙子命减价粜京仓及各府预备仓粮以济贫民京通二仓粜粳米三十万石真定粜预备仓粟二十五万石保定河间各十万石大名八万石顺德五万石广平四万石粳米石五钱保定河间粟石四钱真定三钱五分顺德广乎大名各三钱其银俱贮之有司候秋成复籴补所出之数

○近例乌思藏番僧三年一贡令四川布政司比号相同并有番王印信番字奏启方许其法王卒止用本处僧徒袭职不由廷授至是辅教王遣番僧锁巴等保送大乘法王袭职入贡乃欲自洮州而入洮州守备官据例阻回以其事闻下礼部议谓有前例宜行洮州守备官于锁巴内令四五人赍执勘合前往四川布政司比号果系原降辅教王处勘合字号相同本司宜即差人具奏并给与印信文书仍令回至洮州守备官再行审验其大乘法王处所差者许令入贡然不许其奏请袭职若辅教王处所差者准作弘治三年一贡沿途量起人夫护送方物至京如其字号不同及有诈昌别情宜从四川镇巡官并洮州守备官径自奏闻以凭区处从之

○丁丑天下朝觐官陛辞各赐之以敕曰朕绍 祖宗丕图君临天下所期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以无负于 祖宗之付托斯于代天理物之责无愧焉惟尔藩臬诸司及府州县官实与朕分理民物者果皆能祗承效职使民安田里而无愁叹之声否乎抑亦有瘝官废事黩货峻刑以厉吾民者乎兹因朝觐之期已令所司从公考察黜陟用示惩劝尔等皆在留任之列其归励乃志慎乃行勉于治事必职务修举勤于抚字俾民沾实惠庶克副朕简贤图治之意而尔等亦可保其禄位焉不然食焉怠事之殃胥谗反尔之咎又何能逭其敬之哉故谕

○戊寅赐怀仁王府桂平郡君并仪宾曹思诚潞城王府沾化郡君并仪宾王辅乐陵郡君并仪宾董江诰命冠服如制

○湖广道监察御史张宾等上奏曰法者天下之公万世不可易者也近太监蒋琮与御史姜绾等奏讦情同而罪不同何以示劝惩于将来况南京根本重地琮阴险奸邪暴横生事岂宜久居是任刑科给事中赵竑等奏曰诸葛亮有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姜绾等劾蒋琮者四琮亦奏辩者六其违法同其烦扰朝廷亦同奏诉不实亦同狱成绾等降外任而琮独不问是琮与绾等罪同而罚异似非公平正大之体也户部尚书李敏等奏曰政令归一则人心悦服否则人心不服而国体乖今姜绾等与蒋琮所奏事情各有不实绾等降谪琮独宥免是政令不一也知者谓御史烦扰朝廷不知者谓御史紏劾内臣得罪不伤国体乎 上曰业已处分矣既而敏等复以为言 上曰朕以蒋琮守备重任不宜轻动非有他也其勿复言

○巡按江西监察御史赵炯以监临江西乡试进小录装轶失次下刑部逮问赎杖还职

○南京太仆寺卿张谦丁忧服阕复除原职

○是日辰刻日晕生背气色淡又生左右珥色赤黄

○己卯赐潞城王府辅国将军成鉠成鏳成鐏成镑诰命冠服如制

○以水灾免直隶隆庆卫并居庸关等驿弘治二年地亩粮一千三百六十石有奇

○庚辰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张文言比见侍郎彭韶议拟两浙盐课自景泰五年以后逋欠者分为三等拆追银货每岁带徵二分顾灶丁困极岂可复徵乞尽蠲之下户部议宜以原定则例量减三分原一钱者止追七分原一钱四分者追一钱一分原一钱五分者追一钱二分而两淮则自景泰五年至天顺八年者每引追银一钱五分自成化元年至十年者每引银二钱十一年至二十年每引银二钱五分亦银货半收仍每岁带徵二分从之

○辛巳升鸿胪寺左少卿齐佑为尚宝司卿带俸以其子世美为驸马都尉例不得管事也

○南京监察御史张泽言西域胡人成化中尝进狮子等兽为中国害今 圣明临御复进异马数十匹以尝 皇上嗜好冀遂其往来互市之图若不抑之于始四夷闻之必相率来贡蠹耗中国无有穷已乞如周武王却旅獒汉文帝却千里马故事拒而绝之俾四夷晓然知朝廷不贵异物之意命下其奏于所司

