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六二简由及批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一一三二三—三四、三五

行营中军周、北右营翁、新竹知县方,会禀巡抚刘之简由,及巡抚刘批示

标下北右营游击翁曦

标下行营中军周起凤

五品衔署新竹县知县方祖荫

会禀监提犯兵吴瑞启正法日期并查讯滋事大概情形由(注一)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注二)

钤记 北右营钤记(印文不清)

印 新竹县印

头品顶戴、兵部侍郎、福建台湾巡抚部院、兼管海关、学政、一等男刘批:

据禀已悉,犯兵吴瑞启既经正法示众,兵民均各相安,办理尚为妥速。跟看闲人,一时拥挤,在所不免;其中必有目兵聚众滋事,并官弁不能弹压。仰中军会同翁游击、方令,务必确查滋事情形,据实会同禀复察办,毋稍轻纵。切切。此缴。廿二 私记

骑缝印(福建台湾巡抚关防)

周中军参将

光绪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奉

(注一)参阅第一五六号(注二)。

(注二)此系禀到巡抚部院之日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刘昫
  ●卷十一·周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佚名
  卷之九百五十一·佚名
  第四十七卷清嘉庆·缪荃孙
  第四卷 仓库 善堂·缪荃孙
  光绪十年·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九·杜大珪
  第二十一章 倒袁之役·冯玉祥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高行周传·薛居正
  卷二百五·佚名
  卷二·宋敏求
  卷九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812_1 【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清江   此身虽不系,忧道亦劳生。万里江湖梦,千山雨雪行。   人家依旧垒,关路闭层城。未尽交河虏,犹屯细柳兵。   艰难嗟远客,栖托赖深情。贫病吾将有,精修许少卿。   卷

  • 卷301 ·佚名

    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 觅一毫旧相,了不可得, 千年桃核里,元是旧时仁。 觅一毫新相,了不可得, 新旧之相既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道泰时清万国宁,咸淳二年正月一。 释

  • 卷十四·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十四明 梅鼎祚 编相和歌辞【宋书乐志曰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其後晋荀朂又采旧辞施用於世谓之

  • 卷二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三李白【四】近体诗【四】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秖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曽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劒直爲斩楼兰骏马似风飇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九年乙亥十月至十年丙子四月】  天聪九年冬十月己卯以书  谕明守边诸臣  先是都司陈锦诸生张文衡先后奏言方今朝鲜賔服汉土向风逺方投诚者接踵于道兵力日増国威日振  皇上宜应  天顺人

  • 一百三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江苏地方官员情形及设法补完库欠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六月十三日 臣李煦跪奏: 窃臣家人赍回摺子,随叩头开读,奉御批:知道了。前者所奏学院之事并巡抚如何了?钦此钦遵。 臣伏查学臣张元臣,先因常州府江阴县学生员钱伦告承差陈文瑞,遂将钱伦责打。后因士子喧哗,不进考试,

  • 卷十一·佚名

    许有壬风宪十事照得延佑三年六月,钦奉圣旨作新风宪一款:监察御史廉访司官,凡利害可以兴除、军民休戚切于时政者,各宜尽心敷陈,以凭采择。又至治改元诏书:天下之大,机务惟繁,博采舆言,庶能周悉。自今内外七品以

  • 卷二十七 上 五行志 第七上·班固

    【原文】《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周

  • 李邕传·欧阳修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父李善,品行好,学识贯通古今,但不善于写文章。所以人称他为“书箱”。显庆年间,升官至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做《文选注》,阐述分析得精深准确。书献上后得赏赐颇为丰厚。被委任为潞王府记室参军

  • 卷一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司马迁

    【索隐】:案:篇言十二,实叙十三者,贱夷狄不数吴,又霸在後故也。不数而叙之者,阖闾霸盟上国故也。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索隐】:案:刘杳云“三代系表旁行邪上,其放周谱。谱起周代。艺文志有古帝王谱。又自古为春秋学者,有年历、

  • 徐经郛·周诒春

    徐经郛 字守五。年三十六岁。生于江苏松江。本籍住址。松江西门外东塔弄底。初学于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习经济科。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宣统二年。得硕士学位。宣统三年。回国。

  • 定公(元年~十五年)·左丘明

    定公元年【经】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九月,大雩。立炀宫。冬十月,陨霜杀菽。【传】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

  • 胡子知言疑义 全文·朱熹

      知言曰: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六君子,尽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焉。不然,异端并作,物从其类而瓜分

  • 跋·李邦献

    藻尝谓践履之学,见于日用,其本在于正心诚意。其效小用之,以齐家,大用之,以治国平天下,乃圣贤相授受之心法也。河内李公太中先生着《省心杂言》一编以贻训子孙,始终不离乎孝弟忠信仁义道德之说,践履至到,发而为言,简而有法,与大学

  • 卷八·佚名

    复次何等是为如来十八不共法。所谓一者如来身无懈倦。二者语无卒暴。三者无失念。四者无不定心。五者无种种想。六者无不知舍心。七者欲无减。八者精进无减。九者念无减。十者定无减。十一者慧无减。十二者解脱解脱知

  • 佛说华手经卷第七·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得念品第二十三  佛告舍利弗。汝复欲闻菩萨心不。唯然世尊。今正是时。应当更说菩萨真心。以是真心则能修集无上菩提。佛告舍利弗。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

  • 太上黄箓斋仪·杜光庭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根据陆修静以来流传的斋仪,删繁就简,整理编辑而成。凡五十八卷。黄箓斋为道教众斋之一,谓用以拯救幽灵,除灾致福,并且不限于超度亡灵,乃家国兼利,功无不被。宋明以来之灵宝斋仪,大都本于此书。收入

  • 石湖诗集·范成大

    宋诗别集。34卷。范成大著。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范成大有《石湖集》136卷。《宋史·艺文志》载《石湖大全集》卷数与《直斋书录》相同。原书已散佚。清康熙年间有黄昌衢和顾嗣立专刊行范成大诗歌创作部分刊行