○户部侍郎白昂奏臣奉敕修治张秋决河由淮河相度水势至于河南中牟等县见其上源决口水入南岸者十之三入北岸者十之七南决者自中牟县杨桥等处至于祥符县界析为二支一经尉氏等县合颍水下涂山入于淮一经通许等县入涡河下荆山入于淮又一支自归德州通凤阳之亳县亦合涡河入于淮北决者自原武经阳武祥符封丘兰阳仪封考城诸县其一支决入金龙等口至山东曹州等处冲入张秋运河去冬水消沙积决口已淤因并为一大支由祥符之翟家口合沁河出丁家道口等处俱下徐州此河流南北分行之大势也臣以为合赖涡二水而入于淮者其间各有滩碛水脉颇微宜<疏浚以杀河势合沁水而入于徐者则以河道浅隘不能容受方有漂没之虞况上流金龙等口虽幸暂淤久将复决宜于北流所经七县筑为堤岸以卫张秋已与河南巡抚等官议行之然所司原议第开山东河南北直隶河道而南直隶徐淮境内实河所经要地议拟未及其事尚无所统下工部议请复令昂仍会同巡抚等官详议修浚事宜以闻从之

○命辽东安乐州达官都指挥佥事撒升哈之子李清代原职指挥使仍在州抚住带俸差操听调

○壬午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言南京守备太监蒋琮与御史姜绾等讦奏失实俱有罪今绾等降外任侍郎黄孔昭亦以勘事罚俸琮乃独蒙恩宥人多不平乞追还前旨以消物议此事近屡有言者奉旨輙以事既发落罢之臣惟人之大伦君臣也父子也臣所学者忠孝之道今臣亲已去世虽欲孝谁为孝幸有 圣天子在上且身居臣邻之地匡辅谏诤是其职也是以政治阙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期于补阙而成美若 陛下曰可臣亦曰可陛下曰否臣亦曰否则非 陛下起臣之意亦非臣之志也夫事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过要于其当而后已若谓已发落者不可易则古所谓从谏如流者岂皆未发落事乎 上曰朕以守备重任不宜轻动何为复如此说不允

○升山东布政司左参政何鉴为四川布政司右布政使福建右参政沉晖为广西右布政使四川按察司副使张抚为湖广按察使湖广副使薛纲为广东按察使

○命山西行都司故都指挥佥事谷琳之弟琛袭原职玉林卫指挥使

○是日昏刻南京东北方雷发声

猜你喜欢
  志第三 天象一之三·魏收
  司天考第一·欧阳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李心传
  卷之二十八下·佚名
  卷二百八·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清高宗实录选辑四·佚名
  尉景传·李延寿
  闗中奏议巻十六·杨一清
  田忌亡齐而楚·佚名
  唐纪七十一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下中和二年(壬寅、882)·司马光
  卷二十二上·雍正
  第十章 第一次粤桂战争·李宗仁
  马名海·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道居·唐圭璋

      待考。   蝶恋花   气禀五行天瑟秀。瑞见枢延,况是黄钟奏。日影量来添午昼。柳梅消息年时候。   红粉吹香帘幕秀。深院笙歌,劝饮金钟酒。乐事赏心千岁有。黑头做三公有。

  • ●例言四则·杨际昌

      国家百数十年来,声教覃敷,风雅之盛,远轶前代,坛坫巨公,又无明人水火相射之习,诚太和元气也。不揣谫劣,常思遍博采,汇选成集。而身处乡曲,无力网罗,姑取案头所有,参以管见,庸妄无所逃罪矣。  秀水朱竹太史《明诗综》,多录

  • 第八出 先订·李渔

    〖风马儿头〗(小旦带副净上)闻道名流约相访,除花径,备琼浆。奴家昨日分付平头,去访江怀一的住处,恰好问着他自家,他说今日先来看我。已曾教婢子煎茶伺候,想只在此时来也。〖前腔尾〗(外上)未深交怎把衷情讲?料西施怜范,唐突也无妨

  • 第十章 夫人内修·屠隆

    【逍遥乐】〔旦道装上〕自君之章矣。棨戟门庭淸似水。年华何况鬓边催。收除钗钏。褶叠罗襦。结束缁衣。少小住华屋。复阁连雕檐。良人耀蝉冕。妾亦荣鸾簪。但知召歌舞。何尝亲桑蚕。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

  • 第九出 初晤·周履靖

    【霜天晓角】〔老旦上〕东风送暖。碧草闲阶满。惆怅良人去远。眼前花事空姸。莺燕芳菲节。其如离别何。弱女本非男。慰情良胜无。相公出去。止我母子在家。女儿素耽幽寂。另处一室。两日因有义妹之子远来。与他盘桓

  • 第三折·杨景贤

    (净扮林员外上,云)小生姓林名盛,字茂之,在这汴粱城内开着座解典库。这里有个上厅行首刘倩娇,我和他作伴。我一心待要娶他,他有心待要嫁我。争奈有老婆在家,和我生了一儿一女,我因此不好说得。前日刘大姐道:“你来,我问你,肯娶我

  • 李约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约( 751—810 ?)唐诗人。字存博,号萧斋,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县)人。唐宗室,国公李勉之子。德宗时,曾为润州刺史李琦幕僚。元和(806—820)中,任兵部员外郎。后弃官隐居。 工诗。诗歌有的豪放,有的恬淡。同时,又是唐代著名

  • 第十八场·田汉

    [宣抚司营前。[党仲升誓师,周马二将与军士环立。党仲升 众位兄弟!众将 党将军。党仲升 金寇大举南侵,必要灭亡我国,若不坚决抵抗,我们子孙将生 生世世,做敌人牛马。此理大家都明白了无有?周将军、马将军 都明白了,只是我

  •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駞、驴、驘、駃騠、騊駼、驒騱。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九·王称

    附録七  西蕃盖出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在唐为吐蕃安史之乱遂陷河西陇右之地大中三年其国宰相论恐热以秦原安乐及石门等七关来归四年克城维扶三州五年张义潮以沙伊肃十一州来献唐末沙之地复为所隔然其国亦自衰弱族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九)·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癸丑赐咸宁公主孳牧马五十疋 罢海子至西湖巡视官盖西湖受高山之流京城南出注海子凡三十余里官常遣人往来巡视禁民不得取鱼而并缘为奸者其旁近之草及灌田之水民皆不得取至是 上命吏部悉罢之谓尚书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一百一·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十四前汉韦贤【子元成】魏相 丙吉 赵广汉 尹翁归 韩延夀 张敞 王尊 王章 盖寛饶 诸葛丰刘辅 郑崇 孙宝 毋将隆 何并 眭【息随反】夏侯始昌 夏侯胜【胜从

  • 河间王高孝琬传·李延寿

    河间王高孝琬,文襄帝的第三个儿子。天保元年(550)受封,后主天统时,迁任尚书令。当初,突厥与北周的军队攻占太原,武成帝想向东避难。孝琬拦马叩谏,请求委派赵郡王高琛统率军队,一定会军威雄壮,武成帝听从了他的话。孝琬穿上甲

  • 卷二百二十八·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二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吴大帝初以张紘爲长史从征合肥大帝率轻骑将往突敌紘谏曰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衆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

  • 卷三·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三皇极经世书 【案邵子传先天之学者也然伏羲卦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为八卦之象而邵子以日月星辰水火土石为八卦之象盖自为一家之学非谓伏羲之本象如此也○邵子以八者为天地之体推而至於

  • 兀庵和尚语录卷上·兀庵普宁

    兀庵和尚初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语录侍者 净韵 编指三门。迷悟两门。圣凡二路。以手划一划云。总与诸人开辟了也。普请一时证入。佛殿。一释迦二元和三佛陀。当甚椀脱丘。然虽如是。仁义道中 (便烧香礼拜)。据

  • 嘉义管内采访册·佚名

    又名《嘉义管内打猫各堡采访册》。地理杂志。清佚名纂辑。不分卷。约当光绪二十七年(1901)仿《云林县采访册》程式纂辑成书,记事补至二十四年,约四万字。分打猫西堡、北堡、南堡、东下堡下三分、东顶堡五个区域,设目因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